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051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冰箱。

背景技术:
伴随消费者对于更加健康生活方式的期望,枸杞、茶叶、香菇、桂圆、冬虫夏草等干货食材在饮食结构中比重逐渐升高。但这些干货食材非常不易存储,如果放在常温中保存,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保存时间长了容易变色、变质,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如果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容易受到冷藏室内其他食物的影响导致受潮,引起发霉、变质。如何长期储存干货食材是函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冰箱制冷功能基础上增加可调节湿度的间室,例如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形成独立封闭的空间作为干燥室。其干燥原理通常为:向干燥室输送低温气体,通过对干燥室内空气的置换和温度的回升,降低干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干燥的目的。利用该原理,干燥室需要在低温冷气输送时,保持空气流通畅通,而当温度回升后,为了维持箱内干燥度,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密封效果,不让外界的湿空气回流。现有的干燥室中,一类是同时设置进风风门和回风风门,利用对进风风门和回风风门的开启及关闭的控制,实现干燥室内的干燥空间。这种干燥室的干燥度较好,但结构设计复杂,成本偏高;另一类是不对干燥室进行密封处理,而是通过控制低温干空气的输送频率,降低箱内的干燥度,但此设计由于密封不好,会导致外部的湿空气回流,箱内干燥度波动较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干燥室的风冷冰箱,为干货食材提供适合长期保存的环境。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干燥室的顺畅换风。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干燥室的换风效果,以保证其干燥稳定的保存环境。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冷藏室,还包括:具有独立封闭空间的干燥室,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所述干燥室具有供经冷源冷却的空气流入的进风口以及供置换出的空气流出的回风口,其中所述回风口处设置有阻水透气膜。可选地,所述阻水透气膜由膨化的聚四氟乙烯微孔分子材料制成,其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的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的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干燥室由抽屉式密封容器构成,包括:抽屉本体,其顶端开口,用于容纳待存物品;和盖板,设置于所述抽屉本体上方,用于将所述抽屉本体的顶端开口密封。可选地,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盖板或者所述抽屉本体上邻近所述冷藏室内胆后壁的部位处。可选地,所述盖板或者所述抽屉本体上设置的所述回风口的部位邻近所述冷藏室内胆后壁的泄水口处,以致所述回风口外侧环境的相对湿度达到90%RH。可选地,所述冷藏室内胆后壁处设置有蒸发器进气口;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抽屉本体的后壁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进气口可控地连通,经所述风冷冰箱的蒸发器冷却的空气依次经所述蒸发器进气口、进风口流入所述干燥室中。可选地,当所述抽屉本体推至所述冷藏室最内侧时,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进气口对准。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周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当所述抽屉本体推至所述冷藏室最内侧时,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进气口密封连接。可选地,所述蒸发器进气口处设置电动风门。可选地,所述风冷冰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干燥室中,用于感测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干燥室中,用于感测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所述电动风门配置成: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感测的湿度受控地开启或关闭。本发明在干燥室的回风口处设置阻水透气膜,利用阻水透气膜实现气流流通,以保证送入的低温空气可以替换干燥室内的潮湿空气,并且在换风结束后阻止外部高湿水汽进入干燥室中,维持干燥室内的干燥度。本发明干燥室的设计更为简单,性能更加良好,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燥室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燥室抽的示意性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燥室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100的示意性透视图。参见图1,风冷冰箱100可包括冷藏室110。冷藏室门(图中未示出)可设置在冷藏室110的前开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冷藏室11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冷冰箱100还可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以及风道130(参见图2)。制冷循环系统例如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以及蒸发器(可包括冷冻蒸发器和/或冷藏蒸发器)。风冷冰箱100还可包括位于风道130内的风机,用于将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的气流吹向冷藏室110。除了冷藏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冷冰箱100也可包括冷冻室和/或保鲜室。特别地,风冷冰箱100还可包括具有独立封闭空间的干燥室120,其设置在冷藏室110内。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燥室的示意性侧视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的流向。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干燥室120可具有供经冷源冷却的空气(以下简称冷气)流入的进风口128,低温的冷气通过进风口128流入干燥室120内后与干燥室120内空气换热或者置换出干燥室120内空气,从而降低干燥室120的温度。干燥室120还具有供置换的空气流出干燥室120的回风口129。在现有技术的干燥室120中,通常在进风口128和回风口129处设置电控风门,以在需要向干燥室120内通入冷气时,控制进风口128和回风口129处的电控风门打开,冷气从进风口128流入干燥室120内,并通过回风口129流出干燥室120,实现空气在干燥室120内的置换,从而使干燥室120内温度降低;然后关闭进风口128和回风口129处的电控风门,使干燥室120相对密封,随着干燥室120逐渐升温,实现其相对湿度下降。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对于进风口128和回风口129处的电控风门,通常要求控制其同时开闭,以实现换气和密封。对于这样的干燥室120,无论是原料成本还是电控成本,都相对较高。为了克服该缺陷,在本发明中,在回风口129处不设置电控风门,而是设置阻水透气膜127。本发明实施例利用阻水透气膜127材料具有微孔结构、且其微孔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直径的原理。在一定的压力下,气体分子可通过微孔从而达到内外平衡或透气,而含有水或其他物质的混合气体比单纯的气体不容易通过该微孔。特别是,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其所含的水分子越接近液体水,微孔越阻止其从微孔中通过;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小,气体越干燥越容易从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通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当进风口128处的风门打开时,低温干燥空气通过进风口128流入干燥室120,并通过回风口129处的阻水透气膜127流出干燥室120,实现空气在干燥室120内的置换;另一方面,当进风口128处的风门关闭时,阻水透气膜127会阻止冷藏室110内的高湿空气进入干燥室120内,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干燥室120的干燥度。利用阻水透气膜127这一物理特性,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干燥室的储物环境。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回风口129处设置电控风门的干燥室,从而使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室120的结构更为简单,性能更加良好。本发明实施例中,阻水透气膜127优选由膨化的聚四氟乙烯微孔分子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微孔分子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其微孔的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的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的直径。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阻水透气膜127,其微孔结构可使得相对湿度在85%以下的水汽容易通过,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水汽不易通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将回风口129设置在使其外侧环境处于冷藏室110内相对湿度达到90%RH的区域,以使设置在回风口129处的阻水透气膜127充分起到防止外侧环境的高湿空气进入干燥室120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129可邻近湿度较高的冷藏室110内胆后壁设置。由于此处距离冷藏蒸发器最近,周围空气湿度很高,结合阻水透气膜127的特性,干燥室120外的高湿水蒸气无法进入干燥室120内,而干燥室120内的低温干燥空气可顺利通过阻水透气膜127流向外侧环境,完成干燥室120内的空气置换。在冷藏室110中,通常其相对湿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泄水口附近,该处空气的相对湿度甚至可达到100%RH。这里的泄水口也通常被称为排水口。因此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优选将回风口129设置在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泄水口的干燥室相应的部位处。图3和图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燥室的示意性爆炸图和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室120可由抽屉式密封容器构成。干燥室120可包括抽屉本体122和盖板121。抽屉本体122的顶端开口,以用于容纳待存物品。抽屉本体122可包括底壁,以及在各自的底端与底壁结合的前壁、后壁和两个相对的横向侧壁,以形成顶端开口的凹腔。盖板121设置于抽屉本体122上方,用于将抽屉本体122的顶端开口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21和抽屉本体122分离设置,盖板121可枢转地安装在冷藏室110内胆后壁上。当盖板121向上枢转时,可将抽屉本体122的顶端开口打开,当盖板121向上枢转时,可将抽屉本体122的顶端开口密封。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盖板121可固定设置在冷藏室110内胆中,抽屉本体122可滑动地安装于盖板121。在这些实施例中,抽屉本体122的后壁和两个相对的横向侧壁分别与冷藏室110内胆的后壁、两个相对的横向侧壁相应的区域相面对。盖板121和抽屉本体122材料可为普通塑料,无额外保温设计。在冷藏室110温度为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干燥室120换气降温后,其温度很快会上升,从而降低干燥室120内的相对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129可设置在盖板121上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部位处。本申请中,技术术语“邻近”是指回风口129与冷藏室110内胆后壁之间有间距,该间距例如可为50mm,30mm,10mm,5mm等。阻水透气膜127的安装形式可以是直接在回风口129处贴片或是利用螺母紧固等方式固定于盖板121上。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回风口129也可设置在抽屉本体122上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部位处。例如可设置在抽屉本体122的两个相对的横向侧板上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部位处或者设置在抽屉本体122的后壁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盖板121或者抽屉本体122上设置的回风口129的部位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泄水口(图中未示出)处,以使回风口129外侧环境的相对湿度达到90%RH。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室110内胆后壁处设置有蒸发器进气口131;干燥室120的进风口128设置在抽屉本体122的后壁上,且进风口128与蒸发器进气口131可控地连通,经风冷冰箱100的蒸发器冷却的空气依次经蒸发器进气口131、进风口流入干燥室1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风冷冰箱100具有冷冻蒸发器和冷藏蒸发器时,优选将经冷冻蒸发器冷却的空气引入干燥室1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抽屉本体122推至冷藏室110最内侧时,或者说抽屉本体122在冷藏室110内由盖板121密封时,干燥室120的进风口128与蒸发器进气口131对准。以使从蒸发器进气口131送来的冷风大部分进入干燥室120中。为了使从蒸发器进气口131送来的冷风均进入干燥室120中,而不会流向冷藏室110的其他区域,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在进风口128的周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25,当抽屉本体122推至冷藏室110最内侧时,干燥室120的进风口128与蒸发器进气口131密封连接。当然,弹性密封圈125也可设置在蒸发器进气口131的周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蒸发器进气口131处设置送风风门132。送风风门132可为电动风门。送风风门132的关闭与开启可利用原风道模组中的风门控制。当干燥室120不需要送风时,送风风门132关闭,冷风不流向干燥室120。当干燥室120需要送风时,送风风门132开启,冷风经进风口128流向干燥室120中。送风风门132也可调节蒸发器进气口131的开度大小。具体地,当干燥室120需要风量大时,送风风门132调大蒸发器进气口131开度,当干燥室120需要风量小时,送风风门132调小蒸发器进气口131开度。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进风口128和蒸发器进气口131处可分别设置进风风门和送风风门,以分别保证干燥室的密封和防止蒸发器进气口131一直向干燥室120中送风。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干燥室120内的温度和/或湿度控制设置在蒸发器进气口131处的送风风门132的开启或关闭。相应地,风冷冰箱100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干燥室120中,以分别感测干燥室120内的温度和湿度。送风风门132可配置成:根据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感测的湿度受控地开启或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干燥室120内的相对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值时开启送风风门132,以向干燥室120内供应冷却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干燥室120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开启送风风门132以向干燥室120内供应冷却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干燥室120内的相对湿度值低于预设湿度值时关闭送风风门132,或者开启预定时间后关闭送风风门132,或者当干燥室120内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值时关闭送风风门132。在另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将盖板121替换为母座箱体。母座箱体可具有背板、在各自的后端与背板结合的顶板、底板和两个相对的横向侧板,以形成可抽拉地容纳抽屉本体122的凹腔。母座箱体的前端开口,抽屉本体122可沿冷藏室110的前后方向被拉出和容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屉本体122上可设置用于抽拉抽屉本体122的抽屉门,抽屉门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条。这样,当抽屉本体122与母座箱体闭合时,抽屉门上的密封条可与母座箱体的顶板、底板、两个相对的横向侧板的前端密封配合或者说将母座箱体的前端开口密封,以使干燥室120基本密封。在这些实施例中,可在抽屉本体122横向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滑道,相应地在母座箱体两个相对的横向侧板的内表面上安装滑轨,从而使抽屉本体122可滑动地安装于母座箱体。相应地,可将回风口129设置在母座箱体的背板、顶板、底板或者横向侧板上邻近冷藏室110内胆后壁的部位处,并在回风口129处设置阻水透气膜127。在另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从冷冻室引入冷却气流,经进风口128进入干燥室120中。相应地,进风口128可设置在母座箱体与冷冻室相邻的顶板、底板或者横向侧板上,以与冷冻室可控地连通。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干燥室120的回风口129处设置阻水透气膜127,利用阻水透气膜127实现气流流通,以保证送入的低温空气可以替换干燥室120内的潮湿空气,并且在换风结束后阻止外部高湿水汽进入干燥室120中,维持干燥室内的干燥度。本发明干燥室的设计更为简单,性能更加良好,且降低了制造成本。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