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3989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外壳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回液管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隔温层,进液管远离回液管的一侧为弧形壁,弧形壁远离进液管一侧设置有真空管,真空管横截面为椭圆形,真空管体积的1/2沉在保温层内部,弧形壁两端的弧形顶距离保温层表面为15?30cm,进液管内部靠近弧形顶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导流片一,进液管内部正对弧形壁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二,真空管靠近弧形壁的一侧内部涂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料;该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简单,使用寿命长、能量转化率高、可抵抗较大外界冲击力。
【专利说明】
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产品已经在各个家庭中普及,尤其是太阳能集热装置的使用,不仅环保而且成本低,满足了各种不同消费水平的使用,普及性非常好,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值得改进:
[0003]1、真空管太能能集热装置安装复杂,真空管容易受损,抵抗外界撞击力小,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
[0004]2、平板太阳能制造成本高,能量转化率低,尤其热水使用量大的用户无法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该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简单,使用寿命长、能量转化率高、可抵抗较大外界冲击力,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平行设置有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回液管设置在靠近保温层底部的一侧,所述回液管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隔温层,所述进液管远离回液管的一侧为弧形壁,所述弧形壁远离进液管一侧设置有真空管,所述弧形壁的弧形弧度适应真空管的弧形弧度,所述真空管横截面为椭圆形,真空管椭圆形横截面短径垂直于保温层表面,所述真空管体积的1/2沉在保温层内部,所述弧形壁两端的弧形顶距离保温层表面为15-30cm,所述进液管内部靠近弧形顶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导流片一,所述进液管内部正对弧形壁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二,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倾斜方向均为媒质流动方向上向上扬起30-60°,所述真空管相互之间设置有保温填充,所述真空管靠近弧形壁的一侧内部涂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料。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相间设置,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导流片一倾斜方向长度的1/3-1/2。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的宽度均为进液管宽度的1/5-1/3,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在倾斜方向上的长度为进液管宽度的1/4-3/4。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相互之间、回液管相互之间均平行设置。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片一距离进液管底部小于lcm。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的材料均为铜材料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该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简单,所述真空管的设置使得太能能集热装置拥有了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环保、集热效果好的优点,外壳和保温层的设置,使得整个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简单,抗外界冲击力的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使用寿命,进液管中的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使在进液管中的媒质混合均匀,避免媒质受热不均从而影响整个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加热效率的现象,所述弧形壁和椭圆形真空管面积大,保证热传递的面积,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所述保温层可以对回液管进行保温,隔温层可以避免进液管对回液管的热量的吸收,保证了回液管中的温度,保温填充可以更进一步的避免真空管和进液管的散热,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材料选择为铜,保证了传热效率,方便了进液管和回液管的整体制造。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横截面剖视图;
[0017]图2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进液管剖开弧形壁时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0020]图中标号:1、真空管;2、保温填充;3、进液管;4、导流片一;5、导流片二;6、回液管;
7、保温层;8、外壳;9、弧形壁;10、隔温层;11、弧形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内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内部平行设置有进液管3和回液管6,所述回液管6设置在靠近保温层7底部的一侧,所述回液管6和进液管3之间设置有隔温层10,所述进液管3远离回液管6的一侧为弧形壁9,所述弧形壁9远离进液管3—侧设置有真空管1,所述弧形壁9的弧形弧度适应真空管I的弧形弧度,所述真空管I横截面为椭圆形,真空管I椭圆形横截面短径垂直于保温层7表面,所述真空管I体积的1/2沉在保温层7内部,所述弧形壁9两端的弧形顶11距离保温层7表面为15-30cm,所述进液管3内部靠近弧形顶11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导流片一 4,所述进液管3内部正对弧形壁9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二 5,所述导流片一4和导流片二5倾斜方向均为媒质流动方向上向上扬起30-60°,所述真空管I相互之间设置有保温填充2,所述真空管I靠近弧形壁9的一侧内部涂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料。
[0023]所述导流片一4和导流片二 5相间设置,导流片一 4和导流片二 5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导流片一 4倾斜方向长度的1/3-1/2;所述导流片一 4和导流片二 5的宽度均为进液管3宽度的1/5-1/3,所述导流片一 4和导流片二 5在倾斜方向上的长度为进液管3宽度的1/4-3/4;所述进液管3相互之间、回液管6相互之间均平行设置;所述导流片一4距离进液管3底部小于lcm;所述进液管3和回液管6的材料均为铜材料制成。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外壳8可以有效的对真空管I保护,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真空管I损坏的可能性,从而间接的延长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个真空管I受损,可以将整个太阳能集热装置第一个进液管3位置的真空管I移到损坏真空管I位置,在第一个真空管I位置设置保温材料进行隔温保护,满足使用,当该太阳能集热装置用于宾馆等用水量大的地方时,可以方便的将多个太阳能集热装置串联,保证加热效果,从而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内部平行设置有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回液管设置在靠近保温层底部的一侧,所述回液管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隔温层,所述进液管远离回液管的一侧为弧形壁,所述弧形壁远离进液管一侧设置有真空管,所述弧形壁的弧形弧度适应真空管的弧形弧度,所述真空管横截面为椭圆形,真空管椭圆形横截面短径垂直于保温层表面,所述真空管体积的1/2沉在保温层内部,所述弧形壁两端的弧形顶距离保温层表面为15-30cm,所述进液管内部靠近弧形顶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导流片一,所述进液管内部正对弧形壁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二,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倾斜方向均为媒质流动方向上向上扬起30-60°,所述真空管相互之间设置有保温填充,所述真空管靠近弧形壁的一侧内部涂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相间设置,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导流片一倾斜方向长度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的宽度均为进液管宽度的1/5-1/3,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在倾斜方向上的长度为进液管宽度的I/4-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相互之间、回液管相互之间均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一距离进液管底部小于lcm。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管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的材料均为铜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24J2/51GK205580004SQ201620176491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发明人】张书堂
【申请人】广东金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