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487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属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其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四通电磁换向阀、冷凝器,毛细管、单向阀、蒸发器等组成。其缺点是制冷剂流量不能根据负荷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仅仅在唯一的一个设计工况时才与实际需要相吻合,只有当室内外温度与设计工况一致时,即制冷时室内27℃,室外35℃时才能经济运行。当实际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如制冷时室外温度为32℃或37℃时,将在非经济状况下运行,且偏离设计工况越远,制冷(热)量和能效比的损失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在任何使用工况条件下均能经济运行的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电磁换向阀,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所述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上部两端分别与四通电磁换向阀及压缩机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将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应用于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无论是制冷或制热时均能使相应的蒸发器(制冷时室内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制热时室外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为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向蒸发器的供液量根据蒸发器的负荷,即根据回气过热度自动调节,可保证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及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自动匹配至最佳,始终保持在最经济运行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平均制冷(热)量可分别提高15%和13%以上。同时双向热力膨胀阀为内感温,无需感温管及连接毛细管,结构简单,感温可靠,感温偏差小。


图1为现有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室外热交换器3、毛细管4、5、单向阀6、室内热交换器7等构成,其制冷剂流量不能根据负荷自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室内热交换器7、室外热交换器3、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热交换器7之间的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等构成,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外热交换器3及室内热交换器7相连通,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上部两端分别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及压缩机1相连通。
其工作循环如下制冷时,如附图2实线箭头方向所示路线。经压缩机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电磁换向阀2进入室外热交换器3冷凝成为高压液态制冷剂,高压液态制冷剂进入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下部正向节流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经室内热交换器7吸热蒸发成为低压气态制冷剂,低压气态制冷剂(回气)经四通电磁换向阀2流经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上部回到压缩机1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时,如附图2空心箭头方向所示路线。经压缩机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电磁换向阀2进入室内热交换器7放热冷凝成为高压液态制冷剂,高压液态制冷剂进入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下部反向节流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经室外热交换器3吸热蒸发成为低压气态制冷剂,低压气态制冷剂(回气)经四通电磁换向阀2流经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上部回到压缩机1完成制热循环。
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通过流经上部的低压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回气过热度)调节阀的开度,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即制冷时室内热交换器7为蒸发器,制热时室外热交换器3为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流量,使蒸发器的面积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使蒸发温度为相应的最低,保证其在不同工况运行时,获得最大的制冷(热)量和最高的能效比,即始终在经济状况下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室内热交换器(7),室外热交换器(3),其特征在于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所述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外热交换器(3)及室内热交换器(7)相连通,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的上部两端分别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及压缩机(1)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属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室内热交换器(7)、室外热交换器(3)、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热交换器(7)之间的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8)等构成,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上部两端分别与四通电磁换向阀及压缩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应用于热泵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无论是制冷或制热时均能使相应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可保证整个系统始终保持在最经济运行状态。
文档编号F25B41/04GK2823924SQ20052001404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邓永林, 顾其江 申请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