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转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961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凉风转页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风扇,具体地讲是一种采用水循环来降温的转页扇。
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外形像床头柜的“空调扇”,它是采用水喷淋在蒸发材料上,风吹过后蒸发水达到增湿降温;它打破了以往风扇的外形,给人以新的面貌。但如在原电扇的外形基础上,略增换一些零部件,化较少的钱,以达到“空调扇”的效用,这也不很好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增湿降温,而结构基本不变的转页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跟随转页,同步旋转的吸水环带把水输送给转页,并迅速使水在转页上蒸发,使得风变得凉快。
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由上部转页扇与下部水箱以及吸水环带2构成。而上部转页扇是由主电机10、同步电机7、风叶11、转页架4、辅助页架6、转页5以及内外压板9、12组成。与常规的转页扇一样,同步电机7安置在主电机10的前方,转页架4固定在同步电机7的周向,它是由外圈、内圈、连接杆、(连接内、外圈)以及布置在外圈上的一圈大圆柱3组成,大圆柱3数目成双,每个大圆柱与外圈在其切线方向上成60-90度角度。内圈框紧固在同步电机7上。辅助页架6的主体为一块圆平板,后面为一圆环,它紧固在转页架4的内圈柜上;而圆平板的前面外周上布置一圈小圆柱8,其数量为大圆柱3的一半,且它与切线交角和大圆柱与切线的夹角相同。每二个大圆柱3与一个小圆柱8组成一组。转页5是由吸水性纺织材料构成,每组转页5成V字,即纺织材料先包住一个大圆柱3,再包到小圆柱8外挡,最后包到另一个大圆柱上3。而吸水环带2也是由吸水性纺织材料构成,其上部围在大圆柱3外侧,其下部浸到水箱1的水里。两个内、外压板9、12分别安置在大、小圆柱3、8上(可用螺丝固定),以防吸水环带2从转页5上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原转页扇的结构,再添换些少量零部即可制成。2.体积增加不大,外形仍像台转页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水箱、2-吸水环带、3-大圆柱、4-转页架、5-转页、6-辅助页架、7-同步电机、8-小圆柱、9-内压板、10-主电机、11-风叶、12-外压板、13-壳体。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启动前先在水箱1里加满水。启动主机电10,风叶11转动,同步电机7亦开始转动,同时后者也带动了转页架4与辅助页架6一起旋转,这时套在转页架4上的大圆柱3上的吸水环带2也跟着旋转。由于整条吸水环带2均吸足了水,它又把水传给了包在大圆柱3上的转页5,并迅速把水传到小圆柱8那头。这样风吹到湿润的转页5上,使一部分水迅速蒸发气化,风的温度马上降下来,使人感到凉快。
权利要求1.一种凉风转页扇其结构由转页扇、水箱以及吸水环带构成,其特征在于水箱布置在转页扇的下面,吸水环带上部缠在转页架上的大圆柱上,其下部浸在水箱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风转页扇,其特征在于转页架的内圈框固定在同步电机外,辅助页架的后圆环又固定在转页架的内圈框外;又在转页架上的外圈上与辅助页架的外边上均布一圈大、小圆柱,大小圆柱的数量比为2∶1,且它们与其切线交角为60-90度,又每二个大圆柱与一个小圆柱组成一组,在每组大小圆柱的V字形连线上包上转页。
3.根据权利要求1与2所述的凉风转页扇,其特征在于吸水环带与转页均由吸水性的纺织材料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凉风转页扇其结构由转页扇、水箱以及吸水环带构成。水箱布置在转页扇的下面,吸水环带连接着转页扇与水箱里的水。其特点是转页与吸水环带均由吸水性纺织材料组成。在风扇旋转时,吸水环带把水箱里的水传给转页,这样风吹到湿润的转页上,使一部分水迅速蒸发,风温马上下降,使人感到凉快。
文档编号F24F6/04GK2401828SQ9923995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张鸿飞 申请人:张鸿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