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694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从高温再生器向冷凝器输送制冷剂的制冷剂管中具备阻尼器的吸收式制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具备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及吸收器并将它们进行配管连接而分别形成吸收液及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吸收式制冷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在该吸收式制冷机中,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通过经由在低温再生器的吸收液积存部配置的传热管及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的制冷剂管连接。由高温再生器加热而从吸收液分离的制冷剂蒸气通过在制冷剂管中流通的过程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该制冷剂液在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的压差的作用下在制冷剂管内移动。为了使在制冷剂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下降并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的温热使低温再生器内的吸收液、来自吸收器的稀吸收液充分加热,在制冷剂管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的下游侧设置有施加流路阻力的流量控制阀、节流孔等流路阻力机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87315号公报但是,吸收式制冷机随着供给到该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冷却水的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下降而性能(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提高。然而,当冷却水入口温度下降到小于任意温度时,由于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的压差随着高温再生器的压力降低而变小,因此若如上述以往的吸收式制冷机那样设置流路阻力机构,则制冷剂的流动性下降。若制冷剂液的流动性下降,则产生制冷剂液积存在制冷剂管的低温再生器附近、或制冷剂液在制冷剂管中往返于低温再生器的状态,由此在低温再生器中的吸收液的加热再生变得不稳定,甚至可能产生向热负载供给的载冷剂的出口侧的温度反复上下变动的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冷却水的温度低也能够稳定运转的吸收式制冷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制冷机具备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及吸收器,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通过经由低温再生器的制冷剂管连接,在该制冷剂管设置有施加流路阻力的流路阻力机构和绕过该流路阻力机构的旁通管,在该旁通管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使冷却水依次通过所述吸收器及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管,在所述冷却水管的吸收器入口侧设置有计测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具备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的阀控制机构。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以下时,所述阀控制机构使所述开闭阀全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计测到的温度达到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时,所述阀控制机构使所述开闭阀全闭。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构成为,具备控制所述高温再生器的进热量的进热量控制阀,所述阀控制机构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和所述进热量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所述开闭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低温再生器的下游侧的所述制冷剂管中设置有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该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进行在所述制冷剂管中流通的制冷剂与在从所述吸收器延伸的稀吸收液管中流通的稀吸收液之间的热交换,在所述高温再生器设置有检测该高温再生器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制冷剂管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出口侧设置有计测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所述阀控制机构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使冷却水依次通过吸收器及冷凝器的冷却水管、在冷却水管的吸收器入口侧设置有计测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并且具备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的阀控制机构,因此例如在例如冷却水温度低时以使在旁通管中流通的制冷剂量增加的方式来控制开闭阀,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管的制冷剂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稳定运转。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说明开闭阀的控制的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示意结构图。符号说明1蒸发器2吸收器4B燃料控制阀(进热量控制阀)5高温再生器6低温再生器7冷凝器15冷却水管16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21A第一稀吸收液管(稀吸收液管)31制冷剂管41阻尼器(damper)(流路阻力机构)42旁通管43开闭阀50控制装置(阀控制机构)53压力传感器62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3制冷剂温度传感器
100吸收式制冷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示意结构图。吸收式制冷机100是作为制冷剂使用了水、作为吸收液使用了溴化锂(LiBr)水溶液的双重效用型吸收式制冷机。如图1所示,吸收式制冷机100具备蒸发器1 ;与该蒸发器1并列设置的吸收器2 ;收纳上述蒸发器1及吸收器2的蒸发器吸收器壳体3 ;具备气体燃烧器4的高温再生器5 ;低温再生器6 ;与该低温再生器6并列设置的冷凝器7 ;收纳上述低温再生器6及冷凝器7的低温再生器冷凝器壳体8 ;低温热交换器12 ;高温热交换器13 ; 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 ;稀吸收液泵Pl ;浓吸收液泵P2 ;制冷剂泵P3,并且将上述各设备经由吸收液管21 25及制冷剂管31 35等进行配管连接。另外,符号14为用于将在蒸发器1内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载冷剂向未图示的热负载(例如,空气调节装置)循环供给的冷/热水管,形成为该冷/热水管14的一部分的传热管14A配置在蒸发器1内。在冷/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下游侧设置有计测在该冷/ 热水管14内流通的载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1。符号15是用于使冷却水依次流通吸收器2及冷凝器7的冷却水管,形成为该冷却水管15的一部分的各传热管15A、15B分别配置在吸收器2及冷凝器7内。符号50为担当吸收式制冷机100整体的控制的控制装置。上述的温度传感器61在控制装置50的控制下将计测结果向控制装置50输出。吸收器2具有将通过蒸发器1蒸发的制冷剂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并将蒸发器吸收器壳体3内的压力保持为高真空状态的功能。在该吸收器2的下部形成有稀吸收液积存部 2k,该稀吸收液积存部2A积存吸收制冷剂蒸气而稀释的稀吸收液,设置有通过变换器51而被控制为频率可变的稀吸收液泵Pl的稀吸收液管21的一端与该稀吸收液积存部2A连接。 稀吸收液管21在稀吸收液泵Pl的下游侧分支成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和第二稀吸收液管 21B,第一稀吸收液管21A经由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第二稀吸收液管21B经由低温热交换器12后再次合流。并且,稀吸收液管21的另一端分支成第三稀吸收液管21C和第四稀吸收液管21D,第三稀吸收液管21C经由高温热交换器13后在气层部5B开口,该气层部5B 位于在高温生成器5内形成的热交换部5A的上方,第四稀吸收液管21D在形成于低温再生器6内的上部的气层部6A开口。在高温再生器5的下部收容有气体燃料器4,该气体燃料器4具备对例如城市煤气等燃料进行点火的点火器4A、控制燃料量而使热源量可变的燃料控制阀(进热量控制阀)4B。气体燃烧器4在接收到控制装置50输出的燃烧信号时使煤气燃烧,且燃料控制阀 4B的开度由控制装置50根据温度传感器61计测到的温度来控制。在高温再生器5中,在气体燃烧器4的上方形成有以该气体燃烧器4的火焰作为热源而对吸收液进行加热再生的热交换部5A。该热交换部5A与在气体燃烧器4中燃烧的废气流通的排气路径17连接,在热交换部5A的侧方形成有浓吸收液积存部5C,该浓吸收液积存部5C积存通过该热交换部 5A加热再生后从该热交换部5A流出的浓吸收液。在该浓吸收液积存部5C设置有检测积存于浓吸收液积存部5C(高温再生器5内)内的吸收液的液面水平的液面传感器52。
浓吸收液管22的一端与浓吸收液积存部5C的下端连接,该浓吸收液管22的另一端经由高温热交换器13与从低温再生器6延伸的中间吸收液管M合流。高温热交换器13 通过从浓吸收液积存部5C流出的高温的吸收液的温热来加热在第三稀吸收液管21C中流动的吸收液,实现了高温再生器5中的气体燃烧器4的燃料消耗量的降低。并且,浓吸收液管22的高温热交换器13上游侧与吸收器2通过吸收液管23连接,吸收液管23上设有开闭阀VI。低温再生器6以通过高温再生器5分离的制冷剂蒸气为热源,将积存于在气层部 6A的下方形成的吸收液积存部6B内的吸收液加热再生,在吸收液积存部6B配置有传热管 31A,该传热管31A形成为从高温再生器5的上端部向冷凝器7的底部延伸的制冷剂管31 的一部分。通过使制冷剂蒸气在该制冷剂管31中流通,制冷剂蒸气的温热经由上述传热管 31A向积存于吸收液积存部6B内的吸收液传递,该吸收液被浓缩。中间吸收液管M的一端与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连接,该中间吸收液管24的另一端与上述浓吸收液管22合流而形成浓吸收液管25。该浓吸收液管25经由浓吸收液泵P2及低温热交换器12与设置于吸收器2的气层部2B上部的浓液散布器2C连接。低温热交换器12通过从高温再生器5的浓吸收液积存部5C流出的浓吸收液及从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流出的中间吸收液的温热来加热在第二稀吸收液管21B中流动的稀吸收液。另外,在浓吸收液泵P2的上游侧设置有绕过该浓吸收液泵P2及低温热交换器12的旁通管25A、25B,在浓吸收液泵P2的运转停止时,从高温再生器5的浓吸收液积存部5C流出的浓吸收液及从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流出的中间吸收液通过旁通管25A、25B而不经由低温热交换器12地向吸收器2内供给。如上述那样,高温再生器5的气层部5B与在冷凝器7的底部形成的制冷剂液积存部7A通过制冷剂管31连接,该制冷剂管31经由在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配管的传热管31A及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在该制冷剂管31中,在制冷剂放泄回收器16的下游设置有施加流路阻力的阻尼器(流路阻力机构)41,在该阻尼器41的作用下,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下降,且在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蒸气与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之间充分进行热交换,并且,在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蒸气与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之间充分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管31的传热管31A上游侧与吸收器2的气层部2B通过制冷剂管32连接上,在制冷剂管32上设有开闭阀V2。另外,冷凝器7的制冷剂液积存部7A与蒸发器1的气层部IA通过设有U形密封部33A的制冷剂管33连接。此外,在蒸发器1的下方形成有积存液化后的制冷剂的制冷剂液积存部1B,该制冷剂液积存部IB与配置于蒸发器1的气层部IA上部的散布器IC通过设有制冷剂泵P3的制冷剂管34连接。该制冷剂管34的制冷剂泵P3下游侧与吸收器2的吸收液积存部2A通过设有开闭阀V3的制冷剂管35连接。另外,冷却水管15的传热管15B出口侧与冷/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的出口侧通过设有开闭阀V4的连通管36连接。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吸收式制冷机100实行从冷/热水管14取出冷水的制冷运转。在制冷运转时,通过控制装置50来控制投入到吸收式制冷机100的热量,从而使经由冷/热水管14向未图示的热负载循环供给的载冷剂(例如冷水)在蒸发器1出口侧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61计测的温度)达到规定的设定温度、例如7°C。具体来说,控制装置50起动所有的泵Pl P3且使气体在气体燃烧器14中燃烧,并且控制气体燃烧器4的火力以使温度传感器61计测的载冷剂的温度达到规定的7°C。此外,在制冷运转时,开闭阀 Vl V4关闭。通过稀吸收液泵Pl从吸收器2经由稀吸收液管21向高温再生器5输送的稀吸收液在该高温再生器5中由基于气体燃烧器4的火焰及高温的燃烧气体加热,因此该稀吸收液中的制冷剂蒸发分离。在高温再生器5中使制冷剂蒸发分离而浓度上升的浓吸收液通过浓吸收液管22在浓吸收液管25的浓吸收液泵P2的作用下经由高温热交换器13向浓吸收液管25流动。通过稀吸收液泵Pl从吸收器2经由稀吸收液管21向低温再生器6输送的稀吸收液由从高温再生器5经由制冷剂管31被供给而流入传热管31A的高温的制冷剂蒸气加热, 该稀吸收液中的制冷剂蒸发分离。在低温再生器6中将制冷剂蒸发分离而浓度上升的中间吸收液在中间吸收液管M中流动,与在浓吸收液管22中流动的浓吸收液在浓吸收液管25 中合流。合流的浓吸收液经由低温热交换器12向吸收器2输送,并从浓液散布器2C的上方被散布。另一方面,在低温再生器6中分离生成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7冷凝而积存在制冷剂液积存部7A中。然后,在制冷剂液积存部7A中积存多量制冷剂液时,该制冷剂液从制冷剂液积存部7A流出,并经由制冷剂管33进入蒸发器1,通过制冷剂泵P3的运转经由制冷剂管34汲取液体,从而从散布器IC向冷/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上散布。由于散布到传热管14A上的制冷剂液从通过传热管14A的内部的载冷剂获取气化热而蒸发,因此在传热管14A的内部通过的载冷剂被冷却,这样,温度下降后的载冷剂从冷 /热水管14向热负载供给,从而进行制冷等的冷却运转。然后,在蒸发器1中蒸发的制冷剂进入吸收器2,被通过高温再生器5以及低温再生器6供给而从上方散布的浓吸收液吸收后,其积存于吸收器2的稀吸收液积存部2A,并通过稀吸收液泵Pl向高温再生器5输送,反复进行上述循环。此外,吸收液吸收制冷剂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配置在吸收器2内的冷却水管15的传热管15A冷却。但是,在吸收式制冷机100中,随着供给到该吸收式制冷机100的冷却水的温度 (冷却水入口温度)降低而性能(COP)提高。通常,冷却水入口温度设定为约32°C,当该冷却水入口温度下降到小于任意温度(例如,17°C )时,伴随着高温再生器5的压力下降,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由于在制冷剂管31中设置有阻尼器41,因此在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时,制冷剂的流动性变差。由此,产生制冷剂液在制冷剂管 31的低温再生器6附近积存或制冷剂液在制冷剂管31中往返于低温再生器6的状态(以下,简称滞留状态),甚至可能产生向热负载供给的载冷剂的出口侧的温度反复上下变动的波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绕过设置在制冷剂管31上的阻尼器41的旁通管 42 ;设置于该旁通管42的开闭阀43 ;设置于冷却水管15的吸收器2入口侧而计测冷却水入口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 ;根据该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控制开闭阀43 的控制装置(阀控制机构)50。如上述那样,制冷剂的滞留缘于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与冷却水入口温度对应。开闭阀43是构成为能够全开及全闭的操作阀,根据控制装置50的控制来动作。冷
7却水温度传感器62根据控制装置50的控制而将计测结果向控制装置50输出。如图2所示,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一温度Tl以下时,控制装置50使开闭阀43全开。在此,第一温度Tl是图1所示的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吸收式制冷机100的运转即将开始变得不稳定前的冷却水入口温度,该温度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5°C。由此,即使冷却水入口温度为第一温度 Tl (15°C )以下、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制冷剂也能够在绕过阻尼器41的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的滞留,其结果是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稳定运转。从而,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T2以上时,控制装置50使开闭阀43全闭。在此,第二温度T2是图1所示的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大、吸收式制冷机100的运转稳定时的冷却水入口温度,该温度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比第一温度Tl高5°C的20°C。由此,在冷却水入口温度为第二温度T2(20°C )以上、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大时,由于制冷剂液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气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及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具有阻尼器41的吸收式制冷机100中设置绕过阻尼器41的旁通管42、在该旁通管42设置开闭阀43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 100能够应对低温的冷却水。另外,由于不需要检测高温再生器5、冷凝器7内的压力的比较高价的压力检测机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控制开闭阀43而引起的成本提高。进而,由于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冷却水管15的吸收器2入口侧,因此与例如设置在冷却水管 15的吸收器2的出口侧、冷凝器7出口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受未图示的冷却水泵的变换器控制、在吸收器2和冷凝器7中的热交换等影响地计测稳定的温度,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正确地控制开闭阀43。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使冷却水依次通过吸收器2及冷凝器7 的冷却水管15,在冷却水管15的吸收器入口侧设置有计测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并且具备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43的控制装置50。 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使例如在冷却水入口温度低的情况下增加在旁通管42中流通的制冷剂量的方式来控制开闭阀43,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 COP。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50构成为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l以下时使开闭阀43全开。根据该结构,在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第一温度Tl 以下时,能够使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50构成为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达到高于第一温度Tl的第二温度T2时使开闭阀43全闭。根据该结构,在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T2以上时,由于使制冷剂液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气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及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43,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和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来控制开闭阀43。制冷剂滞留的起因除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以外,还在于在高温再生器 5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的量,燃料开闭阀4B的开度与在该开度下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相对于在高温再生器5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的最大产生量的比率具有大致成比例的关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7的压差与冷却水入口温度对应,并且使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与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对应。如图2所示,在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以上的情况下,当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时,控制装置50使旁通管42的开闭阀 43全开。规定开度是在高温再生器5中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较多、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的情况下吸收式制冷机100的运转即将开始变得不稳定前的开度,该开度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开度设定为50%,此时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为最大时的50%。由此,在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50%)以上、高温再生器5中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较多的状态下,即使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制冷剂液也能够在绕过阻尼器41的旁通管42中流通, 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的滞留,其结果是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50%)以上的情况下,当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T2(20°C )以上时,控制装置50使开闭阀43全闭。由此,在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50%)以上、高温再生器5中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较多的状态下,当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第二温度T2(20°C )以上、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大时,由于制冷剂液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气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及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另外,即使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如果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小于规定开度(50%),那么控制装置50使开闭阀43全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在满足下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将开闭阀43打开,所述条件是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C)以下的条件、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50%)以上的条件。由此,即使冷却水入口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C)以下、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如果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小于规定开度(50% )、高温再生器5 中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变少,那么也使制冷剂液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气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根据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的基础上还根据高温再生器5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来控制开闭阀43,因此即使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也在高温再生器5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的量小、制冷剂难以产生滞留的情况下防止开闭阀43开放,因此能够抑制吸收式制冷机100性能的下降。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控制高温再生器5的进热量的燃料控制阀4B,控制装置50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和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来控制开闭阀43。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例如在冷却水入口温度低、且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大时增加在旁通管42中流通的制冷剂量的方式来控制开闭阀43,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由于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此外,在高温再生器5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的产生量变少、制冷剂难以产生滞留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开闭阀43打开,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第三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示意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200在具备检测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3、计测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吸收式制冷机100相区别。吸收式制冷机200的其他的结构与吸收式制冷机100相同,因此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43,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压力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的计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43。如上述那样,制冷剂的滞留缘于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与冷却水入口温度、高温再生器5的压力对应。此外, 在制冷剂滞留时、即在制冷剂管3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变慢时,在低温再生器6及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中的热交换量变大,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制冷剂出口温度)变低,因此,即使根据该制冷剂出口温度也能够检测制冷剂的滞留。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制冷剂的流速与在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对应。压力传感器53在控制装置50的控制下检测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50输出。另外,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在控制装置50的控制下将计测结果向控制装置50输出。如图2所示,在压力传感器53检测到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 计测到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当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一规定温度T1(15°C)以下时,控制装置50使旁通管42的开闭阀43全开。上述规定压力是在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低、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吸收式制冷机100的运转即将开始变得不稳定前的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其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对压力基准下设定为20kPa。另外,通常,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在绝对压力基准下为约80kPa。此外,上述规定温度是表示在制冷剂管3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慢、以通常以上的方式在低温再生器6及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中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的温度变低的制冷剂出口温度,该温度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30°C。另外,通常,制冷剂出口温度为约40°C左右。由此,在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20kPa)、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的温度为规定温度(30°C )以下的状态下,即使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小,也使制冷剂液在绕过阻尼器 41的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防止在制冷剂管31中制冷剂积存于低温再生器6,其结果是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压力传感器53检测到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20kPa)、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计测到的温度为规定温度(30°C)以下的情况下,在燃料控制阀4B的开度为规定开度(50%)以上时,如果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 T2(20°C )以上,那么控制装置50使开闭阀43全闭。由此,在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20kPa)、制冷剂出口温度为规定温度(30°C)以下的状态下,当冷却水入口温度变为第二温度T2(20°C )以上、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变大时,由于制冷剂液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利用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且能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汽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及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另外,即使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在压力传感器53检测到的压力变为规定压力(20kPa)以上或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计测到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30°C)时,控制装置50也使开闭阀43全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在满足全部下述条件的情况下才将开闭阀43打开,所述条件是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 V以下的条件、压力传感器53检测到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20kPa) 的条件、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计测到的温度小于规定温度(30°C)的条件。由此,即使冷却水入口温度为第一温度Tl (15°C )以下、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如果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为规定压力(20kPa)以上或制冷剂出口温度高于规定温度(30°C),那么也使制冷剂不在旁通管42中流通,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41降低在制冷剂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且能够通过来自高温再生器5的制冷剂蒸汽的温热来充分加热低温再生器6内的吸收液及第一稀吸收液管21A内的稀吸收液。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与冷热水入口温度及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这两方对应,因此能够可靠地检测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另外,由于根据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及制冷剂出口温度控制开闭阀43,因此即使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的压差小,也在制冷剂管3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快、制冷剂难以产生滞留的情况下防止开闭阀43打开,因此能够抑制吸收式制冷机100的性能的下降。此外,由于不需要比较高价的检测冷凝器7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控制开闭阀而引起的成本提高。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低温再生器6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管31中设置有在制冷剂管31中流通的制冷剂与在从吸收器2延伸的第一稀吸收液管21A中流通的稀吸收液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在高温再生器5中设置检测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3,在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设置计测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且控制装置50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的计测结果、压力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63的计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43。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以例如冷却水的温度低且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低并且制冷剂的制冷剂放
11泄热回收器16出口侧的温度高时使在旁通管42中流通的制冷剂量增加的方式来控制开闭阀43,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管31的制冷剂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式制冷机100稳定运转。由此,能够使用低温的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此外,在制冷剂管3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快、制冷剂难以产生滞留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开闭阀43打开,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式制冷机100的COP。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在高温再生器5中加热吸收液的加热机构而具备使燃料气体燃烧来进行加热的气体燃烧器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具备使煤油或A重油燃烧的燃烧器的结构、利用蒸气或废气等的温热来加热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流路阻力机构作为阻尼器41进行了说明,但流路阻力机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例如流量控制阀或节流孔。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收式制冷机100形成为从吸收器2延伸的稀吸收液管 21分支向高温再生器5及低温再生器6这两部分的、所谓的并流循环,但不局限于此,在形成为例如将从高温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向低温再生器供给的、所谓的串流循环或将从低温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向高温再生器供给的、所谓的逆流循环的吸收式制冷机中也可以使用本发明。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收式冷热水机为双重效用型,但是当然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以单重效用型为首、单重双重效用型及三重效用型的吸收式冷热水机及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具备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及吸收器,高温再生器与冷凝器通过经由低温再生器的制冷剂管连接,在该制冷剂管上设置有施加流路阻力的流路阻力机构和绕过该流路阻力机构的旁通管,在该旁通管上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使冷却水依次通过所述吸收器及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管,在所述冷却水管的吸收器入口侧设置有计测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还具备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的阀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计测到的温度为第一温度以下时,所述阀控制机构使所述开闭阀全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计测到的温度达到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时,所述阀控制机构使所述开闭阀全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所述高温再生器的进热量的进热量控制阀,所述阀控制机构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和所述进热量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所述开闭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再生器的下游侧的所述制冷剂管设置有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该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进行在所述制冷剂管中流通的制冷剂与在从所述吸收器延伸的稀吸收液管中流通的稀吸收液之间的热交换,在所述高温再生器上设置有检测该高温再生器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制冷剂管的制冷剂放泄热回收器出口侧设置有计测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所述阀控制机构根据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冷却水的温度低也能稳定运转的吸收式制冷机。该吸收式制冷机具备高温再生器(5)、低温再生器(6)、蒸发器(1)、冷凝器(7)及吸收器(2),高温再生器(5)与冷凝器(7)通过经由低温再生器(6)的制冷剂管(31)连接,在该制冷剂管(31)上设有施加流路阻力的流路阻力机构(41)和绕过该流路阻力机构(41)的旁通管(42),在该旁通管(42)设有开闭阀(43),其中设有使冷却水依次流通吸收器(2)及冷凝器(7)的冷却水管(15),在冷却水管的吸收器入口侧设有计测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2),具备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计测结果控制开闭阀的阀控制机构(50)。
文档编号F25B15/06GK102200357SQ20101056870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小林崇浩, 工藤惇, 德田彻哉, 海老泽笃, 百濑恒仁, 石崎修司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