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59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藏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有机械室,在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自由开闭机械室的前面。
现有技术中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内有贮藏室,在隔热箱体的前面开口上,例如设有开闭自如的、从中间往左右两侧转动开启的对开式门。另外,在该隔热箱体上面的四角立设有支柱,该支柱由弯折成断面略为L字的板状部件构成。
在位于前方的左右前角部间,支承着格栅。在位于前方的支柱和位于后方的支柱间设有板,在位于后方的左右后角部的支柱间,设有后板。由这些格栅、板、后板围成的空间,形成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着构成冷却装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冷凝器用送风机等。另外,在贮藏室内的上方,设有冷却器和送风机。
上述现有的格栅,例如是用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其上端和下端往后方弯折,在该格栅的两侧端,设有复盖格栅侧面的格栅盖。另外,该格栅例如是用铰链部件等的安装部件,在位于前方的左右前角部的支柱间,可朝上方开闭自如地安装着。
因此,格栅的安装必须采用专用的铰链部件等的安装部件,安装作业麻烦,零部件数目增加,导致成本升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可容易地进行格栅安装的冷藏柜。
本发明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自由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该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接合的接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接合的接合部。所以,不必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把格栅与立设在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接合。因此,由于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的专用部件,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上述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上述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所以,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可用容易成型的格栅盖,将格栅可转动地接合在立设于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上。因此,由于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的专用部件,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所以,改善了格栅盖关闭状态时的外观。
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与支柱的接合孔可脱离地接合的接合爪。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与支柱的接合孔可脱离地接合的接合爪。所以,可以容易地固定格栅,而且,可抑制因设置在机械室内的机器的运转引起的格栅的振动音。


图1是本发明冷藏柜的立体图。
图2是格栅的正面图。
图3是本发明冷藏柜的横剖平面图。
图4是格栅开放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正面图。
图5是格栅关闭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
图6是格栅开放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
图7是格栅关闭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
图8是盖部件开放状态时的电气箱的正面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冷藏柜R的立体图,图2是冷藏柜R的纵断侧面图。实施例中的冷藏柜R,是设置在宾馆、餐馆的厨房等内的立式大型冷冻柜,由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8构成。
在该隔热箱体18的内部有贮藏室20,在该贮藏室20内上部,安装着冷却装置24的冷却器35和冷却器35附近的送风机36,借助它们将贮藏室20内冷却到预定的温度。另外,图中,安装在冷却器35和送风机36下方的37,是把安装着冷却器35的冷却室38与贮藏室20分隔开的分隔板。该分隔板37的后方开口。这样,借助送风机36从贮藏室20被吸入到冷却室38的冷气,与冷却器35进行了热交换后,从冷却室38后方排出。
在隔热箱体18的顶面四角部,分别立设着支柱4,在立设在左右前角部的支柱4间,安装着后面详述的格栅25。在位于前方的支柱4与位于后方的支柱4之间,安装着侧面板26A,在位于后方的左右后角部的支柱4间,设有后板26B。
由这些格栅25、两侧面板26A、后板26B围成机械室27,在该机械室27内设置着构成冷却装置24的压缩机28、冷凝器29等,与冷却器35一起构成冷却装置24的公知的制冷剂回路。图2中的30,是冷凝器用送风机。
贮藏室20的前面开口22,在中央部被横方向的中分隔板23分隔为上下。被该中分隔板23分隔的贮藏室20的上下开口22,可由2组对开式的门(隔热门)即第1层的门2、第2层的门3关闭。另外,在分别位于上下开口22的中央部的贮藏室20的顶面及中分隔板23的下面,分别安装着导引部件11。
在位于右侧的第1层的门2的内面侧,安装着保持部件71。该保持部件71,其上端和下端被未图示的螺丝等固定,在该保持部件71上安装着分隔体70。分隔体70沿着门2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其延伸的轴为中心可转动地枢支在保持部件71上。保持部件71朝内方突出。
在分隔体70的前面,安装着钢板制的前面板72,在分隔体70的上端嵌合着盖73,该盖73上形成有被上述导引部件11导引的导引槽(与导引部件11接合),该构造中,将门2打开时,借助导引部件11与上述导引槽的接合,分隔体70被导引,前面板72朝向另一方门3方向地顺时针转动。这样,分隔体70可避开门3地移动到前方,两门2、3可独立开闭。另外,各门2、3是通过把设在前面的把手50、50往跟前拉而开闭。
在贮藏室20的背面中央部,沿着上下设有后搁板支柱12,在贮藏室20的两侧面,在前部和后部沿着上下各设有搁板支柱13。在这些后搁板支柱12和搁板支柱13上,沿其上下分别穿设着若干个接合孔12A和13A,采用接合爪14,沿贮藏室20的上下,把搁板15架设在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上,架设若干层。
在贮藏室20的背面,在后搁板支柱12的两侧,设有间隔件40。该间隔件40是硬质合成树脂制的柱状部件,从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的上端上方一直伸到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的下端下方。借助间隔件40,在搁板15后边与贮藏室20的背面间形成间隔,同时可稳定地架设板15。图1和图2中,51是设在贮藏室20底面的底垫。
下面,参照图3至图7,说明围成上述机械室27的格栅25和支承该格栅25的支柱4。图3是格栅25的正面图,图4是格栅25开放时的隔热箱体18上方的正面图,图5是格栅25关闭时的隔热箱体18上方的侧断面图,图6是格栅25开放时的隔热箱体18上方的侧断面图,图7是格栅25关闭时的隔热箱体18上方的侧断面图。
格栅25由本体41和格栅盖42构成。本体41由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构成。格栅盖42复盖该本体41的两端。本体41如图7所示,在上端形成以预定角度向后方弯折的上缘部41A,该上缘部41A的后端,形成相对于隔热箱体18的上面为水平的水平部41B。在该上缘部41A的前端,形成相对于隔热箱体18的前面垂直的前面部41C,在该前面部41C的下端即格栅41的中央部稍下方,形成面向前下方的倾斜面41D。在该倾斜面41D的下端形成面向前上方的倾斜面41E,在该倾斜面41E的下端,形成以预定角度朝后方弯折的下缘部41F。
这些上缘部41A、水平部41B、前面部41C、倾斜面41D、倾斜面41E和下缘部41F的各弯折部,均以同一的弯模(矢弦)弯折。因此,与已往那样用多种弯模(矢弦)形成本体41的情形相比,可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性。
面向本体41前下方的倾斜面41D的侧部,本实施例中为左侧部,在与后面详述的温度显示部55对应的位置,设有图3所示的遮光罩52。该遮光罩52由透明部56和不透明部58构成。透明部56由可透视温度显示部55的材料构成,不透明部58复盖设在温度显示部55侧方的操作部57、由能透视的材料构成。该遮光罩52嵌入在预先形成在本体41左侧的未图示开口内。
上述格栅盖42,例如由硬质合成树脂构成,形成为与本体41的断面形状略相同的形状,复盖着本体41的侧面。在位于该格栅盖42后上部的左右侧部,与格栅盖42一体地形成接合部43,该接合部43分别向后方突出,并形成为朝下的钩状。接合部43的上面是与格栅盖42的上端略齐平的平坦面,该格栅盖42的上端与本体41的水平部41B对应地形成为水平状。
在位于格栅盖42后中央部的后端部,形成向后方突出的接合爪44。格栅25是在本体41的两侧端安装上述格栅盖42而构成的。
上述支柱4例如是由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构成的断面为略L字形的支承部件,与隔热箱体18的上面四角对应地安装着。在该支柱4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分别向内方弯折的折边5、6,在该支柱4的上部形成保持部45,格栅盖42的接合部43可转动地与该保持部45接合。该保持部45由开口46(见图4)、接合部47和支承部48构成。开口46形成在支柱4的前部上端。接合部47从该开口46的下缘向后方伸出。支承部48从距该接合部47预定间隔的下侧向后方伸出。支承部48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支柱4的前面向上后方切起而形成。
这样,格栅25,将形成在格栅盖42后上部的接合部43插入支柱4(该支柱4立设在隔热箱体18上面的前角部)的开口46,格栅盖42的接合部43,可转动地被形成在支柱4上的接合部47及支承部48保持着。
因此,不必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将格栅25接合在立设于隔热箱体18上面的支柱4上。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25的专用部件,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另外,由于在容易成形的格栅盖42上形成接合部43,所以,可简化生产工序,可使麻烦的安装作业简单化。
在与形成在格栅盖42上的接合爪44对应位置的支柱4的前面,形成可脱离地与该接合爪44接合的接合孔49。因此,在格栅25的闭锁时,只要从前方将格栅25往支柱4侧推压,就可使格栅盖42的接合爪44与支柱4的接合孔49接合,可容易地固定格栅25。另外,可抑制由设置在机械室27内的机器的运转而产生的格栅25的振动音。
另外,如上所述,格栅盖42的接合部43的上面,由于与格栅盖42的上端水平面形成为略同一面,所以,可提高格栅25关闭时的外观性,并且,可以使格栅25的上端无凹凸,防止放置物品时的倾斜。
下面,参照图7和图8,说明设置在机械室27内的电气箱60。图8是将电气箱60的盖部件61打开时的正面图。电气箱60例如是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前面有开口的矩形箱体。在构成该电气箱60的本体60A的内部,收容着作为电气部件的基板62和变压器63。在基板62上连接着若干导线64。
在电气箱60的本体60A的一方侧面,形成从前端到后端向内方凹陷的导线收容部65。在该导线收容部65的下端,形成向上方延伸并复盖导线收容部65的复盖片66。该复盖片66的前端,形成为倾斜部67,该倾斜部67与本体60A、即导线收容部65的上端分离,并且,朝着导线收容部65侧倾斜地弯折。另外,在导线收容部65的前端、即位于导线收容部65的本体60A的开口缘处,形成朝后方开设缺口的导线引出部68。
在本体60A的前面开口上缘,一体地形成可开闭该本体60A的前面开口的盖部件61。
这样,连接在本体60A内的基板62上的若干导线64,在形成着导线收容部65的电气箱60的侧方被集束后,利用复盖片66前端的倾斜面67,可容易地将导线64收容在导线收容部65内。
收容在导线收容部65内的导线64,在盖部件61打开的状态,可容易地从开口侧插入形成在本体60A开口缘的导线引出部68。在关闭着盖部件61时,由于导线64收容在导线收容部68内,所以,不妨碍盖部件61的闭塞性,可切实地用盖部件61闭塞本体60A的开口。另外,通过将盖部件61关闭,可以关闭导线引出部68。
在电气箱60的本体60A的下端,形成用于保持温度显示部55的温度显示安装部60B。上述温度显示部55用于显示设置在贮藏室20内的未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该温度显示安装部60B如图7的侧面图所示,其上端一直延伸到形成在格栅25的本体41上的倾斜面41D的上端附近,其下端一直延伸到上述倾斜面41D的下端附近。该温度显示安装部60B,在前面有开口,在该前面开口处,安装着形成为板状的温度显示本体69。
温度显示本体69,由温度显示部55和操作部57构成,该操作部57可适当地设定贮藏室20内的温度。温度显示安装部60B如上所述,其上端一直延伸到格栅25的本体41的倾斜面41D的上端附近,其下端一直延伸到倾斜面41D的下端附近,所以,安装在该温度显示安装部60B的前面开口的温度显示本体69,是沿着格栅25的本体41的倾斜面41D安装。
设在电气箱60的本体60 A左侧方的74、74,是用于把电气箱60固定在支柱4上的安装部件。从电气箱60下端向下方伸出的75,是将下端在隔热箱体18的顶面接地并支承电气箱60的支承部。
借助上述构造,温度显示本体69的温度显示部55,由于是沿着格栅25的倾斜面41D、朝前下方倾斜地安装着,所以,透过安装在格栅25上的遮光罩52的透明部56,可容易地看见设置在机械室27内的电气箱60上的温度显示部55。
因此,不必打开格栅25,就可容易地看见设置在机械室27内的电气箱60上的温度显示部55。提高便利性。
另外,格栅25,具有面向前下方的倾斜面41D,并且在该倾斜面41D上,借助通过遮光罩52显示贮藏室20内温度的温度显示部55,可容易地看见贮藏室20内的温度。这样,即使是格栅25设置在高位置的冷藏柜,贮藏室20内的温度也能由格栅25的面向前下方的倾斜面41D显示,可从下方容易地看见温度显示,提高便利性。
另外,由于遮光罩52具有透明部56和不透明部58,透明部56在格栅25关闭机械室27的前面的状态,与温度显示部对应。不透明部58与操作部57对应,所以,可避免操作部从冷藏柜R本体的前面露出,提高外观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有机械室,在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着支柱,由支承在支柱上的格栅开闭机械室的前面,格栅由本体和复盖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接合的接合部,所以,不必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将格栅接合在立设于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上。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的专用安装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所以,不必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可用容易成型的格栅盖,将格栅可转动地接合在立设于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上。因此,在安装格栅时,不需要专用的安装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所以,可提高关闭着格栅盖的状态时的外观性。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上述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可脱离地与支柱的接合孔接合的接合爪。所以,可容易地固定格栅,并且,可抑制因设置在机械室内的机器的运转引起的格栅的振动音。
权利要求
1.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该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该支柱接合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柜,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上述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柜,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冷藏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上述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与上述支柱的接合孔可脱离地接合的接合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冷藏柜,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格栅的安装。本发明的冷藏柜R,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8)上具有机械室(27),在上述隔热箱体(18)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着支柱(4)、(4),用支承在该支柱(4)、(4)上的格栅(25)开闭机械室(27)的前面,其特征在于,格栅(25)由本体(41)和复盖该本体(41)两端的格栅盖(42)构成,在该格栅盖(42)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4)接合的接合部(43)。
文档编号F25D11/02GK1373339SQ01109349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矢内宏治, 山岸庸泰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