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0331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包括用于存蓄冰浆的圆台壳体,存蓄冰浆的壳体采用圆台形状,上端小下端大,成渐缩形式,增强冰浆浓缩效果,圆台壳体的轴截面为梯形,圆台壳体的顶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上端出口段,圆台壳体底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下端出口段,在圆台壳体表面的中下部位连接有入口段,在所述上端出口段、下端出口段和入口段上分别设有调节阀门。控制管道开度,从而实现冰浆浓度的无级调节。在保证冰浆浓度有效提升的同时,冰浆浓度可以达到20%-30%,浓度可以实现无级调节,制备任意浓度冰浆。
【专利说明】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冰浆浓度的冰浆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大中型空调系统或者供冷系统,冷量输送需求极大,采用常规冷水作为载冷工质时,泵功往往占据动力总能耗的20%-60%,因此高密度潜热输送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冰浆具有较大的载冷密度、优异的流体动力学性能、环境友好性,是理想的高密度载冷剂。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冰浆的最佳输送浓度为20%-30%,然而常规的冰浆制取技术得到的冰浆浓度一般不超过5%。所以,冰浆浓缩装置成为获取高浓度载冷介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冰浆输送技术的研究重点。
[0003]目前,公知的冰浆浓缩装置主要依据过滤、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原理,过滤主要采用滤网分离技术,将冰晶与水分离,但过滤分离得到的冰浆浓度一般只能从2.5%提升至5%,同时过滤分离往往附加搅拌装置,促进冰浆旋转,使大部分的冰与少部分水汇聚到中心,增强分离效果,但这增加了运动部件,系统稳定运行受影响;重力分离主要利用冰晶与水的密度差,冰浆从管道进入罐体后,冰晶受浮力上升,从罐体上端离开,得到浓度较高的冰浆,但罐体的进出口管径恒定,得到的冰浆浓度无法任意调节;离心分离主要采用水力旋流器来完成,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利用流体旋转形成离心力进行按粒度分级、按密度分选的通用设备,但旋流器内存在内旋流、外旋流、循环流等多种不同流动,情况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很好的理论模型或者流体力学公式匹配流场,目前较为成功的水力旋流器浓缩冰浆的浓度可以达到10%,依然不能满足20%-30%的浓度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冰浆浓缩装置冰浆浓度提升有限,不能有效实现浓度的无级调节,提供一种冰浆浓缩装置,该冰浆浓缩装置可以实现冰浆浓度任意调节,完全能达到冰浆输送浓度20%-30%的需求。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包括用于存蓄冰浆的圆台壳体,存蓄冰浆的壳体采用圆台形状,上端小下端大,成渐缩形式,增强冰浆浓缩效果,圆台壳体的轴截面为梯形,圆台壳体的顶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上端出口段,圆台壳体底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下端出口段,上端出口段与下端出口段的管径可以相同,在圆台壳体表面的中下部位连接有入口段,在所述上端出口段、下端出口段和入口段上分别设有调节阀门。控制管道开度,从而实现冰浆浓度的无级调节。
[0006]当冰浆从入口段进入圆台壳体后,由于入口段截面远小于圆台壳体横截面,入口段截面一般为壳体横截面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流道面积增大,流速减小,冰浆进入壳体后易于静置,增强分离效果,在浮力的作用下冰晶与少部分水向上运动,从上端出口段离开,大部分水则向下,从下端出口段离开,圆台壳体壁面呈渐缩状,上浮的冰晶和水不断受到挤压,密度较小的冰晶继续上浮,水则被挤压向下,增强分离效果。入口段与上下端出口段通过阀门的调节控制管道开度,改变进出口的横截面积比例,从而实现出口的水流量和冰浆浓度的改变,阀门相互配合调节流量,实现冰浆浓度的无级调节:当入口段阀门开度增加,入口流量增加,上端出口与下端出口阀门不变,两出口流量不变,冰浆在壳体中静置时间增长,分离效果增强,冰晶上浮数量增加,上端出口冰浆浓度增大;当入口段开度减小,入口流量减少,上端出口与下端出口阀门不变,两出口流量不变,冰浆在壳体中静置时间减少,分离效果降低,冰晶上浮数量较少,上端出口冰浆浓度减小。以圆台形状壳体取代通常的圆柱形壳体,由于圆台具备上窄下宽的成渐缩形式的结构,因此在冰浆分离时,上浮的冰浆在渐缩的圆台壳体中受到挤压,水被迫向下流动,能增强冰浆分离效果。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保证冰浆浓度有效提升的同时,冰浆浓度可以达到20%_30%,浓度可以实现无级调节,制备任意浓度冰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实施例一:
[0011]在图1中,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包括用于存蓄冰浆的圆台壳体3,圆台壳体3的轴截面为梯形,圆台壳体3的顶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上端出口段1,圆台壳体3底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下端出口段5,上端出口段I与下端出口段5的管径相同,在两个出口段上又分别设置调节阀门2、调节阀门4,入口段6在圆台壳体3中下部接入,并安装有调节阀门7,调节阀门7控制入口段6的开度,冰浆从入口段6进入圆台壳体3后,在浮力的作用下,自然分层,冰核与少量水上浮,从上端出口段I离开圆台壳体3,大量水向下流动,从下端出口段5离开圆台壳体3。调节阀门7、调节阀门2与调节阀门4配合,分别控制入口段与上端出口段1、下端出口段5的开度,实现冰浆浓缩和冰浆浓度的无级调节。
[0012]入口段6的管径小于圆台壳体3的截面积,入口段6的管径直径与圆台壳体3直径的比为1:10—1:20。
[0013]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蓄冰浆的圆台壳体(3),圆台壳体(3)的轴截面为梯形,圆台壳体(3)的顶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上端出口段(1),圆台壳体(3 )底端中轴线位置连接有下端出口段(5 ),在圆台壳体(3 )表面的中下部位连接有入口段(6),在所述上端出口段(I)、下端出口段(5)和入口段(6)上分别设有调节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级浓度调节冰浆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6)的管径小于圆台壳体(3)的截面积,入口段(6)的管径直径与圆台壳体(3)直径的比为1:10—1:20。
【文档编号】F25C5/00GK103743180SQ201310746873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董凯军, 陈照杰, 胡涛, 周群, 王志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