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38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密封方式、道路的颠簸及空调系统的运转过程,汽车空调每年都会正常损失10%到15%的制冷剂,造成制冷效果不好,就需要加注制冷剂。加注前检漏、抽真空、性能检测就非常必要,如果加注前抽真空不彻底,空气无法全部排出,一方面真空度不够,导致压缩机“液击”;另一方面,造成制冷剂污染,无法达到维修效果。

而在现有技术中,判断汽车空调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的方法有以下四种:触摸法、观察法、听诊法和测量法,前三种方法仅是通过经验、现象加以判断,无法准确地了解汽车空调系统工作状况。其中测量法相对更加准确,但需借助于压力表对系统进行测试,将压力表组用软管分别接到压缩机吸入和排出接头上,分别判断出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后,再连接其他设备进行后续操纵,无法通过一套设备准确完成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加注、加注前真空处理、高低压检测、检漏、系统压力调节等程序,使整个操作过程麻烦、检测误差大、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以解决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加注、加注前真空处理、高低压检测、检漏、系统压力调节无法通过一套设备一次性完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包括阀体装置、真空装置、高压制冷剂装置,还包括黑色软管,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左端通过黑色软管连通阀体装置,三通接头右端通过黑色软管连通高压制冷剂装置,三通接头上端通过黑色软管连通真空装置。

通过一套设备一次性实现对汽车空调系统性能检测、抽真空、检漏、加注过程,降低操作的复杂度,节约操作时间,减小设备间的额定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工作原理:通过真空装置对管路系统进行抽真空,将管路中的空气全部排除;系统真空度达到一定值后,通过调节阀体装置完成检漏和和性能检测;打开高压制冷剂装置加注制冷剂。

进一步限定,阀体装置包括低压结构、控制结构、高压结构,低压结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高压结构;低压结构包括低压接口、低压表、连接在低压接口和低压表之间的低压阀、绿色软管,低压表连接在低压接口上端,绿色软管连接在低压接口下端,高压结构包括高压接口、高压表、连接在高压接口和高压表之间的高压阀、红色软管,高压表连接在高压接口上端,红色软管连接在高压接口下端,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接口、检漏表、连接在控制接口和检漏表之间的控制阀。

通过控制各个阀门,通过一套设备就能完成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的加注、加注前的真空处理、高低压检测、系统压力调节等作业,让整个加注过程更加顺畅便捷,降低各类误差,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限定,绿色软管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套式快换接头,红色软管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套式快换接头。

活套式快换接头连接、拆卸操作简单快捷,连接稳定,且气密性好。

进一步限定,控制结构和高压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结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嘴、螺旋帽,螺旋帽套在排气嘴外部;排气嘴排气孔、固定挡板、弹簧、控制活塞,排气孔设置在排气嘴四周,固定挡板水平设置在排气嘴内部,弹簧上端连接固定挡板,弹簧下端连接控制活塞,排气嘴外侧设有外螺纹;螺旋帽内部设有内螺纹。

检测发现汽车空调系统压力超出标准范围时,旋松螺旋帽排出多余制冷剂,通过螺旋帽的松紧和弹簧控制控制活塞的上下运动,控制活塞向上运动时,与空气接触的排气孔数量逐渐减少,排气量逐渐降低,反之,排气量逐渐增大,能有效防止高压气体冲击到来的危险。

进一步限定,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用于控制真空泵通断的真空阀,真空泵采用水环泵;真空泵上设有电源开关和真空表。

水环泵不会因产生油蒸汽进入加注设备导致制冷剂污染和管道的腐蚀;通过电源开关控制真空泵的启停,操作便捷;在抽真空时,真空指针在一定时间内没偏转,则表示系统无漏气现象,让判断数据化,减少人为误差。

进一步限定,高压制冷剂装置包括制冷剂钢瓶、制冷剂总阀、制冷剂压力表、制冷剂流量控制阀;制冷剂总阀设置在制冷剂钢瓶上端,制冷剂压力表设置在制冷剂总阀左侧,制冷剂流量控制阀连接于制冷剂压力表左侧。

通过高压制冷剂装置上的制冷剂总阀控、制冷剂流量控制阀和制冷剂压力表准确控制制冷剂的加注量和加注速度,杜绝应多加制冷剂后排放造成的浪费。

进一步限定,制冷剂流量控制阀采用截止阀。

截止阀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适合高压下作业。启闭时,阀杆沿轴线作直线运动,密封面间几乎没有摩擦,且开启高度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排气结构示意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

低压表1、低压阀2、低压接口3、绿色软管4、检漏表5、控制阀6、控制接口7、黑色软管8、排气嘴9、外螺纹91、排气孔92、固定挡板93、弹簧94、控制活塞95、螺旋帽10、内螺纹101、高压表11、高压阀12、高压接口13、红色软管14、第一活套式快换接头151、第二活套式快换接头152、三通接头16、真空阀17、真空泵18、电源开关181、真空表182、制冷剂钢瓶19、制冷剂总阀20、制冷剂流量控制阀21、制冷剂压力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针对车载空调的加注设备,包括阀体装置、真空装置、高压制冷剂装置,黑色软管8,三通接头16,所述三通接头16左端通过黑色软管8连通阀体装置,所述三通接头16右端通过黑色软管8连通高压制冷剂装置,所述三通接头16上端通过黑色软管8连通真空装置。

阀体装置包括低压结构、控制结构、高压结构,低压结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高压结构;低压结构包括低压接口3、低压表1、连接在低压接口3和低压表1之间的低压阀2、绿色软管4,低压表1连接在低压接口3上端,绿色软管4连接在低压接口3下端,高压结构包括高压接口13、高压表11、连接在高压接口13和高压表11之间的高压阀12、红色软管14,高压表11连接在高压接口13上端,红色软管14连接在高压接口13下端,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接口7、检漏表5、连接在控制接口7和检漏表5之间的控制阀6。

绿色软管4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套式快换接头151,红色软管14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套式快换接头152。

控制结构和高压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结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嘴9、螺旋帽10,螺旋帽10套在排气嘴9外部;排气嘴9包括排气孔92、固定挡板93、弹簧94、控制活塞95,排气孔92设置在排气嘴9四周,固定挡板93水平设置在排气嘴9内部,弹簧94上端连接固定挡板93,弹簧94下端连接控制活塞95,排气嘴9外侧设有外螺纹91;螺旋帽10内部设有内螺纹101。

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18,用于控制真空泵通断的真空阀17,真空泵18采用水环泵;所述真空泵18上设有电源开关181和真空表182。

高压制冷剂装置包括制冷剂钢瓶19、制冷剂总阀20、制冷剂压力表21、制冷剂流量控制阀22;制冷剂总阀20设置在制冷剂钢瓶19上端,制冷剂压力表21设置在制冷剂总阀20左侧,制冷剂流量控制阀22连接于制冷剂压力21表左侧。

制冷剂流量控制阀22采用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一套设备就能完成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的加注、加注前的真空处理、高低压检测、系统压力调节;减少了更换设备工序,使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同时减小了因设备间的额定误差造成的调节误差,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其工作原理:1.抽真空、查漏气,关闭制冷剂流量控制阀,打开高压阀、低压阀、控制阀、真空阀,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对系统抽真空;抽真空完毕后,关闭高压阀、低压阀、真空阀,观察真空表读数,指针稳定在某一负数值则表明抽真空成功,关掉真空泵电源开关;观察检漏表指针读数,一定时间内指针没偏转,则表示系统无漏气现象。2.加注制冷剂,关闭真空阀、低压阀,打开制冷剂总阀,慢慢打开制冷剂流量控制阀,通过高压接口加注制冷剂,当高压表读数接近制冷剂压力表时,关闭高压阀,同时打开低压阀,切换成低压接口加注,当低压表读数达到规定值范围内时,完成加注,依次关闭低压阀、制冷剂流量控制阀、制冷剂总阀。3.高、低压检测,将第二活套式快换接头与汽车空调系统高压端连接,关闭控制阀,打开高压阀,读取高压表上的读数即为高压,高压侧规定值1.37-1.57MPa;同理,将第一活套式快换接头与汽车空调系统低压端连接,关闭控制阀,打开低压阀,读取低压表上的读数即为低压,低压侧规定值0.15-0.25MPa。4.调节系统压力,当压力值低于规定值范围时,继续加注制冷剂;当压力值高于高压规定值范围时,关闭控制阀,打开高压阀,旋松螺旋帽缓慢排出多余制冷剂,同时观察高压表,当高压表读数达到规定值范围,立即关闭高压阀,旋紧螺旋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名称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