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221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该种电冰箱具有通过分解所产生的臭氧来进行储藏室内的脱臭和杀菌的脱臭装置。
历来,电冰箱内的脱臭,是通过在除霜加热器附近配置铂催化剂以吸附冰箱内空气中所含的的臭气物质,除霜时对加热器进行加热使臭气物质加热分解来进行的。但是,要除去电冰箱内讨厌的臭气,充分防止臭气沾附其它食品,要求有脱臭效果更强的装置。
最近,电冰箱中出现了冷藏室及冷冻室分别使用专用的冷却器、通过提高设定冷藏室内的湿度来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的电冰箱。这样,一旦冷藏室内的湿度提高,更容易感觉到有臭气,并且,也成为冷藏室内的杂菌更容易繁殖的环境。
由于上述情况,作为效果更强的脱臭方式,利用臭氧的氧化能力的脱臭装置引进了电冰箱。这样的脱臭装置,因为使臭气物质与臭氧以气相直接反应效率很差,所以也有同时使用分解臭氧的催化剂的。即,使含有臭气物质的空气与臭氧发生器发生的臭氧混合,并使两者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于是,通过催化剂臭氧分解,产生活性氧,通过该活性氧氧化分解臭气物质,起到脱臭作用。
但是,在上述的脱臭装置中,由于电冰箱的运转条件及电冰箱内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臭氧的产生效率及分解效率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有些情况下,未分解完的臭氧有可能流出到电冰箱内,臭氧浓度会暂时性上升。如果电冰箱内的臭氧浓度上升至某一程度(例如0.02-0.03ppm左右),用户打开电冰箱的门时会感觉到臭氧的臭气,相反会导致不舒服的感觉。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脱臭装置流出的臭氧的浓度过度上升能防患于未然的电冰箱。
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食品的储藏室;冷却所述储藏室内部的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储藏室内、利用臭氧发生装置使臭氧发生,并利用臭氧分解装置分解所发生的臭氧,氧化分解该储藏室内空气所含臭气成分来进行脱臭的脱臭装置;根据所述储藏室内冷却方面的控制条件来运转控制该脱臭装置的控制手段。
若这样构成,控制手段根据储藏室内冷却方面的控制条件,对产生臭氧并使其分解、从而对储藏室内空气进行脱臭的脱臭装置进行运转控制。即,储藏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按冷却方面的控制条件发生变化,并根据该温度、湿度的变化,脱臭装置的臭氧的发生量及分解量也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根据上述控制条件对脱臭装置进行运转控制,就可以调节脱臭装置中臭氧的发生和分解量,储藏室内就可以保持适当的臭氧浓度。这样,就可以防止臭氧浓度过分上升、用户因臭氧气味而感到不舒服。此外,可以抑制脱臭装置的无效动作,降低电力消耗,并可以延长脱臭装置的寿命。
因时,最好如权利要求2所述那样配置脱臭装置在结构为阻断冰箱内空气流入的第1室内配置升压变压器;在结构为空气流通的第2室配置臭氧发生用电极和臭氧分解装置。
若这样构成,升压变压器由于配置在第1室故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离,仅臭氧发生用电极在第2室暴露于循环冷气。这样,电冰箱的门启闭时,升压变压器也不会直接暴露于流入电冰箱内的外界空气之中。因此,可以尽量减缓升压变压器周边的温度变化,因此可以防止发生结露。
此外,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那样,较为理想的是,将控制手段做成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与使由冷却装置发生的冷气在储藏室内循环用的送风风扇的动作相关的构成(权利要求3),具体是,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使其与送风风扇的动作同步(权利要求4)。
这是因为也考虑到,因为在送风风扇停止的状态下,电冰箱内的冷气是不进行循环的,故如果仍继续进行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则发生的臭氧不能送至臭氧分解装置而滞留在脱臭装置内。结果,未分解的臭氧流出到电冰箱内。
此外,如果在该状态下就再次使送风风扇运转,则因为高浓度的臭氧被送入臭氧分解装置,所以在该情况下,未完全分解的臭氧也可能流出到电冰箱内。因此,如果在送风风扇正在运转、储藏室内冷气正在循环时,相应地使臭氧发生装置运转,则该期间发生的臭氧由循环冷气依次送至分解手段进行分解,所以,发生的臭氧不会在未分解的状态下就流出到储藏室内。
此外,在此情况下,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在送风风扇动作停止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前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的构成。若这样构成,臭氧发生装置运转停止时,未分解状态的臭氧残留在脱臭装置内。因此,如果在此后使送风风扇运转规定时间,未分解状态的臭氧就通过循环冷气被送至臭氧分解装置进行分解。
还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那样,将控制手段做成按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的构成。即,如果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上升、循环冷气对脱臭装置的臭氧分解装置的通过速度快到某一程度,则臭氧不能充分分解,未分解的臭氧就会流出到储藏室内。另一方面,如果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下降、冷气循环速度慢到某一程度,则臭氧对臭氧分解装置的送出就不充分,脱臭装置的冷气流入口附近的臭氧浓度就上升。
因此,如果当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均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仅当上述旋转速度在上限与下限之间时才使臭氧发生装置运转,则臭氧浓度可以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此外,如权利要求7所述那样,将控制手段做成冷却运转开始时臭氧发生装置的停止状态维持到储藏室内冷却到设定温度时为止的构成为理想。即,从电冰箱起动、开始进行冷却运转的时刻起,到储藏室内的温度充分下降为止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温度高的状态下,臭氧的发生量也上升,故有发生的臭氧不能完全分解之虞。因此,在冷却运转开始时,到储藏室内被冷却至设定温度之前使臭氧发生装置保持停止状态,就可以防止运转开始初期时臭氧浓度过度上升。
在以上情况下,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进行加湿运转时(权利要求8)或进行除霜运转时(权利要求9)、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的构成。即,加湿运转是利用送风风扇使附在冷却器上的霜蒸发并返回储藏室,以此维持储藏室内较高的湿度。而除霜运转主要以除去附着在冷却器上的霜为目的,进行同样的运转。
这样,当储藏室内的湿度上升时,与通常的冷却运转时相比,存在臭氧的分解效率下降的倾向。因此,通过在加湿运转时(权利要求8)及除霜运转时(权利要求9)停止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就可以防止未分解状态的臭氧通过臭氧分解装置而使冰箱内的臭氧浓度上升。
此外,如权利要求10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当储藏室的门呈开放状态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的构成。即,储藏室的门一旦呈开放状态,外界空气即流入储藏室内,故当该外界空气湿度较高时,臭氧分解装置可能发生结露而使臭氧分解效率下降。此外,也考虑到门开关时产生的压力变动会导致脱臭装置中的冷气的流通方向发生变化,会产生与臭氧分解装置相反方向的空气流。因此,当门呈开放状态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就可以防止臭氧浓度上升。
还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根据设于储藏室内的臭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的构成。若这样构成,就可以直接测出储藏室内的臭氧浓度,并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以使该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此外,如权利要求12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根据设于储藏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的构成。若这样构成,就可以直接测出储藏室内的湿度,考虑到根据该湿度而变化的臭氧的分解效率,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臭氧浓度就能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并且,如权利要求13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控制手段做成根据设于脱臭装置的臭氧分解装置的结露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的构成。若这样构成,考虑到随臭氧分解装置的结露发生状态而变化的臭氧的分解效率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就可以将臭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示出脱臭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2为示出电冰箱的电气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图3为示出脱臭装置构成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电冰箱的冷冻循环之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图5所示为电冰箱的纵剖侧视图。
图6所示为当R风扇断续运转时,脱臭装置的催化剂出口的臭氧浓度变化图。
图7所示为当加湿运转与冷却运转交替进行时,冷藏室内的相对湿度(%)与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效率(%)的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9所示为脱臭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示出利用脱臭控制装置的脱臭装置控制内容的流程图(主要是与R风扇的动作相关地进行控制的部分)。
图11为示出R风扇及脱臭装置动作的时间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与图10相当的图。
图13为横轴取为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的风速(m/s)、纵轴取为脱臭装置流入口(入口)、流出口(出口)附近处的臭氧浓度来示出的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横轴取为时间、纵轴取为冷藏室内的相对湿度(%)和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效率(%)来示出的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示出电冰箱纵剖侧视图的图5中,电冰箱本体1呈前侧面开口的矩形箱状,是在外箱2内配置内箱3,并在外箱2与内箱3之间充填泡沫聚氨酯等的隔热材料4而形成的。此外,在内箱3的内侧面,固定有水平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隔板(冷藏室底板)5。该隔板5是在电冰箱本体1内的上部形成冷藏室(储藏室)6的,在冷藏室6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装有R门7。
在隔板5的上面形成有多个凸部(未图示),在多个凸部上放置有冷却盒8。该冷却盒8呈上面和前面敞开的容器形状,在冷却盒8的下侧面与隔板5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冷气通道9。又,符号10表示开关冷却盒8的前侧面的盖子。
此外,隔板5的一部分有开口,在该开口部分嵌合有脱臭装置11。脱臭装置11的下方侧固定有支承板100,支承着脱臭装置11。在隔板5与支承板100之间形成有冷气通道101。
在内箱3内上并在隔板5的下方,固定有隔热分隔板12。该隔热分隔板12是在合成树脂制的壳体内装入泡沫苯乙烯而构成的,在隔热分隔板12与隔板5之间形成为果蔬室(储藏室)13。该果蔬室13夹着配置于隔板5的脱臭装置11与冷藏室6内相通(可以作为冷藏室6的一部分起作用),在果蔬室13的前端部,可前后方向滑动地装有V门14。
在果蔬室13内收容有下盒15。该下盒15呈上侧面敞开的容器形状,在下盒15上放置有上盒16。该上盒16封闭了下盒15的上侧面之中除了前端部之外的部分,呈上面敞开的容器形状。在该上盒16的上侧面,可开关地装有盖子17,在盖子17与隔板5之间形成有冷气通道18。
隔热分隔板12的下方形成为冷冻室19。该冷冻室19相对上方的果蔬室13及冷藏室6是隔热的,在冷冻室19的前端部,可前后方向滑动地装有上门20及下门21,在冷冻室19内分上下2层收容有冷冻盒22及23。
在电冰箱本体1的下端部形成有机械室24,机械室24内配置有冷冻循环的压缩机25。该压缩机25是以压缩电机26为驱动源的往复式压缩机,压缩电机26经驱动电路27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主控制装置28是以微机为主体构成的,配置在电冰箱本体1内。
如图4所示,压缩机25的排出口经过冷冻循环的冷凝器29后与流道阀30的输入口连接。该流道阀30按阀电机31(参照图2)的正反向旋转,有选择地向RF输出口及F输出口开放,阀电机31如图2所示,经驱动电路27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
流道阀30的RF输出口如图4所示,经过RF毛细管32后与R蒸发器33的入口连接,在R蒸发器33的出口上连接着F蒸发器34的入口。该F蒸发器34的出口与压缩机25的吸入口连接,当RF输出口开放时,从压缩机25排出的制冷剂既供应给R蒸发器33也供应给F蒸发器34。另外,R蒸发器33和F蒸发器34相当于冷藏室用冷却器及冷冻室用冷却器。
流道阀30的F输出口上连接着F毛细管35的入口。该F毛细管35的出口连接在R蒸发器33的出口与F蒸发器34的入口之间,F输出口开放时,从压缩机25排出的制冷剂仅供应给F蒸发器34。
在果蔬室13的后部形成有R冷气生成室36,R蒸发器33收容在R冷气生成室36内。该R冷气生成室36具有圆筒状的冷气排出口37及百页窗状的冷气吸入口38,冷气排出口37插入在上盒16内。
在冷藏室6内固定有大致L字形的管道罩39。该管道罩39是以合成树脂为材料形成的,在管道罩39上形成有多个向冷藏室6内开口的冷气排出孔40。该管道罩39与内箱3的后板一起构成L字形通道状的冷气管道41,冷气管道41的上端部向冷藏室6内开口,冷气管道41的下端部通入R冷气生成室36内。
R冷气生成室36内装有R风扇电机42,R风扇电机42通过驱动电路27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该R风扇电机42的转轴上连接着R风扇(送风风扇)43,R风扇43旋转时,冷气以下述路径进行循环。另外,符号44表示由风扇电机42及风扇43构成的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44相当于冷藏室用送风机,与R蒸发器33一起构成相当于冷藏室用冷却装置的R冷却装置45。
现说明一下冷藏室6及果蔬室13中的冷气循环路径。
空气的一部分从R冷气生成室36内通过冷气排出口37排出到上盒16内,再通过形成于盖子17前端部的冷气流出孔46放出到冷气通道18内。然后,沿下盒15的前侧面流向下方,再沿下盒15的下侧面流向后方,并通过冷气吸入口38返回R冷气生成室36内。此时,R蒸发器33按冷却空气的要求进行冷风化,对果蔬室13内进行冷却。
其余的空气从R冷气生成室36内通过冷气管道41的多个冷气排出孔40及上端部排出到冷藏室6内,流入冷却盒8下方的冷气通道9内。然后通过嵌装在隔板5上的脱臭装置11及冷气通道101流入果蔬室13内,在冷气通道18内向前方流动。然后,沿着下盒15的前侧面向下流动,再沿着下盒15的下侧面向后流动,通过冷气吸入口38返回R冷气生成室36内。此时,R蒸发器33按冷却空气的要求进行冷风化,对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进行冷却。即,脱臭装置11配置在循环冷气的返回路径侧。
冷冻室19的后部形成有F冷气生成室47,F冷气生成室47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设有冷气排出口48及冷气吸入口49。在该F冷气生成室47内装有F蒸发器34及F风扇电机50,F风扇电机50通过驱动电路27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
在F风扇电机50的转轴上连接着F风扇51,F风扇51旋转时,冷气以下述路径进行循环。另外,符号52表示由F风扇电机50及F风扇51构成的F风扇装置。该F风扇装置52相当于冷冻室用送风机,与F蒸发器34一起,构成相当于冷冻室用冷却装置的F冷却装置53。
现对冷冻室19中的冷气循环路径进行说明。
空气从F冷气生成室47通过冷气排出口48被排出到冷冻室19内,通过冷气吸入口49返回F冷气生成室47内。此时,F蒸发器34按冷却空气的要求进行冷风化,对冷冻室19进行冷却。
在冷藏室6内及冷冻室19内设有R温度传感器54(参照图2)及F温度传感器55(参照图2)。这些R温度传感器54及F温度传感器55由热敏电阻构成,输出与冷藏室6内的温度对应的电压电平的温度信号Vr及与冷冻室19内的温度对应的电压电平的温度信号Vf,如图2所示,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
主控制装置28上电气连接着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6及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7。这些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6及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7是由通过安装件(未图示)安装在R蒸发器33及F蒸发器34上的热敏电阻构成的,能输出与R蒸发器33的表面温度对应的电压电平的温度信号Vre及与F蒸发器34的表面温度对应的电压电平的温度信号Vfe。
此外,R门开关102及V门开关103是分别检测R门7及V门14的开关用的开关,其开关检测信号也输出到主控制装置28。
在主控制装置28的内部ROM内记录有运转控制程序,主控制装置28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54的温度信号Vr及至来自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7的温度信号Vfe,对压缩电机26、阀电机31、R风扇电机42及F风扇电机50进行驱动控制,进行下述的“R冷却运转(相当于冷藏室冷却运转)”及“加湿运转”。
图3为示出脱臭装置11构成的立体图。脱臭装置11具有呈矩形箱状的树脂制的壳体58,该壳体58的图3中下方侧是敞开的。另外,壳体58所使用的树脂透明或非透明的均可,但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是透明的。
在壳体58的内部,由隔板59及60分隔出从图3中近侧的侧面来看相当于右上角的部分,形成变压器室(第1室)61,在该变压器室61的内部,配置有小形升压变压器62。升压变压器62由未图示的1次侧端子供电,2次侧端子62a、62b穿过隔板59露出到变压器室61的外部。而壳体58内部的变压器室61之外的空间,形成为电极室(第2室)63。
在2次侧端子62a、62b上电气连接着沿面放电型的臭氧发生用电极(臭氧发生装置)64。臭氧发生用电极64由矩形薄板状的陶瓷板64a及分别与2次侧端子62a、62b连接的2个金属电极(未图示)构成,其中一个电极配置成露出于陶瓷板64a的表面(图3中左侧,放电面)(放电电极),另一个电极模铸在陶瓷板64a的内部(感应电极)。此外,放电电极的表面涂有抑制放电导致的时效劣化用的陶瓷涂层。如果在这两个金属电极施加由升压变压器升压后的交流4.5kV左右的高电压,则两金属电极就会通过陶瓷板64a进行放电。
此外,在壳体58的图3中左侧的面上,开设有取入含有电冰箱内臭气的空气用的矩形流入口58a,在壳体58下方侧的敞开着的部分即流出口58b处,配置有堵塞该流出口58b的催化剂(臭氧分解装置)65。
催化剂65是将例如氧化锰基底的陶瓷制蜂房型材料(成形品)或金属蜂房型材料形成矩形板状而成芯材,再在其上固定催化剂成分而构成的。通过这样成蜂房结构,以保证增大催化剂65与臭氧及臭气成分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分解效率。在催化剂65中脱臭后的空气向图3中下方流出。另外,在图面中,为了便于图示,蜂房结构用矩形进行表示。此外,在流入口58a上,配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用的预过滤器104。
在图5中,上述这样构成的脱臭装置11以流入口58a向上,即,面向冷藏室6侧的方向配置在隔板5上。
在升压变压器62与商用交流电源66之间电气性夹有继电器67的常开接点68,继电器67的线圈69与脱臭控制装置70电气连接。该脱臭控制装置70相当于控制手段,以微机为主体构成。
脱臭控制装置70与主控制装置28电气连接,主控制装置28向脱臭控制装置70定期输出运转模式信息及风扇信息。前者的运转模式信息表示正在进行中的运转模式是上述的“R冷却运转”还是“加湿运转”,后者的风扇信息表示R风扇电机42是正在运转中还是停止中,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运转模式信息及风扇信息,对继电器67的线圈69进行开关控制,以控制脱臭装置11的运转。
以下也参照图6及图7,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说明脱臭装置11的脱臭作用。脱臭装置11作为在电化学上所谓等离子脱臭装置起作用。即,对臭氧发生用电极64施加高电压即发生电晕放电,空气中所含的Ar(氩气)等惰性气体发生电离而成等离子状态。
Ar→Ar++e ……(1)式(1)中的电离而产生的电子与氧原子O2碰撞,就产生活性氧O。
……(2)式(2)产生的活性氧O与氧原子O2结合,就生成臭氧O3。
……(3)由上述(1)-(3)的过程生成的臭氧O3与因冷气在电冰箱内循环而从流入口58a流入的、含有臭气的空气混合。于是,一旦催化剂65的表面吸附臭氧O3和臭气成分,臭氧O3即分解而产生活性氧O。活性氧具有极强的氧化力,故氧化并分解臭气成分。此外,空气中的细菌等也氧化起到了杀菌作用。就这样被脱臭后的空气从流出口58b流出。
以上的脱臭作用在上述冷藏室6中的冷气循环路径内进行。即,含有臭气的空气与沿冷气通道9进行循环的冷气一起流入流入口58a,而脱臭后的空气从流出口58b流往果蔬室13内的冷气通道101。
此时,升压变压器62因为配置在变压器室61内,故与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断,仅将发生臭氧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4配置在电极室63,暴露于循环冷气中。
以下对R、F冷却运转进行说明。
主控制装置28根据对阀电机31的驱动控制使流道阀30的RF输出口开放,根据对压缩电机26的驱动使制冷剂流入R蒸发器33及F蒸发器34。此时,根据对R风扇电机42及F风扇电机50的驱动,使风进入R蒸发器33及F蒸发器34,在R蒸发器33生成冷气供给冷藏室6及果蔬室13内,在F蒸发器34生成冷气并供给冷冻室19内。
现对加湿运转进行说明。
主控制装置28基于对阀电机31的驱动控制使流道阀30的F输出口开放,基于对压缩电机26的驱动使制冷剂仅流入F蒸发器34。此时,根据对F风扇电机50的驱动,使风进入F蒸发器34,在F蒸发器34生成冷气并供给冷冻室19内。与此同时,驱动R风扇电机42,向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要13内送风。
进行“加湿运转”时,对R蒸发器33的制冷剂供给被阻断。因此,因R蒸发器33的升温使附着在R蒸发器33表面的霜溶解,所以,能将含有湿气的风送入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以防止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的食品干燥。
图1所示为脱臭控制装置70内部ROM所记录的脱臭装置11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以下对图1的运转控制程序进行说明。一旦接通电源,脱臭控制装置70的运转控制程序即起动。同时,主控制装置28的运转控制程序也起动,冷藏室6及果蔬室13、冷冻室19的冷却运转开始。
脱臭控制装置70首先通过主控制装置28读入R温度传感器54的温度信号Vr,并一直待机至冷藏室6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例如10℃)(步骤A1)。接通电源开始进行冷却运转,冷藏室6内的温度从接近常温的状态逐渐下降。
一旦冷藏室6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以下(“是”),脱臭控制装置70即按照向继电器67的线圈69供给电源,闭合接点68。于是,交流高电压施加到臭氧发生用电极64上,脱臭装置11开始运转(步骤A2)。即,因为刚接通电源起的短暂时间内,冷藏室6温度处于较高状态,故脱臭装置11中臭氧的发生量也较多。因此,在冷藏室6的冷却进行到其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之前,将脱臭装置11维持在停止状态。
接着,脱臭控制装置70通过主控制装置28参照R门开关102或V门开关103的开关检测信号,判断R门7或V门14是否处于开放状态(步骤A3)。即,R门7或V门14若呈开放状态,外界空气流入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该外界空气的湿度高时,脱臭装置11的催化剂65可能产生结露使臭氧的分解效率下降,故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A3,当R门7及V门14处于关闭状态时(“否”),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从主控制装置28取得的信息,判断R风扇43是否正在运转之中(步骤A4)。如果R风扇43不是正在运转(“否”),则进入步骤A6,停止脱臭装置11的运转。即,R风扇43停止的场合,是因为温度调节而停止冷却运转的场合,或是正在进行除霜运转的场合。
在这样的场合,因为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的冷气循环停止,故冷气也不流通到脱臭装置11的电极室63内。于是,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4附近发生的臭氧不流向催化剂65方向而发生滞留,造成流入口58a附近的臭氧浓度上升(参照图6)。因此,此时也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
此外,如果在步骤A4中,R风扇43正在运转(“是”),则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从主控制装置28取得的信息,判断对冷藏室6是否正在进行加湿运转(步骤A5)。未正在进行加湿运转时(“否”),可以判断对冷藏室6正在进行普通的冷却运转,所以脱臭控制装置70进入步骤A3。如果正在进行加湿运转(“是”),则脱臭控制装置70进入步骤A6,停止脱臭装置11的运转。
即,进行加湿运转时,利用R风扇43的送风使附着在R蒸发器33上的霜蒸发,使水分返回冷藏室6及果蔬室13内。因此,冷藏室6内及果蔬室13内被送入高湿度的冷风,使冷藏室6及果蔬室13内的湿度上升。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与冷却运转时相比,脱臭装置11中的催化剂65的臭氧分解效率下降,所以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
如以上所述,若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将升压变压器62配置在变压器室61,所以升压变压器62不会直接暴露于在电冰箱内循环的冷气中,也不会直接暴露于电冰箱的R门7开关时流入冰箱内的外界空气之中。因此,能尽量减缓升压变压器62周边的温度变化以防止发生结露,能延长升压变压器62的寿命,提高可靠性。
并且,在接通电源后开始进行冷却运转时,在冷藏室6内冷却到设定温度之前,脱臭控制装置70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不进行放电,使脱臭装置11处于停止状态,所以,可以防止在运转开始初期冷藏室6内的臭氧浓度过度上升。此外,因为将脱臭装置11的运转控制成与R风扇43的动作同步,所以,在R风扇43运转、冷气正在冷藏室6内或果蔬室13内循环之时,同时使脱臭装置11配合运转,在此期间发生的臭氧由循环冷气依次送出到催化剂65被分解。因此,可以防止发生的臭氧在未分解的状态下流入冷藏室6或果蔬室13内。
此外,若根据本实施例,因为脱臭控制装置70在进行加湿运转时使脱臭装置11停止运转,所以,在冷藏室6或果蔬室13内的湿度上升、催化剂65的臭氧分解效率下降的情况下,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可以防止臭氧浓度的上升。
并且,因为在冷藏室6或果蔬室13的门7或14呈开放状态时,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所以,在高湿度的外界空气流入冷藏室6或果蔬室13内、催化剂65发生结露因而臭氧分解效率下降的场合,脱臭装置11的运转是停止的,所以,此情况下也能防止臭氧浓度上升。这样,通过按这些规定条件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断续进行,也可以抑制耗电。
图8及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例中,仅脱臭装置11的配置与第1实施例不相同。即,第1实施例的隔板5换成了隔板5A,在该隔板5A上,在原来配置脱臭装置11的位置设有多个冷气流通口(仅图示1个)72。
脱臭装置11A配置在果蔬室13的形成有冷气吸入口38的壁面上。在示出其正面的图9中,脱臭装置11A位于冷气排出口37的下方且位于两个冷气吸入口38之间,以流入口58a面对果蔬室13内的状态配置。此外,脱臭装置11A的壳体58A的形状与脱臭装置11的壳体58的有一些差异。即,第1实施例中的流出口58b是被堵塞的,而在壳体58A的背面侧,形成有与R冷气生成室36相通的流出口58c。
若采用上述构成的第2实施例,因为将脱臭装置11A配置在果蔬室13内形成有冷气吸入口38的部分,所以,可以在循环冷气的返回路径的末端,与第1实施例相比能更有效地对含有更多臭气成分的空气进行脱臭处理。此外,将催化剂65配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4的下方侧。
即,因为臭氧比空气重,自然会向下方侧移动,所以若这样构成,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4附近生成的臭氧自然向催化剂65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高效进行臭氧的分解及随之进行的臭气成分的氧化分解。此外,因为臭氧发生用电极64配置成其放电面呈纵向(垂直方向),所以可以防止尘埃等滞积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4上。
图10及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的构成基本上与第1实施例相同,脱臭控制装置70对脱臭装置11的控制不相同。图10为用脱臭控制装置70对脱臭装置11进行控制内容的流程图,主要仅示出与R风扇43的动作相关地进行控制的部分。此外,图11为示出R风扇43及脱臭装置11的动作的时间图。
在图10中,脱臭控制装置70与第1实施例的步骤A4一样,参照由主控制装置28提供的信息,待机至R风扇43开始动作(步骤B1),一旦R风扇43开始动作(“是”),脱臭装置11的运转也开始(步骤B2)。此后,脱臭控制装置70待机至从主控制装置28输出脱臭装置停止指令(步骤B3),一旦上述指令输出(“是”),即停止脱臭装置11的运转(步骤B4)。于是,主控制装置28从输出脱臭装置停止指令的时刻起使R风扇43运转规定时间TW,然后使其停止。
即,主控制装置(控制手段)28在使R风扇43停止的场合,通过预先向脱臭控制装置70输出脱臭装置停止指令,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在规定时间TW之前停止。这是因为,如果使R风扇43和脱臭装置11同时停止,就存在脱臭装置11在该停止之前由臭氧发生用电极64发生的臭氧未被催化剂65分解而残留下来之虞。因此,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先停止,然后使R风扇43运转规定时间之后再停止,就可利用催化剂65使脱臭装置11内发生的臭氧充分分解。
若如上所述采用第3实施例,因为主控制装置28及脱臭控制装置70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比R风扇43的动作停止时刻提前规定时间,所以,在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的时刻尚未分解的臭氧可以通过循环冷气送至催化剂65进行分解,可以防止臭氧浓度上升。
图12及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第4实施例的构成基本上与第1实施例相同,由脱臭控制装置70进行的脱臭装置11的控制不相同。图12为示出脱臭控制装置70控制脱臭装置11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是与第3实施例的图10相当的图。
在图12中,脱臭控制装置70参照主控制装置28给出的信息,判断R风扇43(R风扇电机42)的转速是否在下限值以上(步骤C1),并判断上述转速是否在上限值以下(步骤C2)。在步骤C1和C2均判定为“是”时,运转脱臭装置11(步骤C3)。另一方面,脱臭控制装置70在判定步骤C1、C2之一为“否”时,停止脱臭装置11的运转(步骤C4)。
在图13中,横轴取为由R风扇43的旋转产生的冷藏室6内循环冷气的风速(m/s),纵轴取为脱臭装置11的流入口58a(入口)、流出口58b(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从该图13可知,例如当冰箱内温度上升时及迅速冷藏等时循环冷气的风速如果加快,则通过催化剂65的速度加快,尚未分解的臭氧流出,因此流出口58b附近的臭氧浓度显示出上升的倾向。而如果循环冷气的风速变慢,则臭氧不向催化剂65方向送出,流入口58a附近的臭氧浓度显示出上升的倾向。
因此,例如将步骤C1中的下限值设定为与风速0.5(m/s)对应的转速,将步骤C2中的上限值设定为与风速1.0(m/s)对应的转速,如果仅在循环冷气的风速在0.5-1.0(m/s)的范围内时使脱臭装置11运转,就可以防止未分解状态的臭氧流出或反向流动,臭氧浓度就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第4实施例,因为脱臭控制装置70按R风扇43的旋转速度控制脱臭装置11的运转,所以,仅在冷藏室6及果蔬室13内的循环冷气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时才运转脱臭装置,可以防止臭氧浓度的过度上升,可以将浓度设定在适当的值。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在冷藏室6或果蔬室13内配置湿度传感器,并将该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主控制装置28供给脱臭控制装置70(未作具体图示)。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脱臭装置11的运转。
图14将横轴取为时间,将冷藏室6内的相对湿度(%)和催化剂65的臭氧分解效率(%)均取为纵轴进行图示。从该图及从上述实施例可知,如果冷藏室6的湿度上升,则催化剂65的臭氧分解效率有下降倾向。因此,例如当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所示冷藏室6内的湿度超过80%时,脱臭控制装置70使脱臭装置11的运转停止。
若这样构成,例如进行加湿运转、除霜运转、门开关后及水分多的食品放入冰箱内等场合,冰箱内湿度上升、臭氧分解效率下降,在这样的状态时禁止脱臭装置11运转,可以抑制臭氧浓度过度上升。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所述且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可以作如下的变形或扩大。
在第1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流程图中,例如也可以将步骤A3、A4、A5之一或数个与步骤A6组合实施。也可以仅以步骤A1及A2进行实施,或者,也可以删除步骤A1,将步骤A3、A4、A5之一或数个与步骤A6组合进行实施。
此外,在步骤A3中,也可以不检测门的开放状态,而代之以检测当门打开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或冰箱内冷气流出用的气帘的动作,来使脱臭装置11停止运转。
此外,也可以在除霜加热器通电时,判定除霜运转开始而使脱臭装置11停止。
例如,也可以在冷藏室6、果蔬室13内配置半导体薄膜传感器等构成的臭氧传感器,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臭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脱臭装置11的运转。若这样构成,就可以直接测出冷藏室6、果蔬室13内的臭氧浓度,并控制脱臭装置11的运转,使该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作为一个例子,将浓度的基准值设定为例如0.03ppm左右,当传感器测出的臭氧浓度超过该基准值时使脱臭装置停止。
此外,也可以在脱臭装置11的催化剂65配置结露传感器,脱臭控制装置70根据结露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脱臭装置的运转。若这样构成,如第5实施例所示,当测出因加湿运转、除霜运转等时冰箱内湿度上升、催化剂65发生结露时,使脱臭装置11停止运转,就可以获得与第5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因为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所以具有以下效果。
若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使发生并分解臭氧以对储藏室内的空气进行脱臭的脱臭装置根据与储藏室内的冷却有关的控制条件进行运转控制,所以,可以调节脱臭装置中的臭氧发生及分解量,可以使储藏室内保持适当的臭氧浓度。这样,就可以防止臭氧浓度过度上升而使用户因臭氧气味而感到不舒服。此外,可以抑制脱臭装置的无效动作,降低耗电,并且还可以延长脱臭装置的寿命。
若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升压变压器配置在第1室,故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断,仅臭氧发生用电极在第2室暴露于循环冷气。并且当电冰箱的门开关时,也不会直接暴露于流入冰箱内的外界空气。因此,可以尽量减缓升压变压器周边的温度变化,防止发生结露。
若采用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冰箱,控制手段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与使由冷却装置生成的冷气在储藏室内循环用的送风风扇的动作相关(权利要求3)。具体是,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使其与送风风扇的动作同步(权利要求4)。因此,当冷气正在储藏室内循环时,相应地使臭氧发生装置运转,故此期间发生的臭氧通过循环冷气被依次送至臭氧分解装置加以分解。因此,可以防止发生的臭氧在未分解的状态下流出到储藏室内。
若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在送风风扇动作停止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因此,臭氧发生装置停止运转的时刻尚未分解的臭氧,通过此后使送风风扇运转规定时间,未分解状态的臭氧就可以由循环冷气送至臭氧分解装置进行分解。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产生的臭氧以未分解状态流出到储藏室。
若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按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因此,例如当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均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仅当上述旋转速度在上限与下限之间时才使臭氧发生装置运转,从而可以将臭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若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在冷却运转开始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停止状态保持到储藏室内被冷却到设定温度之时,因此,可以防止在运转开始初期储藏室内温度较高时,臭氧浓度过度上升。
若采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在进行加湿运转时(权利要求8)或进行除霜运转时(权利要求9)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因此,当储藏室内的湿度上升时,停止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就可以防止臭氧浓度上升。
若采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在储藏室的门呈开放状态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所以,可以防止高湿度的外界空气流入储藏室内而使臭氧的分解效率下降,或由于门开关时产生的压力变动使脱臭装置中的冷气流通方向发生变化而使臭氧浓度上升。
若采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根据设于储藏室内的臭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所以,可以直接测出储藏室内的臭氧浓度,并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以使该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若采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根据设于储藏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所以,可以直接测出储藏室内的湿度,考虑到随该湿度而变化的臭氧的分解效率,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就能将臭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若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冰箱,因为控制手段根据设于脱臭装置的臭氧分解装置的结露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所以,考虑到随臭氧分解装置的结露发生状态而变化的臭氧分解效率,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就可以将臭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食品的储藏室;对所述储藏室内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储藏室内、利用臭氧发生装置使臭氧发生,并利用臭氧分解装置分解所发生的臭氧,从而使该储藏室内空气中所含的臭气成分进行氧化分解来进行脱臭的脱臭装置;根据所述储藏室内与冷却有关的控制条件来运转控制该脱臭装置的控制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由升压变压器和与该升压变压器电气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构成;所述脱臭装置将所述升压变压器配置在结构为阻断冰箱内空气流入的第1室内;在结构为所述空气流通的第2室配置所述臭氧发生用电极和臭氧分解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冷却装置生成的冷气在储藏室内循环用的风扇;所述控制手段控制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使其与所述送风风扇的动作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使其与送风风扇的动作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在所述送风风扇动作停止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前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可以改变;控制手段按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速度控制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在冷却运转开始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停止状态维持到储藏室内被冷却到设定温度时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加湿运转时,所述控制手段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除霜运转时,所述控制手段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当储藏室的门呈开放状态时、使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停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内设有检测臭氧浓度的臭氧传感器;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臭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脱臭装置的臭氧分解装置设有检测结露发生的结露传感器;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结露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的运转。
全文摘要
一种对从脱臭装置流出的臭氧浓度过度上升能防患于未然的电冰箱。其脱臭装置的升压变压器配置在变压器室,臭氧发生用电极配置在电极室。若冷藏室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步骤A1,“是”),脱臭控制装置就使脱臭装置开始运转(步骤A2),R门或V门呈开放状态时(步骤A3,“是”),停止脱臭装置11的运转(步骤A6)。而R门及V门呈关闭状态时(步骤A3,“否”),判别R风扇是否正在运转(步骤A4),若非运转中(“否”)则进入步骤A6,脱臭装置的运转停止。
文档编号F25D23/00GK1314574SQ00131880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2日
发明者冈田大信, 及川巧, 服部隆雄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