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膨胀阀动力头自动交叉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

文档序号:4776513阅读:1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力膨胀阀动力头自动交叉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自动交叉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用热力膨胀阀的动力头充注过程中,需要充入一种与系统匹配的冷媒介质称为单一气体充注,如果冲入一种冷媒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称为交叉充注,不管单一充注和混合充注,对充入的气体量要求非常严格,当前主要在用的手动单一气体充注,由手动控制的气体充注不能保证充入气体的量和整批产品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自动交叉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可以实现交叉充注和充注过程的自动化。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装置
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两侧分别用支撑板固定连接,上盖板上面安装有上气缸,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上盖板后与上绝缘块的上端连接,上绝缘块的下端与上导电块连接,上电极块小端嵌入上导电块中心孔中,一块支撑板内侧设有垂直与下盖板的滑轨,上绝缘块一侧导轨与下盖板的滑轨滑动连接,定位座安装在下盖板的上面,下电极组件中的下电极块穿过下盖板与定位座的下端相连。所述的定位座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动力头的上0型圈槽,定位座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下电极组件的两个下0型圈槽,定位座径向开有与定位座上端孔连充的充注进气孔。所述的下电极组件的下电极块下端安装在下气缸的上端,下导电块上端穿过活塞块与下电极块相连,定位铜圈放在下电极块的上端,下气缸一侧分别开有两个汽缸进气孔。二、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方法
首先把不锈钢钢珠放在下电极块的定位铜圈中,再将动力头倒放在定位座8中,通过 PLC控制气缸经滑轨,将上绝缘块、上导电块及上电极块从上面压住动力头,使动力头以下部分充注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此时通过PLC打开真空阀,将密封部分抽成真空,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真空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真空阀和打开第一、第二冷媒阀,充入冷媒,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冷媒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第一、第二冷媒阀和打开氮气阀,充入氮气,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氮气状态已达到后关闭氮气阀;氮体充完后,PLC控制气缸电极组件,顶上不锈钢钢球,使之与动力头充分接触,将不锈钢钢球同动力头焊住,使动力头里气体密封。所述的使用两个冷媒阀作用在于防止充注过程中氮气反冲到冷媒气体中,从而导致冷媒不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热力膨胀阀动力头充注的自动化,PLC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自动控制充入气体及数量,使得充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从而保证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总图。图2是本发明的注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下电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气路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动力头示意图。图中1、上气缸,2、上盖板,3、上绝缘块,4、滑轨,5、支撑板,6、上导电块,7、上电极块,8、定位座,9、下盖板(下绝缘块),10、下电极组件,11、上0型圈槽,12、充注进气孔,13、 下0型圈槽1,14、下0型圈槽2,15、定位铜圈,16、下电极块,17、汽缸进气口,18、下气缸, 19、活塞块,20、下导电块,21、压力传感器,22、氮气阀,23、冷媒阀1,24、冷媒阀2,25、真空阀,26、放气阀,27、氮气节流阀,28、冷媒节流阀,29、单向阀,30、氮气压力表,31、冷媒压力表,32、氮气减压阀,33、冷媒减压阀,34、动力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上盖板2和下盖板9的两侧分别用支撑板5固定连接,上盖板2上面安装有上气缸1,上气缸1的活塞杆穿过上盖板2后与上绝缘块3的上端连接,上绝缘块3 的下端与上导电块6连接,上电极块7小端嵌入上导电块6中心孔中,一块支撑板5内侧设有垂直与下盖板9的滑轨4,上绝缘块3 —侧导轨与下盖板9的滑轨4滑动连接,定位座8 安装在下盖板9的上面,下电极组件10中的下电极块16穿过下盖板9与定位座8的下端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座8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动力头34的上0型圈槽11, 定位座8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下电极组件10的两个下0型圈槽13、14,定位座8径向开有与定位座8上端孔连充的充注进气孔12,上下设置0型圈槽是保证装置内气体密封。如图3所示,所述的下电极组件10的下电极块16下端安装在下气缸18的上端,下导电块20上端穿过活塞块19与下电极块16相连,定位铜圈15放在下电极块16的上端, 下气缸16 —侧分别开有两个汽缸进气孔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图5所示,在充注前对照氮气压力表30和冷媒压力表31,调节氮气减压阀32 和冷媒减压阀33,使进气氮气和冷媒处于稳定的压力,再调节氮气节流阀27和冷媒节流阀观,控制氮气和冷媒的进气速度,接着把不锈钢钢珠放在下电极块16的定位铜圈15中,再将动力头34倒放在定位座8中,通过PLC控制气缸1经滑轨4,将上绝缘块3、上导电块6 及上电极块7从上面压住动力头34,使动力头34以下部分充注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此时通过PLC打开真空阀25,将密封部分抽成真空,通过压力传感器21判断真空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真空阀25和打开第一、第二冷媒阀23、24,充入冷媒,通过压力传感器21判断冷媒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第一、第二冷媒阀23、M和打开氮气阀22,充入氮气,通过压力传感器21判断氮气状态已达到后关闭氮气阀;氮体充完后,PLC控制气缸电极组件10,顶上不锈钢钢球 34,使之与动力头充分接触,将不锈钢钢球同动力头焊住,使动力头34里气体密封,充注完后通过放气阀四将装置内剩余气体排出,充注完成。 所述的使用两个冷媒阀23J4作用在于防止充注过程中氮气反冲到冷媒气体中, 从而导致冷媒不纯。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 和下盖板(9)的两侧分别用支撑板(5)固定连接,上盖板( 上面安装有上气缸(1),上气缸(1)的活塞杆穿过上盖板( 后与上绝缘块(3)的上端连接,上绝缘块(3)的下端与上导电块(6)连接,上电极块(7)小端嵌入上导电块(6)中心孔中,一块支撑板(5)内侧设有垂直与下盖板(9) 的滑轨G),上绝缘块C3) —侧导轨与下盖板(9)的滑轨(4)滑动连接,定位座(8)安装在下盖板(9)的上面,下电极组件(10)中的下电极块(16)穿过下盖板(9)与定位座(8)的下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座(8)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动力头(34)的上0型圈槽(11),定位座(8)上端孔内开有用于密封下电极组件(10)的两个下0型圈槽(13、14),定位座(8)径向开有与定位座 (8)上端孔连充的充注进气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电极组件(10)的下电极块(16)下端安装在下气缸(18)的上端,下导电块00)上端穿过活塞块(19)与下电极块(16)相连,定位铜圈(1 放在下电极块(16)的上端,下气缸(16) 一侧分别开有两个汽缸进气孔(17)。
4.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把不锈钢钢珠放在下电极块(16)的定位铜圈(15)中,再将动力头(34)倒放在定位座(8)中,通过PLC控制气缸(1)经滑轨0),将上绝缘块(3)、上导电块(6)及上电极块 (7)从上面压住动力头(34),使动力头(34)以下部分充注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此时通过PLC 打开真空阀(25),将密封部分抽成真空,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真空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真空阀05)和打开第一、第二冷媒阀03、M),充入冷媒,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冷媒状态已达到后关闭第一、第二冷媒阀(23、24)和打开氮气阀(22),充入氮气,通过压力传感器 (21)判断氮气状态已达到后关闭氮气阀;氮体充完后,PLC控制气缸电极组件(10),顶上不锈钢钢球(34),使之与动力头充分接触,将不锈钢钢球同动力头焊住,使动力头(34)里气体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交叉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两个冷媒阀作用在于防止充注过程中氮气反冲到冷媒气体中,从而导致冷媒不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膨胀阀动力头自动交叉充注装置及充注方法。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两侧分别用支撑板固定连接,上盖板上面安装有上气缸,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上盖板后与上绝缘块的上端连接,上绝缘块的下端与上导电块连接,上电极块小端嵌入上导电块中心孔中,一块支撑板内侧设有垂直与下盖板的滑轨,上绝缘块一侧导轨与下盖板的滑轨滑动连接,定位座安装在下盖板的上面,下电极组件中的下电极块穿过下盖板与定位座的下端相连。本发明实现了热力膨胀阀动力头充注的自动化,PLC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自动控制充入气体及数量,使得充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从而保证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
文档编号F25B45/00GK102305504SQ2011102191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姚燕, 蒋庆, 蔡晋辉, 谷小红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