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672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蓄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与压缩机相连;蓄热器内设有蓄热剂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及设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通断的控制开关,第一换热器邻近蒸发器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通过在冰箱内部的增加蓄热器,利用蓄热器内存储的热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由此降低了冰箱的耗电量,提高了冰箱的节能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系 统及冰箱。 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

【背景技术】
[0002] 冰箱在制冷过程中,除了通过蒸发器能给冰箱内部空间带来冷量的同时,也需要 将制冷时转移的热量通过冷凝器传递到冰箱外面,现有冰箱主要依靠与外界空气通过热交 换将冰箱产生的热量散发。
[0003] 在冰箱内部,蒸发器是制冷件,由于温度一般都在_25°C左右,当冰箱内部空间通 过空气和蒸发器进行交换冷量时,空气中水分会析出,生成霜粘在蒸发器上,这样会降低制 冷效果,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蒸发器都需要进行加热除霜。相关技术中的冰箱主要是通过在 蒸发器上安装加热丝来实现加热除霜,由此需要消耗电能,增加了冰箱的耗电量,造成了电 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耗电量低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制冷系统的冰箱。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 器、蒸发器以及蓄热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蓄热器内设有蓄 热剂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 换热器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断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换 热器邻近所述蒸发器设置。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通过在冰箱内部的增加蓄热器, 利用蓄热器内存储的热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由此降低了冰箱的耗电量,提高了冰箱的节 能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0009]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 技术特征: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邻近所述冷凝器设置。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电动 栗。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开关为电磁阀。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 为翅片换热器。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 为蛇形管。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冷系统。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在冰箱内部的增加蓄热器,利用蓄热器内存 储的热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由此降低了冰箱的耗电量,提高了冰箱的节能性,提高了用户 的满意度。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
[0020] 制冷系统100,
[0021] 压缩机10,冷凝器20,蒸发器30,
[0022] 蓄热器40,第一换热器41,第二换热器42,
[0023] 控制开关43,电动泵44,出口管45,返回管46,
[0024] 毛细管5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坚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100。
[003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0、 冷凝器20、蒸发器30以及蓄热器40。其中,蓄热器40用于收集储存室内环境中的热量,当 蒸发器30需要进行化霜时,蓄热器40可以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需要说明的是,冰箱的 制冷系统100还包括用于节流降压的毛细管50。
[0031] 具体而言,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与压缩机10相连。蓄热器40内封装有蓄热剂。 优选地,蓄热剂可以为液体蓄热剂。需要说明的是,液体蓄热剂在冷冻环境和室温环境下均 为液态。冰箱放置的环境一般是在室内,由于室内温度在l〇°C以上,所以对应的液体蓄冷剂 也可以保持在10°c以上温度(夏季温度更高,蒸发器30相应的化霜比例也较高),蓄热剂 直接通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室内环境中的热量进行收集并储存。具体地,蓄热器40包 括:第一换热器41、第二换热器42和控制开关43。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相互连 通,蓄热剂可以在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内循环流动。第二换热器42内的蓄热剂 可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室内环境中的热量进行收集并储存。第一换热器41可以邻 近蒸发器30设置,由于蒸发器30周围空气的温度较低,蓄热剂与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热交 换,提高蒸发器30周围空气的温度,以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
[0032] 如图1所示,蓄热器40上还可以设有出口管45和返回管46。出口管45的一端 与第二换热器42连通,出口管45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41连通,第二换热器42内的蓄热 剂通过出口管45流动至第一换热器41内。返回管46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42连通,返回 管46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41连通,第一换热器41内的蓄热剂通过返回管46返回到第 二换热器42内。控制开关43设在第一换热器41与第二换热器42之间,用于控制第一换 热器41与第二换热器42通断。可选地,控制开关43可以设在出口管45或返回管46上。
[0033] 当需要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时,控制开关43打开,温度较高的蓄热剂通过出口管 45由第二换热器42进入到第一换热器41内,第一换热器41内的温度较高的蓄热剂与蒸发 器30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蒸发器30周围空气的温度,进而对蒸发器30 进行化霜;当无需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时,控制开关43关闭,蓄热器40内的蓄热剂停止流 动。
[0034] 相关技术中,蒸发器30的化霜过程一般是通过加热实现的,而加热化霜的过程, 需要消耗电能,由此造成了冰箱耗电量增加,也造成了电能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冰箱 的制冷系统100,利用蓄热器40内的蓄热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蓄冷剂保持室温状 态,待蒸发器30需要化霜时,蓄热剂与蒸发器30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蒸发器30周 围空气的温度,以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
[003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100,通过在冰箱内部的增加蓄热 器40,利用蓄热器40内存储的热量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由此降低了冰箱的耗电量,提高 了冰箱的节能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0036] 如图1所示,冰箱在制冷过程中,需要将冰箱内部的热量转移到外部并通过冷凝 器20释放,这部分热量通过冷凝器2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传递到空气中,最终被浪费。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42可以邻近冷凝器20设置。第二换热器42 内的蓄热剂通过与冷凝器20周围的温度较高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热量储存。待蒸发器 30需要化霜时,储存有较高热量的蓄热剂由第二换热器42流动至第一换热器41内,第一换 热器41的蓄热剂与蒸发器30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用以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由此, 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增加了蓄热器40中蓄热剂存储的热量,保证了第一换热器41对 蒸发器30的化霜效果。
[0037] 可选地,控制开关43可以为电磁阀。由此,便于实现蓄热器40的自动化控制。如 图1所示,为了使蓄热剂更加快速地由第二换热器42流动至第一换热器41内,在本实用新 型的一个具体的不例中,第一换热器41与第二换热器42之间可以设有电动泵44,以将第二 换热器42内的蓄热剂抽送至第一换热器41内。当蒸发器30需要化霜时,打开电磁阀和电 动泵44,以将第二换热器42内的蓄热剂抽送至第一换热器41内,提高蒸发器30周围空气 的温度,以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当蒸发器30化霜结束时,关闭电磁阀和电动泵44,蓄热 器40内的蓄热剂停止流动。
[0038] 对于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中的至少一个为翅片换热器。需要说明 的是,翅片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高,便于蓄热器40内的蓄热剂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以 第一换热器41为翅片换热器为例,当蒸发器30需要进行化霜时,第二换热器42内的蓄热 剂流入翅片换热器内,并与蒸发器30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提高了第一换 热器41与蒸发器30周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蒸发器30的化霜效率。可以 理解的是,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其可提高蒸发器30的 化霜效率即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 42中的至少一个为蛇形管。
[003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图未示出),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100。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在冰箱内部的增加蓄热器40,利用蓄热器40 内存储的热量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由此降低了冰箱的耗电量,提高了冰箱的节能性,也 提1? 了用户的满意度。
[0041] 下面以风冷冰箱为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化霜过程。
[0042] 如图1所示,风冷冰箱在制冷过程中,需要将冰箱内部的热量转移到外部并通过 冷凝器20释放,这部分热量通过冷凝器2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传递到空气中,最终被浪 费。同时风冷冰箱内部蒸发器30在一段时间内需要热量进行化霜,通过蓄热器40将冰箱 制冷过程中冷凝器20释放转移的热量进行收集蓄存,待冰箱蒸发器30需要化霜时,蓄热器 40将蓄积的热量用来给蒸发器30化霜。
[0043] 具体地,当需要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时,控制开关43打开,温度较高的蓄热剂通 过出口管45由第二换热器42进入到第一换热器41内,第一换热器41内的温度较高的蓄 热剂与蒸发器30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蒸发器30周围空气的温度,进而对 蒸发器30进行化霜;当无需对蒸发器30进行化霜时,控制开关43关闭,蓄热器40内的蓄 热剂停止流动。
[004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〇〇45]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蓄热器,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蓄热器内设有蓄热剂且包括:彼此连通 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用于控 制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断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换热器邻近所述蒸发器设 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邻近所 述冷凝器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 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电动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电磁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 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为翅片换热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 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为蛇形管。
7. -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文档编号】F25B47/00GK203893476SQ20142026254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姚君, 耿秀华 申请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