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397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在隔热柜体的下部存在隔热壁体的连结部,在所述冰箱中抑制外部空气从该连结部侵入。以朝贮藏容器内吹出冷气的方式而设置有冷气吹出口,且将冷气吸入口设置在较冷气吹出口的最下端部更上方。从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在对贮藏容器内进行冷却之后,从冷气吹出口更上方的冷气吸入口被吸入而返回冷气生成部。因而,从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不会朝下流经贮藏容器与贮藏室之间,从而不会有外部气体从连结部侵入冰箱内。
【专利说明】冰箱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发明基于并主张于2013年6月28号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3640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Embodiments)大体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0004]在冰箱中,由隔热壁体构成隔热柜体(heat insulating cabinet),在该隔热柜体的内部形成贮藏室。也有冰箱会在该贮藏室内,以底部接近该贮藏室底部的形态来设置贮藏容器。
[0005]构成所述隔热柜体的隔热壁体一般采用在外板部与内板部之间配置有隔热材的结构,但在制造上,难以由一个隔热壁体来构成隔热柜体,因此通过对隔热壁体的外板或内板或者隔热材进行分割并适当连结,从而构成隔热柜体。在此情况下,有时也会采用该连结部位于隔热柜体下部的结构。在该连结部的内部,埋设有海绵(sponge)等隔热材,但难以完全保持气密性,有时会产生微小的间隙。
[0006]另一方面,该冰箱中,在所述贮藏容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生成冷气的冷气生成部的冷气吹出口,且在贮藏室里部,设置有用于使对贮藏室内进行了冷却的冷气返回的冷气吸入口。在此情况下,从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在进入贮藏容器之后,从该贮藏容器流出,并在该贮藏容器的外侧流向下方,通过贮藏容器的外侧底面与贮藏室底面之间的间隙,从贮藏室里部的所述冷气吸入口返回冷气生成部。
[0007]但是,在冷气如前所述那样通过容器的外侧底面与贮藏室底面之间的狭窄间隙而流入冷气吸入口时,其流速相对较快,因此,因冷气的流动,连结部的冰箱内侧相对于冰箱外而相对地成为负压,微量的外部空气从所述隔热柜体下部的所述连结部被吸入,外部气体侵入贮藏室内或隔热柜体内,从而有可能在冰箱内或连结部内产生结露。


【发明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期待在隔热柜体下部存在隔热壁体的连结部的冰箱中,抑制外部空气从该连结部侵入。
[0009]实施方式的冰箱包括:隔热柜体,由多个隔热壁体构成为箱状,在下部存在所述隔热壁体中的连结部,且在内部形成有贮藏室;贮藏容器,以底部接近所述贮藏室底部的形态而设置在所述贮藏室中,且上表面开口 ;以及冷气生成部,具备蒸发器及风扇且生成冷气,将所述冷气从冷气吹出口吹出,并从冷气吸入口吸入所述冷气,而且,以将所述冷气吹出至所述贮藏容器内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冷气吹出口,且将所述冷气吸入口设置在较所述冷气吹出口的最下端部更上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视图。
[0011]图2是冰箱下部的纵剖侧视图。
[0012]图3是弯曲部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13]图4是表示冷气生成部的壳体(case)的立体图。
[0014]图5是表不参考例的连结部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15]图6是不同的连结部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16]符号的说明:
[0017]1:实施方式的冰箱
[0018]2:隔热柜体
[0019]3:冷藏室
[0020]4:蔬菜室
[0021]5:制冰室
[0022]6:小冷冻室
[0023]7:主冷冻室(贮藏室)
[0024]8:分隔壁
[0025]9:隔热分隔壁
[0026]10:前分隔部
[0027]11:纵梁
[0028]12 ?17:门
[0029]18:小冷冻室用容器
[0030]18a:通气口
[0031]19:下侧冷冻容器(贮藏容器)
[0032]19a:鳍部
[0033]19s:低的部分
[0034]20:上侧冷冻容器(另一贮藏容器)
[0035]21?24:隔热壁体
[0036]21a ?24a:外板
[0037]21b ?24b:内板
[0038]21c?24c:真空隔热面板
[0039]24c 1:芯材
[0040]24c2:包装材
[0041]25?27:角构件
[0042]25a、26a:连结板
[0043]25b、26b:隔热材
[0044]28:机械室
[0045]29:压缩机
[0046]30:冷气生成部
[0047]31:壳体
[0048]32:蒸发器
[0049]33:风扇
[0050]34:分隔板部
[0051]34a:开口
[0052]35:机器配置室
[0053]35a:钟形口
[0054]36:导管部
[0055]37: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冷气吹出口)
[0056]38: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冷气吹出口)
[0057]39:制冰室用冷气吹出口
[0058]40:小冷冻室用冷气吹出口
[0059]41、42:吸入导管
[0060]41a、42a:吸入口
[0061]43:遮蔽部
[0062]44:阻止部
[0063]G、S:间隙
[0064]K:弯曲部
[0065]Rl?R3:连结部
[0066]X、α: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冰箱I进行说明。
[0068]如图1所示,冰箱I具备隔热柜体(heat insulating cabinet) 2。在该隔热柜体2的内部,从上方开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3、蔬菜室4,在该蔬菜室4的下方,左右排列地设置有制冰室5与小冷冻室6,在最下部设置有主冷冻室7。该主冷冻室7相当于贮藏室。
[0069]所述冷藏室3与蔬菜室4由分隔壁8予以划分,蔬菜室4与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6由隔热分隔壁9予以划分。而且,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6与主冷冻室7在前表面由前分隔部10予以划分。而且,制冰室5与小冷冻室6在前表面由纵梁11予以划分。
[0070]所述冷藏室3与蔬菜室4在冷藏温度段内受到冷却,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6与主冷冻室7在冷冻温度段内受到冷却。
[0071]在所述隔热柜体2的前表面部,分别设置有:对冷藏室3进行开闭的旋转式的门(对开式门)12、13 ;对蔬菜室4进行开闭的抽出式的门14 ;对制冰室5进行开闭的抽出式的门15 ;对小冷冻室6进行开闭的抽出式的门16 ;以及对主冷冻室7进行开闭的抽出式的门17。
[0072]在所述蔬菜室4用的门14的背面,虽未图示但设置有蔬菜收纳容器。而且,在制冰室5内,虽未图示但配置有制冰盒。
[0073]如图2所示,在小冷冻室6用的门16的背侧,设置有与该门16 —体地移动的小冷冻室用容器18。在该小冷冻室用容器18的前板部,形成有多个通气口 18a。
[0074]而且,在主冷冻室7用的门17的背侧,设置有与该门17 —体地移动的作为贮藏容器的下侧冷冻容器19。此时,该下侧冷冻容器19的底部为接近主冷冻室7底部的形态,存在间隙S。下侧冷冻容器19除了上表面开口以外呈无孔状。下侧冷冻容器19的后部上端的一部分形成得稍低。对该低的部分标注有符号19s。并且,在该下侧冷冻容器19的上端部(也包括低的部分19s上端部),形成有朝外侧突出的鳍部19a。
[0075]在该下侧冷冻容器19的上方,可装卸地配置有作为另一贮藏容器的上侧冷冻容器20。
[0076]所述上侧冷冻容器20的一部分(下部)位于下侧冷冻容器19内,但在前方部,与下侧冷冻容器19形成有间隙G。即,采用在上侧冷冻容器20与下侧冷冻容器19之间具备间隙G的结构。此外,所述隔热柜体2是将多个隔热壁体予以连结而构成,在图2中,隔热柜体2的背壁部由隔热壁体21构成,隔热柜体2的底部由隔热壁体22、23、24构成。另外,在该隔热柜体2中,左右壁部、上壁部也由隔热壁体构成。
[0077]各隔热壁体21?隔热壁体24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因此以隔热壁体24为代表来说明结构。如图3所示,隔热壁体24具备:外箱用的金属板制的外板24a ;内箱用的合成树脂制的例如包含片材(sheet)构件的内板24b;以及作为隔热材的面板状的真空隔热面板(vacuum heat insulating panel) 24c,以被夹在所述外板24a与内板24b之间的状态而配置(介隔),而且,隔热壁体24是将这些部分彼此粘合而构成。
[0078]真空隔热面板24c包含玻璃棉(glass wool)等芯(core)材24cl、及具有阻气(gas barrier)性的包装材24c2。真空隔热面板24c是通过将芯材24cl收容到包装材24c2内,并在此状态下对包装材24c2内进行抽真空而制造成面板状(板状)。另外,在各隔热壁体21?隔热壁体23中,对于与隔热壁体24相同的材料部分标注相同的尾标。
[0079]所述隔热壁体22与隔热壁体23中,其外板22a与外板23a的端部彼此例如通过螺丝等而连结。而且,隔热壁体22的内板22b的端部与隔热壁体23的内板23b的端部通过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角(corner)构件25而连结。角构件25包含:连结内板22b与内板23b的连结板25a ;及例如发泡苯乙烯(styrol)等隔热材25b。此时,隔热壁体23连结成如下形态,即,从呈大致水平的隔热壁体22的后端部朝向斜后方竖立。对于所述隔热壁体22与隔热壁体23的连结部标注有符号Rl。
[0080]而且,隔热壁体23与隔热壁体24中,其外板23a与外板24a的端部彼此通过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角构件26而连结。角构件26包含:连结外板23a与外板24a的连结板26a ;及例如发泡苯乙烯等隔热材26b。而且,隔热壁体23的内板23b的端部与隔热壁体24的内板24b的端部例如通过螺固而连结。此时,隔热壁体24从隔热壁体23的上端部大致水平地连结。对于该隔热壁体23与隔热壁体24的连结部标注有符号R2。
[0081]所述隔热壁体24与垂直状的隔热壁体21中,其外板24a与外板21a的端部彼此例如通过螺丝等而连结。而且,隔热壁体24的内板24b的端部与隔热壁体21的内板21b的端部通过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角构件27而连结。对于隔热壁体24与隔热壁体21的连结部标注有符号R3。另外,所述角构件27与所述角构件25的大小不同,但结构基本上相同。
[0082]由上述可知的是,在隔热柜体2的下部,构成有主冷冻室7里部朝跟前侧鼓出的形态的弯曲部K,在该弯曲部K的部分存在连结部Rl?连结部R3。而且,在这些连结部Rl?连结部R3部分,真空隔热面板21c?真空隔热面板24c呈被彼此分割的形态。另外,在该连结部Rl?连结部R3的空间部内,也可填充有海绵等柔软的隔热材。
[0083]借助所述弯曲部K,在隔热柜体2的外侧下部形成有机械室28。在该机械室28内设置有压缩机(compressor) 29等。
[0084]所述主冷冻室7及小冷冻室6与制冰室5为连通状态,在这些室的里部,设置有冷气生成部30。
[0085]该冷气生成部30具备壳体31 (图4中也示出)、蒸发器32及风扇33。在壳体31内,形成有将壳体内部前后分隔的分隔板部34,将里侧的空间部设为机器配置室35,将跟前侧的空间部设为供给导管(duct)部36。该机器配置室35与供给导管部36通过下部的开口 34a而连通。
[0086]在所述机器配置室35的上方部,形成有钟形口(bellmouth)35a,在该钟形口 35a内配设有风扇33。位于该风扇33的下方而配设有蒸发器32。
[0087]如图2及图4所示,在所述供给导管部36中,形成有作为冷气吹出口的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8、制冰室用冷气吹出口 39、小冷冻室用冷气吹出口 40。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以朝下侧冷冻容器19内吹出冷气的方式,面向下侧冷冻容器19的内部而形成在成为该下侧冷冻容器19上部的部位(此时为所述低的部分19s上部)。而且,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8以朝上侧冷冻容器20内吹出冷气的方式,面向前方而形成在成为上侧冷冻容器20上部的部位。而且,制冰室用冷气吹出口 39以朝制冰室5内吹出冷气的方式,面向前方而形成在面对制冰室5的部位。而且,小冷冻室用冷气吹出口 40以朝小冷冻室用容器18内吹出冷气的方式,面向前方而形成在面对小冷冻室6内的部位。
[0088]而且,在所述壳体31上,左右分支地形成有吸入导管41、42,该吸入导管41、42连通至所述钟形口 35a的前方部分,各导管41、42的前端作为冷气吸入口 41a、42a而开口。
[0089]这些吸入导管41、42位于前分隔部10的后方部分(主冷冻室7与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6之间的部分)的左右部,冷气吸入口 41a、42a较作为冷气吹出口的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的最下端部位于更上方。即,冷气吸入口 41a、42a较朝位于最下侧的贮藏容器即下侧冷冻容器19吹出冷气的冷气吹出口 37的最下端部位于更上方。而且,该冷气吸入口 41a、42a较冷气吹出口 37、38、39、40位于更前侧。
[0090]在与所述下侧冷冻容器19的鳍部19a的整个周围对应的主冷冻室7内面部分(包含门17背侧或壳体31的外侧前表面等),设置有可与该鳍部19a接触且可弹性变形的遮蔽部43,由该遮蔽部43与所述鳍部19a形成阻止部44,该阻止部44阻止冷气从上侧冷冻容器20上部的开口朝向上侧冷冻容器20外的主冷冻室7的下部流通。
[0091]当风扇33伴随着具备所述蒸发器32及压缩机29等的冷冻循环(cycle)工作而受到驱动时,由风扇33送出的空气如图2中以实线及虚线图示的箭头所示,流向下方,并通过蒸发器32,在此处,空气受到冷却而生成冷气。该冷气通过开口 34a而流向前侧,并在供给导管部36内流向上方。然后,从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8、小冷冻室用冷气吹出口 40吹出至各容器19、20、18内。而且,从制冰室用冷气吹出口 39吹出至制冰室5内。
[0092]从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吹出至下侧冷冻容器19内的冷气通过该下侧冷冻容器19内而对内部(内部的贮藏物)进行冷却之后,通过所述间隙G从冷气吸入口 41a、42a被吸入,并通过吸入导管41、42而由所述风扇33再次送出。
[0093]而且,从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8吹出至上侧冷冻容器20内的冷气通过该上侧冷冻容器20内而对内部进行冷却之后,从上表面开口流出,并从冷气吸入口 41a、42a被吸入,并通过吸入导管41、42而由所述风扇33再次送出。
[0094]而且,从小冷冻室用冷气吹出口 40吹出至小冷冻室用容器18内的冷气通过该小冷冻室用容器18内而对内部进行冷却之后,从多个通气口 18a流出,并从冷气吸入口 41a、42a被吸入,并通过吸入导管41、42而由所述风扇33再次送出。供给至制冰室5内的冷气也供于制冰之后,从冷气吸入口 41a被吸入而返回冷气生成部30。
[0095]另外,当根据冷却状况而从控制部(未图示)发出冷却切换指令时,通过使未图示的冷气切换风门(damper)工作,从而切换所述对主冷冻室7、制冰室5、小冷冻室6的冷气供给与对冷藏室3及蔬菜室4的冷气供给。此时,对冷藏室3及蔬菜室4的冷气供给也可设置专用的蒸发器或风扇。
[009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朝下侧冷冻容器19内吹出冷气的方式来设置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且将冷气吸入口 41a、42a设置在较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的最下端部更上方。
[0097]根据本实施方式,从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吹出的冷气在对下侧冷冻容器19内进行冷却之后,从该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更上方的冷气吸入口 41a、42a被吸入而返回冷气生成部30,因此,从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吹出的冷气不会朝下流经下侧冷冻容器19与主冷冻室7之间。S卩,不会产生图2中如两点链线的箭头X所示的冷气的气流。其结果,不会有外部气体(外部空气)侵入主冷冻室7内或隔热柜体2内部。
[0098]S卩,假设产生所述箭头X那样的冷气气流,由此会因冷气气流导致连结部Rl或连结部R2的冰箱内侧相对于冰箱外而相对地成为负压,从而有可能如作为参考例所示的图5、图6那样,外部气体从这些连结部Rl或连结部R2的微小间隙,如箭头α所示那样侵入隔热柜体2内或主冷冻室7内,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会产生所述箭头X所示的冷气气流,因此不会造成所述外部气体的侵入。因而,也能够避免在冰箱内或连结部Rl?连结部R3处产生因侵入外部气体造成的结露。
[0099]此处,若对隔热壁体使用真空隔热面板,则有可实现隔热壁体的薄型化等优点,但由于真空隔热面板自身为面板状(板状),因此难以形成为弯曲的形状。因此,若由使用真空隔热面板的隔热壁体来构成隔热柜体2,则会成为将多个隔热壁体予以连结的结构。于是,在连结部存在于隔热柜体下部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所述外部气体的侵入。尤其,此时成为真空隔热面板在连结部处受到分割的形态,因此会在真空隔热面板彼此间出现间隙,而更有可能造成外部气体的侵入。
[0100]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隔热壁体使用真空隔热面板的结构,因而也是外部气体容易侵入的结构,但是通过使冷气的气流不会朝上侧冷冻容器20外的主冷冻室7的下方行进,从而能够防止外部气体的侵入。
[0101]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下侧冷冻容器19设为除上表面开口以外呈无孔状的结构,因此,能够使从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 37吹出至该下侧冷冻容器19的冷气在穿过该下侧冷冻容器19内之后,从上表面开口直接流向冷气吸入口 41a、42a,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朝向主冷冻室7下方的冷气气流的形成。
[0102]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上侧冷冻容器20来作为独立于下侧冷冻容器19的贮藏容器,并使该上侧贮藏容器20与下侧贮藏容器19之间具备间隙G,因此即使在下侧冷冻容器19的上侧存在上侧冷冻容器20,也能够使供给至下侧冷冻容器19内的冷气通过该间隙G而流向冷气吸入口 41a、42a方向。
[0103]另外,也可取代设置所述间隙G的结构或者除了该结构以外,还采用在上侧冷冻容器20的底部形成通气部的结构。
[0104]而且,根据该实施方式,冷气生成部30采用相对于蒸发器32而将风扇33配置在上方的结构,且采用如下结构,即,使从冷气吸入口 41a、42a吸入的冷气从风扇33通过该风扇33下方的蒸发器32,进而暂时向前流出后,通过供给导管部36流向上方而从冷气吹出口37、38、39吹出,因此能够缩小冷气生成部30的上下尺寸。
[0105]S卩,当在冷气生成部30的蒸发器32的下方部设置有面向下方的供给导管部,且在该供给导管部中设置有冷气吸入口时,若将该冷气吸入口的位置设置在下侧冷冻容器19的上部位置,则冷气生成部的上下尺寸会变得极长而冰箱整体在高度方向上大型化。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此能够缩小冷气生成部30的上下尺寸,从而能够避免冰箱整体在高度方向上大型化。
[0106]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阻止部44,该阻止部44阻止冷气从吹出有冷气的下侧冷冻容器19上部的开口朝向主冷冻室7的下部流通,因此,最终供给至下侧冷冻容器19内的冷气只会朝向上方的冷气吸入口 41a、42a方向,能够防止前述的箭头X方向的冷气气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有助于防止外部气体侵入。
[0107]另外,也可采用如下结构,S卩,作为隔热柜体的隔热壁体,使用发泡氨基甲酸酯等隔热材。此时,成为外板或内板各自连结的结构,从而出现连结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连结部位于隔热柜体下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外部气体的侵入。
[0108]而且,隔热柜体底部的弯曲部对于形成机械室有效,但弯曲部并非必要,也可采用仅连结部存在于隔热柜体底部的结构。
[0109]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其具备:隔热柜体,由隔热壁体形成为大致箱状,在下部存在所述隔热壁体的连结部,且在内部形成有贮藏室;贮藏容器,以底部接近所述贮藏室底部的形态而设置在所述贮藏室中,且上表面开口 ;以及冷气生成部,具备蒸发器及风扇且生成冷气,将该冷气从冷气吹出口吹出,并从冷气吸入口吸入冷气,而且,以朝所述贮藏容器内吹出所述冷气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冷气吹出口,且将所述冷气吸入口设置在较所述冷气吹出口的最下端部更上方。据此,在隔热柜体下部存在隔热壁体的连结部的冰箱中,能够期待抑制外部空气从该连结部的侵入。
[0110]附图中,I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2表示隔热柜体,7表示主冷冻室(贮藏室),19表示下侧冷冻容器(贮藏容器),20表示上侧冷冻容器(另一贮藏容器),30表示冷气生成部,32表示蒸发器,33表示风扇,37表示下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冷气吹出口),38表示上侧冷冻容器用冷气吹出口(冷气吹出口),41a、42a表示吸入口,44表示阻止部,Rl?R3表示连结部,K表示弯曲部。
[0111]对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当然,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柜体,由多个隔热壁体构成为箱状,在下部存在所述隔热壁体中的连结部,且在内部形成有贮藏室; 贮藏容器,以底部接近所述贮藏室底部的形态而设置在所述贮藏室中,且上表面开口 ;以及 冷气生成部,具备蒸发器及风扇且生成冷气,将所述冷气从冷气吹出口吹出,并从冷气吸入口吸入所述冷气, 以将所述冷气吹出至所述贮藏容器内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冷气吹出口,且将所述冷气吸入口设置在较所述冷气吹出口的最下端部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热柜体的下部设置有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存在所述隔热壁体的所述连结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柜体由具备真空隔热面板的多个隔热壁体构成,所述真空隔热面板在所述隔热柜体下部的所述隔热壁体的所述连结部处受到分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藏容器除了上表面开口以外呈无孔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贮藏容器的上方,设置有上表面开口的另一贮藏容器, 所述另一贮藏容器具备在底部具有通气部的结构、和/或具备在所述另一贮藏容器与所述贮藏容器之间具有间隙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生成部是相对于所述蒸发器而将所述风扇配置于上方的结构,且是使从所述冷气吸入口吸入的冷气从风扇通过所述风扇下方的蒸发器,向前流出后流向上方并从所述冷气吹出口吹出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止部,阻止冷气从吹出有所述冷气的贮藏容器上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贮藏室的下部流通。
【文档编号】F25D19/00GK104279807SQ20141028760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刘扬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