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67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主筒体的内部通过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依次将主筒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上隔板为密封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为有孔的透气板,主筒体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和进气管,第三腔体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主筒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和第四腔体相连通的放油管。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
【专利说明】-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 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中不仅具有润滑作用,还有降低机械温度、在轴封及气缸与 活塞间起到密封作用。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下汽化为油雾,随制冷剂进入换热设 备中,润滑油进入换热设备后,在传热表面形成油膜,增加传热热阻,传热系数降低,可能导 致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
[0003] 现有的类似装置如专利(CN 200949965 Y)所公开的一种油分离器结构,主要由高 压级油分离器套筒、高压级油分离器伞帽、高压级油位控制器、中间隔板、低压级油分离器 套筒、低压级油分离器伞帽、视油镜、低压级油位控制器、油加热器、底座、筒体、封头、高压 级油出口、低压级油出口、低压级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低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高压级 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高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组成。
[0004] 上述专利的油分离装置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每个区域都有一套机构,相对来说 结构复杂,零部件很多,同时并没有对油雾进行有效的阻隔,分油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 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 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其特 征在于,所述主筒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 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依次将主筒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 第四腔体,所述上隔板为密封板,所述中隔板和下隔板为有孔的透气板,所述主筒体的上端 部开设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和第二腔体相连通, 所述主筒体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 相连通,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 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所述主筒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和所述第四腔体相连通的放 油管。
[0008] 其原理如下: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进入第二腔体内,由于上隔板是密封板,所 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是隔离的,由于中隔板和下隔板是有孔的透气板,所以第二腔体和 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是可以透气的。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第二腔体内时,由于填料对高温 制冷剂蒸汽中油雾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附着在填料中,而高温制冷剂蒸汽则通过 下隔板进入到第四腔体内,再经过中心管进入第一腔体,再通过出气管排出。本油分离器通 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 了其分离的效果。
[0009]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中心管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 制冷剂蒸汽的伞形板,所述伞形板位于第四腔体内且该伞形板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伞形板 的小径端的边缘和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所述伞形板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 四腔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伞形板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 使其汇总后通过出气管排出,伞形板和中心管之间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其内部的蒸汽泄漏, 提商汇总的效果。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下隔板的形状为伞形,所述下隔 板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下隔板和伞形板的母线相平行。下隔板的形状呈伞形的作用是对高 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导向作用,下隔板和伞形板的平行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排 气通道,让蒸汽从中间往边缘排出。
[0011]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 夹套,所述夹套和主筒体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形的密封腔体,所述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 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 上方。将冷水通过进水口输送环形夹套内,使得冷水在环形夹套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 口排出,从而对主筒体内的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处的附着 效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荷。
[0012]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贯穿所述上隔板、 中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上隔板、中隔板及下隔板分别固定连接。上述各部件之 间的固定连接使得中心管的位置更加稳定,不会移动。
[0013]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进气管的轴线和主筒体的轴线相 平行,所述进气管位于中心管和主筒体的侧壁之间,所述中心管和主筒体同心分布。中心管 和主筒体同轴设置有利于空间布局,提高制造时的便利性。
[0014]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 所述排污管为和所述主筒体同心的直管,所述放油管为连通在排污管上的径向支管,所述 主筒体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和排污管的中心相重合。圆弧面起 到汇总至排污管的作用,排污管的作用是排出沉积在主筒体底部的杂质,排污管为直管的 好处是能够让密度大的杂质直接排出。
[0015]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填料为金属丝网或滤纸。采用金 属丝网结实耐用;采用滤纸成本低廉。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 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本油分 离器将冷水通过进水口输送环形夹套内,使得冷水在环形夹套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口 排出,从而对主筒体内的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处的附着效 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油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主筒体;2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第三腔 体;8第四腔体;9出气管;10进气管;11中心管;12填料;13放油管;14伞形板;15排污管; 16环形夹套;17密封腔体;18出水口; 1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 如图1所示,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1,主筒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 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依次将主筒体 1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和第四腔体8。进气管10的 轴线和主筒体1的轴线相平行,进气管10位于中心管11和主筒体1的侧壁之间,中心管11 和主筒体1同心分布。中心管11和主筒体1同轴设置有利于空间布局,提高制造时的便利 性。主筒体1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为和主筒体1同心的直管,放油管13为 连通在排污管15上的径向支管,主筒体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 和排污管15的中心相重合。圆弧面起到汇总至排污管15的作用,排污管15的作用是排出 沉积在主筒体1底部的杂质,排污管15为直管的好处是能够让密度大的杂质直接排出。主 筒体1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夹套16,夹套和主筒体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形的密封腔 体17,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 18和进水口 19,出水口 18和进水口 19分别与密封腔体17 相连通,出水口 18位于进水口 19的上方。将冷水通过进水口 19输送环形夹套16内,使得 冷水在环形夹套16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口 18排出,从而对主筒体1内的高温制冷剂 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12处的附着效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 荷。
[0021] 上隔板2为密封板,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为有孔的透气板,主筒体1的上端部开设 有出气管9和进气管10,出气管9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进气管10和第二腔体6相连通,主 筒体1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11,中心管11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5相 连通,中心管11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8相连通,中心管11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制冷剂 蒸汽的伞形板14,伞形板14位于第四腔体8内且该伞形板14的大径端朝下,伞形板14的 小径端的边缘和中心管11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伞形板14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四腔 体8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伞形板14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 使其汇总后通过出气管9排出,伞形板14和中心管11之间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其内部的蒸 汽泄漏,提高汇总的效果。下隔板4的形状为伞形,下隔板4的大径端朝下,下隔板4和伞 形板14的母线相平行。下隔板4的形状呈伞形的作用是对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导向作用, 下隔板4和伞形板14的平行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排气通道,让蒸汽从中间往 边缘排出。中心管11的管壁贯穿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中心管11和上隔板2、中 隔板3及下隔板4分别固定连接。上述各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中心管11的位置更加 稳定,不会移动。第三腔体7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12, 填料12为金属丝网或滤纸,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金属丝,主筒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和第四腔 体8相连通的放油管13。
[0022] 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10进入第二腔体6内,由于上隔板2是密封板,所以第 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是隔离的,由于中隔板3和下隔板4是有孔的透气板,所以第二腔体 6和第三腔体7及第四腔体8是可以透气的。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第二腔体6内时,由于填 料12对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油雾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附着在填料12中,而高温制冷 剂蒸汽则通过下隔板4进入到第四腔体8内,再经过中心管11进入第一腔体5,再通过出气 管9排出。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12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 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
[002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1),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 板(4),所述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依次将主筒体(1)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 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和第四腔体(8),所述上隔板⑵为密封板,所述 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为有孔的透气板,所述主筒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9)和 进气管(10),所述出气管(9)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0)和第二腔体(6)相 连通,所述主筒体(1)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11),所述中心管(11) 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所述中心管(11)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8)相连通,所述 第三腔体(7)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12),所述主筒体 (1) 的下端部开设有和所述第四腔体(8)相连通的放油管(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 (11)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制冷剂蒸汽的伞形板(14),所述伞形板(14)位于第四腔 体(8)内且该伞形板(14)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伞形板(14)的小径端的边缘和所述中心管 (11)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所述伞形板(14)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四腔体(8)的侧壁之 间具有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4) 的形状为伞形,所述下隔板(4)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下隔板(4)和伞形板(14)的母线相平 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筒体(1)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夹套(16),所述夹套和主筒体(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 环形的密封腔体(17),所述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8)和进水口(19),所述出水口(18) 和进水口(19)分别与所述密封腔体(17)相连通,所述出水口(18)位于进水口(19)的上 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 (11)的管壁贯穿所述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所述中心管(11)和所述上隔板 (2) 、中隔板(3)及下隔板(4)分别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 (10)的轴线和主筒体(1)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进气管(10)位于中心管(11)和主筒体(1) 的侧壁之间,所述中心管(11)和主筒体(1)同心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 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为和所述主筒体(1)同心的直管,所述放油 管(13)为连通在排污管(15)上的径向支管,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 面,该圆弧面的中心和排污管(15)的中心相重合。
【文档编号】F25B43/02GK203848572SQ20142026235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林文贤, 熊从贵 申请人:温岭市钱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