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69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所示,已知有由具备绝热材料的纵隔壁分割 的第一储藏部及第二储藏部沿宽度方向排列配置的被称为并列的冰箱。在该冰箱中,在上 下方向整体范围内闭塞第一储藏部的第一储藏部门通过铰链部安装。而且,在上下方向整 体范围内闭塞第二储藏部的第二储藏部门通过铰链部安装。另外,在这种冰箱中,在箱外可 提供水的分配器部设在第一储藏部门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3^34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32644号公报在上述冰箱中,不仅是设有分配器部的第一储藏部门,而且相反侧的第二储藏室 门也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内闭塞第二储藏部。因此,在第二储藏部储藏物品或取出物品的场合,需要打开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 内设置的第二储藏部门。因而,存在门的开关动作需要必要以上的劳力的问题。另外,在上述冰箱中,若打开第二储藏部门,则第二储藏部的上下方向整体敞开。 因而,还存在内部的冷气不必要地流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良好且能够减少冷气流出的冰箱。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即,涉及本发明的冰箱如下,前方敞开的箱体由具备绝热材料的纵隔壁分割为在 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储藏部及第二储藏部,各储藏部由通过铰链部安装在上述箱体的宽度 方向两端侧的门闭塞,在闭塞第一储藏部的门上设有可在冰箱外提供水的分配器部,该冰 箱的特征是,闭塞上述第一储藏部的门由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内闭塞该第一储藏部的单一 的门构成,并且上述第二储藏部沿上下方向排列设有多个门。而且,冰箱的特征是,在上述第二储藏部设有用于供给用上述分配器部提供的水 的供水容器,该供水容器可从第二储藏部的敞开的前方一侧操作,该供水容器配置在上述 第二储藏部中的与上述多个门的任一个对应的上下方向位置。另外,冰箱的特征是,上述供水容器配置在上述第二储藏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还有,冰箱的特征是,上述供水容器配置在上述纵隔壁附近。另外,冰箱的特征是,上述第二储藏部由横隔壁分割为上部储藏室及下部储藏室, 并且在各储藏室对应地设有门,上述供水容器配置在横隔壁上。
另外,冰箱的特征是,在上述下部储藏室的门上面设有多个左右方向的槽。而且,冰箱的特征是,还设有制造用上述分配器部提供的冰的制冰装置,上述供水 容器还可对上述制冰装置供水。另外,冰箱的特征是,具有与上述供水容器连接的供水泵、与该供水泵及上述制冰 装置连接并对上述制冰装置供给上述供水容器内的水的制冰用供水管、以及与上述供水泵 及上述分配器部连接并对上述分配器部供给上述供水容器内的水的冷水用供水管,上述制 冰用供水管及上述冷水用供水管的一部分设在冰箱的外侧,设在该外侧的上述制冰用供水 管及上述冷水用供水管分别用制冰用供水管罩及冷水用供水管罩覆盖。而且,冰箱的特征是,上述下部储藏室为蔬菜室,具有设在该蔬菜室的抽屉式容 器、形成该抽屉式容器的上壁的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设在该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的上面 并形成吹到上述蔬菜室的冷气所通过的冷气通道的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设在该蔬菜室 通道用绝热材料上方的蔬菜室通道框架、以及设在该蔬菜室通道框架上方的导热性板。另外,冰箱的特征是,具有设在上述第一储藏部的后方且下方的冷却室、和设在上 述第二储藏部的后方的机械室。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冰箱的使用性能良好,而且能够减少冷却的流出。


图1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构造图。图2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剖视图。图3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开了冰箱的各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图。图6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的外观图。图7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的外观图。图8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与容器底座部的关系的说明图。图9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近旁和蔬菜室的纵剖视图。图10是说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向供水容器的供水动作的动作流程图。图11是表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下部容纳袋的安装状态的外观图。图12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下部容纳袋的外观图。图13是表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上层抽屉式容器的拉出构造的剖视图。图14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上层抽屉式容器与其他抽屉式容器的对比图。图15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背面部分剖面立体图。图16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背面立体图。图17是将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门打开成可操作供水容器程度的状 态的概略图。图18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局部剖视图和蔬菜室门的局部立体图。图19是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图。图20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及蔬菜室的立体图。
图21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蔬菜室、上层抽屉式容器、中层抽屉式容器及 下层抽屉式容器的立体图。图22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蔬菜室通道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及蔬菜室的局部剖视图。图M是图23的局部放大图。图25是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室的纵剖视图。图沈是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的纵剖视图。图27是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室及冷藏室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冰箱,2-箱体,3-纵隔壁,4-横隔壁,4a_下部隔架,5_铰链部,6-制冰用供水管,7-冷水用供水管,8-分割线,9-门面,10-冷冻室吹出通道,11-压缩机,12-机械室,13-换热器,14-送风风扇,50-冷冻室门,60-冷藏室门,70-蔬菜室门,80-分配器部,90-操作板,91-运转状态显示部,100-第一储藏部(冷冻室),200-第二储藏部,201-背面壁,210-冷藏室,211-第一隔架,220-下部容纳袋,221-切口部,沈0_蔬菜室,300-自动制冰装置,320-冰容纳部,350-取出口,370-冰粉碎机构部,400-供水容器,401-伸出部,402-开关盖,403-供水部,404-容器主体,405-下部倾斜面,406-凹部,407-把手部,410-下部壳,411-上壳,412-倾斜面,412a_上面前部,413-隆起部,414-平坦部,415-开关按钮,416-通孔,417-旋转轴部件,417a-螺旋弹簧,417b_轴部件,418-轴固定部,419-游动轴承部,420-阶梯部,421-连接管,422-供水过滤器部,423-供水过滤器,424-保持凹部,425-突起肋,426-第一容纳部,427-第二容纳部,470-容器底座部,471-底座板,472-容器底座主体部,473-制冰装置用泵,474-冷水用泵,475-引导肋,476-突出部,477-管承受部,478-供水泵,Pl-第一隔架的前端部,P2-箱体的前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27,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冰箱。而且,相同的部位和方向等以相 同标记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说明。在此,图1至图18表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图19 表示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图20至图23表示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图M至图27 表示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实施例1首先,参照图1,说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构造。图1是涉及该实施方 式的冰箱的概略构造图,图1(a)表示打开了门状态的主视图,图1(b)表示图1(a)的A-A 剖视图。而且,在图1(a)中,为了便于理解,图示了容器底座主体部472的内部和供水容器 400的内部。在图1中,用标记1概括表示的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冰箱1在左右配置了被称为并置的储藏温度为0°c以下的第一储藏部100和储藏温度为0°C以上的第二储藏部200。具体来讲,冰箱1将前方开放的箱体2使用由绝热材料形成的纵隔壁3左右分割。 而且,将用纵隔壁3分割的左侧的储藏部作为第一储藏部100,将右侧的储藏部作为第二储 藏部200。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左侧的第一储藏部100作为冷冻室(以下,还称为冷冻 室100)。另外,右侧的第二储藏部200通过不具有泡沫绝热材料的横隔壁4上下分割,将用 横隔壁4分割的上方的储藏室作为冷藏室210,将下方的储藏室作为蔬菜室沈0。S卩,第一 储藏部100及第二储藏部200由纵隔壁3可分别各自设定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在这里,蔬菜室260方便起见称为蔬菜室,但并不限于蔬菜专用的储藏室。即,冷 藏室210为储藏室内敞开的储藏室空间,相对于此,该蔬菜室260是以容纳需要保湿的食品 (蔬菜和水果等)为目的的具备抽屉式容纳容器的储藏室空间,如上所述并不是蔬菜专用 的储藏室,也可以容纳在冷藏室210容纳的食品。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将第二储藏部200由横隔壁4上下分割并具备可装卸于 该横隔壁4的供水容器400的三门冰箱进行说明。但是,供水容器400也可以在将横隔壁4 作为一般隔架的双门冰箱中采用。而且,该供水容器400的配置构造也能应用于将第一储 藏部100进一步上下分割的四门冰箱。箱体2具备在未图示的钢板制外装体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内装材料之间填充了 绝热材料的构造。因而,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储藏部100和第二储藏部200的温度很大地不 同。另一方面,构成第二储藏部200的冷藏室210和蔬菜室260设定为大致相同的温度。第一储藏部100(即冷冻室100)由冷冻室门50闭塞,第二储藏部200由在上下方 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门60、70(即冷藏室门60及蔬菜室门70)闭塞。而且,上述三个储藏室 通过由冷冻室门50、冷藏室门60和蔬菜室门70分别覆盖各自前面,从而构成闭塞后的储藏 室。各门具备具有与箱体2同样的绝热材料的构造,通过设在箱体2两侧的铰链部5以可 向两侧敞开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可以向各储藏室存取食品。连接冷冻室门50与箱体2的铰链部5设在箱体2的左侧上下端部。连接冷冻室 门50与箱体2的铰链部5在轴部分形成沿上下方向连通的空间,能够在形成于该轴部分的 空间中可进行配管。另外,连接冷藏室门60与箱体2的铰链部5设在箱体2的右侧上端部及中央部。 而且,连接蔬菜室门70与箱体2的铰链部5设在箱体2的右侧下端部及中央部。另外,该冰箱1具备在箱外可提供水及冰的分配器(Π 7《 > 寸一)部80。具 体来讲,将自动制冰装置300设在冷冻室100的最上部,将储存用该自动制冰装置300生成 的冰的冰容纳部320设于冷冻室门50的内壁面。冰容纳部320形成为上部敞开,为了在关 闭了冷冻室门50的状态位于自动制冰装置300的下方,比箱体2的前端部向冷冻室100内 伸出地形成。即,在该实施方式中,用自动制冰装置300生成了的冰一生成便自动向下方落 下并储存在冰容纳部320。另一方面,在作为冰容纳部320下方位置的冷冻室门50的前面部设有向门面9以 凹状埋入而形成的取出口 350。该取出口 350和冰容纳部320通过具备冰粉碎机构部370 的搬运路径380连通。该冰粉碎机构部370能够将生成后的冰以原样或者粉碎后从形成于 取出口 350上面的冰供给部381取出。而且,在取出口 350的上面设有可供给冷水的冷水供给部390。因而,使用者可以从取出口 350选择取出冰、粉碎冰及冷水的任一种。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很大的一个特征在于,将对上述自动制冰装置 300和冷水供给部390供给的冷水从设于第二储藏部200的供水容器400供给。S卩,在该实 施方式中,采用了在作为第二储藏部200的冷藏室21内设置容器底座部470,并在该容器底 座部470可装卸地安装供水容器400的构造。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自来水管直接与自动制冰装置连接而供水。而且,在冷水 装置中,为了冷却自来水而暂时储藏在储藏容器中。该储藏容器一般固定设置在冰箱内。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采用了断开与自来水管直接连接的储水容器,并具备独 立的供水容器400的构造。而且,做成如下结构即、将该供水容器400可装卸地设置在第 二储藏部200中,并从该供水容器400对自动制冰装置300和冷水供给部390供给冷水。尤 其是,为了同时实现制冰功能和冷水功能,则需要大容量的供水容器400。考虑到这一点,通 过设置在作为第二储藏部200的上下的中层位置的冷藏室210的最下部,从而在供水容器 400的装卸或者直接对供水容器400补给冷水时,减轻了强迫使用者做出过度姿势的情况。另外,容器底座部470构成为包括设在冷藏室210内的底面的横隔壁4 一侧且载 置上述供水容器400的底座板471、和形成于该底座板471后方的容器底座主体部472。容 器底座主体部472内装有由制冰装置用泵473和冷水用泵474构成的供水泵478。在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制冰装置用泵473和冷水用泵474配置在与供水容器 400相同的位置上。而且,制冰装置用泵473配置在比冷水用泵474高的位置上。另外,制 冰装置用泵473配置在供水容器400的上部的高度位置上,冷水用泵474配置在供水容器 400的下部的高度位置上。上述制冰装置用泵473弓I出有制冰用供水管6,通过该制冰用供水管6与设在冷冻 室100的上部的自动制冰装置300连接。而且,冷水用泵474引出有冷水用供水管7,通过 该冷水用供水管7与冷水供给部390连接。在这里,使用图15及图16,对制冰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7进行说明。制冰 用供水管6如下设置即、从制冰装置用泵473朝向冰箱1的进深方向(即前后方向),贯通 冰箱1的箱体2地延伸直至冰箱1的外侧,并从此沿着背面及顶面朝向冷冻室门50 —侧, 从顶面的中途位置贯通冰箱1的箱体2地到达箱体内部的自动制冰装置300。另一方面,制冰用供水管7如下设置即、从冷水用泵474朝向冰箱1的深度方向 (即前后方向),贯通冰箱1的箱体2地延伸直至冰箱1的外侧,并自此沿着背面及顶面延 伸直至冷冻室门50,经由冷冻室门50的下端的铰链部5在冷冻室门50中上升,到达冷水供 给部390。具体来讲,在冷冻室门50的下端的铰链部5设有配管连接部件,冷水用供水管7 由通过管连接部件连接的供水管构成。而且,在冷冻室门50内形成有插入供水管的插通部 分。另外,在冷冻室门50中以通过绝热材料内的方式进行配管。而且,作为用于制冰 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7的供水管,采用内径的直径为4mm的管。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制冰用供水管6和冷水用供水管7的供水管一部分露 出于冰箱1外。而且,由于做成在形成于冷冻室门50内的插通部分插入供水管的构造,因 此能够提高供水管的更换等维护性。另外,由于将制冰装置用泵473和冷水用泵474与纵隔壁3邻接地设置,所以能够防止制冰用供水管6和冷水用供水管7的配管不必要地变长。 而且,通过作为用于制冰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7的供水管采用内径的直径为4mm的 管,从而在要排出管内的水的场合,能容易进行排水。另外,制冰用供水管6仅在对自动制冰装置300供水时通过制冰装置用泵473进 行引水,在除此以外的一般的状态下处于水被抽掉的状态。通过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制冰用 供水管6内结冰而不能引水的情况。具体来讲,在结束向自动制冰装置300的供水之后,打 开制冰装置用泵473的阀。于是,制冰用供水管6内的水因重力会返回到供水容器400。而 且,由于制冰装置用泵473配置在供水容器400的上部的高度位置,因此能够尽量减少一般 情况下可能残留在制冰用供水管6内的水。另外,作为使制冰用供水管6内的水返回供水 容器400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制冰装置用泵473引入制冰用供水管6内的水。另一方面,冷水用供水管7包括对冷水供给部390供水时,平时处于被填充了水的 状态。通过这样设置,在使用者有要求时能立即提供冷水。而且,如图16所示,在冰箱1的箱外侧背面设有制冰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 7。另外,设有制冰用供水管罩6a以覆盖制冰用供水管6。而且,设有冷水用供水管罩7a 以覆盖冷水用供水管7。由此,抑制了制冰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7与外部气体接触。 即,由于各供水管的内部流动冷水,如果是各供水管与外部气体直接接触的结构,则在各供 水管表面附近被冷却的外部气体达到露点温度,可能在各供水管的表面产生结露。在本实 施方式中,由于制冰用供水管6及冷水用供水管7分别用制冰用供水管罩6a及冷水用供水 管罩7a覆盖,所以能够防止产生结露。另外,该容器底座部470设置在冷藏室210的最下部的第一隔架211与冷藏室210 的底面之间,可装卸地安装在该容器底座部470上的供水容器400做成高度尺寸比横宽尺 寸大,且深度尺寸比该高度尺寸长的具有进深的角柱体形状。从而,冷藏室210的底面与第 一隔架211之间的储藏空间的纵隔壁3 —侧成为供水容器400的容纳空间,而另一侧成为 敞开的一般的储藏空间。还有,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很大的一个特征在于,供水容器400具备在第一 隔架211的前端部Pl与箱体2的前端部P2之间露出的伸出部401地形成,在该伸出部401 具备具有开关盖402的供水部403。即,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形成为内部容积为4L 左右的大容量。该供水容器400还可以拆卸之后拿到自来水管的水龙头进行供水。而且, 在设置于冰箱1的状态下,也能从塑料瓶等进行供水。为了实现该直接供水,在该实施方式 中,形成比位于供水容器400的上部的第一隔架211的前端部Pl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401, 在该伸出部401具备具有开关盖402的供水部403。因此,使用者可以从塑料瓶等的瓶类以 舒服的姿势对配置在冷藏室210的最前部的下方位置的供水部403进行供水。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很大的另一个特征在于,供水容器400的伸出部 401在具有深度的箱型的容器主体404的前面上部向前方伸出地形成,而且将作为该伸出 部401下方的容器主体404的前面下部向后方进到最里处地形成。而且,将该伸出部401 的下面内壁面作为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下部倾斜面405。根据该形状,从伸出部401的上 部的供水部403供给的水与该下部倾斜面405碰撞而向容器主体404的内侧跳回,所以能 够减轻从供水部403供给的水落到使用者上的情况。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很大的再一个特征在于,在供水容器400的伸出部401下方的凹部406设有用于保持该供水容器400的把手部407。即,在该实施方式中, 利用向供水容器400的前部伸出地形成的伸出部401的下方位置,形成把手部407。该把 手部407具备能收纳在伸出部401的投影面积内的尺寸,所以可以使供水部403和把手部 407位于供水容器400的最前部,从而提高使用性能。而且,上述把手部407做成纵向长的棒状的握紧把手,而且将一端与上述伸出部 401的下部连接,所以能够提高把手部407的强度并且能提高使用者的稳定性。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很大的再一个特征在于,在位于供水容器400前 部的冷藏室门60的内壁面设置下部容纳袋220,在该下部容纳袋220上形成用于吸收伸出 部401的向前方的伸出量的切口部221。由此,确保了供水容器400和下部容纳袋220的使 用性能。以下,参照图2至图16,进一步详细说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首先,参照图2、图3,说明被称为并置的冰箱1的基本构造。在这里,图2是冰箱 的剖视图,图2(a)是第一储藏部的纵剖视图,图2(b)是第二储藏部的纵剖视图,图2(c)是 送风风扇近旁的横剖视图。图3是打开了各门状态的主视图。在图2中,在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在箱体2的背面侧下部形成凹状的机械 室12,该机械室12具备压缩机11。而且,将箱体2的内侧由纵隔壁3进行左右分割,将左侧 作为冷冻温度带的第一储藏部100,将右侧设定为冷藏温度带的第二储藏部200。因此,如 图2(a)所示,在作为第一储藏部的冷冻室100的背面侧设有作为冷气发生源的换热器13、 和使由该换热器13生成的冷气在储藏部内循环的送风风扇14。而且,产生热的压缩机11 配置在第二储藏部200的后方的机械室12内。另外,送风风扇14配置为比自动制冰装置300靠进深方向后方。由于自动制冰装 置300与冰容纳部320的位置相符地配置在进深方向前方,因此比其更深的空间因自动制 冰装置300成为障碍而容易成为使用性能差的死区。于是,通过在该空间配置送风风扇14, 能够有效利用死区。而且,可以对自动制冰装置300有效送入冷气。如图2 (a)、图2 (b)所示,机械室12向第一储藏部100及第二储藏部200的下部内 侧伸出地形成。而且,在图2(a)所示的冷冻室100中,与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15相符地在 其上方形成具备换热器13的冷却室16。该冷却室16用不具备绝热材料的背面壁102与 冷冻室100隔开,除了换热器13之外配置有除霜加热器17。除霜加热器17配置在换热器 13的下部。而且,在该冷却室16上设有用于将冷冻室100的冷气引入冷却室16内的冷气 返回口 19。换热器13由在冷却室16内部并再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两个换热部构成。由此,与 沿上下方向设置一级(一段)的换热器13的现有结构相比,减少了冷却室16的设置高度 尺寸。从而,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的深度方向变宽。另外,除霜加热器17与配置成前 后两层的该换热器对应地设置。由此,可以分别加热构成换热器13的各换热部进行除霜。在冷冻室100的背面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风扇14,该送风风扇14和冷却室16利用 冷冻室背面路径18连通。而且,若驱动送风风扇14,则在冷却室16生成的冷气通过冷冻 室背面路径18引入到送风风扇14,并从形成于覆盖送风风扇前部的背面壁102上的上部 冷气吹出口 103向冷冻室100内供给。另外,在图3中,在冷冻室100的背面与冷冻室背面 路径18并排地形成冷冻室吹出路径10。该冷冻室吹出路径10用于将送风风扇14的冷气导向下方。而且,在该冷冻室吹出路径10上与将冷冻室100上下隔开的多个隔架101相符 地形成有多个中间冷气吹出口 104,还从该中间冷气吹出口 104向冷冻室100内供给冷气。 另外,从上部冷气吹出口 103及多个中间冷气吹出口 104供给的冷气在冷冻室100内从上 方向下方流动,并从冷气返回口 19引入冷却室16内。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冷藏室210的冷气从设于该冷藏室210的上部的调节 风门(夕‘>〃)20供给。该调节风门20通过贯通纵隔壁3的连接风道21与送风风扇14连 通。隐藏,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当打开调节风门20时,则从送风风扇14供给冷 气,该冷气从设于覆盖调节风门20前部的背面壁201的上部冷气吹出口 213向冷藏室210 内供给。另外,在调节风门20上连通在冷藏室210的背面侧形成的冷藏室背面通道21。在 冷藏室背面通道21上与将冷藏室210上下隔开的隔架212相符地形成有多个中间冷气吹 出口 214,通过打开调节风门20,从而还从该中间冷气吹出口 214向冷藏室210内供给冷 气。而且,上述第一隔架211是将冷藏室210上下隔开的多个隔架212的最下部的隔架。另外,供给到冷藏室210的冷气在冷藏室210内从上方向下方流动,并引入到构成 冷藏室210底面的横隔壁4。横隔壁4由于不具备绝热材料,因此在其内部形成了返回通道 22的一部分。返回通道22包括形成于横隔壁4内部的水平返回通道22a ;在上下方向形 成于蔬菜室260背面侧的垂直返回通道22b、和贯通于纵隔壁3用于使冷气返回冷却室16 的横穿返回通道22c。冷藏室210的冷气从形成于横隔壁4上面前部的冷气返回口 23引入水平返回通 道22a,按照箭头方向从水平返回通道2 经由垂直返回通道22b,并且通过连接垂直返回 通道22b的下端部与冷却室16的横穿返回通道22c返回冷却室16。在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蔬菜室260的冷却基本上用水平返回通道2 和垂直返 回通道22b的辐射冷却来进行,通过水平返回通道2 和垂直返回通道22b的一部分冷气 向蔬菜室260供给,还可以用该供给的冷气进行。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不向蔬菜室260输入冷气而是从周围冷却的辐射 冷却方式,但也可以是将冷藏室210的冷气从冷气返回口 23送到蔬菜室260冷却蔬菜室 沈0内部,并从横穿返回通道22c返回冷却室16的构造。该场合,在蔬菜室260中设有保持 湿度的多个抽屉式容器,所以可以作为适于蔬菜和水果等的容纳空间。另外,如图2 (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自动制冰装置300设在冷冻室100的顶 面上。自动制冰装置300在生成冰时则向下方落下。接受该落下的冰的冰容纳部320向冷 冻室门50的内壁面伸出地形成。取出口 350具备放置接受冰或冷水的杯等容器的足够的空间,并在冷冻室门50的 前面形成为凹状。取出口 350的顶面和冰容纳部320通过具有冰粉碎机构部370的搬运路 径380从而连通。而且,在取出口 350上还设有冷水供给部390。另外,在取出口 350的上 部位置设有操作板90,在使用者操作该操作板90时,则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使冰粉碎机构 部370或两个泵473、474动作,提供按照操作指示的冷水或冰或粉碎冰。在图3及图2中,冷冻室100用箱体2内的箱体容纳空间105和形成于门内壁面 的门容纳空间106构成。冷冻室100的箱体容纳空间105构成为包括用多个隔架101上 下隔开的上部的敞开空间107 ;和由上下排列的多个抽屉式容器108构成的下部的拉出空间109。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敞开空间107的上部具备自动制冰装置300。而且,门容纳空 间106的上部形成收纳了冰容纳部320和取出口 350的伸出部109,而下部上下排列地设置 了多个容纳袋110。另外,冷藏室210用箱体2内的箱体容纳空间215和形成于门内壁面的门容纳空 间216构成。箱体容纳空间215是用多个隔架212在上下隔开的敞开空间。在该箱体容纳 空间215的最上部设有内装了调节风门20的调节风门罩217,在该调节风门罩217的下面 设有照明装置218。另外,在箱体容纳空间215的最下部的单侧配置供水容器400。而且,在冷藏室210 的背面壁201上设有构成冷藏室背面通道21前面的辐射板222,通过该辐射板222对冷藏 室210进行辐射冷却,并且通过形成于该辐射板222两侧的多个中间冷气吹出口 214吹出 冷气。门容纳空间216在上下配置有深度尺寸小的多个容纳袋219、和深度尺寸比容纳 袋219的深度尺寸大的大型的下部容纳袋220。另外,蔬菜室260用箱体2内的箱体容纳空间沈1、和形成于门内壁面的门容纳空 间262构成。箱体容纳空间261是在上下配置有多个抽屉式容器沈3的拉出空间。在箱体 容纳空间的最上部配置的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以外的中层抽屉式容器及下层抽 屉式容器做成只有上方敞开的容器形状,而上层抽屉式容器264具备伴随着拉出动作 进行开关的开关盖265。S卩,在该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上部邻接地配置向前方伸出的横隔壁4和冷藏室 门60,所以在中层抽屉式容器及下层抽屉式容器的构造中,存在存取食品的空间 狭窄的问题。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若向前方拉出上层抽屉式容器264,则伴随着 该移动敞开的同时容纳在横隔壁4的下部的开关盖沈5,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对于该详细构 造,用图13、图14进行说明。另外,门容纳空间262在上下配置有多个容纳袋沈8。另外,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的是冷气流向,在这里,由于与图2重复而省略说明。另外,如图2(a)所示,冰箱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位置地配置送风风扇14及自 动制冰装置300、冰容纳部320、冰粉碎机构部370、冷水供给部390及取出口 350和冷却室 16的构造。S卩,送风风扇14及自动制冰装置300配置在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上部,冰容纳部 320、冰粉碎机构部370、冷水供给部390及取出口 350配置在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冷 却室16配置在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下部。而且,厚度薄的冷冻室背面通道18位于在与冰容 纳部320、冰粉碎机构部370、冷水供给部390及取出口 350对应的高度位置上。从而,能够 较宽地取得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的进深。而且,隔架101的深度也不会因高度方向而 有很大不同。因此,使用性能非常好。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冰箱1的外观形状。在这里,图4是冰箱的外观立体 图。图5是冰箱的外观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是右视图,图5(d) 是门把手部的局部水平剖视图。在图4和图5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前方敞开的箱型的箱体2的前面可打开地安 装有冷冻室门50、冷藏室门60和蔬菜室门70。冷冻室门50具有覆盖箱体2的左侧整体的 大小,能够由设于左侧上下端部的铰链部5打开。而且,箱体2的右侧在上下配置冷藏室门60和蔬菜室门70,能够通过设于右侧上下端部和右侧中央的铰链部5打开。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左侧的冷冻室门50、右侧的冷藏室门60和蔬菜室70通过 中央的分割线8向两侧以对开方式打开。而且,沿着该分割线8设有门把手部40。该门把 手部40由冷冻室把手部41、冷藏室把手部42和蔬菜室把手部43构成。冷冻室把手部41由将冷冻室门50的端部角部在上下范围内切割的扶手凹部51、 和棒状把手部52构成,该棒状把手部52由中央的棒状握紧部53、在上下支撑该棒状握紧部 53的上部安装部M和下部安装部55构成。该棒状把手部52如图5(c)所示,从侧面看以 上下端部适应门面9的方式形成为弓形。另外,冷藏室把手部42和蔬菜室把手部43通过上下组合这两个把手,从而形成为 具备与冷冻室把手部41相同的形状。即,冷藏室把手部42由将冷藏室门60的端部角部在 上下范围内切割的扶手凹部61、和棒状把手部62构成,该棒状把手部62由中央的棒状握紧 部63、在上下支撑该棒状握紧部63的上部安装部64和中央安装部65构成。同样地,蔬菜室把手部43由将蔬菜室门70的端部角部在上下范围内切割的扶手 凹部71、和棒状把手部72构成,该棒状把手部72由中央的棒状握紧部73、在上下支撑该棒 状握紧部73的中央安装部74和下部安装部75构成。这样,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在冷冻室门50上具备冰容纳部30和冰粉碎机构 部370等,而且,为了将这些容纳在门内,一般的冰箱的门的厚度(门的进深尺寸)较大,因 此门整体的重量变大。尤其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在上下分割且高度尺寸小的冷藏 室210和蔬菜室沈0的容量,将分割线8偏置于冷冻室100 —侧减少冷冻室门50的横宽。 因此,有重量的冷冻室门50的开关需要很大的力。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做成可牢固地保 持各门的棒状把手,改善了上述问题。但是,该棒状把手还存在从门面9较大地突出的问题。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 门面9的端部形成扶手凹部51、61、71,在该更低的凹部安装棒状把手部52、62、72,从而解 决了上述问题。而且,通过将棒状把手部52的上下端部做成与门面9融合的形状,减轻了 门把手部40的向前方突出的印象。另外,在冷冻室门50的前面设置的凹状的取出口 350具有足以容纳一般的杯等的 大小。在凹状的取出口 350的内部底面具有可装卸的网状的杯放置座351,在其下部形成为 凹状以接受溢出的水。另外,在取出口 350的上面后方设有冷水供给部390,若用杯等按压 在取出口 350的背面壁设置的冷水开关391,则冷水用泵474进行动作能够从冷水供给部 390取出冷水。而且,在取出口 350的上部的门面9上设有操作板90,在该操作板90上设有显示 该冰箱1整体的工作状况的运转状态显示部91、和指示冰粉碎机构部370动作的冰选择按 钮92。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冷冻室门50等的各门构造具有用树脂材料的框体43包 围门面9周围的构造。从而,可以用钢板形成门面9,或者是用透明材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的 钢板。由此,可以对应于冰箱1的设置环境来对门面9进行各种改变,所以能够提高外观设 计性。另外,如图18所示,在蔬菜室门70的上面设有槽70a。具体来讲,槽70a在蔬菜 室门70的上面的蔬菜室260 —侧,作为左右方向的凹形状设置多个。由此,即使在打开蔬菜室门70的上方的冷藏室门60,因冷藏室210内与冷藏室210外的温度差在冷藏室门60 的内壁表面等产生结露而滴下水分的场合,滴下来的水分也能保持在蔬菜室门70的槽70a 中,或者流向左右。因此,能够防止水分流到蔬菜室门70的前面。接着,参照图6和图7,进一步说明大容量的供水容器400的具体构造。在这里, 图6是供水容器的外观图,图6(a)是立体图,图6(b)是中央纵剖面的立体图。图7是供水 容器的外观图,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左视图,图7(c)是主视图,图7(d)是仰视图, 图7(e)是右视图,图7(f)是表示开关机构的示意图的部件构成图。而且,在图7中,基于 图示的关系,将图7(c)定义为主视图,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7(b)为主视图进行说明。在图6、图7中,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由以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下部 壳410、和以不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上壳411构成容器主体404。下部壳410具备具有深 度且上部敞开的杯形状,作为容纳水的主体。另一方面,上壳411具备覆盖下部壳410的上 端部的敞开部的罩形状。而且,上壳411通过可装卸地安装在下壳410上,从而可以清扫下 部壳410内部。容器主体404具备高度尺寸Hl比横宽尺寸Wl大且深度尺寸Dl比该高度尺寸Hl 大的具有进深的箱型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具备4L左右的容量。下部壳410的正面侧的壁面从下方垂直立起,其上端逐渐倾斜形成下部倾斜面 405地向前方伸出地形成。另一方面,上壳411基本上具备薄的形状,但是正面侧的前端部 其上面从端部逐渐立起形成倾斜面412地隆起,该隆起部413的后端具备与后方的平坦部 414用下降的倾斜面连接的形状。而且,在倾斜面412上形成较大地开口的供水部403,并安装有可覆盖该供水部 403的可开关的开关盖402。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下部壳410的前部上端部、和覆盖该前部上端部的上壳411的 前端部形成伸出部401。因而,该伸出部401做成前端部细,上面向上方立起,下面向下方倾 斜,朝向后方在上下方向打开的形状。根据该形状,可以在使用者一侧容易看到供水部403, 并且使供水部403的前端部变低容易加上塑料瓶的注入口。而且,下面通过向下方倾斜,减 轻了供给的水的跳回。另外,开关盖402以形成于倾斜面412的后端部的水平的旋转轴Ql为中心可打开 地安装。而且,在成为开关盖402的前部的倾斜面412的前部设有开关盖402的开关按钮 415。在这里,如图7(f)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开关盖402的后端部形成通孔416,在 该通孔416中插入具备螺旋弹簧的旋转轴部件417。该旋转轴部件417在中央的螺旋弹簧 417a的两侧安装有轴部件417b。另一方面,在供水部403的后端部的两侧成对地设置固 定旋转轴部件417的一端部的轴固定部418 ;和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部件417的另一端部 的游动轴承(” 'J 一軸受)部419。旋转轴部件417以与游动轴承部419嵌合的轴部件417b固定在通孔416中的方 式插入。而且,以打开了开关盖402的状态为基准来安装该固定后的轴部件417b和游动轴 承部419、固定轴承部418和另一个轴部417b。然后,通过螺旋弹簧417a的作用,维持用开 关按钮415关闭了使要回到打开状态的开关盖402的状态。根据该构造,若操作开关按钮415解除关闭了开关盖402的状态,则通过螺旋弹簧417a的作用可以打开开关盖402。而且,在该构造中,由于可以使棒状的旋转轴部件417具 备弹簧功能,所以能够使开口机构变得紧凑。而且,根据该构造,若将螺旋弹簧417a在压缩 后的状态下插入游动轴承部419与固定轴承部418之间,则通过螺旋弹簧417a的要向两侧 伸展的作用,旋转轴部件417可靠地保持在游动轴承部419与固定轴承部418之间,因此 能够提高组装性。还有,在该构造中,若对打开时的开关盖402施加过度的力,则螺旋弹簧 417a进一步延长,旋转轴部件417从游动轴承部419与固定轴承部418之间脱离,所以能够 减轻破损。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向前方伸出且向前下降(^ >9 )的倾斜面412设有 供水部403,因此即使在将该供水容器400安置在冷藏室210上的状态下也能从塑料瓶等进 行供水。而且,在进行该供水时,能够操作开关按钮415将开关盖402向后方打开,所以开 关盖402供水时不会成为妨碍。另外,如图7(c)所示,供给到供水部403的水一端与下部倾斜面405接触之后投 入到供水容器400内,所以能够减轻所投入的水跳回而落到使用者上的情况。另外,伸出部401的下方的下部壳410的壁面作为进入到后方的凹部406形成。在 该实施方式中,利用该伸出部401的下方空间设有把手部407。该把手部407是以长度方向 作为上下方向的握紧把手,将下端部安装在凹部406的下方,将上端部与伸出部401的下部 连接。根据该构造,由于可以将把手部407收纳在伸出部401的投影面积内,所以能够将 供水容器400做成箱型的紧凑的形状。而且,能够与具备供水部403的伸出部401 —起将把 手部407设置在供水容器400的最前部,所以容易进行供水容器400的装卸。还有,把手部 407做成纵型的握紧把手,所以在进行装卸时减轻了强迫使用者做出过度的姿势的情况。另外,如图6 (a)、图6 (b)所示,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在上面后端部形成 阶梯部420,一对连接管421从构成该阶梯部420的上壳411的后端部以收纳在下部壳410 的投影面积内的方式设置。该连接管421用于与制冰装置用泵473和冷水用泵474连接, 通过设置成收纳在下部壳410的投影面积内,从而减轻了在该阶梯部420的上部突出的连 接管421在搬运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破损的情况。而且,连接管421的另一端沿着上壳411的内壁面水平延伸,其前端向下方弯曲, 并且在其前端安装供水过滤器部422。该供水过滤器部422具备底面以格子状的网敞开的 箱型形状,在其内部内装有供水过滤器423。供水过滤器部422的敞开部分以在与下部壳 410的内部底面之间能形成间隙的方式安装在连接管421的另一端上。根据该实施方式,从供水过滤器部422的敞开部分引入的水用供水过滤器部422 净化,并从连接管421引入到制冰装置用泵473或冷水用泵474。另外,在图7(d)中,在下部壳410的两侧形成有一对保持凹部424,而且在底面上 设有在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突起肋425。在该实施例中,从冷藏室210取出供水容器400 时,例如用右手保持把手部407,并保持原样地向跟前拉出。此时,通过具备突起肋425,减 轻供水容器400与底座板471的接触摩擦,能够以轻微的力拉出。而且,在从冷藏室210拉 出供水容器400时,则需要用左手保持该供水容器400,但此时,由于可以将左手附加在保 持凹部似4并从下方支撑,所以通过保持凹部似4能减轻左右的滑动。接着,参照图8和图9,说明供水容器400在冷藏室210的设置状态。在这里,图8是供水容器与容器底座部的关系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安装结构的展开图,图8(b)是表 示底座板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供水容器近旁和蔬菜室的纵剖视图。在图8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将供水容器400安装在冰箱1时,通过箱底座部470 进行安装。如上所述,该容器底座部470包括安装在冷藏室210后方的容器底座主体部 472 ;和向其前方伸出地形成的底座板471。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隔开冷藏室210与蔬菜室沈0的没有绝热材料的横隔壁4上 设置供水容器400。该横隔壁4包括用于实现冷藏室门60与蔬菜室门70的紧密贴合的强 度部件450、和该强度部件450的后方的隔板451地构成。S卩,横隔壁4在闭塞了冷藏室门 60及蔬菜室门70时分别与各门60、70紧密贴合,从而明确区分冷藏室210及蔬菜室沈0。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横隔壁4利用在内部没有绝热材料的材料,将隔板451做成双重 构造,形成冷藏室210的水平返回通道22a。S卩、隔板451包括形成冷藏室210的内部底面的上部隔板452、和构成下部的下部 隔板453地构成。而且,下部隔板453由铝材料等形成具备辐射功能,并且具备覆盖上层抽 屉式容器264上部的盖功能。还有,上部隔板452为了从冷藏室210也能目视具备辐射功 能的下部隔板453,而由透明板妨4和从周围支撑该透明板的框体455构成。这样,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通过使横隔壁4的上面在前后方向移动从 而进行装卸。因此,伴随供水容器400的移动的横隔壁4的损伤成为大问题。尤其是,在该 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4L的容量,因此若大约4kg的重物在横隔壁4上面移动,则上述问题 较大。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横隔壁4在其内部形成有水平返回通道22a,所以还需要强化支 撑供水容器400的强度。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用透明板妨4构成横隔壁4,并且其上 面具备凹凸形状,因此上述问题进一步扩大。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支撑、弓I导供水容器400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底座 板471。该底座板471形成为具有用强度部件450和冷藏室210的背面壁支撑其两端部的 长度,所以能解决上述问题。而且,由于底座板471在与纵隔壁3相对的单侧具备向上方伸 出的引导肋475,所以可以将所插入的供水容器400引导在规定的位置。另外,容器底座主体部472安装在底座板471的后方上部。在容器底座主体部472 的前面上部,形成有与供水容器400的阶梯部420嵌合的突出部476,在该突出部476上设 有与供水容器400的连接管421吻合的管承受部477。这样,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将供水容器400沿着底座板471插入并压入,能够简 单地连接连接管421与管承受部477。在图9中,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的上面在前部形成隆起部413,其后部 作为比隆起部413形成得低一层(高度尺寸dl)的平坦部414。而且,以在安置了供水容器 400的状态下在该平坦部414的上方收纳第一隔架211的方式设定第一隔架211的尺寸。S卩,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在隆起部413的后端部即最顶部P3与第一隔架211 的前端部Pl之间形成间隙d2的方式设定第一隔架211的前后长度,从而能够较大地打开 开关盖402。另外,就第一隔架211的厚度(上下高度)和安装的高度而言,以第一隔架211的 上面与最顶部P3的高度大致一致的方式设定高度尺寸dl。由此,减轻了在第一隔架211上 存取的食品等与隆起部413和第一隔架211的前端部碰撞而使隆起部413和第一隔架211破损,或者食品等掉下,还有减轻放入杯等中的东西溢出。另外,供水容器400的前端部P4以位于第一隔架211的前端部Pl与箱体2的前 端部P2之间的方式设定其大小。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从地面到横隔壁4上面的高度HlO设定为830mm,在该横 隔壁4的上面设有高度尺寸Hl为200mm的供水容器400。因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对配置在 从地面到供水容器400的最顶部P3的高度尺寸Hll为IOOOmm左右的位置上的供水部403 供水。该高度设定为与标准的大人的肘的高度相同程度的高度,所以不会强迫做出过度的 姿势,能通过塑料瓶等供水。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供水容器400的把手部407也位于900mm程度的高度 上,所以在保持该把手部407进行供水容器400的装卸时也不会迫使使用者做出过度的姿势。接着,参照图10,具体说明该供水容器400安置在冷藏室210的状态下的使用性 能。在这里,图10是说明向供水容器的供水动作的动作流程图。首先,涉及该实施方式的被称为并置的冰箱1在各外国,是标准类型的储藏室的 布置结构。因而,当设定供水容器400的容量时,还需要考虑各外国的消费量。例如,调查 了在中近东各国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同种类并置式冰箱的使用情况,在样 品数100家庭的结果中,饮用冷却的水的次数一天最多为10次,若一次的使用量为200cc 则每天最多有2L的消费量。而且,冰的使用频率一天最多为11至12次地进行离冰,若一 次为lOOcc,则每天最多有1. IL至1. 2L的消费量。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冷水和制冰的总消费量3. 2L增加了若干余量,将 供水容器400的容量设定为3. 5L至4L。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冰的使用频率,将冰 容纳部的容量设定为1. 7L。若是该容量则即使冰的使用量增加了也能对应。另外,若是该 4L的供水容器400,则确保了该足够的冰的容量,也能确保2. 3L的冷水,所以即使上述冷水 的消费量增加一些也能对应。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供水容器400从冷藏室210取出之后从自来水道供水或者可进 行内部的清扫,但是在频繁拆卸有重量的供水容器400存在问题。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 如图10所示,即使在将供水容器400固定在冷藏室210的状态下也能以舒服的姿势进行供 水。S卩,在图10中,若打开冷藏室60,则如图10(a)所示,供水容器400固定在冷藏室 210的下部左侧。在该固定了的状态下,在第一隔架211的前部露出了用开关盖402封闭的 供水部403。若是该供水部403被关闭的状态,则在第一隔架211存取食品时尘埃不会混入 到供水容器400内。另外,由于具备供水部403的倾斜面412与第一隔架211无阶梯地连 续,因此能够减轻放置了食品的容器与供水容器400碰撞而掉下食品的情况。而且,第一隔 架211是透明的,所以能够完全地监视冷藏室210内的食品。另外,若从该图10(a)的状态如图10(b)所示,在操作设于供水容器400的上面最 前部的开关按钮415时,则如图10(c)所示,开关盖402向后方打开,如图10(d)所示成为 开关盖402打开的状态。即、可以用一次操作简单地打开开关盖402。该图10(d)的状态是供水部403较大地敞开,且在其后方开关盖402为立起姿势 的状态,可以明确地分离第一隔架211和供水部403。另外,供水部403的跟前是前方比后方低,所以如图10(e)所示,可以轻松地进行在供水部403的跟前附加塑料瓶的注入口的供 水。而且,从供水部403注入的水如图7(c)所示,利用下部倾斜面405减轻了向使用 者一侧的跳回,而且,向后方的跳回被立起姿势的开关盖402阻止而减轻。另外,在供水时, 能维持开关盖402的打开状态,所以可以用两手保持塑料瓶的同时进行供水。另外,如图10(f)所示,当结束供水时,则以关闭开关盖402的动作成为开关盖402 的前端由开关按钮415锁定的状态,所以可以用一次操作进行关闭动作。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与供水容器400邻接的下部容纳袋220的具体构造。 在这里,图11是表示下部容纳袋的安装状态的外观图,图11(a)是安装了下部容纳袋的冷 藏室门的外观立体图,图11(b)是表示冷藏室门的开关状态的横剖视图。图12是下部容纳 袋的外观图,图12(a)是从正面观察的立体图,图12(b)是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在图11和图12中,在上部具备冷藏室的极为一般的冰箱中,在冷藏室门的内壁上 设置容纳袋提高容纳性。尤其是,由于在冷藏室门的内壁的下部设置的容纳袋位于容易使 用的高度,在隔架的前部确保很大空间,设有大型容纳袋。在涉及该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在冷藏室门60的内壁的下部配置有大型的下部容 纳袋220。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供水容器400的前端部(伸出部401)在第一隔架 211的前方伸出地形成,因此处于难以设置大型的容纳袋的环境。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大型的容纳袋与供水容器400重叠的部分切割 而形成了切口部221的下部容纳袋220。该切口部221具有即使开关冷藏室门60也不会使 下部容纳袋220与供水容器400接触程度的适当间隙,而且角部以很大的圆角地形成。在图11 (a)和图12表示具备这种特征的下部容纳袋220的外观。该下部容纳袋 220具备在形成于冷藏室门60的内壁面的两侧的安装肋66上与其他容纳袋219同样地嵌 合两侧进行安装的构造。因此,下部容纳袋220的横宽设定为与其他容纳袋219的横宽相 同的长度,在其两侧面壁设有上端封闭下方敞开的安装槽223。根据该构造,在设于安装肋66的未图示的安装突起部通过安装槽223从上方嵌 合,从而可以将下部容纳袋220安装在冷藏室门60上。而且,若是该构造,可以将下部容纳 袋220交换为其他容纳袋,因此向不采用供水容器400的机种的展开成为可能。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下部容纳袋220通过采用切口部221,从而具备深度尺寸 大的第一容纳部4 和与切口部221邻接地形成的深度尺寸小的第二容纳部427。因此,可 以在较大的第一容纳部似6上容纳塑料瓶和啤酒瓶等的大型食品,较小的第二容纳部427 能够容纳具有使用频率的小型食品。另外,该下部容纳袋220做成背面侧敞开且将冷藏室门60的内壁面作为背面壁的 构造。而且,将下部容纳袋220上下进行二分割,用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上部,用不透明的 树脂材料形成下部。由此,可以隐藏积存在底部的尘埃等,并且即使容纳了高度低的食品也 能通过透明部容易确认内部。接着,参照图9和图13、图14,说明蔬菜室260的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在这里,图 13是表示上层抽屉式容器的拉出构造的剖视图。图14是上层抽屉式容器与其他抽屉式容 器的对比图。首先,在图9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做成将蔬菜室210的箱体容纳空间261用多个抽屉式容器263构成的多个密闭的容纳空间。具体来讲,将箱体容纳空间261在上下进行 三分割,将上层作为具有开关盖沈5的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将中层和下层作为由上部敞开 的容器^Sa构成的中层抽屉式容器、下层抽屉式容器^7b。这些上下三层的抽屉式 容器263可以通过设于蔬菜室260的两侧内壁面上的未图示的支撑导轨在前后方向移动并 从箱体容纳空间出入。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上层抽屉式容器264在容纳状 态中由横隔壁4覆盖上方。中层抽屉式容器及下层抽屉式容器配置在上层抽屉 式容器沈4的下方并具备覆盖容器^Sa上部的密闭盖沈9。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三个抽屉式容器沈3的容纳容量相同,将容纳容 量因机械室12的存在而变小的下层的下层抽屉式容器267向前方伸出至箱体2的前端部 P2地进行设置,在中层抽屉式容器和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前部形成空间270,利用 该空间270作为门容纳空间262。在图13中,涉及该实施方式的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与横隔壁4的下方邻接地配 置,而且,为了在其前部确保门容纳空间262而配置在蔬菜室沈0的后方。而且,涉及该实 施方式的冰箱1由于具备自动制冰装置300而在冷冻室门50上设置冰容纳部320和取出 口 350。因此,冷冻室门50有厚度,必然地,冷藏室门60的厚度也变大。因而,在上层抽屉 式容器沈4中,位于横隔壁4前部的冷藏室门60的门面9到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前端部 为止的长度DlO成为存取食品时的障碍物,因此存在如果不越过该障碍物将上层抽屉式容 器沈4向前方拉出,则不能从上层抽屉式容器264存取食品的问题。但是,在将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向前方拉出的场合,由于存在如果不与形成于蔬 菜室沈0的两内壁面上的未图示的支撑导轨以某种程度重叠,则不能保持上层抽屉式容器 264的问题,所以将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向前方较大地拉出的解决方案有限度。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前面,采用了伴随着上层抽屉式 容器264的向前方的移动而打开且在打开时容纳在横隔壁4的下方的开关盖沈5。S卩,在该 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包括上方敞开且前面侧倾斜地切割的容纳容器271 ;开关盖沈5 ;和通 过可动导向机构272在两侧支撑该开关盖沈5的两侧板273。可动导向机构272构成为包括形成于开关盖265两侧的上下端部上的上部支撑 突起27 和下部支撑突起274b ;以及在两侧支撑两个突起的第一支撑导轨27 和第二支 撑导轨27恥。第一支撑导轨27 是朝向后方形成的槽,在两侧支撑上部支撑突起27 ,使 上部支撑突起27 在大致水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二支撑导轨27 是在垂直方向形 成的槽,在两侧支撑下部支撑突起274b,使下部支撑突起274b在大致垂直方向移动。如图13(a)所示,开关盖265在容纳状态下以堵住容纳容器271的被切割的前面 部的方式并以垂直的姿势被保持。另一方面,如图13(c)所示,在拉出了上层抽屉式容器 264的状态下,在横隔壁4与中层抽屉式容器之间以水平的姿势被保持。接着,参照图13,更具体地说明伴随着该上层抽屉式容器264的移动的开关盖沈5 的开关动作。首先,图13(a)所示在容纳了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状态中,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 的前面由具备手把部276的容纳容器271的前部、和配置在其上部的纵向姿势的开关盖沈5 覆盖。从该状态,在通过手把部274将容纳容器271向前方拉出时,则纵向姿势的开关盖沈5的下端部由于容纳容器271的两侧的倾斜切割的壁面上部的导向导轨277而受到向前方推 压的作用。但是,开关盖265的下端部由于下部支撑突起274b与第二支撑导轨27 的嵌 合,向前方的移动被阻止,其应力使下部支撑突起274b沿着第二支撑导轨275向上方移动。随之,上部支撑突起27 沿着第一支撑导轨27 向后方移动。通过该动作,容纳 容器271向前方移动,从而开关盖265的下端部在导向导轨277上移动并向上方移动过去, 结果,如图13(c)所示,开关盖沈5以水平的姿势容纳在横隔壁4与移动后的容纳容器271 之间。另外,若将容纳容器271从图13(c)如图13(b)压入,则被导向导轨277支撑的开 关盖265也通过其自重,沿着导向导轨277逐渐下降,作为图13 (c),返回到图13 (a)所示的 原来的容纳状态。图14(b)表示的是具备上部敞开的容纳容器271a的现有技术。根据该现有技术, 由于容纳容器271a只能从上方存取食品,因此存在在容纳容器271a的敞开部的前面上端 部与冷藏室门60的下端部之间形成的食品出入空间D20变窄的问题。但是,如图14(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容纳容器271的前部的壁面被切割,因此 在容纳容器271的敞开部的前面上端部与冷藏室门60的下端部之间形成的食品出入空间 D20能够比图14(b)的现有技术大。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开关盖沈5隐藏在横隔壁 4的下方,因此存取食品时不会成为障碍。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冰箱1,前方敞开的箱体2由具备绝热材料的纵隔壁3分割为在 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储藏部100及第二储藏部200,各储藏部100、200由通过铰链部5安装 在上述箱体2的宽度方向两端侧上的门50、60、70闭塞,在闭塞第一储藏部100的门50上 设有在箱外可提供水的分配器部80,闭塞上述第一储藏部的门50由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 内闭塞该第一储藏部100的单一的门50构成,并且在上述第二储藏部200上在上下方向排 列设置多个门60、70。因此,在第二储藏部200储存物品或取出的场合,仅打开对应的门60 或70即可。另外,一般用分配器部80提供的水从门50的外部引入。具体来讲,形成有从门50 的外部通过铰链部5到达分配器部80的冷水用供水管7。但是,由于铰链部5是作为门50 开关时的轴的部分,因此在该部分不容易进行配管。关于这一点,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冰箱 1中,由于门50是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内闭塞第一储藏部100的部件(即一扇门),因此可 以将需要配管的铰链部5停留在最低限度所需的一个位置上。因而,能够简化冰箱1的构 造,能够提高制造的容易性和维护性。另外,在第二储藏部200上设有用于供给用上述分配器部80提供的水的供水容器 400,该供水容器400可以从第二储藏部200的敞开的前方一侧操作,该供水容器400配置 在上述第二储藏部200中与上述多个门60、70的任意一个对应的上下方向位置上。因而, 在操作供水容器400时,仅打开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门60、70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另外,作 为操作供水容器400的动作,考虑到以供水容器400为对象的各种动作,具体来讲,可举出 如上所述的在箱外取出供水容器400的动作,或者在保持将供水容器400配置在第二储藏 部200的状态下直接补充水的动作。另外,上述供水容器400配置在上述第二储藏部20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在这里, 第二储藏部20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相当于一般的使用者的手的高度,所以很自然容易伸出手。因而,当操作供水容器400时减轻了迫使使用者做出不合理的姿势。还有,上述供水容器400配置在上述纵隔壁3的近旁。因此,在第二储藏部200内 的与铰链部5在宽度方向相反侧的位置上配置供水容器400。因而,如图17所示,不需要全 部打开闭塞第二储藏部200的门60或70而是稍微打开,也能确保操作供水容器400所需 的空间。例如,用右手打开门60并用左右拉出空的供水容器400这样的动作成为可能。实施例2接着,参照图19,具体说明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lb。在这里,图19是涉及第 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图,图19(a)是打开了门状态的主视图,图19(b)是冷冻室的局部 纵剖视图。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和箭头等以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 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做成将自动制冰装置300设在冷冻室100的箱体容纳空 间105的顶面上,并将用该自动制冰装置300生成的冰用在冷冻室门50的内壁面上设置的 冰容纳部320接受并储存的结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9所示,也 能应用于在冷冻室门50的内壁面上设置自动制冰装置300和冰容纳部320的构造。该场合,容器底座部470的制冰装置用泵473与自动制冰装置300的连接,通过冷 冻室门50的上部的铰链部5并将制冰用供水管6进行配管来实现。而且,冷冻室100内的 制冰用供水管6为了不使制冰用供水管6内的冷水结冰而在箱体2的绝热材料内进行配 管。另外,对于其他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通用,因此省略说明。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20至图M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0是冷藏室210及蔬菜室 260的剖视立体图。图21是蔬菜室沈0的蔬菜室通道观0、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中层抽屉 式容器及下层抽屉式容器的立体图。图22是蔬菜室通道280的分解立体图。图 23是冷藏室及蔬菜室的局部剖视图。图M是图23的蔬菜室通道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在图20中,表示取出了蔬菜室沈0的蔬菜室通道观0、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中层 抽屉式容器及下层抽屉式容器等的状态。在背面壁22d上设有向蔬菜室吹出冷 气的蔬菜室吹出口 22dl。具体来讲,蔬菜室吹出口 22dl在背面壁22d的上下方向上设置多 个。由此,抑制蔬菜室沈0内的温度变化,能够抑制蔬菜室沈0内局部变高温或局部变低温 的所谓温度不均。而且,如图23所示,蔬菜室吹出口 22dl分别设置在与蔬菜室通道观0、上层抽屉式 容器264、中层抽屉式容器及下层抽屉式容器对应的高度上。另外,在纵隔壁3设有蔬菜室冷气返回口 22d2。具体来讲,蔬菜室冷气返回口 22d2 设在设有中层抽屉式容器沈3的高度的位置上。而且,蔬菜室冷气返回口 22d2与冷冻室 100的后方的冷却室16连通。即,蔬菜室冷气返回口 22d2设在与设有冷却室16的高度大 致相同的高度且冷气向换热器13的下方流动的高度上。由此,从蔬菜室吹出口 22dl吹到蔬菜室260内的冷气是从蔬菜室冷气返回口 22d2 流向冷却室16,并从换热器13的下方向上方流动进行换热再次向蔬菜室260吹出的循环结 构。在蔬菜室260上如图21所示,自上设有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中层抽屉式容器267a及下层抽屉式容器^7b。而且,在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上方设有蔬菜室通道观0。 任一个容器均构成抑制了气体移动的闭塞空间,以防止对储藏物直接吹冷气。而且,如图 20、图23及图M所示,蔬菜室吹出口 22dl分别设在蔬菜室通道观0、上层抽屉式容器264 下方、中层抽屉式容器267a下方及下层抽屉式容器后方。即,蔬菜室260做成通过间 接进行冷却,从而防止储藏物干燥,并能够防止储藏空间的湿度变低的结构。在上层抽屉式容器的上方设置的蔬菜室通道280如图22所示,是自下具有上层抽 屉式容器上壁部件280a、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0b、蔬菜室通道框架^Oc及导热性板 280d的结构。上层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Oa是构成上层抽屉式容器264的上壁部的部件。在蔬 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Ob上如图M所示,形成有冷气通道,以使从蔬菜室吹出口 22dl吹 出的冷气在上层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Oa上方从后方向前方流动。具体来讲,如图22(d) 所示,在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Ob的下面设有多个凸部^Obl。而且,通过组合上层抽屉 式容器上壁部件^Oa和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Ob,形成冷气通道。S卩、上层抽屉式容器 上壁部件^Oa的上面形成冷气通道的一面,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Ob形成冷却通道的 上面及侧面。蔬菜室通道用框架^Oc与上层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Oa用螺钉^Oe配合, 在由此形成的空间内设有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0b。从而,抑制对上层抽屉式容器沈4的储藏物直接吹冷气进行间接冷却,而且可以 使冷气从蔬菜室的后方向前方流动。另外,在蔬菜室通道用绝热材料^Ob的上方通过蔬菜室通道用框架^Oc设有导 热性板280d。蔬菜室通道框架^Oc及上层抽屉式容器上壁部件^Oa为树脂制,与此相对, 导热性板^Od为金属制(例如铝)。而且,如图23所示,在隔开蔬菜室沈0与冷藏室210 的横隔壁4上设有向冷藏室210吹出的冷气所通过的返回通道22。如图M所示,导热性板 ^Od设在横隔壁4的下方近旁。换言之,导热性板^Od设在返回通道22的下方近旁。由 此,由通过返回通道22的冷气,冷却导热性板观0。从而,即使在换热器13的除霜运转中等 在蔬菜室260内没有冷气供给的场合,也可以通过低温的导热性板^Od的辐射热,能够抑 制蔬菜室沈0内的温度变化,能够减轻因温度变化给储藏物造成的负载。而且,即使在换热器13的除霜运转中等在冷藏室210内没有冷气供给的场合,也 可以通过在冷藏室的背面设置的辐射板222及导热性板^Od,抑制冷藏室210内的温度变 化,能够减轻因温度变化对储藏物造成的负载。另外,对于其他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实施例4以下,参照图25至图27,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5是冷冻室100的纵剖视 图。图沈是冷藏室210的纵剖视图。图27是冷冻室100及冷藏室210的俯视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冷却室16设在冷冻室100的后方且下方,将机械室设在冷藏 室210的后方且下方。换言之,冷却室16和机械室12排列设置在冰箱1的后方下部的左 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室16内并在前后方向排列地设置两个换热器13,在各自下方 设有除霜加热器17、17。S卩、冷冻室100的下部做成向前方突出了相当于设置换热器13的 尺寸量的形状。于是,以与该冷冻室100的突出形状的高度位置及前后方向位置一致地将 机械室12设在冷藏室210的后方。由此,能够取得冷冻室100与冷藏室210的容纳容积的平衡,而且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另外,一般冷冻室100比冷藏室210温度低,所以将成为高温的机械室12设在冷 藏室210的后方,将冷却室16设在冷冻室100的后方,从而减少来自机械室12的温度影响。 由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即,能够降低冷却所需的能量。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冷冻室100和冷藏室210被纵隔壁3在左右划分,但 也可以是在冷藏室210的下方再设置蔬菜室的结构。该场合,在蔬菜室的后方且下方设置 机械室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机械室12设在冷藏室210的后方且下方,但也可以 是将机械室12设在冷藏室210的后方且上方的结构。由此,能有效利用手不容易到达的空 间即冷藏室210的上部后方,并能提高使用性能。接着,对冷冻室100的冷气流动进行说明。在冷却室16的上方并在冷冻室100的 后方整个范围内设有连通的冷冻室背面通道18。而且,在冷冻室背面通道18中并在与多个 隔架101的高度相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中间冷气吹出口 104。另外,在冷冻室背面通道18 的上部设有送风风扇14。在送风风扇14的高度位置的冷冻室背面通道18上设有上部冷气 吹出口 103。而且,在冷冻室100的下部后方设有冷冻室冷气返回口 19a。冷冻室冷气返回 口 19a与冷却室16连通,而且设在冷气从换热器13的下方流入的位置。由此,用冷却室16的换热器13进行换热后的冷气在冷冻室背面通道18中向上方 流动,并由送风风扇14从中间冷气吹出口 104及上部冷气吹出口 103向冷冻室100内吹出。 吹到冷冻室100内的冷气是从冷冻室冷气返回口 19a返回到冷却室16,与换热器13进行换 热,再次向冷冻室100内吹出的循环构造。这样,通过将送风风扇14设在冷冻室背面通道 18的最上部,将冷冻室冷气返回口 19a设在冷冻室100的最下部,从而冷气在冷冻室100的 上下整体中循环,能提高冷冻室100内的冷却效率。接着,对冷藏室210的冷气流动进行说明。在纵隔壁3的送风风扇14的高度位置 上设有与冷藏室210连通的连通风道21。在冷藏室210的后方且上部设有与连通风道21 连接并将冷气向冷藏室210吹出的上部冷气吹出口 213。而且,在纵隔壁3的下部且冷藏室 210 一侧设有冷藏室冷气返回口 22d4。冷藏室冷气返回口 22d4与设在纵隔壁3的冷藏室 冷气返回通道22d3连接,并与冷却室16连通。由此,用冷却室16的换热器13进行换热后的冷气在冷冻室背面通道18中向上方 流动,并由送风风扇14分支为向冷冻室100吹出的冷气和在连通风道21流动的冷气。在 连通通道21内流动的冷气从上部冷气吹出口 213向冷藏室210吹出,并从冷藏室冷气返回 口 22d4通过冷藏室冷气返回通道22d3,返回冷却室16。然后,与换热器13进行换热,再次 向冷藏室210吹出冷气,从而形成循环构造。这样,由于上部冷气吹出口 213设在冷藏室210的最上部,冷藏室冷气返回口 22d4 设在冷藏室210的最下部,所以冷气在冷藏室210的上下整体范围内循环,能提高冷藏室 210内的冷却效率。而且,在冷藏室210是上部划分为冷藏室而下部划分为蔬菜室的结构的 场合,通过在纵隔壁3的下部且蔬菜室一侧设置冷气返回口,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对于其他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涉及本发明的冰箱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发明的主要内 容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用分配器部80提供的水从供水容器400供给,但是并 不限于此,也可以从自来水管直接进行供水。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与由横隔壁4将第二储藏部200上下分割的上部储藏 室210及下部储藏室260对应地设置门60、70,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必将上部储藏室 210在内部分割而仅设置多个门。而且,闭塞第二储藏部200的门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前方敞开的箱体由具备绝热材料的纵隔壁分割为在宽度方向排列的第 一储藏部及第二储藏部,各储藏部由通过铰链部安装在上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门闭 塞,在闭塞第一储藏部的门上设有在箱外可提供水的分配器部,该冰箱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储藏部设有用于供给用上述分配器部提供的水的供水容器, 上述冰箱具有与上述供水容器连接的供水泵、与该供水泵及制造用上述分配器部提 供的冰的制冰装置连接并对上述制冰装置供给上述供水容器内的水的制冰用供水管;以及 与上述供水泵及上述分配器部连接并对上述分配器部供给上述供水容器内的水的冷 水用供水管,上述制冰用供水管及上述冷水用供水管的一部分设在冰箱的外侧,设在该外侧的上述 制冰用供水管及上述冷水用供水管分别用制冰用供水管罩及冷水用供水管罩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水容器可从第二储藏部的敞开的前方一侧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水容器配置在上述第二储藏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水容器配置在上述纵隔壁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性能良好且能够减少冷气流出的冰箱。涉及本发明的冰箱(1)的结构是,前方敞开的箱体(2)由具备绝热材料的纵隔壁(3)分割为在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储藏部(100)及第二储藏部(200),各储藏部(100、200)由通过铰链部(5)安装在箱体(2)的宽度方向两端侧上的门(50、60、70)闭塞,在闭塞第一储藏部(100)的门(50)上设有在箱外可提供水的分配器部(80),且特征是,闭塞第一储藏部(100)的门(50)由在上下方向整体范围内闭塞该第一储藏部(100)的单一的门构成,而且在第二储藏部(200)在上下方向排列地设有多个门(60、70)。
文档编号F25D23/10GK102080907SQ20101056568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山田三纪夫, 熊仓秀雄, 藤岛升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