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分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526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分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分体冰箱。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ZL200420041302.5中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致冷汽车冰箱,包括箱体、配合在箱体上的可开闭的箱盖、半导体致冷装置、散热装置及控制电路,箱体内部分隔成数个储藏腔、且至少有一个储藏腔配置有半导体致冷装置,每个储藏腔均配合有可独立开闭的箱盖。配置有半导体致冷装置的储藏腔采用铝合金材料。储藏腔的内部配置可分离的提篮、底部具有贯通的排水孔,该排水孔由塞头封闭。箱体的底部具有行走轮。箱盖可双向开闭。该种结构的半导体致冷汽车冰箱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且没有替换性,令用户不太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携带方便、可根据具体用量更换保温储藏箱的车载分体冰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车载分体冰箱,包括制冷散热部件、保温储藏箱及控制电路,其结构特征是制冷散热部件设置在制冰冷冻箱内,与储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之间完全分隔开来,各自为一独立整体,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之间上下设置,其间通过风道相接。
上述的保温储藏箱设置在制冰冷冻箱上方,其底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接的锥塞,保温储藏箱的保温壁板上与此对应设置有锥孔。
上述的制冰冷冻箱对应保温储藏箱的锥孔所在位置设置有可翻转的风道,风道上通过转销设置在制冰冷冻箱顶部。
上述的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对接时,翻转后的风道一端抵压在锥塞上,并伸入保温储藏箱内,风道另一端、即球形头管路接头所在部分伸入制冰冷冻箱内的冷冻腔室。
上述的风道呈柱状或锥状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过气孔。
上述的风道翻转前,横向布置在制冰冷冻箱顶部,与制冰冷冻箱顶面平齐,其一端抵靠在制冰冷冻箱顶部L字型开口槽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靠在开口槽另一端。
上述的保温储藏箱位于锥塞以及复位弹簧所在位置设置有隔离网或隔离栅,锥塞和复位弹簧设置在隔离网或隔离栅内,隔离网或隔离栅外为食物储藏区域。
上述的制冰冷冻箱内设置有冷冻食物的冷冻腔室,冷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设置在制冰冷冻箱上方。
上述的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腔室联接用的搭扣或者钩扣装置。
上述的制冷散热部件包括压缩机制冷部件或半导体制冷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储藏箱和制冰冷冻箱二部分之间既可以完全分拆开来,各自为一独立封闭整体单独使用,也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为一体,组合使用。当组合使用时,保温储藏箱设置在制冰冷冻箱上方,二者通过设置在制冰冷冻箱顶部的风道,顶开设置在保温储藏箱底部的锥塞来实现两箱体内腔室连通;制冰冷冻箱配有风扇,通过接通风道孔,将制冰冷冻箱内的冷风吹到保温储藏箱内,实现上、下二部分整体制冷;并且,通过调节风道口的出风口大小,实现储藏箱温度可调,适合各种食品储藏。当分拆使用时,只需单独提带重量较轻的保温储藏箱,而不必带有重量较重的带压缩机的制冰冷冻箱,简便省力;且根据携带食物的多少选用不同容量的保温储藏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于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用的搭扣或者钩扣装置,使得其连通时,连接牢靠,用于搭接用的搭耳或用于卡扣用的卡钩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制冰冷冻箱或保温储藏箱上,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在保温储藏箱内,位于锥塞以及复位弹簧所在位置设置有隔离网或隔离栅,防止食物堵塞风道后,只能局部降温,造成食物变质。
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强风道的过冷气效果,于风道侧壁设置有过气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携带方便、操作灵活、适应能力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车载分体冰箱,包括制冷散热部件、保温储藏箱1及控制电路,制冷散热部件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内,其中的制冷散热部件包括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内的压缩机和风机,在某些场合,该压缩机也可为半导体制冷部件予以替代;制冰冷冻箱7与储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1之间完全分隔开来,各自为一独立整体,制冰冷冻箱7与保温储藏箱1之间上下设置,其间通过风道9相接,见图1;保温储藏箱1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上方,保温储藏箱1上设置有提手2,该制冰冷冻箱7内设置有既可制冰、也可冷冻食物的冷冻腔室。
保温储藏箱1底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5相接的锥塞4,保温储藏箱1的保温壁板上与此对应设置有锥孔6。制冰冷冻箱7对应保温储藏箱1的锥孔6所在位置设置有可翻转的风道9,风道9通过转销10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顶部,见图3;制冰冷冻箱7与保温储藏箱1对接时,翻转后的风道9一端抵压在锥塞4上,并伸入保温储藏箱1内,风道9另一端、即球形头管路接头所在部分伸入制冰冷冻箱7内的冷冻腔室。风道9呈柱状或锥状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过气孔9.1。风道9翻转前,横向布置在制冰冷冻箱7顶部,与制冰冷冻箱7顶面平齐,其一端抵靠在制冰冷冻箱7顶部L字型开口槽8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靠在开口槽8另一端。保温储藏箱1位于锥塞4以及复位弹簧5所在位置设置有隔离网3或隔离栅,本实施例给出了隔离网结构,锥塞和复位弹簧设置在隔离网内,隔离网外为食物储藏区域。制冰冷冻箱7与保温储藏箱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用的搭扣或者钩扣装置,图上没有画出。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分体冰箱,包括制冷散热部件、保温储藏箱(1)及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散热部件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内,与储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1)之间完全分隔开来,各自为一独立整体,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之间上下设置,其间通过风道(9)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储藏箱(1)设置在制冰冷冻箱(7)上方,其底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5)相接的锥塞(4),保温储藏箱的保温壁板上与此对应设置有锥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冰冷冻箱(7)对应保温储藏箱(1)的锥孔(6)所在位置设置有可翻转的风道(9),风道通过转销(10)设置在制冰冷冻箱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冰冷冻箱(7)与保温储藏箱(1)对接时,翻转后的风道(9)一端抵压在锥塞(4)上,并伸入保温储藏箱(1)内,风道另一端、即球形头管路接头所在部分伸入制冰冷冻箱内的冷冻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道(9)呈柱状或锥状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过气孔(9.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道(9)翻转前,横向布置在制冰冷冻箱(7)顶部,与制冰冷冻箱顶面平齐,其一端抵靠在制冰冷冻箱顶部L字型开口槽(8)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靠在开口槽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储藏箱(1)位于锥塞(4)以及复位弹簧(5)所在位置设置有隔离网(3)或隔离栅,锥塞和复位弹簧设置在隔离网或隔离栅内,隔离网或隔离栅外为食物储藏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冰冷冻箱(7)内设置有冷冻食物的冷冻腔室,冷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1)设置在制冰冷冻箱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冰冷冻箱(7)与保温储藏箱(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腔室联接用的搭扣或者钩扣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分体冰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散热部件包括压缩机制冷部件或半导体制冷部件。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分体冰箱,包括制冷散热部件、保温储藏箱及控制电路,制冷散热部件设置在制冰冷冻箱内,与储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之间完全分隔开来,各自为一独立整体,制冰冷冻箱与保温储藏箱之间上下设置,其间通过风道相接。保温储藏箱设置在制冰冷冻箱上方,其底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接的锥塞,保温储藏箱的保温壁板上与此对应设置有锥孔。制冰冷冻箱对应保温储藏箱的锥孔所在位置设置有可翻转的风道。本实用新型将置放制冷散热部件的制冰冷冻箱与储藏食物的保温储藏箱完全分隔开来,二者通过风道顶开锥塞来实现连通。外出时,可根据携带食物的多少选用不用容量的保温储藏箱,具有可更换性,操作灵活简便。
文档编号F25B21/02GK2828680SQ20052006406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7日
发明者郭建刚, 潘卫东, 章勤忠, 张少生, 余水勇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凯琴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