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625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迫切期望冷冻室的大容量化,在同时具备冷冻室、冷藏室的冰箱中,通过水平的分隔构件来将储藏室划分为上下两段,并对冷冻室、冷藏室均分别设置门(door)。已知有采用下述结构的冰箱在如上所述的冰箱的冷冻室中,设置将冷冻室内部予以上下划分的水平的分隔板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下储藏室,从设在下储藏室后方的冷气导管(duct)向下储藏室吹出冷气。在此类冰箱的情况下,不仅无法均勻地冷却下储藏室,而且因水平的分隔板突出至下储藏室内而存在会缩窄储藏空间(space)的问题。而且,由于在上储藏室的一侧划分设置有制冰室,因此从制冰室内的制冰盒(ice box)掉落的冰会留在其下方的分隔板上。因此,在从制冰室抽出制冰盒,或将抽出的制冰盒推入制冰室内部时,留在分隔板上的冰可能会造成妨碍而引起制冰盒无法顺滑地出入,或者无法将制冰盒推入深处而制冰室门无法完全关闭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464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缩窄冷冻室的储藏空间且能够均勻地冷却的冰箱。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滑地进行制冰室内的制冰盒的出入操作的冰箱。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将冷冻室内的储藏空间通过水平地跨及所述储藏空间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而设的分隔构件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与其下方的下储藏室,在所述分隔构件的背面,在所述上储藏室与下储藏室之间形成水平的小空间,在所述储藏空间的背面,形成使冷气循环的冷气导管,在所述小空间内,从后方朝向所述分隔构件而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使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通过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内并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冷气吹出口而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据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会缩窄冷冻室的储藏空间且能够均勻地冷却的冰箱。而且,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储藏室内具备制冰室,该制冰室收纳对制成的冰进行储藏的制冰盒,在所述分隔构件上,设有使从所述制冰室掉落的冰落入所述下储藏室的连通部。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顺滑地进行制冰室内的制冰盒的出入操作的冰箱。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打开对开式门,并抽出其他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部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剖面图。图5是图4的A-A线剖面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冷冻室内收纳的副冷冻盒(case)、主冷冻盒、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分隔构件、冷气导管、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4的A-A线剖面图。图9是图8的B-B线剖面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冷冻室内收纳的副冷冻盒、主冷冻盒、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下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分隔构件、冷气导管、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符号的说明]1 冰箱2 冷藏室3 蔬菜室3A:蔬菜盒3B 门4 制冰室4A 制冰盒4B:制冰室门401 制冰盘402 加强板403:开口5 上冷冻室/上储藏室5A 上冷冻盒(上盒)/上冷冻室盒5B:上冷冻室门6 主冷冻室/下储藏室6A 主冷冻盒(下盒)/主冷冻室盒6Aa:冷气进入口6B:副冷冻盒(副盒)6C:主冷冻室门11 左门12:右门
15 纵分隔构件21、22:铰链30 隔热板/真空隔热板31 真空隔热板/散热管40:储藏空间/制冰室41 隔热分隔板42 分隔构件43:散热管/加强板44 冷冻冷却器45 冷气导管45A:冷气吸入口46 上侧的冷气吹出口47:下侧的冷气吹出口48 小空间49 冷气吹出用导管/冷气导管49A 冷气导管部/冷气导管49B 盖构件49C 连通部49D 倾斜筋49E 倾斜部50 (朝下的)冷气吹出口51:后端开口部52:筋54 铝板141、142:衬垫A-A 线B-B 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1将冰箱内的大致上半部分作为由对开式地开闭的两扇门11、12所封闭的冷藏室2,在其下方划分设置有蔬菜室3,在该蔬菜室3 之下划分设置有制冰室4和作为上储藏室的上冷冻室5,再在它们之下划分设置有作为下储藏室的主冷冻室6。在蔬菜室3内收纳有蔬菜盒3A,在制冰室4内收纳有制冰盒4A。在上冷冻室5内,收纳有作为上盒的上冷冻室盒5A,而且,在主冷冻室6内收纳有作为下盒的主冷冻室盒6A和急速冷冻用副冷冻盒6B。急速冷冻用副冷冻盒6B是作为副盒而以滑动的方式载置于主冷冻室盒6A上,呈箱状且上方形成开口。所述各盒分别呈抽出式地被收纳着。并且,对蔬菜盒3A、制冰盒4A、上冷冻室盒5A、主冷冻室盒6A分别安装有门3B、制冰室门4B、上冷冻室门5B、主冷冻室门6C。在冷藏室2的前表面开口部,设有沿宽度方向划分开口部且利用设在冰箱本体的左右两侧的铰链(hinge)21、22而转动自如地支撑着的对开式的左门11(朝左)以及右门 12(朝右),冷藏室2的前表面开口部由两门11、12封闭着。在两门11、12的背面周缘部,分别遍及整周而安装着具备磁体(magnet)(未图示) 的衬垫(gasket) 141、142。而且,在图1、图2中,在左门11的自由端侧的背面,与衬垫141 一同设有遍及纵向的大致全长的长度的纵分隔构件15。在同时打开两门11、12后关闭时或者打开任一者后关闭时,由该纵分隔构件15与衬垫141、142来密闭冷藏室2的动作如下。当从纵分隔构件15处于大致垂直于门表面的姿势的开门状态开始关闭左门11 时,纵分隔构件15借助弹簧作用而转动至大致平行于门表面的姿势为止,由此,纵分隔构件15的表侧面的左半部分相向于左门11的自由端部的背侧面,纵分隔构件15的表侧面的右半部分相向于右门12的自由端部的背侧。然后,插入至衬垫141、142的内部的磁石吸附于纵分隔构件15的表面的铁板,衬垫141、142密接于纵分隔构件15的表面,从而密闭冷藏室2。如图3所示,冰箱1的箱体是由外箱及相对于该外箱而以隔开空间而重合的方式配置于内侧的内箱形成,且由填充有发泡氨基甲酸酯(urethane)的隔热板(panel)构成, 但通过在所述空间内配置真空隔热板30,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性。通过上述结构,可使隔热板的厚度变薄,确保内容积宽大,并且实现外容积的紧凑 (compact)化。而且,在冰箱1的侧面、顶面、前表面的隔热板内围着散热管31,以实现冷却器的散热,并且通过使各部分保持低温状态与外部气体接触而防止结露。参照图4 图7,对冰箱1的蔬菜室3更下方的由隔热分隔板41分隔的储藏空间 40进行说明。由图4、图5的剖面图可明确的是,该储藏空间40是由跨及储藏空间40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所设的分隔构件42而分隔成上冷冻室5和其下方的主冷冻室6。在分隔构件42的前表面内部,插通有前述的散热管43,通过对该分隔构件42进行加热,使分隔构件42的表面接触外部气体而结露受到抑制。在上冷冻室5内,可抽出地收纳着前表面安装有上冷冻室门5B的上冷冻室盒5A。 在主冷冻室6内,也是可抽出地收纳着前表面安装有主冷冻室门6C的主冷冻室盒6A。在该主冷冻室盒6A的后部,利用切口而形成有冷气进入口 6Aa。在主冷冻室盒6A 的上侧,可滑动地设有急速冷冻用的副冷冻盒6B。在储藏空间40的背部,形成着设置有冷冻冷却器44的冷气导管45,在该冷气导管 45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主冷冻室6开口的冷气吸入口 45A。将冰箱内冷气从该冷气吸入口 45A导入至冷气导管45,使其从下向上通过冷冻冷却器44以冷却至冷冻温度,并使该经冷却的冷气从背部吹出至上冷冻室5内,同时,从主冷冻室6的上部及中间部各自的位置处形成的上侧的冷气吹出口 46以及下侧的冷气吹出口47也吹出冷气,以此方式进行循环。该冷气的强制循环是通过设置在冷气导管45的上部的冷气风扇(fan)(未图示) 来进行。上下分隔储藏空间40的分隔构件42的水平后方部分成为分开上冷冻室5与主冷冻室6的小空间48,在该小空间48的位置设置着冷气吹出用导管49。如图6、图7的外观图详细记载的,该冷气吹出用导管49是由冷气导管部49A和盖构件49B构成,所述冷气导管部49A呈后部宽度较宽而前部宽度较窄的扁平的筒体,所述盖构件49B —体地形成在该导管部49A的周面。在该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冷气导管部49A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以朝下开口的方式而形成有冷气吹出口 50。并且,冷气导管部49A的后端开口部51在宽度变宽的同时,上下也形成为较宽的宽度。该后端开口部51嵌合于冷气导管45上侧的冷气吹出口 46的周围而固定。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在冷气导管部49A的内部空间,沿前后方向设有加强筋 (rib)52。该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冷气导管部49A是构成为其冷气吹出口 50位于小空间48 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长度。由此,从冷气导管45的冷气吹出口 46向前方吹出的冷气被吹出至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冷气导管部49A内,进而在该冷气导管部49A内向前方前进,并从其前端下表面的冷气吹出口 50向下方吹出,通过吹出的冷气来对主冷冻室6内的上侧的副冷冻盒6B内收纳的食品类进行急速冷冻。尤其,由于使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后端侧的宽度较宽,因此能够大量地导入冷气导管45的冷气,从而能够使冷气集中在位于冷气导管49A的前端中央的冷气吹出口 50而吹出至副冷冻盒6B中央部。并且,如图4中的一点链线所描绘的,通过在副冷冻盒6B的底部设置(set)铝板 (aluminum plate) 54,可使冷气通过铝板M而扩散至该副冷冻盒6B内的整个空间,从而均等地对副冷冻盒6B内进行冷冻冷却。对于主冷冻盒6A,利用从冷气导管45通过储藏空间40的背部中间位置的冷气吹出口 47而吹出的冷气来进行冷却。由于副冷冻盒6B的上表面开口部由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盖构件49B所覆盖,因此可划分出上冷冻室5与主冷冻室6,并且可使副冷冻盒6B成为大致封闭状态,从而可急速地进行冷冻冷却。而且,与主冷冻盒6A相比,副冷冻盒6B的储藏容量构成得较小,并且设置有铝板 54,因此能够更急速地进行冷冻冷却。进而,由于与分隔构件42的下表面处于相同的高度, 因此在抽出时可防止冷冻的食品被分隔构件42勾住而不被抽出。而且,主冷冻盒6A的部分也由对上冷冻室55进行冷却的冷气通过副冷冻盒6B的侧方而下降来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有效地得到冷却。如此,通过将冷气吹出用导管49设置于分隔构件42的水平后方部分的小空间48 内,从而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将原本不用于收纳食品的空间用于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49, 不会减少食品收纳空间而能够将冷气引导至规定的吹出位置为止,从而能够均勻地冷却主冷冻室6。而且,在小空间48的储藏空间40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使冷气从冷气导管部49A 的前端下表面的冷气吹出口 50向下方吹出,因此能够从主冷冻室6的上方中央来整体且均勻地进行冷却。进而,由于在副冷冻盒6B内设置有铝板M,因此能够从铝板M的中央朝向外侧来使冷气传热。并且,由于冷气不会从背后直接吹到位于小空间48前方的分隔构件42,分隔构件 42不会被过剩地冷却,因此能够有效地使因与分隔构件42的表侧接触的外部气体造成的分隔构件42的结露受到抑制。并且,在本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散热管43通过分隔构件42的内部,因此可与散热管43带来的热相辅相成地,确实地防止分隔构件42上的结露。进而,使来自冷气导管45的冷气通过冷气吹出口 50和下侧的冷气吹出口 47这两处而吹出至主冷冻室6内,因此可同时平行且有效地对主冷冻室6内的副冷冻盒6B的部分和其下方的主冷冻盒6A的部分进行冷却。尤其,可通过来自冷气吹出口 50的冷气吹出而急速地对上侧的副冷冻盒6B进行冷冻冷却,并且也可将冷气送往位于其下方的主冷冻盒6A,从而可视目的来分开收纳食品, 以将欲急速冷冻的食品收纳到该副冷冻盒6B内。而且,由于以从副冷冻盒6B的下表面后方朝向前方吹出冷气的方式而配置有冷气吹出口 47,因此副冷冻盒6B的底面也能够通过从该冷气吹出口 47吹出的冷气来冷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铝板M带来的冷却性能,且将主冷冻盒6A的后方切开而设置有冷气进入口 6Aa,以使从冷气吹出口 47吹出的冷气进入主冷冻盒6A。而且,使冷气进入口 6Aa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并且沿着位于冷气导管45下方且吸入冰箱内的冷气的冷气吸入口 45A的上端而配置冷气进入口 6Aa,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冷气吹出口 47的冷气被冷气吸入口 45A直接吸入而无效地走捷径(shortcut) ”,可将冷气有效地利用于冷冻室的冷却。而且,由于在小空间48的位置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49,且副冷冻盒6B由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盖构件49B所覆盖,因此从小空间48的背部向上冷冻室5内吹出的冷气不会进入主冷冻室6上侧的副冷冻盒6B之中,而是通过副冷冻盒6B的两侧直至下侧并流入主冷冻盒6A内,从而也从周围良好地冷却副冷冻盒6B的部分。(第2实施方式)其次,参照图8至图11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使制冰盒的抽出、推入操作顺滑地进行,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制冰室4内,在其上侧设置有制冰盘401,在其下侧设置有对由制冰盘401制成的冰进行储藏的制冰盒4A。在该制冰盒4A上安装有制冰室门4B。在制冰盒4A的下方设有加强板402,以支撑制冰盒4A能够前后滑动。该加强板402的长度直至制冰室4的纵深的中途为止,在其更深侧形成有开口 403。进而,在盖构件49B上,在位于制冰盒4A的后部下方的部位(图10中的左后方的部分)形成有连通部49C,而且,在位于连通部49C前侧的盖构件49B的缘部,形成有多个越接近连通部49C则越低的倾斜筋49D来作为引导部。进而,在冷气导管部49A中,在与前述的连通部49C侧方的缘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越接近连通部49C则越低的倾斜部49E,以作为比导管部49A的其他部分更突出的突出部。另外,对于连通部49C而言,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通过将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盖构件49B的一部分切开而形成,但也可在盖构件49B的相应部分开孔,将该孔作为连通部49C。进而,在冷气吹出用导管49的盖构件49B上,在制冰盒4A的后部下方的位置设置连通部49C,而且,在连通部49C的缘部形成有越接近该连通部49C则越低的倾斜筋49D和倾斜部49E,由此起到如下效果。由制冰盘401制成的冰将被自动储藏到制冰盒4A中。当未形成连通部49C、倾斜筋49D或倾斜部49E时,一旦储藏在该制冰盒4A中的冰装满,则进一步制成冰并从制冰盘 401掉落的冰有时会从制冰盒4A溢出而卡在制冰盒4A与制冰室4之间的间隙内。而且,在处于冰大致装满制冰盒4A的状态下时,如果使用者进行抽出制冰盒4A并取出冰,随后将制冰盒4A推入制冰室4内的操作,则在该姿势下,制冰盒4A内的冰也会溢出而卡在制冰盒4A与制冰室4之间的间隙内。此种情况下,有时会无法进行顺滑地抽出、推入制冰盒4A的操作。与此相对,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形成有连通部49C,因此一旦储藏在该制冰盒4A内的冰装满,则即使进一步制成冰并从制冰盘401掉落的冰从制冰盒4A溢出, 也能够通过加强板43后方的开口 403而掉落至连通部49C的部分,并进一步通过连通部 49C而到达其下方的下储藏室,而不会卡在中途。而且,由于倾斜筋49D和倾斜部49E是邻接于连通部49C的缘部而形成,因此掉落到连通部49C周围的冰也会受到这些倾斜筋49D和倾斜部49E的滑动引导,被引导至落入连通部49C,并通过连通部49C而到达其下方的下储藏室,而不会卡在中途。而且,由于将作为储藏室的主冷冻室6上下划分,在上侧设置副冷冻盒6B,在下侧设置主冷冻盒6A,且以与上侧的副冷冻盒6B连通的方式而形成有连通部49C,因此可使从制冰室40通过连通部49C而掉落的冰留在上侧的副冷冻盒6B内,具有易除去掉落的冰的优点。因此,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由制冰室4制成冰且储藏的冰不会卡在制冰盒4A与制冰室4之间的间隙内,能够始终顺滑地进行制冰盒4A的抽出、推入操作。因此,不会造成制冰盒4A受到溢出的冰妨碍而卡在制冰室4的中途,从而导致制冰室门4B无法完全关闭的状态。因此,冰也不会在使用者不知晓的情况下融化,也有助于节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将冷冻室内的储藏空间通过水平地跨及所述储藏空间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而设的分隔构件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与其下方的下储藏室,在所述分隔构件的背面,在所述上储藏室与下储藏室之间形成水平的小空间, 在所述储藏空间的背面,形成使冷气循环的冷气导管, 在所述小空间内,从后方朝向所述分隔构件而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 使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通过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内并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冷气吹出口而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的下表面形成有所述冷气吹出口,以朝向所述下储藏室的所述储藏空间前后方向的中间部而朝下地吹出冷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储藏室内收纳下盒,并且在所述下盒之上设置副盒,在所述下储藏室的背部形成从所述冷气导管吹出冷气的下侧的冷气吹出口,以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吹出冷气, 而且,从所述下侧的冷气吹出口也吹出冷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储藏室内收纳所述下盒,并且在所述下盒之上设置副盒,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向所述下储藏室的所述副盒内吹出冷气,且在所述下储藏室的背部形成所述下侧的冷气吹出口,其将来自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吹出至所述下盒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储藏室内收纳所述下盒,并且在所述下盒之上设置所述副盒, 在所述冷气吹出口更下方的背部,形成所述下侧的冷气吹出口,其将来自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所述冷气吹出口向所述副盒内吹出冷气,来自所述下侧的冷气吹出口的冷气从背部吹出至所述下盒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盒之上设置与所述冷气导管成一体的盖构件,以覆盖所述副盒的上方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设在与所述分隔构件的下表面大致一致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通过所述副盒的侧方而到达所述下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构件的前部配置散热管,以使气化后的冷却剂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气导管内设置冷冻冷却器,在所述下储藏室的背部上方部,形成将来自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吹出至所述小空间内的方向的上侧的冷气吹出口,在所述小空间内,以呈水平且其后端开口部与所述上侧的冷气吹出口相向的方式而设置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将从所述冷气导管的所述上侧的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的后端开口部导入,使其通过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内并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所述冷气吹出口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储藏室内具备制冰室,该制冰室收纳对制成的冰进行储藏的制冰盒, 在所述分隔构件上,设有使从所述制冰室掉落的冰落入所述下储藏室的连通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具有制冰盘和承接由所述制冰盘制成的冰的所述制冰盒, 所述制冰盒能够从所述冷冻室内的储藏空间的前侧抽出、推入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构件的所述连通部的周围,朝向所述连通部而倾斜地设有用来引导冰使滑入所述连通部的引导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冰室的下部,设有支撑所述制冰盒的滑动的加强板,在所述加强板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连通部连通的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形成为从与所述开口的端部对应的位置朝向所述连通部下降的倾斜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构件上,形成有下降倾斜以到达所述连通部的形状的突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1)采用了下述结构将储藏空间(40)通过分隔构件(42)而划分为上储藏室(5)和其下方的下储藏室(6),并分别设有上冷冻室门(5B)、主冷冻室门(6C),其中,在分隔构件(42)背部的小空间(48)内设置水平地延伸的冷气导管(49),从背部将冷气送入该冷气导管,并吹出至下方的下储藏室(6)。本发明提供的冰箱不会缩窄食品储藏空间,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分隔构件的结露。
文档编号F25D17/04GK102287987SQ20111016762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武下正宪, 真下拓也, 笹川孝治, 谷口一寿, 野口好文 申请人: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