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5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
技术背景作为现有的电冰箱的技术,有日本特开2004-218924号公报(专利文献1 ) 所公开的技术。该电冰箱为了利用将食品收放室的空气环境控制在低氧状态而 保持新鲜度的储藏来实现食品的长期保存,在储藏室内独立地设置减压储藏空 间,并且将排出减压储藏空间内的空气的真空泵设置在储藏室内的角落部。下 面叙述其具体构成。另外,该减压储藏空间由低压室形成,该低压室由收放储藏设置在温度转 换室内的食品的收;^文容器和盖构成。该收放容器安装设置于在温度转换室门内 面一侧向进深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撑框之间,与门一起向电水箱外拉出自 如。盖以覆盖收放容器的上面开口的方式设置,利用安装在室内顶棚面上的拉 力弹簧的作用力通常以相对收放容器的开口具有间隙的方式悬挂着。在与收放 容器的上部对应的盖的下面周缘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在盖覆盖收放容器的开 口时,利用密封垫消除间隙以密封收;^文容器内。真空泵配置于收放容器的背面,该真空泵的抽吸管的一端穿过盖并在收放 容器内开口,抽吸管的另一端沿着盖的上部从后方向下方延伸设置。真空泵所 起的作用如下,根据减压保存食品的必要性,通过以手动或自动发出操作指示 而进行驱动,在驱动时,在温度转换室门关闭后并经过规定时间后驱动,通过 驱动借助于,抽吸管抽吸密封着的收放容器内的空气,对收放容器内进行减压。 收放容器内的压力若在M^定值的范围内,则以停止真空泵的驱动的方式进行控 制,并且在由于向收放容器收放或取出食品而使收放容器内压力变得比规定值 高的场合,再次利用真空泵的驱动来抽吸空气进行减压直到压力到达规定值以 下。在盖的上部前方设有盖开闭机构。该盖开闭机构由棒状体构成,将一端支撑卡定在温度转换室门的上部,另 一端上下转动自如地向室内 一侧伸出并在前 端设置了盖推压部,通过与设置在顶棚上的导轨的进行开关门动作时的卡合移 动使盖推压部上下移动。盖开闭机构在开门时,与温度转换室一起向电冰箱外 拉出。通过转动温度转换室门的把手使设置在盖上的漏泄阀机械地或电地联 动,使得与外部的连通孔开口。通过温度转换室门的拉出,盖留在室内,仅有 收放容器以上表面开了 口的状态向电冰箱外拉出。在收放容器随关闭门的动作 向室内深处移动时,伴随盖开闭机构的向进深方向的移动,前端推压部以推压 盖的上表面的方式起作用,从而封闭收放容器的开口。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由于由收放容器和盖构成的减压储藏空间通过真空 泵的驱动而减压,因此,在收放容器及盖需要具有耐受减压力的较高的刚性。 尤其是,由于收放容器具有承受减压力的较大的面积,因此,在用树脂形成收 放容器的场合,有必要加厚收放容器,因而存在导致储藏室的食品收放容积减 少之类的问题,另外,在用不锈钢等金属形成收放容器的场合,存在变成高价 的收放容器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价廉的构造确保低压室的食品收放容 积,并且由低压室实现食品的长期保存的电冰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 体;开闭上述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储藏室内的低压室;以 及对上述低压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是,上述低压室具备具有食 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开闭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 压室门;上述低压室主体具备形成了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箱状的树 脂制外轮廓;以及沿着包括上述外轮廓的底壁的多个壁面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有关本发明的更理想的具体的构成例子如下(1) 上述板状部件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 壁、底壁及后壁。(2) 上述外轮廓在前面形成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上述板状部件 对应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将前面做成敞开面。(3) 在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上设置卡定用突部,在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4) 在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及后壁上设置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用突部,在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及后壁上设置与上述卡定用突部卡定以限制向该板状 部件的上方移动的卡定部。(5 )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形成为从与该板状部件的底壁的圆弧状角部划了圆弧形状后向上方延伸,上述板状部件的底壁形成为从与该板状部件的两 侧壁的圓弧状角部划了圆弧形状后向中央部延伸。(6 )在前后设置多个跨过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及底壁向左右延伸的第 一凸条,在左右设置多个在上述板状部件的底壁沿前后延伸且高度比上述第一凸条稍高的第二凸条,在上述板状部件内将食品盘配置成放置在上述第二凸条 上并可取出放入。(7) 在上述外轮廓的上面设置了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在上述玻璃板放 置用开口部上借助于环状衬塾气密地放置透明的玻璃板,在上述玻璃板的上方 设置送出冷气的冷气送出口 ,将上述板状部件做成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侧 壁、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的结构。(8) 上述减压设备由泵构成,在构成上述储藏室的冷藏室内可拆卸地设 置多段搁板,在最下段的上述搁板的下方空间顺序地并排设置了制水水箱、食 品收放盒及上述低压室,在上述食品收放盒的后方且上述低压室的后部侧方空 间配置了上述泵,在上述外轮廓的后部以相对上述板状部件开口的方式设置了 泵连接部,在上述泵连接部和上述板状部件之间设置了空隙。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包含冷藏室的多 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开闭上述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冷 藏室内的低压室;以及对上述低压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是,上述 低压室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开闭上述食品取 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上述低压室主体具备在前面形成了上述食品取 出放入用开口部且在上面形成了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的箱状的树脂制外轮廓; 借助于环状衬垫气密地放置在上述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上的透明的玻璃板;以 及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将上述玻璃板的上表面和分隔上述冷藏室内的搁板的间隙作为向 前方引导冷气的冷气通道。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电冰箱,能够以价廉的构造确保储藏室的食品收 放容积,并且实现食品的长期保存。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水箱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电冰箱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电冰箱主体的正视图。图4是图1的电冰箱主体的冷藏室部分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冷藏室的最下段空间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冷藏室的最下段空间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7是图4的冷藏室的背面板的正视图。图8是图4的冷藏室的低压室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4的冷藏室的低压室的立体图。图IO是从右上方观察了图6的低压室的外轮廓的立体图。图ll是从下方观察了图IO的外轮廓的立体图。图12是图IO的外轮廓的剖视图。图13是图IO的外轮廓的剖视立体图。图14是从左上方观察了图IO的外轮廓的立体图。图15是将图6的低压室的加强玻璃板和环状衬垫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图16是图6的低压室的板状部件的立体图。图17是将图16的板状部件装入外轮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剖视立体图。图19是表示在板状部件上安装了导轨的图16的变型例的立体图。图20是将图19的板状部件装入外轮廓内并安装了间隙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图20的剖视立体图。 图22是图20的剖视正视图。 图23是图9的低压室门的立体图。图24是卸下了图23的把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图23的低压室门的后视立体图。图26是图9的低压室的剖视立体图。图27是图26的低压室的上角部的放大剖视图。图28是图26的低压室的下角部的放大剖^见图。图29是图23的减压解除阀部的放大剖视图。图30是图23的指示器部的放大剖视图。图31是将图9的低压室门向前方拉出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2是图8的食品盘的立体图。图33是将图32的食品盘装配到低压室主体内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34是本实施方式的间壁部分的未设置低压室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35是本实施方式的间壁部分的设置了低压室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36是本实施方式的间壁上即将装配低压室之前的剖视正视37是本实施方式的间壁上装配了低压室的状态的剖视正视图。 图3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和各设备的输入输出的图。 图39是说明图38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40是表示图39的动作的一例的时间图。图41是说明没有涉及本发明的压力开关场合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 程图。图42是表示图41的动作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中1—电冰箱主体,2—冷藏室,3—冷冻室,3a—制水室,3b—急冷冻室,4一 冷冻室,5—蔬菜室,6—冷藏室门,7—制水室门,8—急冷冻室门,9—冷冻 室门,IO—蔬菜室门,11—外箱,12—内箱,13—泡沫绝热材料,14一压缩机, 15—蒸发器,16—送风扇,17 20一阁板,21—最下段空间,22—制冰水箱, 23—收放盒,24"氐压室,25~27—门袋,28—制冰水泵,29—真空泵,29a— 导管,30—背面板,31—冷气送出口, 32—冷气送出口, 33—冷气返回口, 34~36—间壁,34a—前后定位槽,34b—低压室嵌合爪,37—冷气i4道,40— 低压室主体,41"氐压空间,42—外轮廓,42a—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b—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42c—侧壁,42d—底壁,42e—后壁,42f—外轮廓加强 肋,42g—装配用爪,42h—卡定用突部,42i—泵连接部,42j—压力开关连接 部,42k—联杆用上支撑部,421—联杆用下支撑部,43—玻璃板,44—板状部 件,44a—侧壁,44b"底壁,44c一后壁,44d 44f一凸部,44g—卡定部,45— 环状衬垫,45a—凹槽,46—导轨,47—间隙罩,48—门卡合部件,48a—-字 形部,48b^门卡定爪部,50—低压室门,51—门主体,51a一巴手凹部,51b~ 门加强肋(加强单元、加强突部),51c—fe手合页支撑件,51d—联杆机构连 接部,51e—前后定位上端部,51f—前后定位下端部,51g、 51h—贯通孔,52— 门把手,52a-"^页部,52b—贯通孔,53—压力解除阀,53a—阀座,53b—阀 体,54一旨示器,55—密封垫片,60—食品盘,60a—底壁,601侧壁,60c— 前壁,60d—后壁,60e—凹部,60f—门嵌合爪,70—联杆机构,70a 70d—联 杆边,80~^空制装置,81—4喿作开关,82—冷藏室门开关,83—低压室门开关, 84—压力开关,85—冷藏室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冰箱进行说明。首先, 一边参照图1~图3 —边说明电冰箱整体。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电冰箱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电水箱主体的正视图。电水箱具备电冰箱主体1及门6~10而构成。电水箱主体1在钢板制的外 箱11和树脂制的内箱12之间具有氨基曱酸乙酯泡沫绝热材料13及真空绝热 材料(未图示)而构成,并从上方顺序具有冷藏室2、冷冻室3、 4以及蔬菜室5 等多个储藏室。换言之,冷藏室2被划分配置在最上段,蔬菜室5被划分设置 在最下段,在冷藏室2和蔬菜室5之间配设有绝热地隔开的冷冻室3、 4。冷 藏室2及蔬菜室5是冷藏温度段的储藏室,冷冻室3、 4是O'C以下的冷冻温 度段(例如,大致-20。C -18'C的温度段)的储藏室。此外,冷冻室3划分为制水 室3a和急冷冻室3b。这些储藏室2~5由间壁33、 34、 35所划分。在电水箱主体1的前面设有封闭储藏室2 5的前面开口部的门6~10。冷、藏室门6是封闭冷藏室2的前面开口部的门,制水室门7是封闭制水室3a的 前面开口部的门,急冷冻室门8是封闭急冷冻室3b的前面开口部的门,冷冻ii室门9是封闭冷冻室4的前面开口部的门,蔬菜室门10是封闭蔬菜室5的前 面开口部的门。冷藏室门6由左右对开式的双开门构成,制冰室3a、急冷冻 室3b、冷冻室4、蔬菜室5由抽屉式的门构成,储藏室内的容器与抽屉式门一 起拉出。在电水箱主体1上设有冷冻循环系统。该冷冻循环系统在按压縮机14、 冷凝器(未图示)、毛细管(未图示)以及蒸发器15的顺序连接后再连接压缩机14 而构成。压缩机14及冷凝器设置在设置于电水箱主体1的背面下部的机械室 内。蒸发器15设置在设置于冷冻室3、 4的后方的冷却器室内,在该冷却器室 中的蒸发器15的上方设有送风扇16。由蒸发器15所冷却的冷气利用送风扇16向冷藏室2、制冰室3a、急冷冻 室3b、冷冻室4以及蔬菜室5的各储藏室输送。具体地、利用送风扇16输送 的冷气其一部分借助于可开闭的风门装置向冷藏室2、蔬菜室5的冷藏温度段 的储藏室输送,另一部分向制冰室3a、急冷冻室3b及冷冻室4的冷冻温度段 的储藏室输送。利用送风扇16送往冷藏室2、制冰室3a、急冷冻室3b、冷冻室4以及蔬 菜室5的各储藏室的冷气,在冷却各储藏室后,通过冷气回流通道向冷却器室 返回。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具有冷气的循环构造,使各储藏室2 5维持 适当的温度。在冷藏室2内,可拆卸地设有由透明的树脂板构成的多段搁板17~20。最 下段的搁板20以接触内箱12的背面及两侧面的方式设置,将其下方空间即最 下段空间21与上方空间划分。另外,在各冷藏室门6的内侧设有多段的门袋 25~27,这些门袋25 27设置成在关闭冷藏室门6的状态下向冷藏室2内突出。下面, 一边参照图2~图5 —边说明冷藏室2的最下段空间21中的设备的配置。图4是图1的电冰箱主体的冷藏室部分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冷藏室的最下段空间部分的俯视图。在最下段空间21从左顺序设有用于向制冰室3a的制冰盘供给制冰水的制水水箱22;用于收放甜点心等食品的收放盒23;以及用于对室内进行减压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及长期保存的低压室24。低压室24具有比冷藏室2的横向宽度还窄的横向宽度,并邻接冷藏室2的侧面配置。这样,低压室24由于配置在配置于电水箱的冷冻室3、 4及蔬菜室5之上 的冷藏室2的最下段空间21内,因此,使用方便性良好。制冰水箱22及收放盒23配置于左侧的冷藏室门6的后方。由此,仅将左 侧的冷藏室门6打开就能拉出制冰水箱22及收^:盒23。另外,低压室24配 置在右侧的冷藏室门6的后方。由此,仅将右侧的冷藏室门6打开就能拉出低 压室24的食品盘60(参照图6)。此外,制冰水箱22及收放盒23位于左侧的 冷藏室门6的最下段的门袋27的后方,低压室24位于右侧的冷藏室门6的最 下段的门袋27的后方。如图5及图6所示,在制冰水箱22的后方设有制冰水泵28。如图5及图 6所示,在收放盒23的后方且低压室24的后部侧方的空间中,设有用于对低 压室24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的一例即真空泵29。由此,对真空泵29而言, 不仅能够在设置于低压室24的侧面上的泵连接部42i(参照图14)上容易地连接 导管29a(参照图9),而且通过取出收放盒23能够从前方简易地进行维修保养。下面, 一边参照图6 图9 一边说明低压室24的基本构成及其冷却方法。图6是图4的冷藏室的最下段空间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7是图4的冷藏室的背面板的正视图,图8是图4的冷藏室的低压室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4的冷藏室的低压室的立体图。低压室24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箱状的低压室主体40;开闭低压室主体40的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50;以及收放食品并从 低压室门50取出放入的食品盘60而构成。在低压室主体40,通过关闭低压 室门50的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由低压室门50和食品盘60所包围的 空间作为被减压的低压空间41而形成。食品盘60安装在低压室门50的背面 一侧,随低压室门50的移动可前后移动。低压室主体40具备耐化学药品性、抗冲击性以及成型性优良的树脂制 外轮廓42;以透明的强化玻璃构成的玻璃板43(例如强化玻璃)板;钢板等金 属制的板状部件44;以及树脂制的门卡合部件48而构成。外轮廓42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基本形状,在前面形成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 口部42a,在上面形成有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42b。为了实现外轮廓42的强度 提高而在构成该外4仑廓42的侧壁42c、底壁42d以及后壁42e的外表面上突出形成有外轮廓加强肋42f。玻璃板43借助于环状衬垫45而气密地放置在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42b 上,形成低压室主体40的上壁。该玻璃板43具有防止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 42b因减压力而向内侧变形的强度。另外,通过将透明的玻璃板43设置在外 ^~廓42的上面上,可透^!/[氐压室24内。为了防止外轮廓42的两侧壁42c及底壁42d及后壁42e因减压力而变形, 板状部件44设置成沿外轮廓42的两侧壁42c、底壁42d及后壁42e延伸。由于低压室主体40具有将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形成在前面的箱状 的树脂制外^"廓42和沿外l仑廓42的两侧壁42c、底壁42d及后壁42e延伸的 金属制板状部件44,因此,能够将外轮廓42整体做成比用金属板形成的场合 更廉价的结构。另外,由于能够将外轮廓42做成树脂制品,因此,能够简化 安装构造等。如图9及图27所示,门卡合部件48设置在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 上面。就门卡合部件48而言,收放到形成于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上 面的凹部42*内的i字形部48a和/人rr字形部48a向前方延伸的门卡定爪部 48b成型为一体。门卡定爪部48b以与门把手5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设置, 卡合在门把手52的上部和前后定位上端部51e之间。而且,构成为通过将门 把手52以合页部52a为中心旋转可解除卡合。在冷藏室2的背面设有背面板30,该背面板30形成使从送风扇16供给 的冷气通过的通道。在背面板30上设有向冷藏室2供给冷气的冷藏室冷却 用的冷气送出口(第一冷气送出口)31;向冷藏室2的最下段空间21供给冷气 的低压室冷却用的冷气送出口(第二冷气送出口)32;以及冷气返回口33。冷气 返回口 33设置成位于低压室24的背面后方中靠近冷藏室2侧面的一侧。冷气送出口 32朝向低压室24的上面和搁板20的下面的间隙设置。从冷 气送出口 32送出的冷气将低压室24的上面和搁板20的下面的间隙作为冷气 通道37流动,从上面冷却低压室24。因此,对低压室24内进行间接冷却。这里,由于将低压室24靠近冷藏室2的右侧面配置而消除低压室"24的右 侧的间隙,并且在低压室24的上面的左端部设置未图示的搁板(间壁)而消 除低压室24的左侧的间隙,因此,从冷气送出口 32送出的冷气不会向低压室24的左右的侧方分流而是在低压室24的上面流动。由此,能够增大冷却低压 室24的上面的冷气量,能够快速冷却低压室24内。冷却了低压室24的上面 的冷气,从^f氐压室24的前方通过低压室24的左侧面后#_吸入冷气返回口 33 中,并通过冷却返回通道向冷却器室返回。由于冷气返回口 33设置成位于低 压室24的背面后方中靠近冷藏室2侧面的一侧,因此,冷气与低压室24的背 面及左侧面接触而冷却。这样,低压室24利用冷气通过外部而间接地冷却。此外,冷却了冷藏室 2的整体的冷气也向冷气返回口 33吸入。冷气返回口 33形成于与外轮廓42的后壁42e相对的背面板30的部分上。 该后壁42e以底壁一侧成为前方的方式倾斜地形成。由此,在后壁42e和背面 板30之间能够确保充分的返回风道。另外,背面板30具有与后壁42e的倾斜 对应地倾斜并突出的部分,在该部分形成冷气返回口 33。由此,能够充分地 确保冷气返回口 33的通风面积。下面, 一边参照图10 图14一边具体地说明外轮廓42。图IO是从右上方 观察了图6的低压室的外轮廓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下方观察了图10的外轮廓 的立体图,图12是图IO的外轮廓的剖视图,图13是图IO的外轮廓的剖视立 体图,图14是从左上方观察了图IO的外轮廓的立体图。外轮廓42具有设置在底壁42d的下面的四个角上的装配用爪42g;设置在两侧壁42c及后壁42e上的卡定用突部42h;以及设置在侧壁42c上的泵 连接部42i及压力开关连接部42j。泵连接部42i具有连通外轮廓42的内部和外部的通道,借助于导管29a(参 照图9)与真空泵29连接。外轮廓42的内部利用真空泵29通过泵连接部42i 减压。在外轮廓42的侧壁后部上以对着板状部件44开口的方式设有泵连接部 42i。在泵连接部42i和板状部件44之间设置间隙,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外轮 廓42的内部的减压。压力开关连接部42j具有连通外轮廓42的内部和外部的通道,,压力开 关连接。外轮廓42的内部的压力利用压力开关通过压力开关连接部42j检测。下面一边参照图15 —边具体地说明玻璃板43。图15是将形成图6的低 压室主体40的上壁的玻璃板43和环状衬垫45分解表示的立体图。玻璃板43以透明.的矩形平板形成,具有充分的刚性及强度。环状衬垫45 在内周面上具有插入玻璃板43的凹槽45a,并具有适合于保持玻璃板43和玻 璃板放置用开口部42b之间的气密的弹性。下面一边参照图16 图18—边具体地说明板状部件44及其装配。图16 是图6的低压室的板状部件的立体图,图17是将图16的板状部件装配到外轮 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剖视立体图。板状部件44具有与外4仑廓42的两侧壁42c、底壁42d及后壁42e对应的 两侧壁44a、底壁44b及后壁44c。板状部件44的两侧壁44a形成为从与底壁 44b的圆弧状角部,划了少许圓弧形状后向上方延伸。另外,板状部件44的 底壁44b形成为从与两侧壁44a的圆弧状角部,划了少许圆弧形状后向中央部 延伸。由此,提高两侧壁44a及底壁44b的刚性,即使将板状部件44的板厚 变薄也能得到足够的强度,能够廉价地制作板状部件44,并且,能够实现容 纳量的增大。另外,板状部件44具备:跨过侧壁44a及底壁44b向左右延伸的凸部44d; 在底壁44b上沿前后延伸的凸部44e;以及设置在后壁44c上的凸部44f。通 过组合这些多种凸部44d 44e来提高两侧壁44a、底壁44b及后壁44c的刚性, 即便使板状部件44的板厚较薄也能得到足够的强度,能够廉价地制作板状部 件44。在板状部件44的两侧壁44a及后壁44c的上端部上,形成有与设置在外 轮廓42的两侧壁42c及后壁42e上的卡定用突部42h对应的卡定部44g。为了将板状部件44插入外轮廓42内,通过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或 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42b将板状部件44插入外轮廓42内,将板状部件44的 各卡定部44g卡定在外轮廓42的各卡定用突部42h上。由于板状部件44在装 入到外轮廓42的状态下向侧壁44a及后壁44c的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 即使用树脂成型了的外轮廓42的两侧壁42c、底壁42d及后壁42e因受减压 力而要向内侧变形,也能利用板状部件44的侧壁44a、底壁44b及后壁44c 抑制该变形。 、另外,如图19 图22所示,也可以将用来顺利地取出放入食品盘60的导 轨46设置在凸部44e之上。此时,在食品盘60的下表面上具备与导轨46对应的卡合部。另外,以覆盖板状部件44的两侧壁44a与外轮廓42的与后壁 44c的间隙和卡定部44g与卡定用突部42h的卡定部等的方式设置间隙罩47。 图19是表示在板状部件上安装了导轨的图16的变型例的立体图,图20是将 图19的板状部件装入外轮廓内并安装了间隙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图 20的剖视立体图,图22是图20的剖-现正视图。下面, 一边参照图8、图9、图23~图30—边说明低压室门50。图23是 图9的低压室门的立体图,图24是卸下了图23的门把手52的状态下的低压 室门的立体图,图25是图23的低压室门的后视立体图,图26是图9的低压 室的剖视立体图,图27是图26的低压室的上角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8是图 26的低压室的下角部的》丈大立体图,图29是图23的减压解除阀部的放大剖 视图,图30是图23的指示器部的放大剖视图。低压室门50具备树脂制的门主体51;树脂制的门把手52;压力解除阀 53;橡胶制的指示器54;以及橡胶制的密封垫片55。此外,低压室门50与联 杆机构70连接,可转动且可沿前后移动。门主体51具有与外轮廓42的前面外形大致相同的外形,具备把手凹部 51a;构成加强突部的门加强肋51b;把手合页支撑件51c(参照图23 图27); 联杆机构连接部51d;前后定位上端部51e;以及前后定位下端部51f等。把手凹部51a使门主体51的中央上部向背面一侧凹陷地形成。该把手凹 部51a具有即使不比门主体51还向前方突出地配置门把手52,手指也能勾住 门把手52的功能、增大门主体51的把手安装部分的强度的功能等。门加强助51b在门主体51的背面中央部上从背面突出地形成,由包括上 边肋、下边肋及两侧边肋(纵向肋)的外框肋51b,和多个纵向肋51b2构成。该 门加强肋51b其高度尺寸设定成比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开口高度尺寸 稍小,在关闭了门主体51的状态下插入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内的中 央部。在关闭低压室门50并对低压室24内进行了减压时,通过该门加强肋 51b能够抑制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变形。也就是说,门加强肋51b起 作为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支柱的作用。由于尤其用外框肋Slb,的上 边肋、下边肋在整个规定范围内能够抑制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中央部 变形,因此,可加大低压室24的减压力。另外,由于位于门加强肋51b的下端部的下端肋51b3延伸到板状部件44 的前端部之上,因此,用门加强肋51b借助于板状部件44能够更可靠地抑制 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变形。再有,位于门加强肋51b的上端部的51b, 延伸到玻璃板43的下方。在图27中,把手合页支撑件51c从把手凹部51a内的上表面两侧突出地 设置,以左右一对构成。在该把手合页支撑件51c上可转动地卡合门把手52 的合页部52a。联杆机构连接部51d,、 51d2以上下一对设置在门主体51的一侧端部(靠近 冷藏室2的侧面的一侧的端部),在该连接部上可转动地连接联杆机构70的上 下的联杆边70a、 70b。位于上下的联杆机构连接部51d,、 51(12之间的门主体 51的部分构成联杆机构70的前联杆边70c。门主体51以下方的联杆机构连接 部51d2及导轨连接部51(13为转动中心可前后转动。此外,在导轨连接部51d3 上转动自如地连接图31所示的导轨71,导轨71构成为与联杆70b同样地可向前后4立出。密封垫片55是保持低压室门50和低压室主体40的气密的门的外周密封 部件,环状地设置在门主体51的背面,沿着外轮廓42的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 部42a的整个周边与其抵接。前后定位上端部51e以下方的联杆机构连接部51d2及导轨连接部51(13为 转动中心可前后转动。该前后定位上端部51e在关闭低压室门50时,通过以 下方的联杆机构连接部51d为转动中心向后上方转动,使得在食品取出放入用 开口部42a的上部前方突出的门卡合部件48(参照图3l)弹性变形而卡定。另一方面,前后定位下端部51f以下方的联杆机构连接部51(12及导轨连接 部51d3为转动中心可前后转动。该前后定位下端部51f在关闭低压室门50时, 通过以下方的联杆机构连接部51d2及导轨连接部51(13为转动中心向前下方转 动,从而插入到形成于间壁34的上表面上的前后定位槽34a(参照图34)内而卡 定。通过前后定位上端部51e及前后定位下端部51f的定位,密封蛰片55被 挤压而紧贴在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前面,从而确保外轮廓42与门主 体51之间的气密。并且,通过低压室24内被减压,低压室门50处于吸附在低压室主体40上的状态。门把手52用来进行低压室门50的开闭操作及食品盘60的取出放入操作 或进行压力解除阀53的动作等,设置在门主体51的中央上部。该门把手52 以覆盖把手凹部51a的上部的方式配置,可沿前后转动地安装在门主体51上。 具体来讲,门把手52通过设置在其背面上的合页部52a可转动地卡合在把手 合页支撑件51c上而保持在门主体51上。压力解除阀53用来解除低压室24的内部的减压状态,位于门把手52的 右侧端部附近,设置在门把手52的背面一侧。如图29所示,该压力解除阀 53由安装在门主体51的贯通孔51g中的橡胶制阀座53a和开闭与门把手52 在背面一体形成的阀座53a的阀体53b构成。此外,压力解除阀53由罩51j 所包围。因此,能够抑制食品的液体向压力解除阀53漏泄。再有,在贯通孔 51g的低压室一侧设有下部具有切口的檐5n,以抑制液体流入贯通孔内。如图29(a)所示,通过在关闭低压室门50时按压门把手52的上部,使阀 体53b紧贴阀座53a内,从而能够封闭阀座53a。并且,如图29(b)所示,通过 在打开低压室门50时拉开门把手52的下部,使阀体53b以门把手52的上端 为支点转动,从而能够使阀座53a敞开。这样,利用操作门把手52这样一个 简单的操作,就能解除低压室24内的减压状态或者对低压室24进行密封。指示器54用来显示低压室24内部的压力状态,如图9所示,指示器54 位于门把手52的左侧端部附近,从前面可目视地配置在门主体51上。如图 30所示,该指示器54由具有弹性的帽构成,以从前面覆盖门主体51的贯通 孔51h的方式安装在门主体51上,配置在门把手52的贯通孔52b内,从而可 从前方目视指示器54的头部。指示器54的内部空间通过贯通孔51h与低压室 24的内部连通。如图30(a)所示,由于在低压室24内未^^皮减压的场合,指示器54的头部 呈球形地突出,从而能够确认低压室24的减压已解除。另夕卜,如图30(b)所示, 由于在低压室24内已被减压的场合,指示器54的头部凹陷,从而能够确认低 压室24内已减压。这样,以简单的构造就能确认低压室24的减压状态,并且,^—在操作门把手52时能够容易地确认。低压室门50可装拆地连接在联杆机构70上,能够从联杆机构70拆卸附着有密封垫片55及阀体53b的状态下的低压室门50,并按每个低压室门50 进行服务。下面, 一边参照图9及图31 —边说明联杆机构70。图31是将图9的低 压室门向前方拉出了的状态的立体图。联杆机构70配置在相邻的冷藏室2的侧面和低压室主体40的侧面之间, 通过可转动地连结四个耳关杆边70a、 70b、 70c、 70d而构成。眹杆机构70在将 低压室门50向前方拉出时保持为转动到规定的角度。该规定角度为,即使在 关闭冷藏室门6时低压室门50处于开着的状态,也能用冷藏室门6的门袋27 使低压室门50转动并靠近低压室主体40的角度,实用上理想的角度是相对水 平为倾斜30度以上的角度,最好是40度左右。另外,通过转动到规定角度, 与不转动的场合相比,具有使得使用者容易看见低压室24内的食品的效果。 此外,以用门袋27使低压室门50转动从而关闭低压室主体40的方式决定门 袋27的位置亦可。此外,如上所述,上联杆边70a及下联杆边70b分别转动自如地连接在门 主体51的上下的两个联杆机构连接部51dp 51(12上,在两个联杆机构连接部 51d。 51d2上连接有前联杆边70c。通过门主体51的一部分兼作前联杆边70c, 使得联杆机构70的构造简单。并且,门主体51和前联杆边70c构成为可装拆, 因而可将门主体51从联杆机构70卸下来进行清洗等维》务保养。另外,在四个 联杆边70a 70d中,上联杆边70a和下联杆边70b为相同长度,前联杆边70c 和后联杆边70d为相同长度。 ,在外轮廓42的两侧面上分别形成有联杆用上支撑部42k及联杆用下支撑 部421。联杆用上支撑部42k以使上联杆边70a和后联杆边70d的连接部嵌合 并向前后滑动的槽构成。联杆用下支撑部421以使下联杆边70b和后联杆边70d 的连接部嵌合并向前后滑动的槽构成。联杆用下支撑部421位于联杆用上支撑 部42k的下方并沿联杆用上支撑部42k向前后延伸。联杆用上支撑部42k具有 从其后端部向前方变低的倾斜部。利用该倾斜部,使得联杆用上支撑部42k 和耳关杆用下支撑部421的上下间隔越向前方越窄。下面一边参照图8、图32及图33 —边说明食品盘60及其装配方法。图-32是图8的食品盘60的立体图,图33是将图32的食品盘60装配到低压室主体内的状态的剖^L立体图。如图32所示,食品盘60具有底壁60a、两侧壁60b、前壁60c及后壁60d。 在前壁60c上形成有避开门加强肋51b的凹部60e。通过该凹部60e能够确保 食品盘60的强度。如图25所示,在凹部60e的两侧下端部形成有与门主体 51的背面一侧的突起部51g卡定的门嵌合爪60f。嵌合爪60f形成为下表面开 口了的半圆筒状。并且,如图33所示,食品盘60穿过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插入到低 压室主体40内,配置于板状部件44之上。另外,在图33的状态下,将低压室门50配置在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 42a的前面,将形成于门主体51的下端部的突起部51g嵌合到食品盘60的门 嵌合爪60f中。由此,食品盘60可与门主体51—起移动。下面, 一边参照图34~图37 —边说明将低压室24向间壁34装入的方法。 图34是间壁34部分的未设置低压室24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图35是间壁 34部分的设置了低压室24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图36是在间壁34上即将装 入低压室24之前的剖视正视图,图37是在间壁34上装配了低压室24的状态 的剖视正视图。此外,在图36中省略了板状部件44。在间壁3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前后定位槽34a及低压室嵌合爪34b。前后 定位槽34a用来对门主体51的前后的位置进行定位,从配置收放盒23的部分 的边界部向左右直线状地延伸地形成。低压室嵌合爪34b用来对外轮廓42的 前后左右的位置进行定位,与外轮廓42的装配用爪42g对应地在间壁34的上 表面的四处形成。首先,将如图9所示那样组装的低压室24如图36所示那样紧靠低压室嵌 合爪34b的左侧横放在间壁34上。接着,如图37所示,将低压室24向右侧 移动,将装配用爪42g插入到低压室嵌合爪34b中,进行低压室24的外轮廓 42的前后左右的定位。这样,由于仅将低压室24放在间壁34上并横向移动 就能进行前后左右的定位,因此,组装性优良。另外,间壁34通过放入氨基 曱酸乙酯绝热材料而提高强度。 .之所以将低压室24从左向右移动而进行定位,是由于为了使图23的门主 体51的前后定位下端部51f与前后定位槽34a吻合,有必要恰当地定出前后方向的位置。由此,前后方向的定位将牢靠地确定。由此,门主体51,其上 部与图9的门卡合部件48卡合,下部由前后定位下端部51 f和前后定位槽34a 所定位,从而门主体51能够牢靠地关闭到低压室24上。接着,在低压室24的后部侧方设置真空泵29,通过将该真空泵29的导 管29a连接在低压室24的泵连接部42i上,可进行低压室24的减压。此外, 真空泵29的排气口以向冷藏室内的冷气返回口 33排出的方式配置。由此,由 于向从蒸发器15滴下的排水的流动方向排出,因此,即使在来自排出口的空 气中混入杂质也向排水一侧排出。接着,设置制冰水泵28及制水水箱22,在该制水水箱22和低压室24之 间设置收放盒23。在该状态下设置搁板20,形成最下段空间21。此外,收放 盒23也可以在设置搁板20之后设置。下面一边参照图9及图31 —边说明低压室24的操作。在打开门主体51时,通过在图9的状态下将手指伸入把手凹部51a内拉 门把手52的下部,首先,图24、图25的压力解除阀53工作,解除低压室24 的减压状态。因此,即便使用者不特别留意也能在门主体51的打开动作之初 就进行低压室24的减压状态的解除。再有,通过拉门把手52,借助于门主体51将上联杆边70a拉向前方,上 联杆边70a和后联杆边70d的连接部沿联杆用上支撑部42k的倾斜向前下方移 动,门主体51处于倾斜了的状态。由此,图23的门主体51的前后定位下端 部51f脱离图34的间壁34的前后定位槽34a,从而可向前方拉出门主体51。再有,由于通过拉门把手52,借助于门主体51将上联杆边70a拉向前方, 因此,靠近上联杆边70a配置并检测低压室24的门主体51的开闭状态的门开 关83检测出低压室24的门主体51的打开状态。再有,通过拉门把手52,门主体51以倾斜的状态与联杆机构70及食品 盘60—起向前方移动,这些如图31所示那样被拉出,从而食品盘60的上面 敞开。这些操作以拉门把手52这一单独操作即可实现,因而能够进行各个设备 的一连串的动作,使用方便性良好。此外,在关闭门主体51时,在图31的状态下通过按压门把手52的上部22来进行与上述的打开动作相反的动作,从而门开关83检测出低压室24的门主 体51的关闭状态。下面, 一边参照图38~图40—边说明控制装置80。图38是说明本实施方 式中的控制装置80即微机与各设备的输入输出的图,图39是说明图38的控 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40是图39的动作的时间图。如图38所示,控制装置80接收配置于冷藏室门6的前面并由使用者操作 的操作开关81、检测冷藏室门6的开闭状态的冷藏室门开关82、检测低压室 24的门主体51的开闭状态的门开关83、;险测低压室24的内部压力的压力开 关84以及检测冷藏室2的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85的操作、检测信号并进 行规定的处理,根据其结果控制真空泵29。如图39所示,若开始电冰箱的运行(步骤S1)时,则对第一规定时间(时间 A)及第二规定时间(时间B)进行清零(步骤S2),将用于判断低压室24的压力的 压力值P设定为1.0(大气压)(步骤S3)。这里,时间A是用于判断低压室24在 规定时间未进行操作的待机时间,时间B是从压力开关84断开后到开始进行 真空泵29的运行为止的待机时间。判断压力值P是1.0还是0.7(步骤S4)。这里,压力值P为0.7是指低压室 24被减压到规定压力为止的场合的压力。在步骤S4中,在判断压力值P为1.0的场合,假想低压室24内为大气压 而转移到对低压室24进行减压动作的场合的处理。在用来进行该减压动作的处理中,首先,通过低压室门开关83判断低压 室门50的开闭状态(步骤S11)。在该步骤S11中,在判断低压室门50处于打 开状态的场合,由于没有必要进行低压室24的减压动作,因此,对时间A进 行清零(步骤S12),并返回步骤Sll继续进行低压室门50的开闭状态的判断, 等待低压室门50处于关闭状态。这里,时间A是用于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低压 室24未进行操作的待机时间。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低压室门50处于关闭状态的场合,则等待到经过 时间A(步骤S13)。使低压室24处于减压状态的目的毕竟是为了保持(t品的新 鲜度以及长期保存,因而在例如使用者为了准备吃饭而在较短时间内重复进行 开闭低压室门50的场合,就不必每次进行减压动作,另外,为了避免频繁的动作以较长地保持真空泵29的使用寿命,设置时间A也是有效的。而且,在经过了时间A的场合,通过低压室门开关83判断低压室门50 的开闭状态(步骤S14)。在该步骤S14中,在判断低压室门50处于打开状态的 场合,由于没有必要进行低压室24的减压动作,因此,返回步骤S12,等待 低压室门50处于关闭状态。在步骤S14中,在判断低压室门50处于关闭状态的场合,通过冷藏室门 开关82判断冷藏室门6的开闭状态(步骤S15)。在该步骤S15中,在判断冷藏 室门6处于打开状态的场合,停止真空泵29的运行(步骤S16),返回步骤S14。在步骤S15中,在判断冷藏室门6处于关闭状态的场合,通过冷藏室温度 传感器85判断冷藏室2的温度是高温(例如,8。C以上)还是低温(例如,不到8 。C)(步骤S17)。在该步骤S17中,在判断冷藏室2的温度是高温的场合,返回 步骤S16。即,这是由于在冷藏室2的温度是高温的场合,不能开始进行通过 真空泵29的减压动作。在步骤S17中,在判断冷藏室2的温度是低温的场合,进行真空泵29的 运行(步骤S19)。这样,由于在开始真空泵29的运行之前,检测低压室门50、 冷藏室门6以及冷藏室2的各状态,并根据其结果开始进行真空泵29的运行, 因此,限于有必要对低压室24进行减压的场合,能够进行真空泵29的运行。若在步骤S18中开始进行真空泵29的运行,通过压力开关84判断低压室 24内的压力是规定的压力(例如,是0.8气压以上)还是不到规定压力(例如,不 到0.8气压)(步骤S19)。该规定压力(0.8气压)是在压力值P中用于进行判断的 上限压力(1.0气压(大气压))和下限压力(0.7气压)之间的压力,是接近下限压 力的压力。在步骤S19中,在判断低压室24内的压力为0.8气压以上的场合,对真 空泵29的运行时间(时间d)的累计值进行清零(步骤S20),并返回步骤S14, 继续进行真空泵29的运行。在步骤S19中,在判断低压室24内的压力不到0.8气压的场合,继续进 行真空泵29的运转,并累计真空泵29的运行时间即时间d后存储该"累计值(步 骤S21)。接着,判断时间d的累计值是第三规定时间(时间D)以上还是不到时 间D(步骤S22)。在该步骤S22中,在判断时间d的累计值不到时间D的场合,返回步骤S14,并一边监测低压室门50、冷藏室门6及冷藏室2的各状态一边 继续进行真空泵29的运行。在该步骤S22中,在判断时间d的累计值为时间D以上的场合,停止真 空泵29的运行(步骤S23),并将压力值P设定为0.7气压后返回步骤S4。在步骤S4中,在判断压力值P为0.7气压的场合,通过低压室门开关83 判断低压室门50的开闭状态(步骤S31)。在该步骤S31中,在判断低压室门 50处于打开状态的场合,进入步骤S35。在步骤S31中,在判断低压室门50处于关闭状态的场合,通过压力开关 84判断低压室24内的压力是规定的压力(例如,是0.8气压以上)还是不到规 定压力(例如,不到0.8气压)(步骤S32)。在该步骤S32中,在判断低压室24 内的压力不到0.8气压的场合,对时间B进行清零(步骤S33),返回步骤S31。在该步骤S32中,在判断低压室24内的压力为0.8气压以上的场合,判 断是否经过了时间B(步骤S34)。在该步骤S34中,在判断为未经过时间B的 场合,返回步骤S31。在步骤S34中,在判断为经过了时间B的场合,对时间B进行清零(步骤 S35),并将压力值P设定为1.0(步骤S36)后,返回步骤S4。另外,若用时间图表示所涉及的控制装置80的运行动作的一例,则如图 40所示。再有,图41及图42表示未使用压力开关84的场合的控制装置80的控制 动作。在该控制处理中,代替压力开关84的检测值使用真空泵29的运行时间 z进行判断,其它处理与上述处理相同。图41是说明未使用压力开关场合的 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42是表示图41的动作的一例的时间图。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开闭上述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储藏室内的低压室;以及对上述低压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开闭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上述低压室主体具备形成了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箱状的树脂制外轮廓;以及沿着包括上述外轮廓的底壁的多个壁面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部件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壁、底 壁及后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轮廓在前面形成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上述板状部件对应上 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将前面做成敞开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上设置了卡定用突部,在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上 设置了与上述卡定用突部卡定以限制向该板状部件的上方移动的卡定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及后壁上设置了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用突部,在上述 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及后壁上设置了与上述卡定用突部卡定以限制向该板状部 件的上方移动的卡定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形成为从与该板状部件的底壁的圓弧状角部划了 圆弧形状后向上方延伸,上述板状部件的底壁形成为从与该板状部件的两侧壁 的圆弧状角部划了圆弧形状后向中央部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设置了多个跨过上述板状部件的两侧壁及底壁向左右延伸的第一 凸条,在左右设置了多个在上述板状部件的底壁沿前后延伸且高度比上述第一凸条稍高的第二凸条,在上述板状部件内将食品盘配置成放置在上述第二凸条 上并可取出放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轮廓的上面设置了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在上述玻璃板放置用开 口部上借助于环状衬垫气密地放置了透明的玻璃板,在上述玻璃板的上方设置 了送出冷气的冷气送出口 ,将上述板状部件做成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侧壁、 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的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压设备由泵构成,在构成上述储藏室的冷藏室内可拆卸地设置了多 段搁板,在最下段的上述搁板的下方空间顺序并排设置了制水水箱、食品收放 盒及上述低压室,在上述食品收放盒的后方且在上述低压室的后部侧方空间配 置了上述泵,在上述外轮廓的后部以相对上述板状部件开口的方式设置了泵连 接部,在上述泵连接部和上述板状部件之间设置了空隙。
10. —种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包含冷藏室的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 开闭上述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冷藏室内的低压室;以及对 上述低压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开闭上 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上述低压室主体具备在前面形成了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且在上面 形成了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的箱状的树脂制外轮廓;借助于环状衬垫气密地放 置在上述玻璃板放置用开口部上的透明的玻璃板;以及具有与上述外轮廓的两 侧壁、底壁及后壁对应的两侧壁、底壁及后壁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将上述玻璃板的上表面和分隔上述冷藏室内的搁板的间隙作为向前方引 导冷气的冷气通道。
11. 一种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开闭上述各个 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储藏室内的低压室;以及对上述低压室内 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开闭上 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上述低压室门具备插入到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内的加强单元。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单元以突出设置在上述低压室门的背面一侧的加强突部构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门具备开闭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树脂制门主体,上述 加强突部以突出设置在上述门主体的背面一侧的加强肋构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突部具备带着间隙插入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上边肋及 下边肋。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突部具备连结上述上边肋及上述下边肋之间的多个纵向肋。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突部具备由上边肋、下边肋及两侧边肋构成的外框肋。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突部是设置于上述低压室门的背面中央部且插入到上述食品取 出放入用开口部内的中央部的部分。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主体具备形成了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箱状的树脂制 外轮廓;以及沿着包括上述外轮廓的底壁的多个壁面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 上述门加强肋延伸到上述板状部件的前端部之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构成上述低压室门的树脂制门主体的中央部形成把手凹部,加强单元具 备上述把手凹部和/人该4巴手凹部向背面一侧突出的加强肋。
20. —种电水箱,具备形成了包含冷藏室的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 开闭上述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在上述冷藏室内的低压室;以及对 上述低压室内进行減压的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压室具备在前面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主体;以及 开闭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低压室门;上述低压室门具备开闭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的树脂制门主体;上述门主体具备插入到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内的加强单元; 上述加强单元是由突出于上述门主体的背面一侧中央部的上边肋、下边肋及连结这些部件的纵向肋构成,且插入到上述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内的中央部的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本发明提供以价廉的构造确保储藏室的食品收放容积,并且实现食品的长期保存的电冰箱。电冰箱具备形成了多个储藏室的电冰箱主体(1);开闭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的门;配置于储藏室内的低压室(24);以及对低压室(24)内进行减压的减压设备。低压室(24)具备具有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低压室主体(40);以及开闭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低压室门(50)。低压室主体(40)具备形成了食品取出放入用开口部(42a)的箱状的树脂制外轮廓(42);以及沿着包括外轮廓(42)的底壁(42d)的多个壁面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44)。
文档编号F25D11/02GK101324394SQ200810003588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
发明者加纳奖一, 吉田英树, 山下太一郎, 木村秀行, 石塚正展, 芦田诚, 远藤幸广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