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658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开闭设置在主体上的储藏室的门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冰箱是在内部包含制冷循环的构成部件,通过由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对储藏于内部的储藏物进行冷冻或冷藏的装置。这种冰箱包含具有储藏室的主体和用于开闭储藏室的门,在所述储藏室中储藏食物等储藏物。门的一侧端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的一侧,通过朝左右方向旋转而开闭储藏室。最近,在这种冰箱中有在门上设置开口,而且在开口上设置用于开闭开口的辅门的冰箱,从而即使不打开门,也能取出储藏室内部的储藏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预定高度的主体的冰箱中确保更大的储藏室容积的冰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包含设有储藏室的主体;用于开闭储藏室的门;下部铰链模块,使门的下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主体包含将主体的下面和两个侧面形成为一体的主框架,下部铰链模块包含下部铰链托架,其后端设置在主框架外部的下面,前端朝主体的前方侧突出;支柱,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的下侧,使主体被地面支撑; 下部铰链,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门的下端。并且,在铰链托架和支柱中的某一个上设置形成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另一个上设置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并且,进一步包含使下部铰链朝上下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并且,升降装置包含升降部件和升降引导部件,升降部件被设置为可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而使下部铰链进行升降,升降引导部件用于引导升降部件的上下移动。并且,所述升降部件在其外周面形成外螺纹,升降引导部件中设有上下贯穿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孔,引导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以用于螺纹结合升降部件。并且,下部铰链包含铰链部、门支撑部和卡止部,铰链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收容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收容槽,门支撑部在铰链部下端形成为环状而被门支撑,卡止部从门支撑部向下侧延长,卡接于下部铰链托架,下部铰链托架上设有卡止孔,用于插入卡止部而卡住卡止部。并且,升降部件在其下面包含接受外力的多边形槽。并且,门的下面还包含止动件,该止动件与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相互面对而设置。并且,为了加强强度,还包含设置在主框架的内部下面的下部加固架。如上所述,由于下部铰链模块设置在主体的下面,因此可以使主体下端的厚度最小,由此在预定高度的主体中,在不降低隔热能力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储藏容积最大。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下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图5至图7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图。图8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9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10和图11为表示通过适用于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下部铰链模块进行的门高度调节方法的剖视图。图12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剖视图。图13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剖视图。图14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门的分解立体图。图15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把手和门罩的设置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6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透明显示器单元的设置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7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辅门的立体图。图18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辅门和锁定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0和图21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锁定装置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22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门搁架的立体图。图23为表示适用于以往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图M为表示适用于以往的冰箱中的下部铰链模块的设置装置的立体图。图25为表示适用于以往的冰箱中的辅门和锁定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侧剖视图。主要符号说明10为主体,11IF为冷冻室,11IR为冷藏室,20F为冷冻室门,20R为冷藏室门,30为上部铰链模块,40为下部铰链模块,50为辅门,51为锁定部件,60为锁定装置,70为晃动防止部件,80为装饰单元,90为门搁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冰箱包含主体10和门20,主体10形成冰箱的外观,且其内部具有用于储存储藏物的储藏室11F、11R,门20的一侧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用于开闭储藏室111F、111R。如图8所示,主体10中设有制冷循环构成部件,例如,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 12、通过使制冷剂与主体10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制冷剂的冷凝器12、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的膨胀阀(未图示)、通过使制冷剂蒸发而从储藏室111F、111R内部的空气吸收热量产生冷气的蒸发器(未图示)等,因此通过将蒸发器中产生的冷气供应到储藏室111F、 111R,可以将储藏在储藏室111F、11 IR中的储藏物维持在低温状态。主体10的下部后方一侧设有机械室,机械室中设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和膨胀阀等部件,储藏室111F、111R的后方一侧设有冷却室(未图示),其中布置有蒸发器。储藏室111F、111R被划分为左右两侧,一侧形成对储藏物进行冷冻储藏的冷冻室 111F,另一侧形成对储藏物进行冷藏储藏的冷藏室111R。门20包括对冷冻室IllF进行开闭的冷冻室门20F和对冷藏室IllR进行开闭的冷藏室门20R。主体10包含形成其外部形态的外箱100和布置在外箱100内并形成上述储藏室 111F、111R的内箱110,外箱100与内箱110之间的空间填充有隔热部件。外箱100考虑到耐久性等,大部分的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内箱110考虑到隔热性和制造方便性,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主体10的外部形态的外箱100,包含主框架101,通过将金属材料的板材弯曲成U字形态而形成,将外箱100的下面和两个侧面形成为一体;上面框架102、103,设置在主框架101的上端,以形成外箱的上表面;后部框架105,设置为封盖主框架101的后方侧,以形成外箱100的后表面;机械室框架106,设置在主框架101的下部后方一侧,以形成上述的机械室;下部框架107,形成机械室的下表面。内箱110由树脂材料形成并朝前方开放而形成储藏室111F、111R,储藏室111F、 IllR中设有朝上下方向延长而在左右方向划分储藏室111F、11 IR的隔壁1112,由隔壁112 划分的储藏111F、111R的一侧形成冷冻室,另一侧形成冷藏室111R。如图2所示,为了使冷冻室门20F和冷藏室门20R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主体10的上部两侧设有上部铰链模块30,以使两个门20的一侧上端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的上部,主体10的下部两侧设有下部铰链模块40,以使两个门20的一侧下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的下部。两个门20的一侧上端设有凹陷形成的上部铰链槽20a,两个门20的一侧下端设有凹陷形成的下部铰链槽20b,据此门20的上端一侧通过上部铰链31a和上部铰链槽20a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门20的下端一侧通过下部铰链43和下部铰链槽20b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从而使两个门20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因此,如图4所示,两个下部铰链模块40其后端分别设置在主体10的外箱100的外部下表面,其前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门20的下侧,从而通过设置在门20的下部铰链槽20b 的下部铰链43来支撑两个门20的重量的同时可旋转地支撑两个门20的下端一侧。如图3 所示,两个上部铰链模块30被布置在两个门20的上侧,通过设置在门20的上部铰链槽20a 中的上部铰链31a,以使两个门20在直立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并开闭储藏室111F、111R。以往,主体外箱的两个侧面和下面由单另的部件形成,因此在外箱的两个侧面和下面的相交接处的整个外侧需要设置用于固定连接外箱的两个侧面和下面的部位的固定部件,这导致外观的品质下降。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框架101将主体10的外箱100的下面和两个侧面一体形成,因此外箱100的下面和两个侧面之间没有形成连接部,从而不会发生因设置单另的部件而带来的外观品质的下降。在本实施例中,增强设置下部铰链模块40的部位的强度,以使下部铰链模块40稳定地设置于主体10的下面,外箱100的内部下面设置下部加固架108(参照图8)。如图5和图6所示,上部铰链模块30包含上部铰链托架31,用于可旋转地设置门 20的上端;固定托架32,被固定于主体10的上面而使上部铰链托架31的后端被固定设置在主体10上;固定杆33,可装卸和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托架32上,随着其旋转角度而选择性地使上部铰链托架31加压并支撑于固定托架32 ;铰链盖34,用于覆盖上部铰链托架31、 固定托架32和固定杆33等的上侧。如图3所示,上部铰链模块30与门20之间设有晃动防止部件70,用于防止在搬运冰箱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引起门20晃动。晃动防止部件70可分离地设置在上部铰链 31a上,被设置为支撑门20的上面和上部铰链托架31之间,从而防止晃动。这种晃动防止部件70包含分别形成为弧状,支撑于上部铰链31a的两侧的一对铰链支撑部71、连接两个铰链支撑部71的一侧且形成为弧状而使两个铰链支撑部71支撑于上部铰链弹性的弹性部72、分别设置在两个铰链支撑部71的另一侧而引导上部铰链31a被插入到两个铰链支撑部71的内侧的插入引导部73。因此,在搬运冰箱的过程中,可以在上部铰链31a上设置晃动防止部件70,使上部铰链托架31与门20通过晃动防止部件70相互支撑而防止门20晃动,在完成冰箱的设置之后,从上部铰链31a分离晃动防止部件70,从而使门20可顺利地旋转。固定托架32包含从其后端向上侧延长而用于支撑上部铰链托架31的后端的第一支撑台321和从固定托架32的两个侧端向上侧延长而可旋转地设置固定杆33的一对第二支撑台322。第一支撑台321上设有用于插入并支撑上部铰链托架31的后端的支撑孔 321a,第二支撑台322上设有可旋转地设置固定杆33的两端的杆设置槽32加。上部铰链托架31其后端通过固定托架32固定于主体10的上面,其前端朝主体10 的前方侧突出。并且,上部铰链托架31包含从其前端向下侧突出而可旋转地设置在门20 的上端的上部铰链31a和从上部铰链托架31的后端突出而插入并支撑于支撑孔321a的支撑凸起31b。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上部铰链模块3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上部铰链托架31, 从而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距离以内调节门20的上端,为此在上部铰链托架31的一侧设置与两个第二支撑台322中的一个并排布置的调节引导部31c,第二支撑台322上设置调节螺钉35,该调节螺钉35通过旋转而移动上部铰链托架31。因此,通过旋转调节螺钉35 而改变第二支撑台322与调节螺钉31c之间的间隔,可以使上部铰链托架31朝左右方向移动,如果上部铰链托架31移动,则通过上部铰链托架31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上的门20 的上端也朝左右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固定杆33包含加压部33a,其设置在前端侧,随着固定杆33的旋转角度而对上部铰链托架31加压,以使上部铰链托架31紧贴到固定托架32上;杆部33b,设置在固定杆33中的后端侧,使操作者容易地旋转固定杆33 ;—对铰链凸起33c,分别设置在固定杆33的两侧,以使固定杆33可旋转地设置于固定托架32上。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上部铰链模块30包含上部铰链托架31、固定托架32、固定杆 33、铰链盖34等部件,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将这种具有一定厚度的上部铰链模块30按原样直接设置在主体10上面时,如图23所示,上部铰链30向主体10的上侧突出,门20'为了遮住向主体10'上侧突出的上部铰链模块30',其上端具有与上部铰链模块30'的上面对应的高度。当门20'形成为这种形态时,冰箱的高度由相对高的门20'决定,主体10'的高度将低于门20'的高度,因此主体10'的高度低于门20' 即冰箱的高度,由此导致形成在主体10'内的储藏室的容积也变小。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的上面设有主体铰链收容部 102a,以用于收容上述的上部铰链模块30的后端,而门20上设有用于收容并设置上部铰链模块30的前端的门铰链收容部20f。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凹陷深度与上部铰链模块30的厚度相对应,并且其前方侧端部被开放,以使上部铰链模块30的前端朝主体10的前方侧突出。并且,主体铰链收容部10 内设有沿着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侧面隔开而形成的支撑肋102c,通过支撑肋 102c支撑铰链盖34的侧面的内侧。门铰链收容部20f在门20的后面一侧凹陷而形成,以收容上部铰链模块30的前端,其内侧下面设有上述的上部铰链槽20a。如上所述,在主体10的上面设置主体铰链收容部102a,因此将上部铰链模块30的后端设置在主体铰链收容部102a,将上部铰链模块30的前端设置在门铰链收容部20f时, 上部铰链模块30的后端被埋设在主体10的上面,上部铰链模块30的前端被收容于门铰链收容部20f,因此可以将主体10的上面高度形成为与门20的上面高度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上部铰链模块30的上面即铰链盖34的上面实质上与门20的上端和主体10的上面位于相同高度,因此可以防止上部铰链模块30向主体10的上侧突出时可能发生的冰箱的高度上升或冰箱的外观品质下降的问题。并且,如本实施例所示,如果将上部铰链模块30埋设在主体10的上面,则可以使主体10的上面高度与上部铰链模块30的上面高度和门20的上端高度相同,在具有预定高度的冰箱中可以适用具有更高的高度的主体10,由此可以在主体10中确保更大的储藏室 11 IFUllR的容积。由于冰箱在左右侧并排设置冷藏室IllR和冷冻室111F,冷藏室门20R和冷冻室门 20F的一侧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因此上部铰链模块30具有一对,主体铰链收容部10 分别设置在主体10的上面两侧,分别可旋转地支撑两个门20的一侧上端。如在上述图8中对外箱100的说明,外箱100包含U字形态的主框架101和上面框架102、103,这是为了在上述的外箱100的上面容易形成主体铰链收容部10 而设计的。S卩,适用于以往的冰箱的外箱包含将金属材料的板材弯曲成倒U字形状而形成外箱的上面和两个侧面的主框架,如果要将上部铰链模块埋设在主体的上面,需要使由相对难以变形的材料(金属材料)构成的主框架的上面的一部分产生变形,以形成主体铰链收容部。因此,在现有的冰箱中,如图23所示,没有对难以变形的冰箱上面进行改变而形成主体铰链收容部,而是在主体10'的上侧突出设置上部铰链模块30'。但是,如本实施例,如果使用主框架101和单另的部件形成用于构成外箱100的上面的上面框架102、103,则可以与主框架101分开制造出具有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上面
8框架102、103,然后将上面框架102、103设置在将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弯曲成U字形状而形成的主框架101上,从而简单地制造设有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外箱100。在本实施例中,上面框架102、103包含第一上面框架102和第二上面框架103,第一上面框架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体铰链收容部102a,以形成外箱100的上面的前方侧, 第二上面框架103布置在第一上面框架102的后方侧,形成外箱100的上面的后方侧,并与第一上面框架102共同形成外箱100的上面,即主体10的上面。此时,第一上面框架102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以容易成型主体铰链收容部102a,第二上面框架103由金属材料形成, 以具有足够的强度。由于树脂材料是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容易地成型为一定形态的材料,而且与金属材料等相比隔热性相对优秀,因此如上所述,在主体10的上面形成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过程中,即使设有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主体10上端的局部区域的厚度局部变薄,布置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上面框架102的区域的隔热能力也可以维持在与布置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二上面框架103的区域近似的水平。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上面框架102、103由各自分开制作的第一上面框架102和第二上面框架103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上面框架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如上所述,如果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上面框架102上设置主体铰链收容部 102a以设置上部铰链模块30,则第一上面框架102可能会通过上部铰链模块30而承受门 20的重量。因此,在第一上面框架102的下侧设置由金属材料形成的上部加固框架104,以用于增加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上面框架102的强度。上部加固框架104的两侧朝下侧弯曲,以对应于第一上面框架102的主体铰链收容部10 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铰链收容部10 上设有贯通孔102b,固定托架32可以通过贯通孔102b被直接固定设置于上部击鼓框架104上。如此,如果使固定托架32设置在上部加固框架104上,门20的重量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部加固框架104支撑,而不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上面框架102支撑, 因此可以稳定地维持门20被设置在主体10上的状态。并且,上部加固框架104还起到使主框架101的两个侧面相互支撑的作用,为此, 主框架101的内部两个侧面的上部设有框架支撑部101a,以用于分别支撑上部加固框架 104的两端,而上部加固框架104的两端设有朝下侧延长的插入部104b,该插入部104b插入到框架支撑部IOla而被卡住。如图9和图10所示,下部铰链模块40包含下部铰链托架41,其后端设置在外箱 100的下面,其前端向主体10的前方侧突出而延长到设置在主体10的前方侧的门20的下侧;支柱42,设置在下部铰链托架上并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的下侧,使下部铰链托架和设有下部铰链托架的主体被地面支撑;下部铰链43,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41的前端,用于可旋转地支撑门20的下端一侧;升降装置44,使下部铰链43上下移动,从而使门20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上下移动。支柱42螺纹连接于下部铰链托架41上进行旋转,并在下部铰链托架41上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因此,通过使支柱42旋转而使支柱42朝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以使主体10 通过支柱42和下部铰链托架41被地面支撑,并且在支柱42被地面支撑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支柱42,可以使下部铰链托架41和主体10在一定范围内向上侧移动,从而进行调整主体 10的水平的作业。
为了使支柱42能够螺纹连接于下部铰链托架41上,下部铰链托架41上设有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41a,支柱42上设有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连接孔42a。在本实施例中,下部铰链托架41上形成外螺纹部41a,支柱42上设有连接孔42a, 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相反,如图11所示,还可以在支柱42上形成外螺纹部41a',在下部铰链托架41上形成连接孔42a'。升降装置44包含升降部件441和升降引导部件442,升降部件441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下部铰链托架41上,通过升降而使下部铰链43升降,升降引导部件442设置在下部铰链托架41的前端,以使升降部件441可升降地设置在下部铰链托架41上。升降部件441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升降引导部件442上设有上下贯通升降引导部件442的引导孔442a,该引导孔44 的内周面形成内螺纹,以使升降部件441进行螺栓
纟口口。下部铰链43包含铰链部4 和门支撑部43c,铰链部4 被插入到下部铰链槽20b 中,其内侧具有用于收容升降引导部件442的引导收容槽43a,门支撑部43c从铰链部4 的下端延长,且形成为环状,被门20的下部铰链槽20b邻接部支撑。并且,下部铰链43上设有卡止部43d,卡止部43d从门支撑部43c向下侧延长而形成,用于在用户旋转升降部件441时,防止下部铰链43与升降部件441和升降引导部件 442 一起进行旋转,下部铰链托架41上设有卡止孔41b,用于插入卡止部43d而卡住卡止部 43d。为了使升降部件441受到外力进行旋转,如图12和图13所示,升降部件441的下面设有多边形槽441a。因此,升降部件441通过多边形槽441a接受由内六角扳手等工具施加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并根据其旋转方向向上侧或下侧移动。根据升降部件441的上下移动,下部铰链43进行上下移动,由下部铰链43的门支撑部43c支撑的门20也与下部铰链43 —起移动。因此,通过旋转升降部件441,可以使门20朝上下方向移动,以使门20正确地位于主体10的前方侧的一定位置上。两个门20的下端分别设有与下部铰链托架41的前端面对设置的止动件21 (参照图2),用于限制门20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止动件21形成为在下部铰链托架41的前方侧朝着门20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随着门20被开启,止动件21被卡在下部铰链托架41的侧面,将门20的旋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角度以下。并且,如上所述,由于阻挡件21被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41的前方侧,因此还可以起到在门20被关闭的状态下遮住下部铰链托架41,从而在冰箱的前方侧很难看到下部铰链托架41的作用。如图M所示,适用于现有的冰箱的一般的下部铰链模块40'被固定设置在主体 10'的前面下部,在这种被固定设置在主体10'的前面下部的下部铰链模块40'中,为了能够稳定地支撑门20'的重量,至少要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的两个地方,通过螺栓等将下部铰链模块40'固定在主体10的前面下部,并且为了使下部铰链模块支撑门20的重量, 主体10的下端内侧需要设置由金属等构成的加固部件45,而为了确保用于设置下部铰链模块40'和加固部件45的空间,现有的冰箱的主体10下端的厚度只能大于等于下部铰链模块40'和加固部件45的高度,以便于设置下部铰链模块40'和加固部件45,这导致储藏室IllF' UllR'的容积减少。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将下部铰链模块40设置在主体10的下面,在保持适当的隔热能力的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主体10的下端的厚度,这意味着可以在最大范围内降低储藏室111F、111R下端的高度,因此在同样高度的主体10内可以确保更大的储藏室 11 IFUllR的容积。如上所述,在将上部铰链模块30埋设在主体10的上面,将主体10的上面高度上升到与上部铰链模块30的上面相同的高度,同时将下部铰链模块40设置在主体10的下面,以减少主体10的下端的厚度,则可以在预定高度的冰箱中确保最大的储藏室容积。如图14和图15所示,门20可以包含一对门侧面框架201、202,用于形成门的两个侧面;支撑框架205,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门的侧面框架201、202上,以使两个门的侧面框架201、202相互支撑;上部门盖203和下部门盖204,设置在两个门侧面框架201、202 的上端和下端,形成两个门20的上面和下面;门前面面板206,由钢化玻璃等构成,形成门 20的前面;门后面框架207,形成门20的后面,设置门搁架(未图示)等。并且,门前面面板206的后面设有用于装饰门20的装饰单元80。装饰单元80包含反射或发出光的多个装饰部件81和固定板82,固定板82使多个装饰部件81在形成预定形态的状态下被固定设置。装饰部件81可以包含由具有光泽的矿物等构成而反射光的宝石部件或发出光的LED等发光部件。因此,在结合两个门侧面框架201、202、门前面面板206、门后面框架207、上部门盖203和下部门盖204而形成内部空间之后,在内部空间内发泡树脂材料进行填充,从而在门20内部形成用于隔热的隔热部件。并且,门20包含用于支撑门前面面板206的侧端的门框210,门框210上形成有门把210a、210b,门把210a、210b与门框210形成一体并延伸,以使用户容易地对门20施力。门20包含冷冻室门20F和冷藏室门20R,冷冻室门20F和冷冻室门20R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因此分别设置在两个门20的两个门框210相互面对设置,两个门把 210a、210b在隔壁112的前方侧相互面对而设置。如上所述,如果门把210a、210b与门框210形成一体,则随着将门框210设置在门 20上,门把210a、210b也被设置在门20上,因此简单地完成门把210a、210b的设置。门框210设置在分别设置于两个门20的两个门侧面框架201、202中的某一个上。 门侧面框架201、202包含一对第一门侧面框架201和一对第二门侧面框架202,一对第一门侧面框架201形成两个门20的相互面对的一个侧面,且分别设置有上述的门框210,一对第二门侧面框架202分别形成两个门20的另一个侧面。如上所述,由于门把210a、210b与设置在相邻的门20上的门把210a、210b相互面对而形成,因此设置在两个门20的两个第一门侧面框架201在隔壁112的前方侧相互面对而设置。在第一门侧面框架201上形成阶梯差而设置门把槽201a,其一侧朝前方和侧方侧开放。门把槽201a朝着相邻的第一门侧面框架201开放,门把210a、210b与门20的前面实质上平行地延长,并设置成覆盖门把槽201a的前方侧。为了将门框210设置在第一门侧面框架201上,在第一门侧面框架201中,在门把槽201a的相邻部位设置有与门把槽201a 并排且凹陷的框设置槽201b,门框210上设有框设置部210c,用于将门框210设置在框设置槽201b中。门把210a、210b包含第一门把部210a和第二门把部210b,第一门把部210a全面覆盖门把槽201a,第二门把部210b延长为具有小于第一门把部210a的长度,覆盖门把槽201a的局部。在本实施例中,冷冻室门20F的上部设置第一门把部210a,下部设置第二门把部 210b,冷藏室门20R与冷冻室门20F相反,在上部设置第二门把部210b,在下部设置第一门把部210a,由此设置在两个门20的门把210a、210b相互分开设置,这是为了方便用户将手伸进两个门把210a、210b之间的空间而容易抓持门把部210a、210b。并且,在门把210a、210b中,与设有第一门把部210a和第二门把部210b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凹陷而形成用于支撑门前面面板206的面板支撑部210e。因此,在第一门侧面框架201的整个面、门把210a、210b的面板支撑部210e、上部门盖203和下部门盖204 的整个面上黏贴两面胶,使门前面面板206的后面的边缘侧通过两面胶被贴附之后,在由门前面面板206、门后面框架207、第一门侧面框架201、第二门侧面框架202、上部门盖203 和下部门盖204形成的空间内发泡树脂而在门20内部形成隔热部件时,在形成隔热部件的过程中,用于形成隔热部件的树脂在被贴附于门前面面板206的后面的状态下凝固,因此门前面面板206由被贴附在其后面的隔热部件支撑。在本实施例中,门把210a、210b由透明材料形成,在门把210a、210b的前端布置金属材料的门把套211,以赋予装饰性效果的同时增加门把210a、210b的耐久性。门把210a、 210b的前端设有具有相对厚的厚度的把持部210d,用于稳定地设置门把套211的同时使用户容易把持,门把套211形成为覆盖把持部210d。并且,门20上设置用于表示冰箱的工作状态的显示器单元209,为了设置显示器单元209,第一门侧面框架201的内侧设有显示器框架208,该显示器框架208上设有用于设置显示器单元209的显示器收容部208a。为了设置显示器单元209,上部门盖203上设有用于将显示器单元209插入到显示器收容部208a中的显示器插入孔203a,由此通过显示器插入孔203a,可以将显示器单元209设置到显示器收容部208a中。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显示器单元209设置在第一门侧面框架201的内侧,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6所示,还可以在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门把210a、210b上通过图案化等方法而形成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209'。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门把210a、210b由透明材料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还可以根据需要由非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如图17所示,在两个门20中冷藏室门20R上设有开口 20c,以用于在不打开冷藏室门20R的状态下能够取出冷藏室IllR内部的储藏物,开口 20c上设有用于开闭开口 20c的辅门50。辅门50的下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10的开口 20相邻部,通过旋转而开闭开口 20c。在本实施例中,辅门50设置在冷藏室门20R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在冷冻室门20F上形成辅门50。并且,为了维持由辅门50关闭开口 20c的状态,辅门50上设置锁定部件51,门20 上设置选择性地锁住锁定部件51的锁定装置60,通过锁定装置60对设在辅门50的锁定部件51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而可以对辅门50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从而实现可以通过辅门 50维持开口被关闭的状态或使辅门50可以脱离开口 20c的状态。辅门50的下端被铰链结合于主体10上,通过朝上下方向旋转而开闭开口 20c,门 20上设有朝开口 20c的内侧突出而支撑辅门50的后面的辅门支撑部20d。此时,开口 20c 包含形成在辅门支撑部20d的前方侧且其内侧收容辅门50的第一开口部20c-l、由辅门支撑部20d形成的第二开口部20C-2,辅门50的后面具有相对比第二开口部20C-2大的面积, 由此使辅门50后面的边缘部由辅门支撑部20d支撑。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辅门50的后面布置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冷却板52。在辅门 50被关闭的状态下,冷却板吸收冷藏室11IR中的冷气,在开口 20c被开放且在辅门50后面的冷却板52上放置储藏物时,冷却板52对所放置的储藏物起到延迟温度上升的作用。锁定部件51形成为从辅门50的后面上侧向上侧突出,锁定装置60设置在门20 的第一开口部20c-l的上侧部位,以与锁定部件51相对应。如图25所示,现有的锁定装置60'被设置在辅门支撑部20d'上,但在辅门支撑部20d'上设置锁定装置60'时,由于需要在辅门支撑部20d'上确保设置锁定装置60' 的空间,因此辅门支撑部20d'的宽度要相比锁定装置60'的高度宽,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辅门支撑部20d'的宽度变宽。然而,如果辅门支撑部20d'的宽度变宽,开口 20c'的面积只能随之减小。并且,现有的锁定装置包含通过朝上下方向旋转而锁住锁定部件的旋转锁钩(未图示),为了使旋转锁钩朝上下方向旋转,锁定装置需要形成得较厚,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是导致辅门支撑部的宽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锁定装置60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门20的第一开口部20c-l的上侧,辅门支撑部20d从门20的锁定装置60的后方侧部位向开口 20c 的内侧突出。为了使锁定装置60的一部分埋设在开口 20c的上侧,门的第一开口部20C-1的上侧朝上方凹陷而形成锁定装置设置槽20e。锁定装置设置槽20e的深度相对锁定装置60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小,因此锁定装置60的一部分设置在锁定装置设置槽20e内,剩余部分设置为朝第一开口部20c-l的内侧突出。锁定壳体61的两侧设有固定部,用于贯穿设置螺栓等连接部件,锁定壳体61通过固定部固定设置于锁定装置设置槽20e中。如此,如果使锁定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门20的第一开口部20c-l的上侧, 则可以按照与被埋入的锁定装置60的深度对应的量减少辅门支撑部20d的宽度,由此可以增加第二开口部20c-2的大小。并且,锁定部件51形成为杆状,设置成从辅门50的内表面的上部向上方突出。此时,锁定部件51的前端可以突出到对应于辅门50的上端的高度。如图19所示,锁定装置60包含锁定壳体61、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于锁定壳体61的滑动部件62、根据滑动部件62的位置朝左右方向旋转而选择性地卡接于锁定部件51的旋转锁钩63。如上所述,如果将锁定部件51形成为杆状,将其前端突出到与辅门50的上端相对应的高度,并使锁定装置60的旋转锁钩63朝左右方向进行旋转而卡接于锁定部件51,则即使将锁定装置60埋设在门20的第一开口部上侧,也可以由锁定装置60稳定地对锁定部件 51进行锁定。锁定壳体61中朝前后方向设置引导部61a,用于可移动地设置滑动部件62,引导部61a的两侧突出形成第一导轨部61b,用于可移动地设置滑动部件62,滑动部件62的两侧设有凹陷形成的第二导轨部62a,第二导轨部6 与第一导轨部61b相对应。引导部61a 的内侧布置有一对第一弹性部件64,该一对第一弹性部件64由卷簧构成,用于弹性支撑滑动部件62使其从锁定壳体61突出。
旋转锁钩63通过铰链轴65可旋转地设置在滑动部件62上,铰链轴65上设有第二弹性部件66,该第二弹性部件66由扭簧构成,用于弹性支撑旋转锁钩63使其朝一定方向旋转。并且,锁定装置60包含引导部件68,引导部件68用于维持滑动部件62被收容于引导部61a内侧的状态或滑动部件62的预定部位从引导部61a突出的状态。引导部件68通过与滑动部件62相互作用而限制滑动部件62的移动,为此,滑动部件62的上面设有凸轮孔62b,引导部件68大致形成为倒U字形状,其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凸轮孔62b中,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锁定壳体61中。锁定壳体61中设有用于限制引导部件68向上侧移动的支撑板69。因此,如图20所示,在滑动部件62被收容于锁定壳体61的引导部61a内的状态下,旋转锁钩63被引导部61a的侧面支撑而对锁定部件51进行锁定。并且,如图21所示, 当滑动部件62从锁定壳体61的引导部61a突出一定距离以上,则旋转锁钩63从引导部 61a脱离,从引导部61a脱离的旋转锁钩63受到第二弹性部件66的弹性恢复力而朝一个方向旋转,从而锁定部件51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并且,如图22所示,门20的背面设有门搁架90,用于放置可以通过开口 20c取出的储藏物。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可以通过减小辅门支撑部20d的宽度来增加第二开口部20c-2的大小,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开口 20c,门搁架90由设置在下部的第一储藏部91和设置在第一储藏部91上侧第二储藏部92 —体形成而构成为两层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藏部91的高度高于第二储藏部92,用于储藏瓶装容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储藏物,第二储藏物92的高度低于第一储藏物91,用于储藏罐装饮料等高度低的储藏物。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形,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进行修改或变形的例子应该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含 设有储藏室的主体;用于开闭所述储藏室的门;上部铰链模块,使所述门的上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下部铰链模块,使所述门的下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主体包含将主体的下面和两个侧面形成为一体的主框架, 所述下部铰链模块,包含,下部铰链托架,其后端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外部的下面,前端朝所述主体的前方侧突出;支柱,在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下侧朝所述主体的前面突出而布置,使所述主体被地面支撑;下部铰链,布置在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门的下端; 升降装置,通过使所述下部铰链朝上下方向移动,使所述门朝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门的下端设有止动件,该止动件与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相互面对而设置,用于限制所述门的旋转角度,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下面设置下部加固架,用于加强设置所述下部铰链模块的部分的强度,使所述下部铰链模块被稳定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链托架和所述支柱中的某一个上设置形成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另一个上设置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含升降部件和升降引导部件,所述升降部件被设置为可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而使所述下部铰链进行升降,所述升降弓I导部件用于引导所述升降部件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在其外周面形成外螺纹,所述升降引导部件中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以用于螺纹结合所述升降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铰链包含铰链部、门支撑部和卡止部,所述铰链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收容槽,所述门支撑部在所述铰链部下端形成为环状而被所述门支撑,所述卡止部从所述门支撑部向下侧延长,卡接于所述下部铰链托架,所述下部铰链托架上设有卡止孔,用于插入所述卡止部而卡住所述卡止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在其下面包含接受外力的多边形槽。
7.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含 设有储藏室的主体;用于开闭所述储藏室的门;下部铰链模块,使所述门的下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主体包含将主体的下面和两个侧面形成为一体的主框架, 所述下部铰链模块,包含,下部铰链托架,其后端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外部的下面,前端朝所述主体的前方侧突出;支柱,布置在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下侧,使所述主体被地面支撑;下部铰链,布置在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门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下面设置下部加固架,用于加强设置所述下部铰链模块的部分的强度,使所述下部铰链模块被稳定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升降装置,以使所述下部铰链朝上下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含升降部件和升降引导部件,所述升降部件被设置为可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而使所述下部铰链进行升降,所述升降弓I导部件用于引导所述升降部件的上下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在其外周面形成外螺纹, 所述升降引导部件中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以用于螺纹结合所述升降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铰链包含铰链部、门支撑部和卡止部,所述铰链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收容槽,所述门支撑部在所述铰链部下端形成为环状而被所述门支撑,所述卡止部从所述门支撑部向下侧延长, 卡接于所述下部铰链托架,所述下部铰链托架上设有卡止孔,用于插入所述卡止部而卡住所述卡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在其下面包含接受外力的多边形槽。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的下面还包含止动件,该止动件与所述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相互面对而设置,用于限制所述门的旋转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冰箱包含设有储藏室的主体、用于开闭储藏室的门、使门的下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下部铰链模块,由于下部铰链模块的后端设置在主框架外部的下面,因此可以使主体下端的厚度最小,因此在预定高度的主体中,在不降低隔热能力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储藏容积最大。
文档编号F25D23/00GK102374721SQ20111023491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丁相圭, 吴制锡, 宣茂列, 李钟男, 梁承龙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