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976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收集专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
背景技术
气体收集为气体工业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除了要保障气体工业的安全生产外,还需要保证气体的纯度。气体冷凝收集器,是气体工业的常用生产装置,用于通过气体液化来收集气体物料。目前常见的技术有,采用膜压机、采用充装泵及低温冷阱进行收集。但这些设备操作复杂、投资大,适合批量生产,且常常伴有杂质。对于一些产气量小、纯度要求高、 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特种气体来说,并不合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所述气体冷凝收集器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所收集的气体纯度高。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所述气体冷凝收集器包括用于收集液化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 ;用于调节所述筒体温度的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筒体相连,所述夹套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夹套外设有保温层。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为竖直管,所述气体出口为L形管;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设于所述筒体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设于所述筒体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冷媒入口为L形管,所述冷媒出口为L形管;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设于所述夹套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有第一温度计套管,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用于放置测量气体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距离所述筒体的底部6 15cm,距离所述筒体的内壁广7cm。优选地,所述夹套内设有第二温度计套管,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用于放置测量冷媒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距离所述的夹套底部2 8cm。优选地,所述筒体还设有用于测量筒体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气体冷凝收集器通过观察夹套内温度控制冷媒流量,以此提供冷源调节所述筒体温度,待筒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需要求后,气体从入口进入筒体内,在低温条件下液化,实现气体收集,未液化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因此,本气体冷凝收集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性好、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气体冷凝收集器设有聚氨酯保温层,有效减少温度的变化,达到恒温效果。当冷凝收集器的温度和压力处于恒定状态时,所收集的气体纯度高、避免杂质的产生,安全可靠,适合产气量小、纯度要求高、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特种气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包括用于收集液化气体的筒体1,所述筒体1设有气体入口 2和气体出口 3 ;用于调节所述筒体温度的夹套4,所述夹套4与所述筒体1相连,所述夹套4设有冷媒入口 5和冷媒出口 6 ;所述夹套外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层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筒体1可通过但不限定于焊接方式与所述夹套4相连。优选地,所述保温层7为聚氨酯保温层。所述气体入口 2为竖直管,所述气体出口 3为L形管;所述气体入口 2和所述气体出口 3设于所述筒体1的上方。所述气体入口 2和所述气体出口 3距离为l(T20cm ;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 2和所述气体出口 3距离为12 18cm ;在具体实施中,可选用气体入口 2和所述气体出口 3的距离为15cm的筒体。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 2设于所述筒体1的正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体入口 2、气体出口 3可通过但不限定于焊接方式与筒体1 相连。所述冷媒入口 5为L形管,所述冷媒出口 6为L形管;所述冷媒入口 5和所述冷媒出口 6设于所述夹套4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媒入口 5、冷媒出口 6可通过但不限定于焊接方式与夹套4 相连。所述筒体1内设有第一温度计套管8,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8用于放置测量气体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8距离所述筒体1的底部6 15cm,距离所述筒体1的内壁广7cm。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8距离所述筒体1的底部纩12cm,距离所述筒体1的内壁3 5cm。在具体实施中,可选用距离所述筒体1的底部10cm,距离所述筒体1的内壁4cm的
第一温度计套管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8可通过但不限定于焊接方式与所述筒体1相连。 所述夹套4内设有第二温度计套管9,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9用于放置测量冷媒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9距离所述的夹套4底部2 8cm。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9距离所述的夹套4底部3飞cm。在具体实施中,可选用距离所述的夹套4底部5cm的第二温度计套管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9可通过但不限定于焊接方式与所述夹套4 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9焊接于夹套4的中间,尤其是冷媒入口处的夹套的中间。所述筒体1还设有用于测量筒体压力的压力表10 ;所述压力表10设于所述筒体1 的顶部。在气体冷凝收集器中,冷媒从冷媒入口 5进入夹套4,经由冷媒出口 6排出。通过观察第二温度计套管9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来控制冷媒流量,以此提供冷源调节所述筒体温度,通过观察第一温度计套管8内温度计和压力表10,待筒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需要求后且恒定后,气体从气体入口 2进入筒体内,在低温条件下液化,实现气体收集,未液化气体从气体出口 3排出。终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气体冷凝收集器通过观察夹套内温度控制冷媒流量,以此提供冷源调节筒体温度,待筒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需要求后,气体从入口进入筒体内,在低温条件下液化,实现气体收集,未液化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因此,本气体冷凝收集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性好、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气体冷凝收集器设有聚氨酯保温层,有效减少温度的变化,达到恒温效果。当冷凝收集器的温度和压力处于恒定状态时,所收集的气体纯度高、避免杂质的产生,安全可靠,适合产气量小、纯度要求高、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特种气体。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冷凝收集器包括用于收集液化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 ;用于调节所述筒体温度的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筒体相连,所述夹套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夹套外设有保温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为竖直管,所述气体出口为L形管;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设于所述筒体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设于所述筒体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为L形管,所述冷媒出口为L形管;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设于所述夹套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第一温度计套管,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用于放置测量气体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一温度计套管距离所述筒体的底部6 15cm,距离所述筒体的内壁广7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内设有第二温度计套管,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用于放置测量冷媒温度的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套管距离所述的夹套底部2 8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冷凝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还设有用于测量筒体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冷凝收集器,包括用于收集液化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用于调节所述筒体温度的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筒体相连,所述夹套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夹套外设有保温层。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气体冷凝收集器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所收集的气体纯度高。
文档编号F25J1/02GK202209846SQ2011202961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杜汉盛, 陈艳珊, 马建修 申请人: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 广东华南特种气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特鹏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