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733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其具备能降低运行成本、并且提高卫生性的制冰装置。所述冰箱(1)具备制冰装置(20),制冰装置用来制冰并且包括:储水容器(30),从注水部(34)注水并储水,并且配置在温度高于冰点的第一储藏室(3);以及制冰盘(25),配置在温度低于冰点的第二储藏室(9),并且从包括储水容器(30)的供水流路供水,其中,在供水流路上设置有水质可变部(41),水质可变部改变周围的水或通过的水的水质,并且能选择水质可变部成为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与供水流路内的水或从注水部(34)注水时的水接触,非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不与供水流路内的水和从注水部(34)注水时的水接触。
【专利说明】冰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制冰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01534号(第5页?第8页,图1))公开了具备制冰装置的现有的冰箱。所述冰箱具备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冰室。冷藏室维持高于冰点的温度,制冰室和冷冻室彼此连通并维持低于冰点的温度。
[0003]制冰装置具有配置在冷藏室的储水容器、以及配置在制冰室并从储水容器接受供水的制冰盘。储水容器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设置,从上表面的注水口注入并储存自来水等。制冰盘接受从储水容器经由供水管的供水,在温度低于冰点的制冰室内制冰。
[0004]储水容器内设有浸泡在储存的水中并与供水管连接的储存构件。储存构件中包含净化水的净水构件(活性炭等)和软化硬水的软化构件(离子交换树脂)。从储水容器向制冰盘供水时,储水容器内的水通过储存构件,经过净水和软化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
[0005]近年,通过在自来水管的龙头上连接净水构件提供净水的净水器、以及通过连接软化构件提供软化水的软水器得到普及。这样,预先使自来水等通过净水器和软水器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后注入储水容器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净水器和净水构件继续使用时会发生堵塞,因此在规定的时期需要进行更换。此外,软水器和软化构件由于具有规定的离子交换容量,因此在继续使用时需要进行更换。
[0006]此时,在上述现有的冰箱中,因为储存构件始终浸泡在储水容器内的水中,所以在利用净水器和软水器改变自来水的水质之后,再次利用储存构件改变水质。因此,在反复利用制冰装置进行制冰时,不仅需要更换净水器和软水器的净水构件和软化构件,还需要更换储存构件的净水构件和软化构件。因此,导致制冰的运行成本提高。
[0007]此外,由于储存构件始终与储水容器内的水接触,所以存在杂菌在储存构件上繁殖的危险,导致冰箱的卫生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能降低运行成本、并且提高卫生性的制冰装置的冰箱。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具备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用来制冰并且包括:储水容器,从注水部注水并储水,并且配置在温度高于冰点的第一储藏室;以及制冰盘,配置在温度低于冰点的第二储藏室,并且从包括所述储水容器的供水流路供水,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水流路上设置有水质可变部,所述水质可变部改变周围的水或通过的水的水质,并且能选择所述水质可变部处于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水质可变部与所述供水流路内的水或从所述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所述非接触状态下所述水质可变部不与所述供水流路内的水和从所述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
[0010]按照所述结构,从包括配置在第一储藏室的储水容器的供水流路向制冰盘供水后,利用第二储藏室的冷气使制冰盘内的水冻结,进行制冰。储水容器通过从注水部的注水而储水,由使用者选择注水时的水和供水流路上的水与水质可变部的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当向注水部供给的水是适于制冰的水质时选择非接触状态,当向注水部供给的水是不适于制冰的水质时选择接触状态,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
[0011]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在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所述水质可变部。
[0012]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所述注水部在覆盖所述储水容器的上表面的盖部上开口,所述水质可变部配置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限水位的上方,并且能在与所述注水部相对的位置和离开所述注水部的位置之间移动。
[0013]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所述水质可变部能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限水位的上方的位置和上限水位的下方的位置之间移动。
[0014]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所述注水部由在覆盖所述储水容器的上表面的盖部上开口的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构成,所述水质可变部配置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限水位的上方,并且覆盖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中的一个。
[0015]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所述水质可变部对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水进行净化、软化、调味及着色。
[0016]按照本实用新型,能选择水质可变部与供水流路内的水或从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或者水质可变部不与供水流路内的水和从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可以在向注水部供给的水的水质适于制冰时选择非接触状态,而在向注水部供给的水的水质不适于制冰时选择接触状态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因此,水质可变部在非接触状态下不与水接触,所以能降低水质可变部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此夕卜,能降低水质可变部的杂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冰箱的卫生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面断面图。
[0018]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侧面断面图。
[0019]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盖部的接触状态的俯视图。
[0020]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旋转机构部的俯视图。
[0021]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旋转机构部的立体图。
[0022]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盖部的非接触状态的俯视图。
[0023]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侧面断面图。
[0024]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盖部的俯视图。
[0025]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侧面断面图。
[0026]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盖部的俯视图。
[0027]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接触状态的侧面断面图。
[0028]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盖部的俯视图。
[0029]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水容器的非接触状态的侧面断面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I 冰箱
[0032]2 隔热箱体
[0033]3 冷藏室
[0034]4 冷冻室
[0035]5、7 门
[0036]9 制冰室
[0037]11 第一冷气通路
[0038]12 第二冷气通路
[0039]13 冷却器
[0040]14 送风机
[0041]15 贮冰容器
[0042]20 制冰装置
[0043]22 供水管
[0044]22a供水泵
[0045]24 分离冰电动机
[0046]25 制冰盘
[0047]30 储水容器
[0048]31 储水部
[0049]32 盖部
[0050]33 伸出管
[0051]34、35 注水口
[0052]34a、35a 凹部
[0053]36 把手
[0054]37 第一齿轮
[0055]38 第二齿轮
[0056]39 辊
[0057]40 支架
[0058]40b透水通路
[0059]41 水质可变部
[0060]42 槽部
[0061]50、60旋转机构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2](第一实施方式)
[006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面断面图。在冰箱I的主体部的隔热箱体2的上部设置有冷藏室3 (第一储藏室),并且在隔着隔热壁2a的下部设置有冷冻室4。冷冻室4的上部划分并设置有制冰室9 (第二储藏室)。冷藏室3的前表面由被隔热箱体2枢轴支承的门5开关,冷冻室4的前表面由被隔热箱体2枢轴支承的门7开关。
[0064]冷冻室4和冷藏室3的背面设置有经由挡板(未图示)连通的第一、第二冷气通路11、12。第一冷气通路11上配置有冷却器13和送风机14,并设有面向冷冻室4开口的冷冻室喷出口(未图示)。冷却器13与使制冷循环运转的压缩机(未图示)连接。第二冷气通路12上设有面向冷藏室3开口的冷藏室喷出口(未图示)。此外,冷冻室4上设有使冷气返回第一冷气通路11的冷冻室返回口(未图示),冷藏室3上设有使冷气返回第一冷气通路11的冷藏室返回口(未图示)。
[0065]因压缩机和送风机14的驱动,在第一冷气通路11中流通的空气与冷却器13热交换而生成冷气,并从冷冻室喷出口向冷冻室4喷出。利用向冷冻室4喷出的冷气对冷冻室4内进行冷却,并且使冷气经由冷冻室返回口返回冷却器13。这样,使包括制冰室9的冷冻室4内维持低于冰点的温度。
[0066]此外,如果挡板打开,则在第一冷气通路11中流通的冷气的一部分流入第二冷气通路12,并从冷藏室喷出口向冷藏室3喷出。利用向冷藏室3喷出的冷气对冷藏室3内进行冷却,并且使冷气经由冷藏室返回口返回冷却器13。这样,使冷藏室3内维持高于冰点的温度。
[0067]冰箱I中设置有进行制冰的制冰装置20。制冰装置20具有配置在冷藏室3内的储水容器30和配置在制冰室9内的制冰盘25。制冰盘25的下方设有贮冰容器15。
[0068]配置在隔热壁2a上的储水容器30用于储藏制冰用的水,通过门5的开关能从冷藏室3装拆自如。隔热壁2a上设置有防止储水容器30冻结的容器加热器21。
[0069]制冰盘25的上方设有供水管22的敞开端,所述供水管22从储水容器30导出。利用供水管22的流路上设置的供水泵22a的驱动,从储水容器30向制冰盘25供水。供水管22上设置有防止冻结的管道加热器22b。
[0070]制冰盘25由可弯曲性构件构成,具有上表面开口的多个制冰凹部25a,利用制冰室9内的冷气制造与制冰凹部25a对应的形状的冰。此外,制冰盘25以能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一端与分离冰电动机24连接。通过分离冰电动机24的驱动,使制冰盘25扭转成上表面朝向下方,进行离冰,并在贮冰容器15贮冰。
[0071]图2表示储水容器30的侧面断面图。储水容器30具备上表面开口且用来储水的储水部31 ;以及覆盖储水部31的上表面的盖部32。盖部32的前后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卡合爪32a、32b。储水部31的上表面的前后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卡合爪32a、32b卡合的卡合孔31a和卡合突起31b。
[0072]以卡合爪32a、32b分别与卡合孔31a和卡合突起31b卡合的方式来安装盖部32,堵塞储水部31的上表面。如果分别解除卡合爪32a、32b与卡合孔31a和卡合突起31b的卡合,则能够取下盖部32对储水部31进行清扫等。
[0073]图3表示盖部32的俯视图。在图2、图3中,在盖部32的上表面的前部凹下设置有凹部34a,凹部34a的底面设置有由多个小孔构成的注水口 34(注水部)。经由注水口 34注入自来水等,直到储水到储水容器30的储水部31的上限水位H为止。另外,储水部31的侧壁上加工有表示上限水位H的标记。
[0074]盖部32的后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并浸泡在储水部31中的伸出管33。伸出管33的上部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接头33a。储水容器30配置在冷藏室3 (参照图1)内时,设置在供水管22 (参照图1)上的接头22c与接头33a连接。这样,伸出管33和供水管22连通。将储水容器30向眼前拉出时,接头33a离开接头22c,进而从冷藏室3取出储水容器30。
[0075]盖部32上设置有旋转机构部50,所述旋转机构部50使保持后述的水质可变部41的支架40旋转。图4、图5表示旋转机构部50的上表面部和立体图。旋转机构部50具有把手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和支架40。把手36配置在盖部32的上表面,并且被贯穿盖部32的轴36a支承,能绕垂直的旋转轴旋转。第一齿轮37安装在轴36a的下端,与把手36 —体旋转。
[0076]第二齿轮38被从盖部32延伸的柱状部32d支承,能绕垂直的旋转轴旋转,并与第一齿轮37卩歯合。支架40形成圆板状,和第二齿轮38同轴一体旋转。这样,利用把手36的旋转、经由第一、第二齿轮37、38使支架40旋转。此时,支架40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
[0077]相对支架40的中心的一方的半圆部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多个小孔40a,另一方的半圆部上设有轴向贯穿的扇状的透水通路40b。水质可变部41以能装拆的方式保持在透水通路40b内。水质可变部41具有透水性,并且使通过透水通路40b的水的水质改变。
[0078]水质可变部41包括活性炭等净化水质的净水构件、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软化硬水的软化构件等,将水质改变成适于制冰的水质。利用净水构件除去水中所含的氯等,能够防止冰的氯味。此外,利用软化构件除去水中所含的矿物成分,能够防止冰的白色混浊。
[0079]通过把手36的旋转,水质可变部41能在如图3所示的与注水口 34相对的位置、以及如图6所示的离开注水口 34的、小孔40a与注水口 34相对的位置之间移动。这样,水质可变部41和注水口 34相对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此外,小孔40a与注水口 34相对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不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另夕卜,由于支架40配置在上限水位H的上方,所以水质可变部41相对于注水时的水成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都不与储水容器30中的水接触。
[0080]在上述结构的冰箱I中,将储水容器30从冷藏室3取出,从注水口 34注水并在储水容器30内储水。此时,从注水口 34注入自来水等水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接触状态,利用水质可变部41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并储水。此外,从注水口 34注入已利用净水器和软水器等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非接触状态并储水。
[0081]当储水到不超过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水位时,把储水容器30以接头22c、33a连接的状态设置在冷藏室3中。供水泵22a驱动时,经由伸出管33和供水管22向制冰盘25供水。这样,制冰盘25内的水在温度低于冰点的制冰室9内冻结。当向制冰盘25供水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为制冰结束,利用分离冰电动机24的驱动进行离冰,并且在贮冰容器15内贮冰。而后,利用供水泵22a供水,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0082]按照本实施方式,能选择水质可变部41与从注水口 34 (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或者水质可变部41不与储水容器30内储存的水和从注水口 34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在向注水口 34供给的水的水质适于制冰时选择非接触状态并储水,而在向注水口 34供给的水的水质不适于制冰时选择接触状态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后储水。
[0083]因此,由于在非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不与水接触,所以能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此外,能够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杂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冰箱I的卫生性。
[0084]此外,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并且利用支架40的旋转能使水质可变部41在与盖部32上开口的注水口 34相对的位置、以及离开注水口 34的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实现能选择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的储水容器30。
[0085]此外,因为利用水质可变部41进行储水容器30内的水的净水和软化,所以能够防止冰的氯味和冰的白色混浊。
[0086](第二实施方式)
[0087]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I的储水容器30的侧面断面图,图8表示储水容器30的盖部32的俯视图。为便于说明,对于和前述的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在保持水质可变部41的支架40和支架40的可移动机构的结构上不同。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88]储水容器30的盖部32的上表面凹下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槽部42,槽部42的底面的前部形成有具有注水口 34的凹部34a。支架40俯视呈矩形、且具有上下方向贯穿的多个小孔40c,并且在内部保持水质可变部41。此外,支架40嵌合在槽部42,并且能通过设置在槽部42的上端的导轨部42a的引导前后滑动。
[0089]保持水质可变部41的支架40能在图7中的实线所示的与注水口 34相对的位置和虚线40’所示的离开注水口 34的位置之间移动。这样,水质可变部41和注水口 34相对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此外,水质可变部41离开注水口 34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不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
[0090]此外,由于支架40设置在盖部32的上表面,所以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这样,水质可变部41在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下都不与储水容器30内的水接触。也可以将支架40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且盖部32的下表面。
[0091]按照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选择水质可变部41与从注水口 34(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或者水质可变部41不与储水容器30内储存的水和从注水口 34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在非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不与水接触,所以能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此外,能够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杂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冰箱I的卫生性。
[0092]此外,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并且利用支架40的滑动能使水质可变部41在与盖部32上开口的注水口 34相对的位置、以及离开注水口 34的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实现能选择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的储水容器30。
[0093](第三实施方式)
[0094]图9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I的储水容器30的侧面断面图,图10表示储水容器30的盖部32的俯视图。为便于说明,对于和前述的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省略了旋转机构部50,而且盖部32的结构不同。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95]储水容器30的盖部32的上表面凹下设置有前后排列的凹部34a和凹部35a。在凹部34a和凹部35a的底面上分别开口有由小孔构成的注水口 34、35 (第一、第二注水口)。水质可变部41利用卡合爪(未图示)的卡合等保持在一方的凹部35a中,由水质可变部41覆盖注水口 35。
[0096]这样,从注水口 35注水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此夕卜,从注水口 34注水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不与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
[0097]此外,凹部35a在盖部32的上表面凹下设置,并且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这样,水质可变部41在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下都不与储水容器30内的水接触。
[0098]按照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选择水质可变部41与从注水口 35(第二注水口)注水时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或者水质可变部41不与储水容器30内储存的水和从注水口 34 (第一注水口)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在非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不与水接触,所以能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此外,能够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杂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冰箱I的卫生性。
[0099]此外,由于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并覆盖构成注水部的注水口 34、35中的一个,所以能够容易实现能选择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的储水容器30。
[0100](第四实施方式)
[0101]图11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I的储水容器30的侧面断面图,图12表示储水容器30的盖部32的俯视图。为便于说明,对于和前述的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设置有旋转机构部60,由此替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构部50。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02]旋转机构部60具有保持水质可变部41的支架40和辊39。圆柱状的辊39在注水口 34的后方贯穿盖部32横向设置,辊39由轴部39a支承能绕水平的旋转轴旋转。此时,辊39的上部配置在盖部32的上方,辊39的下部配置在盖部32的下方。
[0103]盖部32的下表面的左右端部上竖直设置有角铁32e。用角铁32e支承圆柱状的支架40的轴部32f,所述支架40能绕水平的旋转轴旋转。此外,辊39和支架40的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嚙合的齿轮部39b、40c。这样,通过对辊39的旋转操作,使支架40旋转。
[0104]支架40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对支架40的中心的一方的半圆部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多个小孔40a,另一方的半圆部上设有轴向贯穿的扇状的透水通路40b。水质可变部41以能装拆的方式保持在透水通路40b内。另外,如后所述水质可变部41浸泡在储水容器30内的水中,所以可以不具有透水性,但是优选具有透水性,因为这样水可以浸透到内部。
[0105]通过辊39的旋转,水质可变部41能在如图11所示的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下方的位置、以及如图13所示的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的位置之间移动。
[0106]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下方时,水质可变部41浸泡在储水容器30内的水中成为与水接触的接触状态。这样,水质可变部41改变周围的水的水质。此外,水质可变部41配置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时,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不与储水容器30内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另外,由于支架40配置在注水口 34的后方,所以水质可变部41在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下都不与从注水口 34注水时的水接触。
[0107]这样,从注水口 34注入自来水等水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与储水容器30内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利用水质可变部41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并储水。此外,当利用净水器和软水器等将水质改变为适于制冰的水质后从注水口 34注水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非接触状态并储水。
[0108]按照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选择水质可变部41与储水容器30内储存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或者水质可变部41不与储水容器30内储存的水和从注水口 34注水时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在非接触状态下水质可变部41不与水接触,所以能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此外,能够降低水质可变部41的杂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冰箱I的卫生性。
[0109]此外,通过支架40的旋转,水质可变部41能在储水容器30的上限水位H的上方的位置和上限水位H的下方的位置之间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实现能选择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的储水容器30。
[0110]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水质可变部41也可以包含对接触的水着色的着色构件和对接触的水调味的调味构件。这样,在储水容器30储存自来水等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接触状态,能够得到利用水质可变部41实施了着色和调味的冰。此外,在储水容器30储存调味及着色的饮料等时将水质可变部41设定为非接触状态,能够得到由未改变颜色和味道的饮料等制成的冰。
[0111]此外,尽管将水质可变部41设置在储水容器30上,但是也可以把改变水质的水质可变部41设置在供水管22上,并且能选择使水质可变部41成为与流过供水管22的水接触的接触状态和不与流过供水管22的水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即,只要在包括对制冰盘25进行供水的储水容器30的供水流路内设置水质可变部41,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0112]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113]工业实用性
[0114]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具备制冰装置的冰箱。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具备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用来制冰并且包括:储水容器,从注水部注水并储水,并且配置在温度高于冰点的第一储藏室;以及制冰盘,配置在温度低于冰点的第二储藏室,并且从包括所述储水容器的供水流路供水,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水流路上设置有水质可变部,所述水质可变部改变周围的水或通过的水的水质,并且能选择所述水质可变部处于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水质可变部与所述供水流路内的水或从所述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所述非接触状态下所述水质可变部不与所述供水流路内的水和从所述注水部注水时的水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所述水质可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部在覆盖所述储水容器的上表面的盖部上开口,所述水质可变部配置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限水位的上方,并且能在与所述注水部相对的位置和离开所述注水部的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可变部能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限水位的上方的位置和上限水位的下方的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可变部对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水进行净化、软化、调味及着色。
【文档编号】F25C1/24GK204006872SQ20142035748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本间弘记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