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786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尤其是适宜使自动制冰装置的驱动部位于背面侧的同时使制冰盒位于面前侧并可装卸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冰箱中,使用驱动马达向制冰盒施加反转动作从而在制冰盒中使做好的冰分开的自动制冰装置,其结构如下将驱动马达部设置在制冰室面前侧,将制冰盒设置在里侧,使用者无法从冰箱中取出制冰盒进行清洗。
近年来,应使用者想要确认制冰盒的污垢并要进行清洗的要求,组装了可取出制冰盒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已在市场上出售。
作为这样的现有冰箱已公开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1047号公报中。该冰箱从制冰室的后方依次为向制冰室输送冷气的制冰室冷却风道、强制向制冰室输送冷气的制冰室风扇、使制冰盒旋转驱动的驱动源,并且按顺序配置在上述制冰盒上。而且在该冰箱中,驱动源和制冰盒安装在形成冷气通道的一部分的制冰单元中。通过冷气通道从制冰室风扇排出的冷气,碰撞到驱动源的背面从而在驱动源的两侧改变风向绕过驱动源后,通过制冰单元的冷气引导口从制冰盒的两侧改变风向导入制冰盒,进一步在制冰盒的长度方向上改变风向,冷却制冰盒之后,从制冰盒的两侧排出。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冰箱中,由于供给到制冰室的冷气通过复杂的风道供给到制冰盒,所以存在向制冰盒的风旋转效率差的问题,同时造成高价结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可便于确认制冰盒的污垢并能够取出制冰盒进行清洁,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可高效且迅速地冷却制冰盒从而制冰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具备具有在背面设有冷气吹出口的制冰室的冰箱主体;和设置在上述制冰室内的自动制冰装置,上述自动制冰装置具备为使在上述制冰盒上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具有制冰盒反转用空间而配置的制冰盒;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制冰盒的框架;及使上述制冰盒反转动作的制冰驱动部,将上述制冰驱动部配置在上述制冰盒的背面侧,同时,可装卸地设置上述制冰盒,在上述制冰驱动部的上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冷气连通通道,同时,上述冷气吹出口相对上述冷气连通通道设置。
涉及本发明的最佳具体实施构成例如下(1)为确保使上述制冰盒反转所需的空间,将上述框架安装在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上的同时,呈直线状地相对设置上述制冰盒上面所确保的空间和上述冷气连通通道及上述冷气吹出口。
(2)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在从上述隔板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方向突出的筒状上形成上述冷气吹出口。
(3)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将卡定在上述制冰驱动部上的凸片设置在上述隔板上的同时,将上述凸片的一部分作为从上述冷气吹出口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的引导面。
(4)为使制冰盒上面和驱动部上面在同一平面或上述制冰盒上面稍稍变低而将上述制冰盒安装在上述制冰驱动部的输出轴上。
采用本发明,使用者可便于确认制冰盒的污垢并能够取出制冰盒进行清洁的同时,以简单的结构高效且迅速地冷却制冰盒从而进行制冰。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在图1冰箱的主要部分放大图中除去图1的制冰室门的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4的制冰单元的主视图。
图6是图4的制冰单元所使用的制冰驱动部的侧视图。图中1冰箱主体,2冷藏室门,3制冰室门,4速冻室门,5第2冷冻室门,6上门枢,7下门枢,8制冰室,8a制冰室8的顶板面,9自动制冰装置,10贮冰容器,11冷冻室,12冷却器室,13冷藏室,14冷气强制循环用鼓风机,15冷却器,16隔板(风扇保护材),17冷气吹出口,18凸片,19制冰单元,20框架,20a框架顶板面,21制冰盒,21a制冰盒的上面,22制冰驱动部,22a驱动部上面,23输出轴,24速冻室,31空间,32冷气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
首先,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有关冰箱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省略了图1冰箱的制冰室门的正视图。另外,图1及图2省略了冰箱的一部分。
冰箱主体1具有不同温度带的储藏室,从上向下依次具有冷藏室13(参照图3)、制冰室8及速冻室(未图示)、冷冻室11(参照图3)和蔬菜室(未图示)。各个储藏室设有封闭各自前面开口的门。即,冷藏室13设有冷藏室门22,制冰室设有制冰室门,速冻室设有速冻室门4,冷冻室11设有冷冻室门5,蔬菜室设有蔬菜室门(未图示)。
并且,冷藏室门2通过设置在其一侧上下面部上的上门枢6及下门枢7,自如相对冷藏室主体1开关地安装。另外,制冰室门3、速冻室门4、冷冻室门5及蔬菜室门,利用拉出框(未图示)相对冰箱主体1自如拉出地安装。速冻室门4、冷冻室门5及蔬菜室门安装有存放食品等的容器,通过门的拉出,还可将容器从冰箱主体中拉出来。
制冰室8配设有自动制冰装置9及贮水容器10。再有,贮冰容器10安装在制冰室门3上,随着制冰室门3的拉出,拉出至制冰室8外。自动制冰装置9从配置在冷藏室13中的贮水箱(未图示)中供给制冰所必需的水。
其次,参照图3~图6说明有关制冰室8及冷冻室11的冷却及制冰。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5是图4的制冰单元19的主视图,图6是图4的制冰单元所使用的制冰驱动部22的侧视图。
横跨制冰室8、速冻室24、及冷冻室11的背面侧,设置形成冷却器室12的隔板16。隔板16用合成树脂制的一张板状构件构成。冷却器室12内设置冷却器15及鼓风机14。隔板16兼作风扇保护材。冷却器15连同未图示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减压器等构成冷冻循环的一部分,冷却可从冷藏室13或冷冻室11等返回的空气。鼓风机14吸入用冷却器15冷却的冷气并向制冰室8、冷冻室11、速冻室24及冷藏室13等供给。在冷却室15下部设置未图示的除霜用加热器,若在冷却器15上付着规定量的霜,则可以自动进行除霜。
隔板16设有用于将由鼓风机14供给的冷气向制冰室8吹出的冷气吹出口17。冷气吹出口17接近制冰室8的顶板面8a设置。再有,除了朝向制冰室8的冷气吹出口17以外,隔板16还形成有朝向速冻室及冷冻室11等的冷气吹出口。
自动制冰装置9由制冰单元19和框架20构成。并且,制冰单元19由制冰盒21和制冰驱动部22构成。制冰盒21其前后端具有轴部并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框架20上。在制冰盒21的后端侧的轴部上轴支撑制冰驱动部22的输出轴23。制冰驱动部22固定在框架20上。另外,制冰盒21构成相对于框架20及制冰驱动部22可装卸的结构。
如此,将制冰驱动部22配置在制冰盒21的背面侧的同时,由于可装卸地设置制冰盒21,所以使用者用自己的眼睛就可确认制冰盒21的污垢,脏了的情况能够很容易地将制冰盒21取出进行清扫。
通过旋转制冰驱动部22的输出轴,从而赋予制冰盒21反转动作(旋转及扭转),分离在制冰盒21内做好的冰。由此,以在制冰盒上面和制冰室8的顶板面8a之间具有制冰盒反转用空间的方式配置制冰盒21。
制冰驱动部22固定在框架20上,但由于在制冰驱动部22的反转动作时,对制冰驱动部22施加较大的反作用力,所以制冰驱动部22的后端部卡定在从隔板16突出的凸片18上。这样一来,通过隔板16可接收制冰驱动部22反转动作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提高自动制冰装置9的可靠性。
凸片18形成为与制冰驱动部22外形相同的矩形筒状。制冰驱动部22的后端部嵌合在凸片18的内部。凸片18的上面位于冷气吹出口17的正下方,为将从冷气吹出口17吹出的冷气导向制冰盒21上面侧的引导面。这样一来,冷气吹出口17吹出的冷气可顺利地导向制冰盒21的上面侧。
框架20其上面固定在制冰室8的顶板面8a上。这是为了在制冰室8的高度尺寸H所限定的冰箱主体1内进行分配及使制冰驱动部22所作用的反作用力从框架20分散到制冰室8的顶板面8a上。之所以要有效利用该H1尺寸,是因为要构成一种加大贮水箱10而减小自动制冰装置9的高度尺寸的使用性能良好的冰箱。
考虑该H1尺寸时,框架顶板面20a和制冰盒21的上面21a之间的空间H2只要有制冰盒21反转动作所需的充足距离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H2的尺寸做成制冰盒21反转动作所使用的空间尺寸。
在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和制冰室8的顶板部8a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冷气连通通道32,与冷气连通通道32相对设置冷气吹出口17。这样一来,从冷气吹出口17吹出的冷气,由于通过冷气连通通道32直接吹到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所以以简单的结构能够高效且迅速地冷却制冰驱动部22。
另外,这时预先使制冰盒21的上面21a和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22a位于同一平面上是最为高效的设计,但制冰盒21的上面21a也可以稍微低于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22a。再有,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兼作吹出冷气的引导面,所以从这一点上也能够高效地冷却制冰驱动部22。
并且,由于呈直线相对设置由制冰盒21上面所确保的空间31和冷气连通通道32及冷气吹出口17,所以在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能够用更为快速的风速供给冷气,可迅速制冰成。再有,由制冰盒21供给的冷气,冷却制冰盒21上面之后导入下方。
如上所述,经冷却器15的冷气,应通过鼓风机17并通过冷气吹出口17吹入自动制冰装置9内,但经由保持制冰驱动部22的凸片18及接下来的制冰驱动部22的上面22a,依旧向制冰盒21的上面吹出。换言之,在制冰盒21和冷气吹出口17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冷气向制冰盒21吹出。由此,可以充分确保冷气量及风速,能够快速进行制冰盒21内水的成冰。特别地,与制冰驱动部22相邻的制冰盒21单元也能够得到充足的冷气,实现制冰时间的缩短。
再有,由于构成制冰单元19的制冰驱动部22固定在框架20上,所以制冰驱动部22为分离在制冰盒21做好的冰而扭转时受到的反作用力施加在框架20上。框架20由合成树脂制,其自身无法完全承受制冰驱动部22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所以采用将框架20固定在制冰室8的顶板面8a上,将框架20受到的反作用力分散到顶板面8a上的方式。但是,根据制冰盒21的种类(例如具有较大单元的制冰盒、具有特殊形状的制冰盒),在上述结构中也有不能承受制冰驱动部22所作用的反作用力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有凸片18的矩形凸片18保持制冰驱动部22,制冰驱动部22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分散到隔板16上。这样,能够更为可靠地固定制冰单元19。
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上说明的结构,因此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即,在将制冰单元19的制冰驱动部22接近隔板(风扇保护材)16侧,并且将内装有该制冰单元19的框架20安装在制冰室8的顶板面8a上的组装有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中,将赋予制冰盒上面21a反转、扭转动作等的制冰驱动部22的输出轴,设置在接近制冰驱动部上面和制冰盒上面21a的位置,同时,将驱动部上面22a作为向制冰盒上面21a输送冷气的引导面,由此从冷气吹出口17吹出的冷气不仅能够充分冷却整个制冰盒21,而且不必准备特别的冷气通道就能够冷却制冰盒21。
另外,将已确保使制冰盒21反转所必需的空间尺寸的框架20安装在冷冻室11的顶板面上,同时,由该制冰盒上面21a所确保的空间31面对风扇保护材16的冷气吹出口17,所以无需特别确保流动冷气的通道,也能够充分冷却整个制冰盒21。
另外,由于利用作为由冷气吹出口17吹出冷气的引导面而设置在隔板(风扇保护材)16上的凸片18固定制冰单元19的制冰驱动部22,所以制冰驱动部22受到的反作用力(分离冰时的反作用力)分散到整个风扇保护材16上,固定部不会局部破损。
另外,将制冰盒21安装在制冰驱动部22的输出轴23上时,由于使该制冰盒上面21a与制冰驱动部22上面位于同一平面或使制冰盒上面21a稍微变低,所以在向框架20内安装制冰单元19时,只要在制冰驱动部22上面确保制冰盒21旋转时所必需的空间尺寸即可,所以不会使制冰室8占用无益的空间。
另外,在制冰室8的背面制作设置了冷却室15及鼓风机14等的冷却器室12,在划分制冰室8和冷却器室12的隔板(风扇保护材)16的制冰盒顶板面8a的附近设有冷气吹出口17,由于使该冷气吹出口17与由制冰盒上面21a所确保的空间31相对,所以在将自动制冰装置9组装在制冰室8上时,可得到制冰室8的高效安装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具备具有在背面设有冷气吹出口的制冰室的冰箱主体;和设置在上述制冰室内的自动制冰装置,上述自动制冰装置,具备为使在上述制冰盒上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具有制冰盒反转用空间而配置的制冰盒;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制冰盒的框架;及使上述制冰盒反转动作的制冰驱动部,将上述制冰驱动部配置在上述制冰盒的背面侧,同时,可装卸地设置上述制冰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驱动部的上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冷气连通通道,同时,上述冷气吹出口相对上述冷气连通通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为确保使上述制冰盒反转的必要空间,将上述框架安装在上述制冰室的顶板面上的同时,呈直线状相对设置上述制冰盒上面所确保的空间和上述冷气连通通道及上述冷气吹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在从上述隔板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方向突出的筒状上形成上述冷气吹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在从上述隔板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方向突出的筒状上形成上述冷气吹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将卡定在上述制冰驱动部上的凸片设置在上述隔板上的同时,将上述凸片的一部分作为从上述冷气吹出口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的引导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将卡定在上述制冰驱动部上的凸片设置在上述隔板上的同时,将上述凸片的一部分作为从上述冷气吹出口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的引导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将卡定在上述制冰驱动部上的凸片设置在上述隔板上的同时,将上述凸片的一部分作为从上述冷气吹出口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的引导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面侧设置形成有冷却室的隔板,将卡定在上述制冰驱动部上的凸片设置在上述隔板上的同时,将上述凸片的一部分作为从上述冷气吹出口向上述冷气连通通道的引导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为使制冰盒上面和驱动部上面在同一平面或上述制冰盒上面稍稍变低而将上述制冰盒安装在上述制冰驱动部的输出轴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使用者可便于确认制冰盒的污垢并能够取出制冰盒进行清洁的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可高效且迅速地冷却制冰盒进行制冰的冰箱。该冰箱具备在背面设有冷气吹出口的制冰室的冰箱主体和设置在制冰室内的自动制冰装置。自动制冰装置具备为使在制冰盒上面和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具有制冰盒反转用空间的而配置的制冰盒;可旋转地支撑制冰盒的框架;及使制冰盒反转动作的制冰驱动部。并且,将制冰驱动部配置在制冰盒的背面侧,同时,可装卸地设置制冰盒,在制冰驱动部的上面和制冰室的顶板面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冷气连通通道,同时,冷气吹出口相对冷气连通通道设置。
文档编号F25C1/10GK1928469SQ20061015144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小川真申, 加纳奖一, 笹村和文, 南云博文, 野村初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