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79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液化气灶燃烧器的燃气炉盖的改进。
众所周知,现时广泛使用的家用液化气灶的各种形式的燃烧器都由燃烧体和燃气炉盖(也称为出气环盖)组成。它们大体上都使用结构相同的燃烧体,配合不同形式的燃气炉盖后则可形成平流式燃烧或旋流式燃烧。平流式燃烧器火焰分散,热效率较低,燃料浪费大;现时的旋流式燃烧器有较集中的火力和相对于平流燃烧器有较高的热效率,但燃气的充分燃烧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时使用的无论是平流燃烧器还是旋流燃烧器,它们的燃气炉盖都采用锥体结构,因而内储空气容积较小,致使还有较多的一氧化碳未能燃烧从尾气中逸走,浪费了部分可燃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时旋流燃气炉盖作进一步改进,提供一种内储空气容积较大,燃气燃烧更充分的鼓形旋流燃气炉盖。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措施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由具有多条缝隙(2)的炉盖壁(1)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2)相对于半径向左或向右倾斜,炉盖壁(1)的竖直截面为相向的曲线弓形,外表呈鼓形。缝隙(2)与直径相交的角度在10°~60°之间,以45°为好。炉盖壁(1)竖直截面的曲线弓形以圆弧状为好。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美观流畅,坚固耐用,清洁方便,火力集中,燃气燃烧效果更为理想。
下面再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A-A剖视图;附图4是附图3缝隙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燃烧体组合结构图。
参考以上附图,即可清楚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具体结构。从附
图1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外表呈鼓状,炉盖壁(1)开有多条缝隙(2),其宽度在0.6mm左右,一般沿炉盖壁(1)均匀分布,高度可贯通炉盖壁(1),下子口(3)和上子口(4)可分别与燃烧体的下端口和上端口吻合密封。炉盖壁(1)上端还具有顶弧面(7)、小喷火孔(6)和用于支承炊具的支脚(5)。小喷火孔(6)亦均匀分布于顶弧面(7)内侧,孔径约1.5mm左右。支脚(5)一般置三个,高度约2cm左右。本实用新型一般用铜材铸成,附图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与燃烧体组合结构图,将本实用新型置入燃烧体内,上子口(4)和下子口(3)分别与燃烧体上端口和下端口吻合密封,就构成了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旋流燃烧器,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燃烧体接上开启的燃气,燃气与被高速射流带入的空气在燃烧体内混合后,从多条缝隙(2)以较高速度流出并被引燃燃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炉盖壁(1)的竖直截面是相向的曲线弓形,即外表呈鼓状,因此储气和氧气容易达到理想的比例,促进燃气的完全燃烧。
权利要求1.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由具有多条缝隙(2)的炉盖(1)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2)相对于半径向左或向右倾斜,炉盖壁(1)的竖直截面为相向的曲线弓形,外表呈鼓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的缝隙(2)其特征为其与直径相交的角度在10°~60°之间,并可与圆台母线作向上或向下作一定角度倾斜排列均布的缝隙口(2),倾斜角度为0°~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的炉壁(1)竖直截面的曲线弓形圆弧状是由一个以上圆弧构成,或由圆锥连圆弧状,圆弧连锥状,锥圆弧连桶状构成的连续面的曲线弓形。
专利摘要鼓形斜口缝隙旋流燃气炉盖,由炉盖壁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缝隙相对半径向左或向右倾斜,炉盖壁的竖直截面为相向的曲线弓形,外表呈鼓形。火力集中,燃气燃烧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F24C15/10GK2356250SQ98246230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6日
发明者荣伊明 申请人:荣伊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