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烟气发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44462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燃气由燃气进气管进入,与从助燃空气进气管进入的助燃空气混合燃烧,再与从二次空气进气管进入的二次空气混合,混合后的热烟气经过缩口管和出口管输出,该烘炉烟气发生器结构简单、外形轻便,各组件使用常用的耐热钢即可,成本低廉,而且,安装简单、操作十分的简便。
[005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烘炉烟气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燃烧管6包括燃烧内管11和燃烧外管12,燃烧内管11套设于燃烧外管12内;燃烧外管12的两端分别与助燃空气底板3和二次空气底板5连接,且助燃空气进气管2与燃烧外管12的管壁连接;燃烧内管11的前端通过固定块10与燃烧外管12的内壁连接,且燃烧内管11的前端与助燃空气底板3之间留有空隙;燃烧内管11的后端与二次空气底板5连接。
[0056]在本实施例中,助燃空气可以通过各固定块10之间的缝隙和燃烧内管11的前端与助燃空气底板3之间的空隙进入燃烧内管11与燃气混合燃烧。由于燃烧产生的烟气的温度很高,而燃烧管6包括燃烧内管11和燃烧外管12,烟气遇到燃烧内管11时可以降温,使得燃烧外管12的温度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0057]可选地,燃烧内管11的后端设置有助燃空气喷头15,助燃空气喷头15可以使得燃气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图3为多空圆锥管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助燃空气喷头15为多空圆锥管结构,助燃空气喷头15可以使用耐热钢材料制成,焊接于燃烧内管11的后端。
[0058]可选地,如图2所示,混合管7包括混合内管16和混合外管17,混合内管16套设于混合外管17内;混合外管17的两端分别与二次空气底板5和缩口管8的一端连接,且二次空气进气管4与混合外管17的管壁连接;混合内管1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固定块18与混合外管17的内壁连接,且混合内管16的前端与二次空气底板5之间留有空隙。
[0059]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空气可以通过各固定块18之间的缝隙和混合内管16的前端与二次空气底板5之间的空隙进入混合内管16与燃烧后的高温烟气混合,达到降温的目的。由于燃烧产生的烟气的温度很高,而混合管7包括混合内管16和混合外管17,热烟气遇到混合内管16时可以降温,使得混合外管17的温度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0060]可选地,混合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使得二次空气可以通过通孔进去混合内管16,与燃烧后的热烟气充分的混合。图4为混合内管的管壁示意图,如图4所示,混合内管的管壁上有许多的通孔,该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任意形状,本发明中不加以限制。
[0061]可选地,如图2所示,烘炉烟气发生器还包括助燃空气旋流片13,助燃空气旋流片13设置于燃烧管6内,且与燃气进气管1的管壁连接,助燃空气旋流片13可以转动。促进燃烧管内的气体流动,使得燃气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燃烧。
[0062]可选地,燃气进气管1的出气端设置有燃气喷头14。可选地,燃气喷头为如图3所示的多空圆锥管结构。燃气喷头14可以使得燃气充分燃烧。
[006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炉烟气发生器的正视图。可选地,如图5所示,混合管7的管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9,方便观察烘炉烟气发生器气体的燃烧情况,并根据燃烧情况对进入燃气进气管1、助燃空气进气管2以及二次空气进气管4的气流量和速度进行调节,使得烘炉烟气发生器内的热烟气风量和温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在图5中可以看到点火口 20。
[006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进气管、助燃空气进气管、助燃空气底板、二次空气进气管、二次空气底板、燃烧管、混合管、缩口管、出口管;其中,所述混合管上设置有点火口; 所述燃气进气管套设于所述燃烧管内,且所述燃气进气管穿过所述助燃空气底板; 所述燃烧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助燃空气底板和所述二次空气底板连接; 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次空气底板和所述缩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缩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助燃空气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燃烧管的管壁连接; 所述二次空气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包括燃烧内管和燃烧外管,所述燃烧内管套设于所述燃烧外管内; 所述燃烧外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助燃空气底板和所述二次空气底板连接,且所述助燃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燃烧外管的管壁连接; 所述燃烧内管的前端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燃烧外管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燃烧内管的前端与所述助燃空气底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燃烧内管的后端与所述二次空气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内管的后端设置有助燃空气喷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空气喷头为多空圆锥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包括混合内管和混合外管,所述混合内管套设于所述混合外管内; 所述混合外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次空气底板和所述缩口管的一端连接,且所述二次空气进气管与所述混合外管的管壁连接; 所述混合内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固定块与所述混合外管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混合内管的前端与所述二次空气底板之间留有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烟气发生器还包括助燃空气旋流片,所述助燃空气旋流片设置于所述燃烧管内,且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管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燃气喷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头为多空圆锥管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烘炉烟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观察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烘炉烟气发生器,包括:燃气进气管、助燃空气进气管、助燃空气底板、二次空气进气管、二次空气底板、燃烧管、混合管、缩口管、出口管;其中,所述混合管上设置有点火口;所述燃气进气管套设于所述燃烧管内,且所述燃气进气管穿过所述助燃空气底板;所述燃烧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助燃空气底板和所述二次空气底板连接;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次空气底板和所述缩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缩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助燃空气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燃烧管的管壁连接;所述二次空气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连接,该烘炉烟气发生器结构简单、外形轻便,成本低廉、安装简单、操作简便。
【IPC分类】F26B23/02
【公开号】CN105403028
【申请号】CN201510932209
【发明人】赵航, 欧阳林, 李嘉, 胡伟
【申请人】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