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设备、安装该设备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密封方法_2

文档序号:82215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都含有自己的密封体及相关密封设备,如图4、5中所示,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包括上部密封重锤21、上部密封钢丝刷22、上部密封块23、上部密封壳24,上部密封钢丝刷22和上部密封块23间安装有空心筒。
[0033]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包括下部密封重锤41、下部密封钢丝刷42、下部密封块43、下部密封壳44,下部密封钢丝刷42和下部密封块43间安装有空心筒。
[0034]侧边部密封单元5包括:侧边部密封重锤51、侧边部密封钢丝刷52、侧边部密封块53、侧边部支撑块54、侧边部密封壳56。侧边部密封钢丝刷52和侧边部密封块53间安装有空心筒。
[0035]沿空气预热器的旋转方向,在烟气区A与二次风区B的过渡位置,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对应密封体的径向宽度,且增加的宽度向预热器的旋入方向突出,形成防漏气密封区D,宽度大小占空气预热器的格仓宽度的 1/2。
[0036]沿空气预热器的旋转方向,在二次风区B与一次风区C的过渡位置,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等于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对应密封体的径向宽度。
[0037]在一次风区C与烟气区A的过渡位置,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且增加的宽度向预热器的进入方突出,形成防漏气密封区D,宽度大小占空气预热器的格仓宽度的1/2。
[0038]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方法,使用上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设备,预热器的转速为2转/分钟,在过渡区域利用重力防止漏风,同时在空气预热器的过渡位置添加负压源防止携带漏风。
[0039]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但空气预热器旋入方向在气流方向入口侧密封体大于气流方向出口侧密封体,以形成负压源。
[0040]本实施例中,钢丝刷的作用:空心筒和外壳留有膨胀间隙和密封上下活动间隙,钢丝刷能密封外壳和空心筒之间的间隙,钢丝刷随空心筒一起运动,钢丝刷密封空心筒和外壳间的间隙。
[0041]空心筒的作用:用普通材质Q235做成空心壳体,减轻重量。一端连接钢丝刷,一端连接密封块,密封块用耐磨耐腐蚀材质做成。这样每次更换只需更换易损件密封块和钢丝刷即可,节约材质和成本,利于检修。
[0042]密封块的作用在于:目前所有的密封,均是线密封,也就是把预热器每一格仓两侧安装密封装置,格仓旋转到扇形板处,格仓两侧的密封装置和扇形板接触起密封作用。本申请的密封是板式密封,当格仓旋转到密封块下面,整个格仓被密封块盖住,所以密封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是板式密封,通过特殊设计,利用“射水抽气”原理,消除携带漏风。解决了世界上没有消除携带漏风的技术空白。
[0043]密封块具有清灰作用,当格仓上部堆积的灰尘旋转到密封块处,被密封块阻挡进入蓄热元件通道内,被烟气吹走,密封块像“一把铁锨”及时铲平积灰。
[0044]优选的,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均包括至少三个尺寸沿轴向方向依次放大且共同排列构成扇形的密封模块,每个密封模块都包括与其配套的重锤和密封体。
[0045]具体工作时,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内:密封块在重力作用下紧贴扇形仓内的蓄热元件起到密封的作用。钢丝刷和空心筒一起运动,密封空心筒和扇形仓的间隙。
[0046]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内:在重锤的作用下利用杠杆使其密封块紧贴蓄热元件,使其密封。钢丝刷和空心筒一起运动,封闭空心筒和扇形仓的间隙。
[0047]侧部密封:侧边部密封单元在弹簧力作用下使其密封块紧贴旋转仓体外部,起密封作用。钢丝刷和空心筒一起运动,密封空心筒和扇形仓的间隙。
[0048]具体的降低携带漏风原理为:
烟气进入二次风径向密封:烟气从上到下,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大于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在旋转过程中,格仓内蓄热元件的上部先于下部密封,先密封的通道压力降低,在旁侧没有密封的通道抽气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消除携带漏风,消除携带烟气。
[0049]一次风区进入烟气区时: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大于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先密封的通道压力降低,在旁侧没有密封的通道抽气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消除携带漏热风。
[0050]本实施例中,模块按7个设计,直径14米左右的空预器,半径7米左右,扇形板中心变形小按1.5米,外侧变形大按0.5米设计,中间按I米设计。直线越短越贴近弧线。
[0051]重锤的重量,根据密封组件的重量调整得来,上表板密封单元2内,在杠杆的作用下重锤刚好使其密封组件脱离格仓悬空,然后使重锤的重量减少0.5公斤。这样,每个密封组件作用在空气预热器旋转体上的力大约0.5公斤的力。作用在整个旋转体上的力大约21公斤,所以阻力作用力相对于设备本身非常小,不影响空气预热器转动。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的原理同上,区别在于重锤带动密封组件以一定的压力向上顶。
[0052]某单位2 X 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直流燃煤锅炉BMCR工况下设计值为:
空预器烟气进口 2560.19T/H,空预器烟气出口 2674.89,一次风压漏到烟气侧重量为85729kg/h,二次风漏到烟气侧重量为28576kg/h,总漏到烟气侧重量为114305 kg/h。烟气漏风率为:114305/2560190=4.4647%。
[0053]通常,径向漏风占整个漏风量的80%,那么,一次风径向漏到烟气侧重量为68583.2kg/h,其它漏风为17145.8kg/h ;二次风径向漏到烟气侧重量为22860.8kg/h,其它漏风为5715.2kg/h。
[0054]现有技术中,风压压力沿板面逐步衰减,一次风径向漏到烟气风量按50%考虑为57152.6 kg/h,二次风径向漏到烟气风量按50%考虑为11430.4kg/h(实际上由于二次风向烟气侧漏风为逆向有可能达到不泄漏,因为泄漏的风又旋转到二次风处)。
[0055]则总的漏风为:57152.6 kg/h+11430.4kg/h+85729kg/h+28576kg/h=68583 kg/h,漏风率为 68583/2560190=2.679%。
[0056]通常,携带漏风影响空气漏风率为2%,由于采用板式密封,本实施例中,由于负压源的存在,不存在携带漏风,如果按降低携带漏风1%考虑,则总的漏风率为1.679%左右。大大降低了漏风率。
[0057]实施例2: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侧边部密封单元替换为由弹簧带动的压块。使用时,调整弹簧紧力,就可以控制密封效果。
[0058]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者仅系本发明部份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依据本发明的结构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亦应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密封设备,其特征在于:密封设备按安装位置包括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和侧边部密封单元(5),其中各个密封单元又包括外壳、处于外壳内的密封体、重锤、连杆和固定在壳体的相应位置的连杆架,所述连杆固定在连杆架上,以连杆架为支点,其两端分别连接密封体和重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包括钢丝刷、空心筒和密封块,所述空心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钢丝刷和所述密封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均包括至少三个尺寸沿轴向方向依次放大且共同排列构成扇形的密封模块,每个密封模块都包括密封体和与其配套连接的重锤、连杆架和连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密封单元替换为由弹簧(55)带动的密封体。
5.—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该空气预热器内设有多个格仓,其特征在于:在该空气预热器中烟气区A、二次风区B、一次风区C的过渡位置分别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气区A与二次风区B的过渡位置,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对应密封体的径向宽度,且增加的宽度向预热器的旋入方向突出,形成防漏气密封区D,其宽度大小占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格仓宽度的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风区B与一次风区C的过渡位置,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匹配于所述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对应密封体的径向宽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风区C与烟气区A的过渡位置,下表板式密封单元(4)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上表板式密封单元(2)中各个密封体的径向宽度,且增加的宽度向预热器的进入方突出,形成防漏气密封区D,宽度大小占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格仓宽度的1/2。
9.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设备,其特征在于:空气预热器的转速为I?4转/分钟,在该空气预热器中烟气区A、二次风区B、一次风区C的过渡区域利用重力和/或弹力防止漏风,同时在所述过渡位置添加负压源防止携带漏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空气预热器旋入方向在气流方向入口侧密封体大于气流方向出口侧密封体,以形成所述负压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设备,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密封设备、安装该设备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密封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的问题,其中包括采用板式密封降低压差,解决压力漏风大的问题。密封设备安装于空气预热器中烟气区、二次风区、一次风区的过渡位置,空气预热器内设有多个格仓,密封设备按安装位置包括上表板式密封单元、下表板式密封单元和侧边部密封单元,其中各个密封单元又包括外壳、处于外壳内的密封体、重锤、连杆和固定在壳体的相应位置的连杆架,所述连杆固定在连杆架上,以连杆架为支点,其两端分别连接密封体和重锤。用板式密封,降低压力漏风、携带漏风。依靠多个模块,靠重力调整密封。
【IPC分类】F28F11-00, F23L15-00
【公开号】CN104534915
【申请号】CN201410816724
【发明人】杨学让
【申请人】杨学让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