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CO<sub>2</sub>空调热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61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CO<sub>2</sub>空调热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申请号分别为200710162570.0、 200710305376.3的二项发明专利,都涉及一种冬夏两 用热泵装置,当这一装置使用CC^作为制冷剂时,由于装置中既没有回热器,又没有膨胀 器,因此在循环过程中,既不能形成回热循环,也不能回收利用膨胀功,故整个装置的运 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种运行工况、并能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高效运行 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 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四 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回热器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 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 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 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 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 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 相连接,第二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常开节点相连接,第二四通阔的第四 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单向阀 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阔出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阀入口 端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换 向节点与热源侧换热器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单 向阀入口端和第二三通阀换向节点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四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 单向阔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间的管道 相连接,所述回热器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阔出口端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高压侧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管道与第四单向阔入口端和第五 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 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与第二单向阀 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和回热器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 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回热器 高压侧入口端和第三单向阀出口端及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三通阀换向节点和第三单向阀入口端及第四单向阀出口端
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二三通阀常开节点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2、 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第八流向控制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 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
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 节点通过管道与回热器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压缩机输入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 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 道、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 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 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 一端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节点相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 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八流向控制 阀一端相连接,第八流向控制阀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单 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八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四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 道与第五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 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二换热器和第四单向阀出口端及第八 流向控制阀一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回热器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八流向控制阀 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高压侧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管道与 第四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 道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 意一个节点与第二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和回热器高压 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 一单向阀出口端与回热器高压侧入口端和第八流向控制阀及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 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八流向控制阀及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 相连接。
3、 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膨胀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 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四 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阀 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连 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阔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 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常开节 点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 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出 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相 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热源侧换热器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 述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二三通陶换向节点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四
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入口 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膨胀器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出口端和 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膨胀器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管道与第四单向
阀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一 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 点与第二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和膨胀器出口端之间的 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出口端
与膨胀器入口端和第三单向阀出口端及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三通阀换向节点和第三单向阀入口端及第四单向阀出口端
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二三通阀常开节点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4、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阔;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膨胀器、第八流向控制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 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 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 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 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 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 制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 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二四通阓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 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出口 端通过管道与第八流向控制阀一端相连接,第八流向控制阀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 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八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第四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
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二换热器和 第四单向阀出口端及第八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膨胀器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
八流向控制阀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膨胀器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 管道与第四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常开节点
通过管道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 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与第二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和膨胀 器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 一单向阀出口端与膨胀器入口端和第八流向控制阀及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 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和第八流向控制阀及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 相连接。
5、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第九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第十流向控制阀和第三四 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 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回热器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低压侧出 口端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 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 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 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 制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 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一个节点 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阔的另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三四通 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第 二节流机构与回热器高压侧一端相连接,回热器高压侧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相连接,第九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 接,第九流向控制阀另一端与回热器髙压侧和第三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十流向控 制阀一端与回热器高压侧和第二节流机构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十流向控制阀另一端与第 九流向控制阀和第一节流机构及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6、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第三四通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 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四 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回热器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 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 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 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 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 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四通阔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相连 接,第二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三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 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 向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 阀的第四个节点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三四通阀之间的 管道相连接,第四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 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回热器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 道与第三单向阀出口端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高压侧出口端通过 第二节流机构、管道与第四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 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 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与第二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入口端与第二 节流机构和回热器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与第一单 向阔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四通阀和第四单向阀出口端及第三单向阀入 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回热器高压侧入口端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及第三单向阀出口端
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7、 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 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 二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膨胀器、第三四通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 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节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 点通过管道与压縮机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一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接在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节点上,第二四通阀 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管道、第二流向控制阀、第一节流机构与用户侧换热器另一端相连 接,第一流向控制阀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 阀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三个节点通 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一个节点相 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相连接,第三四通阀 的第三个节点通过管道与热源侧换热器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 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 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第四个节点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单向 阀入口端和第三四通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四单向阀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入口 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 述膨胀器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出口端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膨 胀器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管道与第四单向阀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 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常开节点通过管道与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 连接,第一三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与第二单向阀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 阀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和膨胀器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另一个换向节点 与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第三四通阀和第四单向阀出口端及第三
单向阀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或第一单向阀出口端与膨胀器入口端和第六单向阀出口端及第三单向阀出口端之间的
管道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 可利用回热循环减小节流损失.
2. 能回收利用膨胀功.
3. 能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
4. 可以充分利用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5.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6. 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特别适用于民用的中小型有 生活热水需求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 图IO是本发明实施例IO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结构示意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l
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包括以下设备压縮机l、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器3、
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第二四通阀70、第一 流向控制阀7-l、第二流向控制阀7-2、回热器9、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 向阀95、第四单向阀96、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第一三通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
第一四通阀IOO设有四个连接节点101、 102、 103、 104,第二四通阀70也设有四个 连接节点71、 72、, 73、 74;每个连接节点与内部的两个通道相连。
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器3是制冷剂-空气换热器。第二换热器6是制冷剂-水换 热器。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节流机构5是电子膨胀阀。
整个装置可以实现夏季单纯制冷、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夏季快速生 产生活热水、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冬季单纯供暖、冬季供暖同时回 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 水、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除霜九种功能。它们的工作流程分别如下所述
(1)夏季单纯制冷
在此工况中,仅为用户提供制冷,制冷过程所产生的余热不回收.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1连通,第二三通阀13常 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2、管道31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 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管道45、 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 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l、管道50 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 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 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的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 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单纯制冷循环。
另一方案第二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其它阀门的状态与上述工 作流程相同,也可以实现以上循环.
(2) 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
在此工况中,以制冷为优先,利用制冷过程所产生的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不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 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13 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冷凝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 剂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管道 31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或冷凝,制冷剂液体从热源侧 换热器2出来后,再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 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 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 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 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 通阀100的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制冷同时回收 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的循环。
(3) 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停止向室内供冷,仅由第二换热器6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 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C3、管道48、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 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 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 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 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 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4) 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向室内供冷,第二换热器6生产生活热水,两者互不制约。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都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第 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13 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 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C3、管道48、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 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分成二路 一路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 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 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 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l进入管道64,另一路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 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l、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 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 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也进入管 道6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 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5) 冬季单纯供暖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向室内供热,第二换热器6不生产生活热水。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 50、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1、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阀51、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 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 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 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第二四通阔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 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单纯供暖 循环。
(6)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向室内供热,第二换热器6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生产 生活热水,同时对制冷剂过冷。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液体显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液体放出热量后被过冷, 过冷后的制冷剂再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C3、管道48、第三 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进一步被过冷, 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 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 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 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 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循环。(7) 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停止向室内供热,只是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 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C3、管道48、 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 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 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 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 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 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8) 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
在此工况中,用户侧换热器3向室内供热,第二换热器6生产生活热水,两者互不制约。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被分成二路 一路经过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 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 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 向节点C3、管道48、第三单向阀95进入管道46,另一路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 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 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50、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1、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 阀51也进入管道46,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 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 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 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9)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除霜
在此工况中,用户利用第二换热器6所收集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阔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2、管道31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对其进行除霜,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 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 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 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四单向阀96、管道48、第二三通阀 13换向节点C3、常开节点A3、管道42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吸收水的 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4、 71、 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 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循环.
当第二换热器6中低温热水的热量不足以除霜时,也可以按传统的除霜方法进行除霜, 即利用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除霜,其工作流程与夏季单纯制冷循环相同。 实施例2
图2所示,它与实施例l相比,不同点有二个1)用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取代第三单 向阀95; 2)第二三通阀13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三通阀13常开 节点A3通过管道49与热源侧换热器2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 二个换向节点之一 B3通过 管道31与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另一个换向节点C3与第二换 热器6和第八流向控制阔7-8及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而装置中的其它 设备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具有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功能,各工况的工作流程分别如下所述 (1)夏季单纯制冷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1连通,第二三通阀13常 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2、管道31、第二三通阀13换 向节点B3、常开节点A3、管道49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放出 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 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 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 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 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 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 夏季单纯制冷循环。
另一方案第二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其它阀门的状态与上述 工作流程相同,也可以实现以上循环.
(2) 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不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冷凝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 剂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C3、常开节点A3、管道 49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或冷凝,制冷剂液体从热源侧 换热器2出来后,再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 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 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 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 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 阔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 热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3) 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阔 B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 道42、第八流向控制阀7-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 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 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 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 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 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4) 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都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第 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13 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 42、第八流向控制阀7-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分成二路 一路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 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 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 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管道31、第二四通阀 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1进入管道64,另一路经过第二单向阀 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 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 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也进 入管道6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 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5) 冬季单纯供暖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关闭.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 50、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阀51、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 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 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 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 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单纯供暖循环。
(6) 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的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 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液体显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液体放出热量后被过 冷,过冷后的制冷剂再经过管道42、第八流向控制阀7-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 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进一步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 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 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 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 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 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循环。
(7) 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阔7-8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地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的连接节点 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 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八流向控制阀7-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 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 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 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 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 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8) 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阔7-8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被分成二路 一路经过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 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 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八流向控制阀7-8进入管道46, 另一路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 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50、第一三通阀12常 开节点A1、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阔51也进入管道46,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进入回热器 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 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 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 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9、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B3、 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9) 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除霜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第二三通阀 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B3连通,第八流向控制阀7-8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2、管道31、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B3、常开节点A3、管道49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对 其进行除霜,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45、第六单 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 制冷剂液体再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 经过管道47、第四单向阀96、管道42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吸收水的 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4、 71、 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 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循环.
当第二换热器6中低温热水的热量不足以除霜时,也可以按传统的除霜方法进行除霜, 即利用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除霜,其工作流程与夏季单纯制冷循环相同。 实施例3
图3所示,它与实施例l相比,不同点是在本实施例中用膨胀器11取代回热器9, 膨胀器11通过连接机构与压縮机1相连接,压縮机1输入端通过管道63直接与第一四通 阀100连接节点103相连接.装置中的其它设备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也 可以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功能,但在运行过程中,膨胀器ll可以回收高温高压制冷剂在降 温降压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功,减小压縮机l的功耗,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 实施例4
图4所示,它与实施例2相比,其区别类似于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 实施例5
图5所示,它也具有九种功能,其工作流程分别如下所述 (1)夏季单纯制冷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第九流向控制阀7-9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2、管道31、第三四通阀80的 连接节点83、 84、管道43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 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5、第二节流机构5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 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4、第九流向控制阀7-9、 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 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单纯制冷循环。
(2) 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第九流向控制阀7-9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冷凝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 剂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的连接节点81、 84、管道43进 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或冷凝,然后经过管道45、第二节 流机构5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 液体经过管道44、第九流向控制阀7-9、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 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 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 64、第一四通阈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制冷 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3) 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九流向控制阀7-9、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 42、第三四通阀80的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 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然后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 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 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的 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的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 7-1、管道64、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 次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4) 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都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开启,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九流向控制阀7-9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 42、第三四通阀80的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 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出来后被分成二路 一路经过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 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 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 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 一流向控制阀7-l进入管道64;另一路经过第十流向控制阀7-10、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 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 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 冷剂蒸气,也进入管道6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 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5) 冬季单纯供暖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十 流向控制阀7-10关闭,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九流向控制阀7-9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 50、第九流向控制阀7-9、管道44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 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 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 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
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单纯供暖循环。
(6) 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九 流向控制阀7-9、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液体显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液体放出热量后被过冷, 过冷后的制冷剂再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进入回热器9与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进一步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 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5进入热源侧 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 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 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 此完成一次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循环。
(7) 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方案一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九流向控制阀7-9、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 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进入回热器 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 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 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 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 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
一次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方案二其循环过程与本实施例的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相同。
(8) 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九 流向控制阀7-9开启,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关闭。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后被分成二路 一路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 交换放出热量,为用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 再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50、第九流向控制阀7-9进入管道44,另一路依次经过第一 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 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也进入管道4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44 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 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5进 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 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 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 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9)冬季除霜
本实施例当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时,不能实 现回热循环,当按传统的除霜方法进行除霜,即利用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除霜时,其工作 流程与本实施例夏季单纯制冷循环相同。 实施例6
图6所示,它也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功能,唯一不同点是用第三四通阀80取代第二三 通阀13.其工作流程分别如下所述 (1)夏季单纯制冷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2、管道31、第三四通阀80连 接节点83、 84、管道43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 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 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 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 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 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 四通阔IOO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单纯制冷循环。
另一方案第二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其它阔门的状态与上述工 作流程相同,也可以实现以上循环.(2) 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全开,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 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冷凝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 剂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4、管道43进入 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或冷凝,然后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 阀98、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 冷剂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 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 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热量后,变成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 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制冷同时回收冷凝热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3) 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 42、第三四通阀80的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然后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 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 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 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 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1、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4) 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都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开启,第 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l,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IOI、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 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 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出来后被分成二路 一路经过第二节流机构5 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 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 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 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一流向控制阀7-1进入管道64;另一路经过第 二单向阀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 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 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的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 剂蒸气,也进入管道6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5) 冬季单纯供暖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阔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 50、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1、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阀51、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 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 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 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 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单纯供暖循环。
(6) 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关闭,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放出热量,为用 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再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 流向控制阀7-2、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回收制冷剂液体显热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液体放出热量后被过冷, 过冷后的制冷剂再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第三单向阀95、 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进一步被过冷,过冷后的制 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 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 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 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供暖同时回收高温制 冷剂液体显热循环。
(7) 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 方案一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1、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 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管道44、第三单向 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 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 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 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方案二其循环过程与本实施例的夏季快速生产生活热水循环相同。
(8) 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全开,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阓7-l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阔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B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后被分成二路 一路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 交换放出热量,为用户供热,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 再经过第一节流机构4、管道50、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换向节点B1、第一单向阀 51进入管道44,另一路依次经过第一流向控制阀7-1、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 73、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 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42、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1、 82也进入管道44, 二路制冷剂混合后,经过管道44、第三单向阀95、管道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 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 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再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 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 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3、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4、 83、管道31、第二四通阀 70连接节点72、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回热器 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按用户需要同时供暖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9)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不工作,第二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1开启, 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关闭,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l与换向节点Cl连通.
运行时,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3进入回热器9,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 压縮机1,被压縮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再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 连接节点IOI、 102、管道64、第一流向控制阀7-l、管道62、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3、 72、管道31、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3、 84、管道43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对其进行除霜, 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管道45、第六单向阀98、管道 46进入回热器9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再 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 第四单向阀96、管道44、第三四通阀80连接节点82、 81、管道42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水 进行间接热交换,吸收水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41、第二 四通阀70连接节点74、 71、管道61、第一四通阀IOO连接节点104、 103、管道63又回到 回热器9,至此完成一次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循环.
当第二换热器6中低温热水的热量不足以除霜时,也可以按传统的除霜方法进行除霜, 即利用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除霜,其工作流程与夏季单纯制冷循环相同。 实施例7
图7所示,它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点是在本实施例中用膨胀器11取代回热器9, 膨胀器11通过连接机构与压縮机1相连接,压縮机1输入端通过管道63直接与第一四通 阀100连接节点103相连接.装置中的其它设备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6相同。实施例7也可以实现实施例6所述的功能,但在运行过程中,膨胀器ll可以回收高温高压制冷剂在降 温降压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功,减小压縮机l的功耗,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
实施例l、 2、 3、 4、 6、 7所述的方案中,第二节流机构5也可以为热力膨胀阀或毛细 管,但采用热力膨胀阀时,对于冬季利用回收的高温制冷剂液体显热进行除霜的空调热泵 装置,应设置另一个节流机构与第二节流机构5并联连接,当采用传统除霜方法进行除霜 时,即利用室内空气热量进行逆循环热气除霜时,可以不设此节流机构,该节流机构可以 为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
实施例l、 2、 3、 4、 6、 7所述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节流机构5也可以设置于热源侧换 热器2与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之间的管道上.但当第二节流机构5采用热力膨胀阀或毛细 管时,必须设置一个流向控制阀与第二节流机构5并联连接,所述的流向控制阀可以是二 通电磁阀,也可以是单向阀,采用单向阀时,单向阀入口端与热源侧换热器2和第二节流 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
.实施例5中的第二节流机构5也可以为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此时,必须设置一个流 向控制阀与第二节流机构5并联连接,所述流向控制阀可以是二通电磁阀,也可以是单向 阀,采用单向阀时,单向阀入口端与热源侧换热器2和第二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45相连。
在实施例1至7分别所述的方案中,第一节流机构4也可以为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 此时,必须设置一个流向控制阀与第一节流机构4并联连接,所述的流向控制阀可以是二 通电磁阀,也可以是单向阀,采用单向阀时,单向阀入口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节流 机构4之间的管道相连。 实施例8
图8所示,它与实施例1相比,只是增加了第三节流机构8和贮液器10.其连接方式 为第三节流机构8—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相连接,第三节流机构8另一端通过贮 液器10与第二节流机构5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构 5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第三节流机构8用于控制压縮机1的排气压力.本实 施例也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功能,在实现各功能时,其工作流程与实施例1类似.第三节 流机构8可以为电子膨胀阀。
本实施例应用时,也可以用膨胀器11替代第三节流机构8,利用膨胀器11回收膨胀功. 实施例9
图9所示,与实施例8相比,它增设有第三流向控制阀7-3,压縮机l是涡旋压縮机或 其它具有压縮过程中间补气功能的压縮机.第三流向控制阀7-3 —端与贮液器10相连接, 第三流向控制阀7-3另一端与压縮机1压縮机构中部补气口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当第 三流向控制阔7-3开启时,可以将贮液器10所分离出来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压縮机1,改善 压縮机l的工作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装置中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实施例10
图10所示,与实施例8相比,它增设有第四节流机构14和冷却换热器15,压縮机l是涡旋压縮机或其它具有压縮过程中间补气功能的压縮机.第四节流机构14一端与贮液器 10相连接,第四节流机构14另一端通过冷却换热器15与压縮机1压縮机构中部补气口相 连接,冷却换热器15与压縮机1组合成一个整体,用于冷却压縮机l,并回收其散热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以下连接方式第四节流机构14 一端与贮液器10相连接,第 四节流机构14另一端通过冷却换热器15与回热器9低压侧入口端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 的管道63相连接,冷却换热器15与压縮机1组合成一个整体.
实施例8、 9、 10所述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2和6. 实施例11
图11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它增设有贮液器10和第三流向控制阀7-3.贮液器10 一端与膨胀器11出口端相连接,贮液器10另一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相连接,第三流向控 制阀7-3 —端与忙液器10相连接,第三流向控制阀7-3另一端与压縮机1输入端和第一四 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3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构5 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实施例12
图12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它增设有贮液器10、第四节流机构14和冷却换热器15.贮 液器10—端与膨胀器11出口端相连接,贮液器10另一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相连接,第四 节流机构14 一端与贮液器10相连接,第四节流机构14另一端通过冷却换热器15与压縮 机1输入端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3相连接,冷却换热器15与压縮机1组合成一 个整体,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实施例11和12所述的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4和7。 实施例13
图13所示,与实施例l相比,第二四通阀70被第七单向阀21、第八单向阀22、第九 单向阀23和第十单向阀24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所替代,所述第七单向阀21入口端通过管 道61与第一四通阀100相连接,第七单向阀21出口端与第八单向阀22出口端相连接,第 八单向阀22入口端通过管道62同时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的一端 相连接,所述第九单向阀23出口端与第七单向阀21入口端和第一四通阀IOO之间的管道 61相连接,第九单向阀23入口端与第十单向阀24入口端相连接,第十单向阀24出口端与 第八单向阀22入口端和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 第九单向阀23入口端和第十单向阀24入口端之间的管道与管道31相连接,第七单向阀21 出口端和第八单向阀2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 —端相连接。
上述方案适应于以上所述的所有实施例。
当用本实施例替代第二四通阀70时,为了帮助实现夏季单纯制冷和冬季除霜功能,应 设置第四流向控制阀7-4与第二换热器6并联连接,图13所示。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利用 第四流向控制阀7-4对第二换热器6的水温进行控制;此时,在进行冬季除霜时,只能采 用传统除霜方式,即利用用户侧换热器3从用户处吸取热量,为热源侧换热器2进行除霜。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至12所述的方案中,当第二四通阀70是目前常规的空调制冷四通阀时, 在有些运行工况下,其高压节点处的压力会小于低压节点处的压力,因此会影响制冷剂流 向的正常转换,所以在使用常规空调制冷四通阀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可以采用常规空 调制冷四通阔90、第十五单向阀25、第十六单向阀26、第十七单向阀27、第十八单向阀 28所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替代第二四通阀70。其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第十五单向阀25入口端通过管道61与第一四通阔100相连接,第十五单向阀25 出口端与空调制冷四通阔90高压节点91相连接,空调制冷四通阀90低压节点93与第十 七单向阀27入口端相连接,第十七单向阀27出口端通过管道62同时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l 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六单向阀26出口端与第十五单向阀25入 口端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1相连接,第十六单向阀26入口端与空调制冷四通阀 90低压节点93和第十七单向阀2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十八单向阀28出口端 与第十五单向阀25出口端和空调制冷四通阀90高压节点91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十八单 向阀28入口端与第十七单向阀27出口端和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 间的管道相连接,空调制冷四通阀90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94通过管道41与第 二换热器6 —端相连接,空调制冷四通阀90另一个换向节点92与管道31相连接。
上述用常规空调制冷四通阀和四个单向阀所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替代第二四通阀70的 方案,在实施例5、 6、 7中,也可以用于替代第三四通阀80。 实施例15
除了实施例13和14以外,四通阀也可以由其它流向转换装置所替代,图15是由二个 三通阀所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在实施例1至12所述的方案中,它可以分别替代第一四通 阀100和第二四通阀70,在实施例5、 6、 7中,也可以用于替代第三四通阀80。
图15所示,第一四通阀100被第六三通阀16和第七三通阀17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所 替代,第六三通阀16的常开节点A6通过管道60与压缩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七三通阀 17的常开节点A7与管道63相连接,第六三通阀16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6和 第七三通阀17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7同时通过管道64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 及用户侧换热器3相连接,二个三通阀剩下的二个换向节点B6、 B7同时与管道61相连接; 第二四通阀70被第八三通阀18和第九三通阀19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所替代,第八三通阀 18的常开节点A8与管道61相连接,第九三通阀19的常开节点A9通过管道62同时与第 一流向控制阀7-1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相连接,第八三通阀18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 个节点B8和第九三通阀19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B9同时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 热器6相连接,二个三通阀剩下的二个换向节点C8、 C9同时与管道31相连接。 实施例16
对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当用二个电磁阀分别取代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时,可 以不设第一三通阀12.图16所示是实施例1中,用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4分别取代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时的情形.第一电磁阀53—端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 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第一电磁阀53另一端与所取代第一单向阀51 出口端的连接位置相同,第二电磁阀54 —端与第一电磁阀53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及第 一节流机构4之间的管道相连,第二电磁阀54另一端与所取代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的连 接位置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一电磁阔53另一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和第三单 向阔95出口端及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二电磁阀54另一端与第二节 流机构5和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用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4分别取代第一单向阀51、第二 单向阀52时,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4的连接方式也符合上述原则. 实施例17
图17所示,与实施例l相比,它增加了一个第六流向控制阀7-6,压縮机l是涡旋压 縮机或其它具有压縮过程中间补气功能的压縮机.第六流向控制阀7-6 —端与第一流向控 制阀7-1和第二四通阀70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六流向控制阀7-6 另一端与压縮机1压縮机构中部补气口相连接。本实施例也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九种功能, 但在进行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时,与实施例1有不同,其工作过 程如下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都正常工作,第一流向控制阀7-l、第二流 向控制阀7-2关闭,第六流向控制阀7-6开启,第一三通阀12常开节点A1与换向节点C1 连通,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与换向节点C3连通.
运行时,从压縮机l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经过管道60、第一四通阀100连 接节点101、 104、管道61、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1、 74、管道41进入第二换热器6与 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生产低温热水,而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 再经过管道42、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换向节点C3、管道48、第三单向阀95、管 道46进入回热器9高压侧与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过冷,过冷后的制冷 剂液体被分成二路 一路进入第二节流机构5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中间压力气液 两相混合物,经过管道47、第五单向阀97、管道45进入热源侧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进行 间接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热量后,变成中间压力制冷剂蒸气,再依次经过管道31、 第二四通阀70连接节点72、 73、管道62、第六流向控制阀7-6进入压縮机1压縮机构中 部补气口,另一路经过第二单向阔52、第一三通阀12换向节点C1、常开节点A1、管道50 进入第一节流机构4被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用户侧 换热器3,在其中通过间接热交换吸收用户热量,为用户供冷,制冷剂吸收用户热量后,变 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管道64、第一四通阀100连接节点102、 103、管道63进入 回热器9低压侧,与节流前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 而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经过管道65进入压縮机1被压縮,在压縮过程中,与从压縮 机构中部补气口进入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混合,并被继续压縮至排气压力,至此完成一次夏季按用户需要同时制冷和生产生活热水循环。
与实施例1相比,由于减少了压縮机1输入端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流量,因此可以提 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本实施例在实现其它功能时,第六流向控制阀7-6关闭,其工作
流程和各设备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实施例1相对应循环相同.本实施例所述方案也可用于其 它实施例.
实施例18
以上所述方案也可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此时,用户侧换热器3用于冷却从除湿器 出来的被除湿空气;第二换热器6可以是溶液加热器,利用制冷剂加热溶液;第二换热器6 也可以是再生器,夏季循环过程中,在再生器内部,来自压縮机1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 蒸气与溶液进行间接热交换,制冷剂放出热量后变成制冷剂液体,溶液吸收热量后被加热, 同时溶液还与来自室外的空气进行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使溶液被除湿,获得再生。
上述所有方案,所述单向阀也可以是电磁阀;所述流向控制阀同样可以是电磁阀;用 户侧换热器3除了可以是制冷剂-空气换热器外,也可以是制冷剂-水换热器或其它种类的 换热器;热源侧换热器2除了可以是制冷剂-空气换热器外,也可以是制冷剂-土壤换热器、 制冷剂-水换热器、也可以是蒸发式换热器、还可以是太阳能集热器,另外,也可以是其它 种类的换热器;第二换热器6除了可以是制冷剂-水换热器外,也可以是制冷剂-空气换热 器、或溶液加热器或溶液再生器或根据使用需要的其它种类的换热器。第三流向控制阀7-3 还可以是电子膨胀阀;第四节流机构14可以是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压縮机1可以是涡旋压縮机或螺杆压縮机或其它具有压縮过程中间补气功能的压縮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CO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缩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9)、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向阀(95)、第四单向阀(96)、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第一三通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所述四通阀(70、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与压缩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与回热器(9)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9)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65)与压缩机(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户侧换热器(3)一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在第二四通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过管道(62)、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70)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二三通阀(13)的常开节点(A3)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热源侧换热器(2)一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45)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通过管道(48)与第二三通阀(13)二个换向节点的任意一个节点(C3)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另一个换向节点(B3)与热源侧换热器(2)和第二四通阀(70)之间的管道(31)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和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C3)之间的管道(48)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2)之间的管道(45)相连接,所述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道(46)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和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管道(47)与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的常开节点(A1)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1)与第二单向阀(52)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1)与第一单向阀(51)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和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及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C3)和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及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之间的管道(42)相连接。
2、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 回热器(9)、第八流向控制阀(7-8)、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四单向阀(96) 、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第一三通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所 述四通阀(7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 与回热器(9)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9)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65)与压縮机(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户侧换 热器(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在第二 四通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过管道(62)、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 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70)之 间的管道(62)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 二换热器(6) —端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第二 三通阀(13)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B3)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常开节 点(A3)通过管道(49)与热源侧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 过管道(45)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 八流向控制阀(7-8) —端相连接,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二 换热器(6)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八流向 控制阔(7-8)之间的管道(42)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97) 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 器(2)之间的管道(45)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另一个换向节点(C3)与第二换热 器(6)和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及第八流向控制阀(7-8) —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 述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道(46)与第八流向控制阀(7-8)和第六单向阀(98) 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管道(47) 与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的常开节点(Al)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 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l)与第二单向阔(52) 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l)与第一单向阀(51)入口 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和第八流向控制阀(7-8) 及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及第四单向 阀(96)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3、 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 膨胀器(11)、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向阔(95)、第四单向阀(96)、 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第一三通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所述四通阀 (7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与 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与压 縮机(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户 侧换热器(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在 第二四通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过 管道(62)、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 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 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70)之 间的管道(62)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 二换热器(6) —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二三通阀(13) 的常开节点(A3)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热源 侧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45)与第六单向阀(98) 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相连接,第 三单向阀(95)入口端通过管道(48)与第二三通阀(13)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 点(C3)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另一个换向节点(B3)与热源侧换热器(2)和第二 四通阀(70)之间的管道(31)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95) 入口端和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C3)之间的管道(48)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 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 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2)之间的管道(45)相连接,所述膨胀器(11)入口端 通过管道(46)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和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膨胀器(11)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管道(47)与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和第 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的常开节点(Al)通过管道 (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l)与第二单向阀(52)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 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膨胀器(11)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l)与第一单向阀(51)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膨 胀器(11)入口端和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及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 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三通阀(13)换向节点(C3)和第三单向阀(95) 入口端及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二三通阀(13)常开节点(A3)之 间的管道(42)相连接。
4、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 膨胀器(11)、第八流向控制阀(7-8)、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四单向阀 (96)、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第一三通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所 述四通阀(7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 (60)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 与压縮机(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 用户侧换热器(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 接在第二四通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 通过管道(62)、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 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 道(64)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 (70)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 与第二换热器(6) —端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 第二三通阀(13)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B3)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常 开节点(A3)通过管道(49)与热源侧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 端通过管道(45)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 与第八流向控制阀(7-8) —端相连接,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 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八 流向控制阀(7-8)之间的管道(42)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 向阀(97)入口端相连接,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 换热器(2)之间的管道(45)相连接,第二三通阀(13)的另一个换向节点(C3)与第二 换热器(6)和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及第八流向控制阀(7-8)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所 述膨胀器(11)入口端通过管道(46)与第八流向控制阀(7-8)和第六单向阀(98)出口 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膨胀器(11)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管道(47)与第四单 向阀(96)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的常 开节点(Al)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l)与第二单向阀(52)出 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膨胀器(11)出口端之间的 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l)与第一单向阀(51)入口端相连接, 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膨胀器(11)入口端和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及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6)和第八流向控制阀(7-8)及第四单向 阀(96)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5、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阔(7-2)、第九流向控制阀(7-9); 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9)、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和第三四通阔(80);所述四通 阀(70、 8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 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与 回热器(9)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9)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65)与压縮机(1) 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户侧换热器(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在第二四通 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过管道(62)、 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 向控制阀(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相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70)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 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三四通阀(80)的一个节点(81) 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第三四通阀(80)的另 一个节点(83)相连接,第三四通阀(80)的第三个节点(84)通过管道(43)与热源侧 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45)、第二节流机构(5) 与回热器(9)高压侧一端相连接,回热器(9)高压侧另一端通过管道(44)与第三四通 阀(80)的第四个节点(82)相连接,第九流向控制阀(7-9) —端与第一节流机构(4) 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九流向控制阀(7-9)另一端与回热器(9) 高压侧和第三四通阀(80)之间的管道(44)相连接,第十流向控制阀(7-10) —端与回 热器(9)高压侧和第二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十流向控制阀(7-10)另一 端与第九流向控制阀(7-9)和第一节流机构(4)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 连接。
6、 一种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阀(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热器(9)、第三四通阀(80)、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向阀(95)、 第四单向阀(96)、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和第一三通阀(12);所述四通阀 (70、 8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 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与 回热器(9)低压侧进口端相连接,回热器(9)低压侧出口端通过管道(65)与压縮机(1) 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户侧换热器 (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在第二四通 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过管道(62)、 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流 向控制阔(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相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阔(7-2)和第二四通阀(70)之间的管道 (62)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 一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三四通阀(80)的一个节点(81) 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第三四通阀(80)的另 一个节点(83)相连接,第三四通阔(80)的第三个节点(84)通过管道(43)与热源侧 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45)与第六单向阀(98) 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相连接,第 三单向阀(95)入口端通过管道(44)与第三四通阀(80)的第四个节点(82)相连接, 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和第三四通阀(80)之间的管道 (44)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相连接,第 五单向阔(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2)之间的管道(45) 相连接,所述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通过管道(46)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和第六 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 管道(47)与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 一三通阀(12)的常开节点(Al)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 (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l)与第 二单向阀(52)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回热器(9) 高压侧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l)与第一单向阀 (51)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三四通阀(80)和第四单向阀(96) 出口端及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入口端和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及 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7、 一种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包括压縮机(1)、热源侧换热器(2)、用户侧换热 器(3)、第二换热器(6)、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四通阀(100)、 第二四通阀(70)、第一流向控制阀(7-1)、第二流向控制阔(7-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膨胀器(11)、第三四通阀(80)、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向阀(95)、 第四单向阀(96)、第五单向阀(97)、第六单向阀(98)和第一三通阀(12);所述四通阀(70、 80、 100)分别设有四个节点,第一四通阀(100)的一个节点(101)通过管道(60) 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另一个节点(103)通过管道(63)与 压縮机(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阀(100)的第三个节点(102)通过管道(64)与用 户侧换热器(3) —端相连接,第一四通阔(100)的第四个节点(104)通过管道(61)接 在第二四通阀(70)的一个节点(71)上,第二四通阀(70)的另一个节点(73)依次通 过管道(62)、第二流向控制阀(7-2)、第一节流机构(4)与用户侧换热器(3)另一端相 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 —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和第一四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4)相连接,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另一端与第二流向控制阀(7-2)和第二四通阀(70) 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三个节点(74)通过管道(41)与第二 换热器(6) —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另一端通过管道(42)与第三四通阀(80)的 一个节点(81)相连接,第二四通阀(70)的第四个节点(72)通过管道(31)与第三四 通阀(80)的另一个节点(83)相连接,第三四通阀(80)的第三个节点(84)通过管道(43)与热源侧换热器(2) —端相连接,热源侧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45)与第 六单向阀(98)入口端相连接,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单向阀(95)出 口端相连接,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通过管道(44)与第三四通阀(80)的第四个节点(82)相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96)出口端与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和第三四通阀(80) 之间的管道(44)相连接,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单向阔(97)入口端 相连接,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与第六单向阀(98)入口端和热源侧换热器(2)之间的 管道(45)相连接,所述膨胀器(11)入口端通过管道(46)与第三单向阀(95)出口端 和第六单向阀(9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膨胀器(11)出口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5)、 管道(47)与第四单向阀(96)入口端和第五单向阀(97)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 一三通阀(12)的常开节点(Al)通过管道(50)与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l)与第 二单向阀(52)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5)和膨胀器(11)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2)另一个换向节点(Bl)与第一单向阀(51) 入口端相连接,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第三四通阀(80)和第四单向阔(96)出口端 及第三单向阀(95)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或第一单向阀(51)出口端与膨胀器(11)入口端和第六单向阓(98)出口端及第三 单向阀(95)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节流机构(8) —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相连接,第三节流机构(8)另一端通过贮液器(10)与第二节流机构(5)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 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膨胀器(ll) 入口端与回热器(9)高压侧出口端相连接,膨胀器(11)出口端通过贮液器(10)与第二 节流机构(5)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构(5) 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7所述的多功能Cq空调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 器(11)出口端通过贮液器(10)与第二节流机构(5)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2)入 口端与贮液器(10)和第二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三流向控制阀(7-3) — 端与贮液器(10)相连接,第三流向控制阀(7-3)另一端与压縮机(1)输入端和第一四 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3)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CA空调热泵装置,其 特征在于第二四通阀(70)被第七单向阀(21)、第八单向阀(22)、第九单向阀(23)和 第十单向阀(24)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所替代,所述第七单向阀(21)入口端通过管道(61) 与第一四通阀(100)相连接,第七单向阀(21)出口端与第八单向阀(22)出口端相连接, 第八单向阀(22)入口端通过管道(62)同时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九单向阀(23)出口端与第七单向阀(21)入口端和第一四 通阀(100)之间的管道(61)相连接,第九单向阀(23)入口端与第十单向阀(24)入口 端相连接,第十单向阀(24)出口端与第八单向阀(22)入口端和第一流向控制阀(7-1) 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62)相连接,第九单向阀(23)入口端和第十单向 阀(24)入口端之间的管道与管道(31)相连接,第七单向阀(21)出口端和第八单向阀(2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相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CO,空调热泵装置,其 特征在于第二四通阀(70)被第八三通阀(18)和第九三通阀(19)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 所替代,第八三通阀(18)的常开节点(A8)与管道(61)相连接,第九三通阀(19)的 常开节点(A9)通过管道(62)同时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及第二流向控制阀(7-2) 相连接,第八三通阀(18)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B8)和第九三通阀(19) 二 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B9)同时通过管道41与第二换热器(6)相连接,二个三 通阀剩下的二个换向节点(C8、 C9)同时与管道(31)相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2空调热泵装置,其 特征在于第一四通阀(100)被第六三通阀(16)和第七三通阀(17)组成的流向转换装置 所替代,第六三通阀(16)的常开节点(A6)通过管道(60)与压縮机(1)输出端相连接, 第七三通阀(17)的常开节点(A7)与管道(63)相连接,第六三通阀(16) 二个换向节 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6)和第七三通阀(17)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C7)同 时通过管道(64)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及用户侧换热器(3)相连接,二个三通阀剩 下的二个换向节点(B6、 B7)同时与管道(61)相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流向控制阀(7-4)与所述第二换热器(6)并联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092空调热泵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5)设置于热源侧换热器(2)与第五单向阀(97)出口端之间的 管道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CC^空调热泵装置,其 特征在于第六流向控制阀(7-6) —端与第一流向控制阀(7-1)和第二四通阀(70)及第 二流向控制阀(7-2)之间的管道相连接,第六流向控制阀(7-6)另一端与压縮机(1)压 縮机构中部补气口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CO<sub>2</sub>空调热泵装置,由压缩机、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流向控制阀、第二流向控制阀、回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等组成;能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高效运行,实现生产生活热水,制冷或供暖等多种运行工况,并能使用余热进行除霜,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特别适用于民用的中小型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场合。
文档编号F25B30/02GK101319827SQ20081001829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6日
发明者雄 刘 申请人:雄 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