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02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以及一种配备有这种抽拉单 元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抽拉单元包括承载框架和可移位地在所述框架 中被引导的抽拉箱。
背景技术
在图1所示的这种类型的抽拉单元中,承载框架1包括具有C形横 截面的前结构2,所述前结构2被提供用于悬置在冷却装置中的搁架的前边 缘上;后结构3,所述后结构承载倒钩4,以将抽拉单元悬置在搁架的后边 缘上;以及纵向结构5,所述纵向结构承载支撑抽拉箱6的板条。板条分别 具有水平后区段7和向着前部向下倾斜的区段8。它们分别支撑从抽拉箱6 的侧壁突出的水平边缘9。当该边缘靠触在板条的水平区段7上时,抽拉箱 6被水平引导。当抽拉箱6被从承载框架1拉出足够远而使抽拉箱6仅由向 下倾斜的区段8支撑时,它可向下枢转,以便于接近其容纳物。然而,难 以在该位置使抽拉箱6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其重量及其容纳物的重量向下 驱动它。因此,存在抽拉箱6从承载框架1跌落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和一种具有这种抽 拉单元的冷却装置,所述抽拉单元使得抽拉箱在向下枢转的位置也可可靠 地被支撑。
上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根据权利要求l,对于抽拉单元,
抽拉单元包括具有沿抽拉方向延伸的板条的承载框架、和在板条上沿抽 拉方向可移位地被引导的抽拉箱,其中,所述板条从后到前依次包括水平 的第一区段、从后到前向下倾斜的第二区段,沿着抽拉箱的侧壁延伸的肋 可移位地被支撑在板条上,板条的第二区段之后是上升的第三区段,且肋在后部区域具有从后到前上升且面向板条的结构。该肋的上升结构在向下 枢转的位置与板条的第三区段的接触防止抽拉箱不可控地摇晃松脱。
上述目的进一步通过权利要求13的特征实现。这种类型的冷却装置可
特别可靠、便利地用于装入被冷却的物品和移除被冷却的物品。
用于在向下枢转或向下倾斜的位置固定抽拉箱的进一步的措施是在从 后到前上升的所述结构与肋的后边缘之间提供间隙、以及在承载框架上提 供止挡部,在抽拉箱的向下倾斜的位置,所述止挡部与抽拉箱的后边缘接 触。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在向下倾斜的位置,抽拉箱的枢转运动的自由得 到限制,使得如果在向下倾斜的位置松手也可防止抽拉箱跌落。
为了安全地接受在向下倾斜的位置时抽拉箱与承载框架之间出现的 力,需要肋具有高的刚度。当肋分别包括垂直板条和将垂直板条与抽拉箱 连接起来的水平板条时,上述要求可以小的材料花费实现,且肋的上升结 构由垂直板条的下边缘形成。
优选地,上升结构是由垂直的肋切出的凹口的一部分。
还有利地,从后到前下降的区段形成在肋的后端与上升区段之间。如 果抽拉箱在保持其水平方位时被拉出,这使得板条的上升的第三区段还可 充当抽拉箱的止挡部。
为了形成可使抽拉箱舒适地抓持和拉动的抓持结构,肋可简单地沿着 抽拉箱的前部连接。
当承载框架的板条的第三区段完全低于第一区段时,通过水平拉出抽 拉箱同时由手支持以防止肋的上升结构保持悬置在板条的第三区段,这使 得抽拉箱可从承载框架移除。
为了能够安全地接受在抽拉箱的向下倾斜的位置出现的力,承载框架 的板条优选在它们的第三区段的高度处被加强。
这种加强可有利地由将第三区段的上端和下端连接起来的弯曲肋形成。
进一步有利地,承载框架具有限制抽拉箱的运动的后止挡部。从而可 避免抽拉箱与容纳它的冷却装置的后壁之间的接触,且在抽拉箱与后壁之 间保留有间隙,冷却空气可在所述后壁中循环。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将显见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 征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已经解释的传统的抽拉单元;
图2示出了具有处于推入位置的抽拉箱的本发明的抽拉单元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具有处于向下倾斜的位置的抽拉箱的图2的抽拉单元; 图4示出了横过于抽拉方向通过抽拉单元的局部截面,其中,抽拉箱 处于推入位置;
图5示出了与抽拉方向平行地通过抽拉单元的截面,其中,抽拉箱处 于推入位置;
图6是与图5类似的截面,示出了处于部分拉出的位置的抽拉箱; 图7是与图5类似的截面,示出了处于水平止挡配置状态的抽拉箱;
以及
图8是与图5类似的截面,示出了处于向下倾斜止挡配置状态的抽拉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被实施为本发明的抽拉单元的承载框架10的承载结构包 括中心板ll,所述本发明的抽拉单元如图2实施,且能够插入图中未示出 的冷却装置中,所述中心板11用于安装在冷却装置的搁架(图2中未示出) 的正下方。所述中心板11由沿抽拉方向延伸的凹入平肋或波浪状结构12 加强。两个壁13从中心板11的侧边缘向下突出,大致在承载框架的整个 深度上延伸的水平板条14从所述壁13的相对的侧面突出。这些板条14中 的仅一个板条的顶端在图2中可见。抽拉箱15能够在板条14上移动。
抽拉箱15基本上被设计成具有敞开顶部的立方体,其具有从立方体的 侧壁的上边缘突出的板条16,所述板条16形成绕着整个立方体延伸的边 沿。从板条16的外边缘,板条17又接着与立方体的壁大致平行地向下延 伸。这些板条17的下边缘将抽拉箱15支撑在承载框架10的板条14上。
从中心板11的四个拐角突出的连接片18、 19用于将承载框架10固定 在形成搁架的前或后界限的结构的凹槽中。图3示出了处于展开的配置状态的承载框架10和抽拉箱15,其中,抽 拉箱15向前突出超过承载框架10,这样,抽拉箱15就处于向着前方向下 倾斜的方位。该配置状态对于本发明的抽拉箱是稳定的,这意味着抽拉箱 15不能在图3所示的配置状态下跌落。下面将基于图4-8解释这是如何实 现的。
图4是沿着图2中的IV-IV标示的平面通过抽拉单元的局部截面。图 示出了中心板11的一部分、和在剖面中与中心板11平行地从垂直的壁13 并从壁13的下边缘突出的板条14。而且,可看出,抽拉箱15的板条16、 17彼此成直角设置,这为箱提供了高的刚度水平和承载能力。板条17像滑 轨一样靠触在承载框架10的板条14上。
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标示的平面通过抽拉单元的纵向截面,所述 平面沿着板条17中的一个延伸。承载框架的板条14相对于抽拉单元在冷 却装置中的安装方位从后到前或在图5中从左到右分成大致垂直止挡边缘 20、在抽拉单元的深度的大部分上延伸的水平区段21、向前稍向下倾斜的 区段22和陡峭上升的止挡区段23。抽拉箱5的支撑在板条14上的垂直的 板条17在其下边缘同样从后到前或在图5中从左到右具有第一缓慢下降区 段24、三角形凹口和水平区段27,其中,所述三角形凹口形成陡峭上升止 挡区段25和第二缓慢下降区段26,所述水平区段27构成板条17的长度的 绝大部分。
两个加强肋28在中心板11上形成为直角,它们在中心板的前边缘或 后边缘上在抽拉箱5上方延伸。
承载框架10悬挂在上面的搁架29在图5中以虚线示出,且包括前后 相应地设置到结构30、 31中的搁架底部32。承载框架10的尺寸和搁架29 的尺寸彼此相适配,使得加强肋28直接与结构30、 31的侧边缘相对地设 置,而且中心板11距离搁架底部32微小的距离。结构30、 31分别具有底 切凹槽,承载框架的连接片18或19咬配在所述底切凹槽中,以将承载框 架10固定到搁架29。为了清楚起见,这些底切凹槽在图5以及其后的图中 没有示出。
图6示出了抽拉箱15处于它被从承载框架10部分拉出的位置时的情 况。在图5的位置与图6的位置之间,抽拉箱在板条14的区段21上被水平引导。如果抽拉箱15被抓握住形成在抽拉箱的前壁34与平行于该壁的 板条17之间的抓握凹槽的用户进一步拉出,则承载框架10的下降区段22 和抽拉箱15的下降区段24开始重叠,使得抽拉箱15下沉并最终使止挡区 段23、 25彼此相遇,如图7所示。在该位置,用户可抬起抽拉箱15的后 部区域,以便克服止挡区段23、 25的重叠,然后将其完全从承载框架10 上拉出。
然而,用户也可将抽拉箱15的前部区域降低到图8所示的向下倾斜的 位置。在该位置,抽拉箱15的后边缘从下面挤压在中心板11的波浪状结 构12上,且将中心板保持在位于它上方的搁架的搁架底部32(该图中未示 出)上。由于搁架29的支撑作用,中心板11不必强到足以依靠自己承受 在抽拉箱15的向下倾斜的位置时所发生的力。然而,在板条14的止挡区 段23处特别需要高的载荷承受能力。在此,这通过加强肋35实现,所述 加强肋35从止挡区段23的下端开始以弧形延伸到止挡区段23的上端,在 所述止挡区段23的下端,加强肋35沿切向延续向下倾斜的区段22。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包括具有沿抽拉方向延伸的板条(14)的承载结构(10)、和在抽拉方向上可移位地被引导的抽拉箱(15),其中,所述板条(14)从后到前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区段(21)、从后到前向下倾斜的第二区段(22),沿着抽拉箱(15)的侧壁延伸的肋(16-17)可移位地被支撑在板条(14)上,其特征在于,板条(14)的第二区段(22)之后是上升的第三区段(23),且肋(16-17)在后部区域具有从后到前上升且面向板条(14)的结构(25)。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从后到前上升的结构(25)与每个肋(16-17)的后端间隔开,且在抽拉箱(15)的向下倾斜的位置,抽拉箱(15)的后边缘接触承载结构(10)的止挡部(12)。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肋(16-17)均包括垂直板条(17)、和使垂直板条(17)与抽拉箱(15)相连的水平板条(16),且肋(16-17)的上升结构(25)由垂直板条(17)的下边缘形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升结构(25)是由垂直的肋(17)切出的凹口 (25-26)的一部分。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从后到前下降的区段(24)形成在肋(16-17)的后端与相应的上升结构(25)之间。
6. 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肋(16-17)沿着抽拉箱(15)的前部(34)被连接。
7.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结构(10)的板条(14)的第三区段(23)完全低于第一区段(21)。
8.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板条(14)在第三区段(23)的高度处被加强。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由将第三区段(23)的上、下端连接起来的弯曲肋(35)形成。
10.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结构(10)具有后止挡部(20),所述后止挡部限制抽拉箱(15)的移位能力。
11.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被实施为承载框架(10)。
12.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抽拉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框架(10)从搁架(29)悬挂。
13. —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抽拉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抽拉单元,包括具有沿抽拉方向延伸的板条(14)的承载框架(10)、和在抽拉方向上以可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抽拉箱(15)。所述板条(14)从后到前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区段(21)、从后到前向下倾斜的第二区段(22)和上升的第三区段(23)。沿着抽拉箱(15)的侧壁延伸的肋(16-17)以可移位的方式支撑在板条(14)上,且在后部区域具有从后到前上升且面向板条(14)的结构。
文档编号F25D25/02GK101675311SQ200880014855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8日
发明者F·普莱克, M·施塔尔, P·埃卡特斯贝格, U·范佩尔斯 申请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