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喷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906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变容喷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容喷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所述变容喷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喷气装置,压缩机本体包括压缩机构和设在压缩机构内的变容阀,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副轴承和气缸组件,变容阀在导通位置和隔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变容阀位于导通位置时变容吸气口向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当变容阀位于隔断位置时向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二压力冷媒;喷气装置适于向常运压缩腔和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低于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根据本发明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减小压缩机本体的体积,减小压缩机本体的占用空间,实现喷气功能,可以实现准二级压缩制冷循环。
【专利说明】
变容喷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容喷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低温制热能力不足是当前空调系统的一大诟病,变容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变容量技术虽然改变了压缩机的基础排量,但也同时带来了压缩机在单缸运转时机械效率低的问题,导致整体能效偏低,因此,变容量技术推广一直停滞不前。此外,在超低温条件下,压比大,冷媒的比容大,压缩机的吸气质量流量减小,除了导致压缩机制热能力大幅度降低之外,同时,由于质量流量的降低,回油困难,冷媒带走的热量减少,容易导致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磨损及电机可靠性下降,这也导致了虽然基础排量变大,但也难以应用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容喷气压缩机,所述变容喷气压缩机的体积小。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变容喷气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000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压缩机构和设在所述压缩机构内的变容阀,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副轴承、以及设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之间的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常运气缸、变容气缸、以及设在所述常运气缸和所述变容气缸之间的隔板,所述常运气缸具有常运压缩腔,所述变容气缸具有变容压缩腔,所述变容阀构造成在导通所述变容气缸的变容吸气口和所述变容压缩腔的导通位置和隔断所述变容吸气口和所述变容压缩腔的隔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变容吸气口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二压力冷媒;和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设在所述压缩机本体上,所述喷气装置适于向所述常运压缩腔和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
[0006]根据本发明的变容喷气压缩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通过将变容阀设在压缩机构内,可以有效减小压缩机本体的体积,减小压缩机本体的占用空间,通过设置喷气装置,实现喷气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准二级压缩制冷循环。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常运压缩腔连通的常运喷气口和适于与所述变容压缩腔连通的变容喷气口,所述常运喷气口处设有常运喷气控制装置,所述常运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常运压缩腔内通入所述第三压力冷媒;所述变容喷气口处设有变容喷气控制装置,所述变容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所述第三压力冷媒。
[0008]可选地,所述常运喷气控制装置为活塞阀和第一止回阀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活塞阀为设在所述常运压缩腔内的常运活塞,所述第一止回阀构造成将所述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所述常运压缩腔。
[0009]可选地,所述变容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构造成将所述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所述变容压缩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止回阀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排气侧设置。
[0011 ]具体地,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变容喷气口形成在所述隔板的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喷气通道和所述变容喷气口之间连接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贯穿所述隔板的邻近所述常运气缸的一侧端面且与所述喷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常运气缸和所述隔板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出,所述第三子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三子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容喷气口连通。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容吸气口形成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变容气缸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阀腔,所述变容阀包括变容阀芯,所述变容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和所述变容阀芯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用于通入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供压通道,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与所述变容压缩腔隔断,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与所述变容压缩腔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力冷媒适于作用在所述变容阀芯上使所述变容阀芯从所述导通位置移动至所述隔断位置。
[0014]可选地,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变容阀芯与所述变容吸气口之间平面密封或锥面密封。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变容喷气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在所述阀腔内,所述复位件构造成使所述变容阀芯朝向远离所述变容吸气口的方向常移动。
[0016]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性元件或磁性元件。
[0017]可选地,所述变容阀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变容吸气口的中心轴线垂直。
[0018]可选地,所述变容气缸上形成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槽内设有可移动的滑片,其中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一个和所述隔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将所述滑片保持在所述滑片槽内。
[0019]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变容喷气压缩机。
[00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变容喷气压缩机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0025]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面图;
[0027]图6是沿图4中C-C线的剖面图;
[0028]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
[0029]图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变容喷气压缩机;
[0032]I:压缩机本体;11:主轴承;12:副轴承;
[0033]13:常运气缸;131:常运压缩腔;132:常运活塞;
[0034]14:变容气缸;141:变容压缩腔;142:变容吸气口; 143:滑片;
[0035]15:隔板;151:喷气通道;152:常运喷气口;153:变容喷气口 ;
[0036]154:第一子通道;155:第二子通道;
[0037]156:止回阀座;157:磁性件;158:吸气口;16:阀腔;
[0038]2:变容阀;21:变容阀芯;22:复位件;
[0039]211:容纳槽;212:供压孔;
[0040]3:喷气装置;31:止回阀片;32:升程限位器;33:螺钉;
[0041 ]4:喷气储液器;5:控压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6]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可以用于制冷系统例如空调系统(图未示出)中,此时空调系统可以仅具有制冷功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
[0047]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包括压缩机本体I和喷气装置3。
[0048]具体而言,压缩机本体I包括压缩机构和设在压缩机构内的变容阀2,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11、副轴承12、以及设在主轴承11和副轴承12之间的气缸组件。例如,如图3所示,主轴承11设在气缸组件的顶部,且副轴承12设在气缸组件的底部,此时变容喷气压缩机100为立式压缩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变容喷气压缩机100为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还可以为卧式压缩机(图未示出)。常运气缸13具有常运压缩腔131,变容气缸14具有变容压缩腔141。
[0049]气缸组件包括常运气缸13、变容气缸14、以及设在常运气缸13和变容气缸14之间的隔板1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常运气缸13”指的是在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常运气缸13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对由常运气缸13的常运吸气口进入的低压冷媒(SP第一压力冷媒)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的冷媒;而“变容气缸14”则在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卸载的状态,此时虽然有冷媒进入到变容压缩腔141内,但变容气缸14不对该冷媒进行压缩,即变容气缸14在这时实际是没有工作的。
[0050]图3、图4、图7和图8中仅显示了两个气缸(此时变容喷气压缩机100为双缸压缩机)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气缸(此时变容喷气压缩机100为三缸压缩机及更多缸压缩机)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1]变容阀2设在压缩机构内,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压缩机本体I的外部体积,减小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占用空间,当根据本发明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用于空调系统时,可以适应更小的空调系统的箱体。
[0052]变容阀2构造成在导通变容气缸14的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的导通位置和隔断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的隔断位置之间可运动,以实现变容气缸14正常进行压缩工作或卸载。当变容阀2位于导通位置时,由于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连通,从而通过变容吸气口 142可以向变容压缩腔141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例如,待压缩的低压冷媒),变容气缸14进行正常的压缩工作,对第一压力冷媒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冷媒,此时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双缸运转。当变容阀2位于隔断位置时,可以向变容压缩腔141内通入第二压力冷媒(例如,高压冷媒),此时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与经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压缩后得到的冷媒(也即变容气缸14压缩后的冷媒)的压力大体相同,此时变容气缸14不进行压缩工作,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单缸运转;而由于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是隔断的,因此第一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变容吸气口 142进入变容压缩腔141。其中,第二压力冷媒优选为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压缩后排出的冷媒。
[0053]喷气装置3设在压缩机本体I上,如图1-图3所示,喷气装置3设在压缩机本体I外,喷气装置3适于分别向常运压缩腔131和变容压缩腔141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例如,中压冷媒)。由此,通过设置喷气装置3,由喷气装置3喷入的第三压力冷媒可以与常运压缩腔131和变容压缩腔141内的第一压力冷媒混合后进行压缩,排气温度会降低,这就使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低温可靠性提高,且制冷系统能力(如制热能力)增加,冷媒流量增大,这在低温条件下,同样能提高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可靠性,另外,实现了准二级压缩循环,优化了循环效率,节省了部分压缩功,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可以提升能效。
[0054]其中,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低于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这里,第三压力冷媒可以是来自空调系统的连接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闪蒸器的中压冷媒,当然,也可以直接外接管路向常运压缩腔131和变容压缩腔141内通入中压冷媒。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压力冷媒、第二压力冷媒以及第三压力冷媒的具体压力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而具体设置。
[005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通过将变容阀2设在压缩机构内,可以有效减小压缩机本体I的体积,减小压缩机本体I的占用空间,通过设置喷气装置3,实现喷气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准二级压缩制冷循环。
[005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喷气装置3包括喷气通道151,喷气通道151上形成有适于与常运压缩腔131连通的常运喷气口 152和适于与变容压缩腔141连通的变容喷气口 153。此时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常运压缩腔131内,而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变容压缩腔141内。常运喷气口 152处设有常运喷气控制装置,常运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常运压缩腔131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变容喷气口 153处设有变容喷气控制装置,变容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变容压缩腔141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
[0057]可选地,常运喷气控制装置为活塞阀和第一止回阀(图未示出)中的其中一个,活塞阀为设在常运压缩腔131内的常运活塞132,如图3-图6所示,当常运活塞132在常运压缩腔131内转动的过程中,在某些时刻,常运活塞132会封堵常运喷气口 152,此时第三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到常运压缩腔131内,而在另一些时刻,常运活塞132会避让开常运喷气口 152,从而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到常运压缩腔131内。
[0058]第一止回阀构造成将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常运压缩腔131,而常运压缩腔131内的冷媒不能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喷气通道151。第一止回阀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封堵常运喷气口 152的状态,此时第三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到常运压缩腔131,而当喷气通道151内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第一止回阀的另一侧(即常运压缩腔131内的冷媒压力)时,第一止回阀打开,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常运喷气口 152进入到常运压缩腔131 内。
[0059 ] 可选地,第一止回阀可以邻近常运气缸13的排气侧(即常运气缸13的排气口所在的一侧)设置。由此,由于通过喷气装置3喷入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因此将第一止回阀设置在常运气缸13的靠近排气口的一侧,可以节省压缩功,降低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能耗。
[0060]如图6所示,变容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二止回阀,第二止回阀构造成将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变容压缩腔141,而变容压缩腔141内的冷媒不能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喷气通道151。第二止回阀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封堵变容喷气口 153的状态,此时第三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到变容压缩腔141,而当喷气通道151内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第二止回阀的另一侧(即常运压缩腔131内的冷媒压力)时,第二止回阀打开,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到变容压缩腔141内。
[0061 ]可选地,第二止回阀可以邻近变容气缸14的排气侧(即变容气缸14的排气口所在的一侧)设置。由此,由于通过喷气装置3喷入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因此将第二止回阀设置在变容气缸14的靠近排气口的一侧,可以节省压缩功,降低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能耗。
[006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常运喷气控制装置为活塞阀,变容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二止回阀。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常运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一止回阀,变容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二止回阀。其中,常运喷气控制装置和变容喷气控制装置的不同组合,是针对不同气缸排量及排量比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设置不同的喷气结构,这样有利于提尚能效。
[006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5和图6,喷气通道151形成在隔板15上,喷气通道151优选沿隔板15的径向延伸,常运喷气口 152的第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的下端)与喷气通道151连通,且常运喷气口 152的第二端(例如,图3和图4中的上端)贯穿隔板15的邻近常运气缸13的一侧端面,常运喷气口 152可以沿隔板15的轴向延伸,但不限于此。可选地,如图5所示,常运喷气口 152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朝向远离隔板15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长圆弧形孔。可以理解的是,常运喷气口 152的具体形状、尺寸以及在隔板15上的设置位置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0064]变容喷气口 153形成在隔板15的邻近变容气缸14的一侧端面上,喷气通道151和变容喷气口 153之间连接有连通通道。第三压力冷媒适于依次流经喷气通道151、连通通道和变容喷气口 153后进入变容压缩腔141。
[0065]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连通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154、第二子通道155和第三子通道,第一子通道154贯穿隔板15的邻近常运气缸13的一侧端面,且第一子通道154与喷气通道151连通,第二子通道155由常运气缸13和隔板15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出,例如,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5,第二子通道155可以由隔板15的邻近常运气缸13的一侧端面向下凹入形成。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通道155具体成型方式以及在常运气缸13和隔板15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延伸形状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第三子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子通道155连通,且第三子通道的第二端与变容喷气口 153连通,例如,第三子通道可以贯穿隔板15的两个端面,第三子通道的邻近变容气缸14的一端为变容喷气口 153。
[0066]由此,为了简化压缩机构的结构,可以只设置一个隔板15,然后在该隔板15与常运气缸13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二子通道155,这样既实现了对常运气缸13和变容气缸14的喷气功能,又节约的隔板15数量及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0067]其中,第二止回阀设在隔板15的邻近变容气缸14的一侧。例如,如图6所示,隔板15的邻近变容气缸14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止回阀座156,第二止回阀设在止回阀座156内,具体而言,第二止回阀包括止回阀片31和设在止回阀片31的远离止回阀座156内壁的一侧的升程限位器32,止回阀片31和升程限位器32的一端可以通过螺钉33固定连接在止回阀座156内,止回阀片31的另一端覆盖在变容喷气口 153上。在喷气通道151内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低于变容压缩腔141内的冷媒压力时,止回阀片31封堵变容喷气口 153,从而第三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变容压缩腔141。而当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变容压缩腔141内的冷媒压力时,止回阀片31将在两侧压差的作用下朝向变容压缩腔141的方向动作,从而打开变容喷气口 153,使第三压力冷媒通过变容喷气口 153进入变容压缩腔141。升程限位器32在这里起到限制止回阀片31升程的作用,避免止回阀片31动作过大造成断裂的情况。当然,第二止回阀还可以设在变容气缸14上。
[006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变容吸气口142形成在隔板15和变容气缸14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如图3所示,储液器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吸气管分别向常运吸气口和变容吸气口 142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此时常运吸气口和变容吸气口 142分别形成在常运气缸13和变容气缸14上。当然,如图7和图8所示,常运吸气口和变容吸气口 142共用一个吸气口 158,该吸气口 158形成在隔板15上,此时储液器可以通过一个吸气管分别向常运压缩腔131和变容压缩腔141通入第一压力冷媒。
[006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压缩机构上形成有阀腔16,变容阀2包括变容阀芯21,变容阀芯21可移动地设在阀腔16内,阀腔16和变容阀芯21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用于通入第二压力冷媒的供压通道,当变容阀2位于导通位置时供压通道与变容压缩腔141隔断,当变容阀2位于隔断位置时供压通道与变容压缩腔141连通。
[0070]如图3所示,阀腔16由隔板15、变容气缸14和副轴承12共同限定出,此时阀腔16穿过变容吸气口 142,变容阀芯21在阀腔16内可上下移动,阀腔16和变容阀芯21共同限定出用于通入第二压力冷媒的供压通道。当变容阀芯21向上移动到变容吸气口 142内时,变容阀芯21适于封堵变容吸气口 142,从而第一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变容吸气口 142进入变容压缩腔141,此时第二压力冷媒可以通过供压通道进入变容压缩腔141,使变容气缸14卸载。而当变容阀芯21向下移动,变容吸气口 142可以再次与变容压缩腔141连通,使得第一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变容吸气口 142进入变容压缩腔141中进行压缩。可选地,变容阀芯21的移动方向与变容吸气口 142的中心轴线垂直。
[0071]如图7和图8所示,阀腔16由隔板15、变容气缸14和副轴承12共同限定出,此时上述吸气口 158位于阀腔16的上方,变容阀芯21在阀腔16内可上下移动,阀腔16和变容阀芯21共同限定出用于通入第二压力冷媒的供压通道。当变容阀芯21向上移动到阀腔16的顶部时,变容阀芯21适于封堵吸气口 158,从而第一压力冷媒不能通过吸气口 158进入变容压缩腔141,此时第二压力冷媒可以通过供压通道进入变容压缩腔141,使变容气缸14卸载。而当变容阀芯21向下移动,吸气口 158可以再次与变容压缩腔141连通,使得第一压力冷媒可以通过吸气口 158进入变容压缩腔141中进行压缩。可选地,变容阀芯21的移动方向与变容吸气口 142的中心轴线垂直。
[0072]可选地,当变容阀2位于隔断位置时变容阀芯21与变容吸气口 142之间平面密封,如图7所示,变容阀芯21大体为圆柱形,变容阀芯21的顶面为平面,此时变容阀芯21与变容吸气口 14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有效保证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 (即高低压)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当变容阀2位于隔断位置时,变容阀芯21与变容吸气口 142之间还可以锥面密封,如图8所示,变容阀芯21的顶部可以大体为圆台形,连通变容吸气口 142与阀腔16之间的连通口的侧壁与变容阀芯21的顶部形状相适配,此时变容阀芯21与变容吸气口142之间呈斜面密封,同样可以有效保证变容吸气口 142和变容压缩腔141之间的密封性。
[0073]进一步地,第二压力冷媒适于作用在变容阀芯21上使变容阀芯21从导通位置移动至隔断位置。例如,如图3、图7和图8所示,阀腔16的底部与供压通道相通,当向供压通道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时,变容阀芯21将在其上下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克服自身的重力向上移动,从而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供压通道进入变容压缩腔141。而当向供压通道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或通入的冷媒的压力无法克服变容阀芯21的重力作用时,变容阀芯21将保持在阀腔16的底部,使变容吸气口 142与变容压缩腔141保持连通。
[0074]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进一步包括:复位件22,复位件22设在阀腔16内,复位件22构造成使变容阀芯21朝向远离变容吸气口 142的方向常移动。由此,通过设置复位件22,在变容阀芯21两端的压力大致相等时,可以使变容阀芯21保持在导通位置。当向供压通道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时,变容阀芯21将在其上下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克服自身的重力和复位件22的作用力向上移动,从而第三压力冷媒可以通过供压通道进入变容压缩腔141。而当向供压通道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或通入的冷媒的压力无法克服变容阀芯21的重力和复位件22的作用力时,变容阀芯21将保持在阀腔16的底部,使变容吸气口 142与变容压缩腔141保持连通。
[0075]可选地,复位件22为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例如弹簧等可以朝向远离变容吸气口142的方向常拉动变容阀芯21。具体地,变容阀芯21内可以形成有朝向背离变容吸气口 142的方向敞开的容纳槽211,弹簧的一端适于伸入该容纳槽211并固定在该容纳槽211的内壁上,由此,节省了变容阀芯21的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该容纳槽211构成了供压通道的一部分,供压通道还包括形成在容纳槽211的内壁上的至少一个供压孔212,当供压孔212为多个时,可以有效保证第三压力冷媒可以进入变容压缩腔141。
[0076]当然,复位件22还可以为磁性元件(图未示出),磁性元件设在变容阀芯21的远离变容吸气口 142的一侧,磁性元件适于吸附变容阀芯21。但不限于此。
[0077]如图4所示,变容气缸14上形成有滑片槽,滑片槽内设有可移动的滑片143,其中主轴承11和副轴承12中的邻近变容气缸14的一个和隔板15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157,磁性件157用于将滑片143保持在滑片槽内。由此,通过设置磁性件157,能使滑片143更稳定地保持在滑片槽内,不因内部气压波动而产生运动,导致滑片143与活塞或气缸产生碰撞,导致零件损坏,提高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0078]进一步地,喷气装置3还可以包括喷气储液器4,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入压缩机构内的第三压力冷媒的品质,不会对变容喷气压缩机100产生液击。
[007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其压缩机构包括在变容气缸14的吸气口 158处设置的变容阀2,变容阀2的一端连通低压,另一端连通控压管路5,通过对控压管路5压力的控制来控制变容阀2的动作,从而控制变容气缸14吸气,使变容气缸14加载或卸载,进而实现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变容功能。此外,该压缩机构还设置有喷气通道151,喷气通道151可以连通制冷系统的中压管路及气缸压缩腔,在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运行过程中,可以对变容喷气压缩机100进行喷气,从而实现准二级压缩循环,提高了变容喷气压缩机100的能力及能效。
[0080]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容喷气压缩机100。
[008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8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压缩机构和设在所述压缩机构内的变容阀,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副轴承、以及设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之间的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常运气缸、变容气缸、以及设在所述常运气缸和所述变容气缸之间的隔板,所述常运气缸具有常运压缩腔,所述变容气缸具有变容压缩腔,所述变容阀构造成在导通所述变容气缸的变容吸气口和所述变容压缩腔的导通位置和隔断所述变容吸气口和所述变容压缩腔的隔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变容吸气口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一压力冷媒,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二压力冷媒;和 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设在所述压缩机本体上,所述喷气装置适于向所述常运压缩腔和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常运压缩腔连通的常运喷气口和适于与所述变容压缩腔连通的变容喷气口, 所述常运喷气口处设有常运喷气控制装置,所述常运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常运压缩腔内通入所述第三压力冷媒; 所述变容喷气口处设有变容喷气控制装置,所述变容喷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变容压缩腔内通入所述第三压力冷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运喷气控制装置为活塞阀和第一止回阀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活塞阀为设在所述常运压缩腔内的常运活塞,所述第一止回阀构造成将所述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所述常运压缩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喷气控制装置为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构造成将所述第三压力冷媒单向输送至所述变容压缩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回阀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排气侧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变容喷气口形成在所述隔板的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喷气通道和所述变容喷气口之间连接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贯穿所述隔板的邻近所述常运气缸的一侧端面且与所述喷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常运气缸和所述隔板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出,所述第三子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三子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容喷气口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吸气口形成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变容气缸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阀腔, 所述变容阀包括变容阀芯,所述变容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和所述变容阀芯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用于通入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供压通道,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与所述变容压缩腔隔断,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与所述变容压缩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适于作用在所述变容阀芯上使所述变容阀芯从所述导通位置移动至所述隔断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变容阀芯与所述变容吸气口之间平面密封或锥面密封。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在所述阀腔内,所述复位件构造成使所述变容阀芯朝向远离所述变容吸气口的方向常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性元件或磁性元件。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阀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变容吸气口的中心轴线垂直。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气缸上形成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槽内设有可移动的滑片,其中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邻近所述变容气缸的一个和所述隔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将所述滑片保持在所述滑片槽内。14.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喷气压缩机。
【文档编号】F04C29/00GK105822557SQ20161037736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发明人】巫华龙, 高斌, 虞阳波
【申请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