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37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是螺杆制冷压缩机组中油气分离器的配套件之一,可降低润滑油因船舶随海浪摇摆对油气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影响,并提高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果。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主要作用是分离掉压缩机排气中所夹带的润滑油,以防润滑油进入制冷系统中影响制冷效果,是螺杆制冷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在远洋渔业船舶中,油气分离器中的润滑油会因船舶随海浪波动而摇摆,进而使润滑油易随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中,同时也造成压缩机供油不稳定,目前,船用油气分离器大多没有有效的防油波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内侧油浪涌动、分离效果好、不受风浪波动影响、运行稳定可靠的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它包含筒体、连接在筒体两端的封头、进气管组及出油管;还包括挡油板、第一防油浪涌板、缓冲板、第二防油浪涌板、固定板、挡油板;

所述出油管包括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

挡油板、第一防油浪涌板、缓冲板和第二防油浪涌板均焊接在筒体内壁上,进气管组焊在筒体上,固定板焊在筒体内壁和进气管组上,挡油板焊在封头内壁上,缓冲板位于第一防油浪涌板和第二防油浪涌板之间,缓冲板位于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之间;

挡油板与筒体上方有间隙,该间隙横截面积至少为进气管组内径横截面积的2倍;

挡油板、第一防油浪涌板、缓冲板、第二防油浪涌板之间均设有间隙;

缓冲板上分布有通透孔,缓冲板与筒体底部有间隙。

所述的第一防油浪涌板和第二防油浪涌板均由上板和与上板相垂直的两个下板组成,其下板高度为80~100mm,且下板两端与筒体内壁之间有间隙。

所述的挡油板与第二防油浪涌板之间高度差为20~30mm。

第一防油浪涌板和第二防油浪涌板上表面与筒体内最高油位的高度差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油浪涌结构的船载油气分离器, 运行时,含油制冷剂气体通过进气管组出口与封头高速撞击后,气体反向流动,绝大部分润滑油会因转向改变及重力沉降而分离出来,挡油板、第二防油浪涌板、缓冲板及第一防油浪涌板可以防止制冷剂在流向分离滤芯中将筒体底部的润滑油带入分离滤芯或系统中,影响制冷效果,同时防油浪涌板和缓冲板可将润滑油面分隔成多个大小均一的区域,可降低或减缓油面随船舶摇摆而溅起的幅度,避免润滑油随制冷剂进入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降低含润滑油制冷设备随船舶摇摆晃动对制冷系统的影响,使制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使油气分离器更加稳定可靠,增强分离效果,使其满足船舶的工作条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介质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2为筒体,8是位于筒体2两端的封头。挡油板1、第一防油浪涌板3、第二防油浪涌板6、进气管组4及缓冲板5均焊接固定在筒体2上;缓冲板5位于第一防油浪涌板3和第二防油浪涌板6之间,防油浪涌板和缓冲板可将油面分隔成多个区域,在船舶摇摆幅度一定的情况下,多个油面溅起的幅度就会降低,防油浪涌板还可防止或减少制冷剂将筒体底部的润滑油滴带入分离滤芯或系统中,从而影响制冷效果;在缓冲板5前后还设有出油管11和出油管10,以保证筒体内的润滑油在船舶摇摆时也可顺利地流出;挡油板9焊接在封头8上。

挡油板1与筒体2上方有间隙,其间隙横截面积应大于进气管组4内径横截面积的2倍,使制冷剂流通顺畅;挡油板1可防止润滑油进入分离滤芯14中;缓冲板5上布满Φ8的通透孔,可缓解油面波动,同时制冷剂气体与缓冲板撞击后也可分离出部分润滑油,缓冲板与筒体底部有间隙;挡油板1、第一防油浪涌板3、缓冲板5、第二防油浪涌板6之间均有间隙。

第一防油浪涌板3和第二防油浪涌板6其上表面与最高油位高度差为10~15mm,可有效减缓油面溅起的幅度,高度差过大,油面随船舶摇摆溅起的幅度就大;第一防油浪涌板3和第二防油浪涌板6由上板和两个下板组成,其下板高度为80~100mm,且下板两端与筒体2内壁之间有间隙,可使润滑油中的制冷剂气体顺利流出,同时,当油面降低到T型挡油板下板以下时,油面随船舶摇摆溅起的幅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根据制冷剂流向特点,挡油板9与第二防油浪涌板6之间高度差为20~30mm,可减少制冷剂通过挡油板9与防油浪涌板6之间的间隙进入筒体2底部润滑油中;挡油板1、第一防油浪涌板3、缓冲板5及第二防油浪涌板6将润滑油面分隔成多个大小均一的区域,在船舶摇摆幅度一定的情况下,因挡油板、缓冲板和防油浪涌板的阻尼作用,多个油面溅起的幅度就会减缓变小。

如图2的示:含有润滑油的高温制冷剂气体通过进气管组出口封头高速撞击后,制冷剂气体反向流动,绝大部分润滑油会因转向改变及重力沉降而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沉积在筒体2底部,之后制冷剂气体经过与缓冲板5的撞击后,也分离出剩余的部分润滑油,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经挡油板1的阻挡下速度变缓进入油气分离滤芯14内部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和凝聚分离。12为视油镜,可以了解润滑油液位情况;13为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增强分离效果,降低含润滑油制冷设备随船舶摇摆晃动对制冷系统的影响,使制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