节能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5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调器,它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及控制器等组成。节能空调器除具有上述现有技术的各部件外,还装有由冷气新风装置、室外温度测量装置和总控制器所组成的睡眠控制系统。
在工作方法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睡眠控制,现有技术的睡眠控制是在睡眠期间提高室内设定温度或用定时方法使空调器到规定时间后停止运行。提高设定温度可以节省部分能量,但不如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方法有效。如果在睡眠中间采用定时停机方法,由于处于睡眠状态,门窗关的很严,不便于半夜起来打开门窗改变房间的封闭状态。房间必然由于长时间制冷而干燥,房间温度也难以维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室外装有测量室外温度的测量装置及冷气新风装置。
(2)根据室外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的温度差来控制节能空调器睡眠状态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室外每昼夜温度是变化的这一特征,利用睡眠这段时间室外温度从高于室内设定温度变为低于室内设定温度这一特征,特设置了睡眠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睡眠控制方案是在睡眠阶段,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的开始睡眠阶段,采用现有技术方法进行正常状态温度控制。当室外温度等于或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的熟睡阶段,这时启动本实用新型的冷气新风装置,把室外新风作为冷源的一部分送入室内。当室外继续降温,使室内外温差加大时,用调节离心风机的转速的方法调节冷气风量,用以维持室内设定温度,离心风机的转速可以是无级调速或分高、中、低三档变速。当室外温度再次高于室内设定温度时,则取消睡眠控制,恢复正常状态控制,当然也可以随时关闭睡眠控制。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日循环温度变化曲线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冷气新风装置及室外温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冷气新风装置及室外温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日夜引起的温度变化和范围,因时因地而异,但其温度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日循环温度变化曲线参见
图1。从
图1曲线A可知每天凌晨2时至7时或4时至7时是每天温度最低的时间。夏天,空调器应定在舒适的温度为27-29C。在睡眠时设定温度定在28-29C应该是合适的,
图1中的曲线B代表设定温度。从
图1可知在上述的每天最低温度这段时间,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因此这部分冷量是可以利用的,而这段时间刚好处于睡眠阶段,本实用新型就解决了利用这部分冷量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节能空调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利用室外冷空气(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室外空气)冷量的睡眠控制部件,该部件由冷气新风装置、室外温度测量装置和总控制器组成。冷气新风装置管路一端接电磁阀,另一端通室外空气,电磁阀的出口位于轴流风机的吸气口,其电源控制线与总控制器相连,室外温度测量装置装在室外机上,其传感器与总控制器相接。在遥控器上也设有睡眠控制按钮,当按“睡眠控制”按钮时遥控器上显示室外温度。这时节能空调器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工作,刚睡眠时,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节能空调器按正常状态运行,当室外温度等于室内设定温度时,对于窗式空调器(参见图2)就打开冷气新风装置的电磁阀(3),这时室外冷气通过入口处的过滤网(5)经过冷风管路(4)进入离心风机(1A)的吸气口,经过离心风机(1A)使冷气与室内循环气混合排除到室内。这时经过室内再循环后回到离心风机(1A)的风的温度会高于室内设定温度,这时仍要启动制冷循环,但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室外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的温差加大时,制冷机的启动频率逐步减少,最后可以用调节离心风机(1A)转速的办法来调节冷气的进风量,用以达到维持室内设定温度的目的。离心风机(1A)的转速可以是无级调速或分高、中、低三档变速。
参见图3的A-A剖面,电磁阀(3)由线圈(14)、衔铁(12)和入口活门(13)组成。
参见图2为了结构安排灵活并节省能源,窗式空调器离心风机(1A)有单独的电机(2A),它与室外的轴流风扇(9A)的电机(10A)分开。
室外机装有温度测量装置,该温度测量装置由温度传感器(8)、聚氨脂绝热层(7)和外壳(6)组成。室外温度测量装置装于箱体外侧或底部或放于箱体内,但必保证不受冷凝器及阳光热辐射的影响。因此温度传感器(8)装在外壳(6)和聚氨脂绝热层(7)中。为了通风,在外壳和绝热层上开有百叶窗,温度传感器(8)与节能空调器总控制器相接。
参见图3,分体式空调器的送风装置是由电磁阀(3)、管路(4.9)、活接头(10)和过滤器(5)组成。送入的冷风与室内穿过蒸发器(2)的气流混合,经离心风机(11)流到室内。阀门结构与窗式空调器阀结构同,由线圈(14),衔铁(12)和入口活门(13)组成。当然也可采用转臂丝杠传动机构的电动管路蝶阀。为安装方便管路分两段,一段在工厂加工安装,一段在现场安装,管路单独装或套在氟利昂管外面。单独安装管路结构简单,但墙上要单独打孔,套装时气管路需加粗,安装较困难,但墙上可只开一个较大的孔。
总控制器既可以完成正常温度控制又可完成本实用新型要求的睡眠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室内补充新风,这时必须有意提高室内设定温度,使它高于室外温度。再按睡眠控制钮,这时会打开电磁阀送风,停止送风时关闭睡眠控制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及集中式空调器,可以说适用各类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了室外大气冷量,按每天可利用大气冷量3-5小时计算,由于空调器的数量大,本实用新型节省的能源是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2.本实用新型的睡眠控制使室外新鲜的冷风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即保持了要求的温度又改善了室内的温度,有利于人的健康。克服了定时控制的某些缺点。
3.可实现任意温度下向室内送新风。
权利要求1.节能空调器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及控制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睡眠温度控制部件,该部件由冷气新风装置、室外温度测量装置和总控制器组成,冷气新风装置管路一端接电磁阀,另一端通室外空气,电磁阀的出口位于轴流风机的吸气口,其电源控制线与总控制器相接,室外温度测量装置装在室外机上,其传感器与总控制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窗式空调器的冷气新风装置由电磁阀(3)、风管(4)和过滤器(5)组成,分体式空调器的冷气新风装置由电磁阀(3)、风管(4、9)、活接头(10)和过滤器(5)组成,电磁阀(3)由线圈(14)、衔铁(12)及进气活门(13)等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室外机装有温度测量装置,该温度测量装置由温度传感器(8)、聚氨脂绝热层(7)和外壳(6)组成,温度传感器(8)装在外壳(6)和聚氨脂绝热层(7)中,外壳与绝热层开有百叶窗,温度传感器与总控制器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空调器,利用睡眠状态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这一特点,在节能空调器上装有由管路、过滤器及阀门等组成的冷气新风装置及室外温度测量装置。采用睡眠控制方法,将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冷风输入室内,节省了制冷机的冷量,节约了能源。克服了定时控制用于睡眠时的某些缺点。
文档编号F24F11/02GK2351691SQ9820793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8日
发明者李鸿勋 申请人:李鸿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