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1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滑入滑出存储隔室的存储容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包括具有存储隔室的主体和配置为将冷空气供应到存储隔室中的冷空气供应系统。

该存储隔室可容纳滑入滑出存储隔室的存储容器。为此,该存储隔室可设置有导轨单元以引导存储容器的移动。

一般来说,导杆安置于存储容器的两个侧壁的上端处,并且导轨单元安装于存储隔室的两个侧表面处以支承导杆。可选地,导轨单元整合到存储隔室的搁架中。

为便于用户将食物放入到存储容器中/将食物从存储容器取出,存储容器可具有侧壁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的形状。然而,如果容器具有上述结构(其中导杆安装于存储容器的侧壁的上端处),则与其中导杆安置于存储容器的侧壁的下端处的结构相比,存储隔室的有效空间减小。

因此,可通过使用安装于存储容器的侧壁的下端处的导杆来减少浪费的空间,并且因此需要改进导轨单元的结构和对准。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存储容器,设置有安装于其侧壁的下端处以减少存储隔室的浪费的空间的导杆;以及导轨单元,其配置成支承存储容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安装于存储隔室的底表面上的导轨单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导轨单元,该导轨单元通过使用泡沫绝热材料而不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以自插入方法来固定。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阐述并且将部分地从该描述部分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公开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冰箱包括:内壳,存储隔室形成于该内壳中,该内壳具有围绕存储隔室的顶侧、底侧、左侧、右侧和后侧;外壳,联接到内壳的外表面;泡沫绝热材料,被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存储容器,配置成滑入滑出存储隔室;导轨单元,配置成引导存储容器的移动;以及支承构件,安置于存储隔室中以支承导轨单元并联接到底侧。

支承构件可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

支承构件可包括联接突出部,其配置成穿过底侧并接触泡沫绝热材料以便由该泡沫绝热材料支承。

底侧可具有联接孔,联接突出部穿过该联接孔。

支承构件可通过将联接突出部插入到联接孔中并且往其中滑动来临时组装到底侧。

在支承构件临时组装到底侧之后,泡沫绝热材料可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

在将泡沫绝热材料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之后,导轨单元可联接到支承构件。

导轨单元可通过将所述导轨单元的一部分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支承构件中来联接到支承构件。

导轨单元可具有待联接到支承构件的插入突出部。

支承构件可包括钩部,该钩部构成供插入突出部插入的插入凹槽。

钩部可在插入突出部插入到插入凹槽中时弹性变形,并且导轨单元与支承构件的联接可通过利用弹力来按压插入突出部而维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冰箱包括:主体;存储隔室,其形成于该主体中;存储容器,配置成滑入滑出存储隔室;侧面导轨单元,其安装于存储隔室的侧表面处以支承存储容器的一个侧面;以及中心导轨单元,其安装于存储隔室的底表面处以支承存储容器的、与侧面导轨单元支承的侧面相对的侧面。

冰箱可包括支承构件,其安置于存储隔室中以支承中心导轨单元并联接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

主体可包括:内壳具有存储隔室的侧表面和底表面,存储隔室形成在该内壳中;外壳,其联接到内壳的外表面;以及泡沫绝热材料,其被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其中,支承构件可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

存储容器可包括具有存储空间的本体和安置于该本体的两侧的下端处的引导单元。

引导单元可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杆和安置于该导杆后方的导辊。

侧面导轨单元和中心导轨单元可包括导杆容纳单元以容纳导杆。

侧面导轨单元和中心导轨单元可包括辊轮支承表面以支承导辊。

侧面导轨单元和中心导轨单元可包括导轨辊轮以支承导杆。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对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容易理解。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和导轨单元的前剖视图(其中省略分隔壁25)。

图3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从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的前剖视图。

图6是与图1的冰箱的内壳分离的导轨单元的视图。

图7是示出安装于图1的冰箱的内壳中的导轨单元的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侧面导轨单元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到存储隔室的侧表面的结构。

图9是示出支承构件联接到图1的冰箱的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状态的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线Ⅱ-Ⅱ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支承构件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结构。

图11是示出中心导轨单元联接到图1的冰箱的支承构件的状态的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中心导轨单元的插入突出部插入到支承构件的插入凹槽中的结构。

图13是用于描述将支承构件临时组装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过程的图示。

图14是用于描述在将固定夹具插入到存储隔室中时将泡沫绝热材料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的过程的图示。

图15是用于描述在吹送泡沫绝热材料之后将中心导轨单元联接到支承构件的过程的图示。

图1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其示例。在说明书中描述并且在附图中显示的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并不旨在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以使得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作出各种等效和修改。

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或夸大元件。

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包括本文中使用的描述性或技术用语的所有用语应解释为具有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含义。

应理解,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于一般意义和字典意义,而是应基于准许发明人为最佳解释而定义合适术语的原则、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精神的意义和概念解释。

将理解,虽然本文中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用语的限制。以上用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

在本说明书全文中,单数形式可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存在与此相反的特定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用语旨在指示说明书中公开的组件、特征、数量、步骤、操作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并不旨在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特征、数量、步骤、操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

应理解,如果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前方”、“后方”、“上”、“下方”、“左侧上”或“右侧上”,则其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元件“前方”、“后方”、“上”、“下方”、“左侧上”或“右侧上”。即,第三中间元件可存在于两者间。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和导轨单元的前剖视图(其中省略分隔壁25)。图3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从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冰箱的存储容器的前剖视图。图6是与图1的冰箱的内壳分离的导轨单元的视图。图7是示出安装于图1的冰箱的内壳中的导轨单元的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侧面导轨单元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到存储隔室的侧表面的结构。

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

冰箱1包括:主体10;存储隔室21和22,其形成于主体10中以存储食物;冷空气供应系统(未示出),其配置成将冷空气供应到存储隔室21和22;以及门31、32、33和34,其配置成打开和关闭存储隔室21和22。

存储隔室21和22可被分隔成用以在冷藏状态下存储食物的上部冷藏库隔室21和用以在冷冻状态下存储食物的下部冷冻库隔室22。冷藏库隔室21可在约0℃至约5℃的温度下在冷藏状态下存储食物。冷冻库隔室22可在约-30℃至约0℃的温度下在冷冻状态下存储食物。冷藏库隔室21和冷冻库隔室22可通过中间壁24彼此隔开。

冷冻库隔室22可由分隔壁25划分成左隔室和右隔室。分隔壁25可与主体10整合在一起或作为单独部件联接到主体10。

存储隔室的上述分隔的结构是示例,并且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存储隔室21和22可由联接到主体10的门31、32、33和34打开和关闭。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冰箱包括四个门31、32、33和34。冷藏库隔室21可由两个上部门31和32打开和关闭,并且冷冻库隔室22可由两个下部门33和34打开和关闭。然而,此门结构是示例,并且门的个数和布置并不限于此。

冷空气供应系统可通过制冷循环生成冷空气。冷空气供应系统可包括压缩机(未示出)、冷凝器(未示出)、膨胀装置(未示出)、蒸发器(未示出)、风扇(未示出)和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主体10可具有近似盒形的形状和开放的前部。主体10包括:内壳11;外壳18,其联接到内壳11的外表面;以及泡沫绝热材料19,其填充于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

内壳11可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模制。存储隔室21和22可形成于内壳11内部。即,内壳11可限定存储隔室21和22的范围。

上部冷藏库隔室21的内壳11具有围绕冷藏库隔室21的顶侧12、底侧13、左侧14、右侧15和后侧16(例如,参见图2、图6和图13)。

即,顶侧12、底侧13、左侧14、右侧15和后侧16分别构成冷藏库隔室21的顶表面、底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和后表面。

下部冷冻库隔室22的内壳11具有围绕冷冻库隔室22的顶侧17(图2)、底侧、左侧、右侧和后侧。

外壳18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限定冰箱1的外观。

泡沫绝热材料19可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泡沫绝热材料19包括其中聚氨酯与发泡剂混合的聚氨酯泡沫。泡沫绝热材料19可在内壳11和外壳18联接之后填充于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由于吹送泡沫绝热材料19时的压力增加可能使内壳11变形,因此可将固定夹具100(例如,参见图13至图15)插入到内壳11中以防止内壳11在吹送泡沫绝热材料19时的变形。

具有高粘合强度的泡沫绝热材料19可增强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结合力。在吹送过程完成之后,泡沫绝热材料19可具有足够的强度。泡沫绝热材料19可将侧面导轨单元70和支承构件90固定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以及底侧13。

除泡沫绝热材料19以外,真空绝热板可安置于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

其上放置食物的搁架35可布置于存储隔室21中。用以容纳食物的存储容器41、42和43可布置于存储隔室21中。存储容器41、42和43可滑入滑出存储隔室21。存储容器41、42和43可在水平方向上布置。

由于存储容器41、42和43具有相同形状、并存在尺寸差,因此将仅描述存储容器41,并且将省略对存储容器42和43的描述。

存储容器41包括具有存储空间56的本体50和安置于存储容器41的本体50的右侧和左侧处的引导单元58。

本体50可具有前壁51、后壁52、左壁53、右壁54和底壁55。因此,存储容器41可具有开放的顶部。食物可通过该开放的顶部放入到存储空间56中和从存储空间56取出。然而,存储容器41可还包括联接到本体50以打开和关闭该开放的顶部的盖(未示出),从而在密封状态下存储食物。

如图5中示出,左壁53和右壁54可倾斜,以使存储容器41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因此,食物可容易地放入到存储容器41中和从存储容器41取出。

用以引导存储容器41的移动的引导单元58(例如,参见图4)可安装于左壁53和右壁54的下端处。引导单元58可由导轨单元70和80支承。

引导单元58可包括导杆59,其分别从左壁53和右壁54的下端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导杆59可容纳于导轨单元70和80的导杆容纳单元72和82中,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导杆59的底表面可由导轨单元70和80的导轨辊轮74和84支承。

引导单元58可包括安置于导杆59后方的导辊60。导辊60可在导轨单元70和80的辊轮支承表面73和83上移动。

存储容器41可通过引导单元58与导轨单元70和8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前后方向上平滑地滑入滑出存储隔室21。

与其中引导单元安置于左壁53和右壁54的上端处的结构相比,其中引导单元58安置于左壁53和右壁54的下端处的结构可减少存储隔室21的存储空间的浪费的空间。

冰箱1包括导轨单元70和80,其安装于存储隔室21中以支承存储容器41、42和43并引导存储容器41、42和43的移动。

导轨单元70和80包括安装于存储隔室21的两个侧表面处的侧面导轨单元70和安装于存储隔室21的底表面处的中心导轨单元80。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提供三个存储容器41、42和43、一对侧面导轨单元70以及一对中心导轨单元80。

存储容器41可由左侧面导轨单元70和左中心导轨单元80支承,存储容器42可由左中心导轨单元80和右中心导轨单元80支承,并且存储容器43可由右中心导轨单元80和右侧面导轨单元70支承。然而,存储容器41、42和43以及导轨单元70和80的个数并不限于此(例如,参见图16)。

侧面导轨单元70可联接到存储隔室21的侧表面。即,侧面导轨单元70可联接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

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分别可具有侧面联接孔14a和15a(例如,参见图6),并且侧面导轨单元70具有侧面联接突出部75。

可提供多个侧面联接突出部75,并且侧面联接突出部75中的一些可具有钩子或夹子形状。因此,随着侧面联接突出部75插入到侧面联接孔14a和15a中并且往其中滑动,侧面导轨单元7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

通过在侧面导轨单元7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状态下将泡沫绝热材料19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泡沫绝热材料19可围绕并支承侧面联接突出部75。因此,侧面导轨单元70可固定到内壳11。

侧面导轨单元70可包括:导轨本体71;导杆容纳单元72,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容纳存储容器41的导杆59;辊轮支承表面73,其用以支承存储容器41的导辊60;以及导轨辊轮74,其安置于导杆容纳单元72前方以支承存储容器41的导杆59的底表面。

图9是示出支承构件联接到图1的冰箱的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状态的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线Ⅱ-Ⅱ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支承构件由泡沫绝热材料固定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结构。图11是示出中心导轨单元联接到图1的冰箱的支承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Ⅲ-Ⅲ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其中中心导轨单元的插入突出部插入到支承构件的插入凹槽中的结构。

参考图9至图11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中心导轨单元80和支承构件90。

中心导轨单元80安装于存储隔室21的底表面处。即,中心导轨单元80安装于内壳11的底侧13处。

支承构件90可安置于中心导轨单元80与内壳11的底侧13之间以稳固地支承中心导轨单元80。

支承构件90可联接到内壳11的底侧13,并且中心导轨单元80可联接到支承构件90。内壳11的底侧13可设置有支承构件联接单元13b。

支承构件90可包括:基座91,其具有板形状并安置成与内壳11的底侧13紧密接触;以及底部联接突出部92,其从基座91向下突出以便在与泡沫绝热材料19接触的状态下由泡沫绝热材料19支承。

底部联接突出部92可穿过内壳11的底侧13。内壳11的底侧13可具有底部联接孔13a。底部联接突出部92可穿过底部联接孔13a并从内壳11的底侧13向下突出。

可形成多个底部联接突出部92,并且底部联接突出部92中的一些可具有钩子或夹子形状。因此,随着底部联接突出部92插入到底部联接孔13a中并且往其中滑动,支承构件90可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底侧13。

通过在支承构件9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状态下将泡沫绝热材料19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泡沫绝热材料19可围绕并支承底部联接突出部92。因此,支承构件90可固定。

在支承构件90通过将泡沫绝热材料19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而固定到内壳11的底侧13之后,中心导轨单元80可联接到支承构件90。

中心导轨单元80可通过压入配合联接到支承构件90。即,中心导轨单元80可通过利用滑动将中心导轨单元80的部分插入到支承构件90中而联接到支承构件90。

中心导轨单元80包括安置于导轨本体81的下部部分处的插入突出部85,并且支承构件90包括钩部93,其构成插入突出部85插入其中的插入凹槽94(例如,参见图12)。

钩部93从基座91向上突出并具有钩子或夹子形状,以使插入凹槽94形成于钩部93与基座91之间。

钩部93可弹性变形。因此,当插入突出部85插入到插入凹槽94中时,钩部93稍微扩展,从而累积弹力。所累积的弹性力按压插入突出部85,以便可维持中心导轨单元80与支承构件90之间的联接。然而,如果用大于弹力的力拉中心导轨单元80,则中心导轨单元80可与支承构件90分离。

内壳11的底侧13与支承构件90的联接结构以及支承构件90与中心导轨单元80的联接结构不需要单独的联接构件,因为泡沫绝热材料19及其结构用于联接过程。因此,可使用减少数目的部件来简单地实施它们的联接。

类似于侧面导轨单元70,中心导轨单元80可包括:导轨本体81;导杆容纳单元82,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容纳存储容器41的导杆59;辊轮支承表面83,其用以支承存储容器41的导辊60;以及导轨辊轮84,其安置于导杆容纳单元82前方以支承存储容器41的导杆59。

然而,一对导杆容纳单元82、一对辊轮支承表面83和一对导轨辊轮84中的每一对可分别安置于中心导轨单元80的左侧和右侧处,此不同于侧面导轨单元70。

图13至图15是用于描述图1的冰箱的中心导轨单元的安装过程的图示。图13是用于描述将支承构件临时组装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的过程的图示。图14是用于描述在将固定夹具插入到存储隔室中时将泡沫绝热材料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的过程的图示。图15是用于描述在吹送泡沫绝热材料之后将中心导轨单元联接到支承构件的过程的图示。

参考图13至图15,将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中心导轨单元80和侧面导轨单元70的安装过程。

如图13中示出,将支承构件9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底侧13。可通过将支承构件90的底部联接突出部92插入到内壳11的底侧13的底部联接孔13a中并且往其中滑动而将支承构件9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底侧13。

在此情况下,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可还将侧面导轨单元7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可通过将侧面导轨单元70的侧面联接突出部75插入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的侧面联接孔14a和15a中并且往其中滑动而将侧面导轨单元70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左侧14和右侧15。

在临时组装完成之后,将固定夹具100插入到存储隔室21中以防止内壳11由于吹送泡沫绝热材料19时的压力增加而引起的变形或防止临时组装到内壳11的支承构件90和侧面导轨单元70与内壳11的分离。

在插入固定夹具100完成之后,将泡沫绝热材料19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如图14中示出。

由于支承构件90可具有薄板形状,因此固定夹具100可插入为接近于内壳11的底侧13,如图14中示出。因此,固定夹具100可有效防止内壳11的底侧13在吹送泡沫绝热材料19时的变形。

然而,如果支承构件90与中心导轨单元80整合在一起(此不同于本实施方式),则固定夹具100应与内壳11的底侧13间隔开中心导轨单元80的高度以防止插入固定夹具100时中心导轨单元80与固定夹具100之间的干扰。在此情况下,可能不能有效防止内壳11的底侧13的变形。

在吹送泡沫绝热材料19完成之后,可将固定夹具100从存储隔室21移除,并且可将中心导轨单元80联接到支承构件90,如图15中示出。

可通过利用压入配合将中心导轨单元80的插入突出部85插入到支承构件90的插入凹槽94中而将中心导轨单元80联接到支承构件90。

图1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前剖视图。

参考图16描述冰箱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上述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不重复其描述。

冰箱200可具有两个存储容器241和242,此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心导轨单元280和一对侧面导轨单元270可设置于存储隔室中以支承存储容器241和242并引导其移动。

左侧面导轨单元270可安装于内壳11的左侧14处,右侧面导轨单元270可安装于内壳11的右侧15处,并且中心导轨单元280可安装于内壳11的底侧13处。

支承构件90(其联接到内壳11的底侧13以支承中心导轨单元280)可安置于中心导轨单元280与内壳11的底侧13之间。

支承构件90可由吹送到内壳11与外壳18之间的空间中的泡沫绝热材料19固定。中心导轨单元280和支承构件90可通过压入配合联接,而不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

由于引导存储容器的移动的导杆不安装于存储容器的上端处而是安装于其下端处,因此可在存储隔室中减少由导杆和支承导杆的导轨单元浪费的存储空间。

根据以上描述,由于导轨单元通过使用吹送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的泡沫绝热材料以及导轨单元的联接结构安装于所述存储隔室的底表面处,而不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因此可容易地实施组装冰箱的过程。

虽然已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作出改变,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中限定本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