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传热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666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器的传热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如下的热交换器的传热销,即,其中第一行中的缝隙、第二行中的缝隙、第三行中的缝隙及第四行中的缝隙平行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设置,使得穿过传热管中心的中心线和第二行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行中的缝隙与第二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与第四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并且是第一到第四行中的各个缝隙宽度的至少三倍,从而易于将传热管上形成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并减少了空气流动时的阻力。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空调分为立式空调和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彼此整体式形成,而壁挂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彼此分开。
在立式空调中,室内单元具有蒸发器,该蒸发器连接到室外单元并用于吸收热量以及供应冷空气。
如图1~3所示,立式空调的室内单元1包括穿过其下部形成的引入端口10、穿过其上部形成的排除端口20以及安装在其内的蒸发器30和风扇40。
当驱动风扇40时,外部空气通过引入口10吸入到室内单元1中,并且所吸入的空气与蒸发器30交换热量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通过与蒸发器30的热交换而获得的冷空气经过风扇40,并通过穿过室内单元1的上部形成的排出口20排放到室内单元1外。
这里,蒸发器30设置有多个传热销50,并且传热管52在传热销50中平行地设置。
在各个传热销50中相邻传热管52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执行热交换的缝隙60。
每个缝隙60均包括一个突出部62,其从传热销50的底面突出一指定距离;和腿部63,其从突出部62的两侧延伸,用于将突出部62支撑在传热销50的底面上。
这里,多个缝隙60在相邻传热管52之间平行地设置,且形状为矩形。
所述的多个缝隙60形成六行以增大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的尺寸。
然而,由于传统蒸发器以指定倾斜角度固定到室内单元的内壁上,从外部供应的空气与形成多行的多个缝隙60的腿部的内侧相撞,从而产生大量的噪音并且由于换气阻力增加而降低了热交换的效率。
此外,由于缝隙之间的间距相对较窄,缝隙妨碍了由于与空气接触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放路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其中具有单一形状的四个缝隙在传热销上平行设置并与传热销的边缘以一指定角度相交,并且两个内部缝隙中的任意一个与穿过传热管中心的虚拟线之间的间距是各个缝隙宽度的至少三倍,而外部缝隙的长度短于内部缝隙,从而减小外部空气的换气阻力,并易于将传热管上形成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上述以及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而实现,该传热销以指定倾斜度安装在空调的室内单元内并包括第一行中的缝隙、第二行中的缝隙、第三行中的缝隙及第四行中的缝隙,这些缝隙在相邻传热管之间依次平行地沿着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设置,其中均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与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缝隙相对于穿过标准化的传热销上的传热管中心的虚拟线彼此对称;并且虚拟线与第二行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行中的缝隙与第二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与第四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并且是第一到第四行中的各个缝隙宽度的至少三倍。
第一到第四行中的缝隙可与平行于传热销纵向边缘的线成5~10°的倾斜角相交,从而易于通过外部空气的流动将传热管上形成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
此外,第一行中的缝隙的长度可为第二行中的缝隙的0.5~0.8倍,并且与流动的外部空气直接相接触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的端部可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成70~80°的倾斜角相交。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图1是传统立式空调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图2是安装在传统立式空调室内单元的蒸发器中的传热销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传热销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缝隙;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传热销的平面视图,示出了缝隙的布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传热销的平面视图,示出了缝隙的布置。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传热销150安装在立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图未示)中。这里,传热销150以指定倾斜度安装在该室内单元中。
传热销150包括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第三行中的缝隙166及第四行中的缝隙168,这些缝隙在相邻传热管152之间沿着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W)依次设置。
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第三行中的缝隙166及第四行中的缝隙168中都为平行四边形。
这里,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与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166和168相对于穿过传热管152中心的虚拟线(α)彼此对称。
缝隙162、164、166和168的上述布置用于防止或减小接触流动空气的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的前端162a和164a处以及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166和168的后端166b和168b处空气漩涡的产生,这些漩涡是由于在相邻传热管152之间的外部空气斜向流入方向而产生的。
由于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以及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166和168相对于穿过传热管152中心的虚拟线(α)而彼此对称,该虚拟线(α)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之间的间距(β)等于该虚拟线(α)与第三行中的缝隙166之间的间距(β)。
这里,虚拟线(α)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之间的间距(β)或虚拟线(α)与第三行中的缝隙166之间的间距(β)大于第一行中的缝隙162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之间的间距(γ)或第三行中的缝隙166与第四行中的缝隙168之间的间距(γ)。
这使得从传热销150一侧提供的外部空气可集中到虚拟线(α)上而增强传热效果并减小朝传热销150的另一侧流动的空气与所述第二行及第三行中的缝隙164和166之间的干扰。
虚拟线(α)与第二行或第三行中的缝隙164或166之间的间距(β)是各个缝隙162、164、166和168的宽度的至少三倍。
这用于确保相邻传热管152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从而,由于在相对较宽的空间中流动而增大了将形成于传热管152上的冷凝水排放到传热管152外的排放量,并且有效地将冷凝水排放到传热管152外。
此外,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缝隙162、164、166和168与平行于传热销150纵向边缘的线相交成5~10°的倾斜角。
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缝隙162、164、166和168与平行于传热销150纵向边缘的线相交成5~10°的倾斜角的原因在于,缝隙162、164、166和168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相交成钝角或平行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从而使空气平滑地流动而减小噪音的产生。
由于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缝隙162、164、166和168与平行于传热销150的纵向边缘的线相交成5~10°的倾斜角(θ),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缝隙162、164、166和168与穿过传热管152中心的虚拟线(α)相交成同样的倾斜角,从而使得第二行和第三行中的缝隙162和166与虚拟线(α)分开间距(β)。
第一行中的缝隙162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长度不同,在此情形下,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与外部空气流入侧相对的端部与平行于相邻传热管152的切线的切线相接触。
即,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的后端162b和164b(其与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的最先接触外部空气的前端162a和164a相对)与平行于相邻传热管152的切线的直线部分地相接触。
这里,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的长度不同,使得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与垂直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的线的距离不同。
更具体地,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长度为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长度的0.5~0.8倍。
若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长度小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长度的0.5倍,则第一行中的缝隙162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减小,从而会恶化热交换效率。
另一方面,若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长度大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长度的0.8倍,流动空气接触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外表面和前端162a,进而未充分供应到第一行中的缝隙162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之间的空间,从而降低了热交换效果。此外,由于传热销150是标准化的,在此情况下,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与传热销150的纵向边缘相交成5~10°的倾斜角(θ),第一行中的缝隙162可具有指定长度,使得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偏离传热销150的边缘。
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缝隙166和168具有与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相同的形状,因而省去对其的详细描述。
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162和164直接接触所供应的外部空气的端部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成70~80°的角度(σ)。
更具体地,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成80°的角度(σ)。
若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所成的角度(σ)低于70°,流动的外部空气与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的接触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传热效果。另一方面,若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所成的角度(σ)高于80°,则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所成的角度接近直角,进而第一行中的缝隙162的前端162a干扰空气的流动,从而产生大量噪音。
此外,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前端164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成70°的角度(σ)。
若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前端164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所成的角度(σ)低于70°,则流动的外部空气与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前端164a的接触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传热效果。另一方面,若第二行中的缝隙164的前端164a的边缘与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相交所成的角度(σ)高于80°,则外部空气流入方向(W)未集中在第三行中的缝隙166的内侧。
从上描述可以明白,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该传热销中的缝隙与传热销的边缘以指定角度相交,以减小由于接触外部空气而产生的噪音,并且外部缝隙的长度短于内部缝隙的长度,从而减小了换气阻力并使得热交换效率最大。
此外,由于两个内部缝隙之间的间距最大限度地增加,大量的外部空气在两个内部缝隙之间流动并且集中在传热管上,由此使得形成于传热管上的冷凝水可以充分地排放到外面。
尽管基于示例目的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有多种改型、添加和置换,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描述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该传热销以指定倾斜度安装在空调的室内单元内,且其包括第一行中的缝隙、第二行中的缝隙、第三行中的缝隙及第四行中的缝隙,这些缝隙在相邻传热管之间沿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依次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均为平行四边形形状,所述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与所述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相对于一穿过标准化的传热销上的传热管中心的虚拟线而彼此对称;并且该虚拟线与第二行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行中的缝隙与第二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与第四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并且是第一到第四行中的各缝隙宽度的至少三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销,其中,所述第一到第四行中的缝隙与平行于传热销纵向边缘的线相交成5~10°的倾斜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销,其中,所述第一行中的缝隙和第二行中的缝隙的长度不同,在此情况下,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与传热销的外部空气流入侧相对的端部与平行于相邻传热管的切线的切线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销,其中,所述第一行中的缝隙的长度为第二行中的缝隙的长度的0.5~0.8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销,其中,与流动的外部空气直接接触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缝隙的端部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相交成70~80°的倾斜角。
全文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销,其中,第一行中的缝隙、第二行中的缝隙、第三行中的缝隙及第四行中的缝隙平行于外部空气的流入方向设置,使得穿过传热管中心的虚拟线与第二行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行中的缝隙与第二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或第三行中的缝隙与第四行中的缝隙之间的间距,并且是第一到第四行中的各缝隙宽度的至少三倍,从而易于将传热管上形成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并减少了空气流动的阻力。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行及第二行中的缝隙与第三行及第四行中的缝隙的形状相对于一条穿过标准化的传热销上的传热管中心的虚拟线而彼此对称。
文档编号F25B39/02GK1877228SQ20061008331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9日
发明者南起荣, 朴仁奎 申请人:维尼亚曼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