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308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储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冰箱的要求从满足低温制冷向食物的保鲜性能转移了。所以风冷冰箱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风冷冰箱,食物的保鲜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风冷冰箱储藏室内气流循环及箱内各个部分之间的温差。箱内气流循环合理,温差越小,则冰箱的保鲜性能越好。而决定冰箱的气流循环是否合理的关键部件就是风道,它决定了如何将风输送到储物间室内的合理位置处。在目前市面上的风冷冰箱风路设计中,大部分风冷冰箱是将蒸发器设置于一个单独的容纳室内,利用复杂的风道系统将蒸发器的容纳室连通于各储物空间,造成现有风道系统的设计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大,且由于现有风道系统结构的限制不能将风输送到预想的位置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的风冷冰箱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冰箱,其具有特殊的风道系统,可使冰箱的结构设计合理,且能够进行有效送风。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冷却空间和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和

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风道组件内具有沿所述箱体的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风道层;且

每个所述风道层具有一个或多个风道;而且,流出所述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每个所述风道层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风道流动至所述至少一个储物空间。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具有周壁部,设置于所述周壁部前端的第一轴向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周壁部后端的第二轴向端部;所述周壁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轴向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进风口;且

所述风道组件内还具有容装所述出风装置的容纳腔;

多个所述风道层包括第一风道层和处于所述第一风道层前侧的第二风道层;所述第一风道层包括多个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

所述冷却空间处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后侧,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冷却空间;流出所述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所述出风装置的所述多个第一出风口和所述多个第一风道流动至所述至少一个储物空间;流出所述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所述出风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流动至所述至少一个储物空间。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具有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一风道的末端、且开口朝前的第一送风口,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风道的末端、且开口朝前的第二送风口。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处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中部或上部;

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出风口一、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所述出风口一设置于所述周壁部的下侧,所述出风口二和所述出风口三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一的两侧;

多个所述第一风道包括风道一、风道二、风道三和风道四;

所述风道一从所述出风口二向所述风道组件的上部的横向一侧延伸,所述风道二从所述出风口二向上延伸后从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向所述风道组件的上部的横向另一侧延伸;

所述风道三从所述出风口一向下延伸;

所述风道四从所述出风口三向下延伸,且所述风道四的末端处于所述风道三的末端的下方;

所述多个第二风道包括风道五和风道六;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层还具有汇总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的前侧,且与所述多个第二出风口连通;

所述风道五和所述风道六均从所述汇总腔的上侧周壁处分别向所述风道组件的上部的横向两侧延伸;且所述风道五的末端和所述风道六的末端均处于所述风道一和所述风道二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托盘空间、上层抽屉空间、下层托盘空间和下层抽屉空间;且

所述风道五和所述风道六与所述上层托盘空间连通;

所述风道一和所述风道二与所述上层抽屉空间连通;

所述风道三与所述下层托盘空间连通;

所述风道四与所述下层抽屉空间连通。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后壳,安装于所述后壳前侧的第一前盖,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前盖前侧的第二前盖;

所述第一风道层和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前盖的后侧;

所述第二风道层位于所述第一前盖的前侧。

可选地,所述后壳包括后壁,从所述后壁的上部向前延伸出的容纳腔壁,从所述后壁向前延伸出的第一风道壁;

所述第一前盖具有盖板以及从所述盖板向前延伸出的第二风道壁;且

所述后壁、所述容纳腔壁和所述盖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所述后壁、所述第一风道壁和所述盖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多个第一风道;

所述盖板、所述第二风道壁以及所述第二前盖共同限定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每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连通孔相对齐,以使每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经由一个所述连通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连通;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回风风道壳,从所述后壳的下端向前延伸出,且所述回风风道壳具有一条或多条回风风道。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离心风机,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周壁部内。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调节部,相对于所述周壁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周壁部内,以在不同的运动位置处,对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从而调整所述多个第一出风口各自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一轴向端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

所述周壁部的处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周壁区段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本发明的冰箱中因为风道组件具有多层风道,可使气流经多层风道进入冰箱的储物空间,特别是方便进入储物空间的多个位置处,特别便于送风位置的设计,使合理的位置能够得到送风。而且,每个风道的流道比较短,可显著降低风阻,提高送风顺畅性,能够为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并且能够减小冰箱的耗电,节约能源,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由于出风装置的具有调节部,可能够对部分或全部送风口的气流量进行调节,进而对送入储物空间的冷量进行调节,不仅简化了结构,例如可省略现有风冷冰箱的风机、多个风门等结构。且能够对储物空间的送风量进行统一控制,可合理分配送风量,提高冰箱的制冷效果,以及保鲜效果。出风装置内风机的设计可进一步使冰箱的结构紧凑,可有效扩大储物空间的体积。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冰箱中出风装置安装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风道组件中出风装置安装于底壳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3中所示出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出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可具有箱体100和风道组件200以及制冷系统。箱体100内可具有冷却空间和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制冷系统可选为压缩式制冷系统,具有设置于冷却空间内的蒸发器。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制冷系统也可为其它类型的制冷系统,如半导体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冷端散冷器可设置于冷却空间内。风道组件200可安装于箱体100。风道组件200内可具有沿所述箱体100的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风道层。每个所述风道层具有一个或多个风道;而且,流出所述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每个所述风道层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风道流动至所述至少一个储物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可包括出风装置300。风道组件200内具有容装出风装置300的容纳腔。多个风道层可包括第一风道层和处于第一风道层前侧的第二风道层,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风道层包括多个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出风装置300安装于风道组件200的容纳腔内,如图3所示。出风装置300可具有周壁部310和设置于周壁部310前端的第一轴向端部320,如图5和图6所示。周壁部310可沿箱体100的纵向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周壁部310的轴线方向沿箱体100的纵向方向延伸。周壁部3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311,第一轴向端部3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321。流出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出风装置300的多个第一出风口311和风道组件200的多个第一风道流动至至少一个储物空间。流出冷却空间的气流经由出风装置300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321和风道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流动至至少一个储物空间。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可包括处于上方的冷藏空间110和处于下方的冷冻空间130,冷冻空间130也可被分为上下依次设置的四层空间。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下依次设置的四层空间依次为上层托盘空间、上层抽屉空间、下层托盘空间和下层抽屉空间。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托盘空间、上层抽屉空间、下层托盘空间和下层抽屉空间,以及设置于上层托盘空间上方的冷藏空间110。上层托盘空间和下层托盘空间处均可安装一托盘;上层抽屉空间和下层抽屉空间处均可安装一抽屉;冷藏空间110和冷冻空间130之间可设置一变温空间120,且用隔板间隔开;上层抽屉空间和下层托盘空间之间也设置有隔板。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上下依次设置的四层空间中可仅仅用隔板隔开。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层的多个第一风道可在冷冻空间的多个位置处与冷冻空间连通,第二风道层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也可在冷冻空间的多个位置处与冷冻空间连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层的多个第一风道可在冷冻空间的多个位置处与冷冻空间连通,第二风道层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可与冷藏空间连通。出风装置300和风道组件200的特殊结构可使气流经两层风道进入冰箱的储物空间,特别是方便进入储物空间的多个位置处,特别便于送风位置的设计,使合理的位置能够得到送风。出风装置300的第一出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321的位置设计,特别便于向两层风道送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出风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二轴向端部330,设置于周壁部310的后端,且第二轴向端部330上设置有进风口。优选地,冷却空间处于风道组件200的后侧。容纳空间的开口朝向后侧,进风口朝向冷却空间,以使冰箱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第一出风口311中每个第一出风口311连通两个第一风道,以使流出该第一出风口311的气流流动至一储物空间的后部的横向两侧,以使气流尽可能地在储物间室内分布均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风道组件200还具有设置于每个第一风道的末端、且开口朝前的第一送风口223,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风道的末端、且开口朝前的第二送风口231。风道组件200的前侧可为储物空间,这样设置可便于向储物空间送风,特别方便。例如风道组件200的前侧为冷冻空间,风道组件200用于向冷冻空间输送气流。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部分第一风道的送风口或部分第二风道的送风口可处于风道组件的上端面,以便于与其它风道连通向冷藏空间或其它空间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容纳腔处于风道组件200的中部或上部。多个第一出风口包括出风口一、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出风口一设置于周壁部310的下侧,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设置于出风口一的两侧。多个第一风道包括风道一241、风道二242、风道三243和风道四244。风道一241从出风口二向风道组件200的上部的横向一侧延伸,风道二242从出风口二向上延伸后从容纳腔的上侧向风道组件200的上部的横向另一侧延伸。风道三243从出风口一向下延伸。风道四244从出风口三向下延伸,且风道四244的末端处于风道三243的末端的下方。多个第二风道包括风道五251和风道六252;第二出风口为多个;第二风道层还具有汇总腔253,设置于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前侧,且与多个第二出风口连通。风道五251和风道六252均从汇总腔253的上侧周壁处分别向风道组件的上部的横向两侧延伸;且风道五251的末端和风道六252的末端均处于风道一241和风道二242的上方。进一步地,风道五251和风道六252与上层托盘空间连通。风道一241和风道二242与上层抽屉空间连通。风道三243与下层托盘空间连通。风道四244与下层抽屉空间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风道组件200可包括后壳210,安装于后壳210前侧的第一前盖220,以及安装于第一前盖220前侧的第二前盖230。第一风道层和容纳腔位于第一前盖220的后侧。第二风道层位于第一前盖220的前侧。第一前盖220可卡接于后壳210,可通过螺钉等固定装置将第二前盖230固定于第一前盖220以及后壳210。后壳210可卡接于箱体。

进一步地,后壳210可具有后壁2111,从后壁2111的中部或上部向前延伸出的容纳腔壁2112,从后壁2111向前延伸出的第一风道壁2113。第一前盖220具有盖板221以及从盖板221向前延伸出的第二风道壁222。后壁2111、容纳腔壁2112和盖板221共同限定出上述容纳腔。后壁2111、第一风道壁2112和盖板221共同限定出多个第一风道。盖板221、第二风道壁222以及第二前盖230共同限定出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盖板2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2211,每个第二出风口321与一个连通孔2211相对齐,以使每个第二出风口321经由一个连通孔2211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风道连通。具体地,每个第二出风口321经由一个连通孔2211与汇总腔253连通。第二出风口321可为三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风道的至少末端部分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扩大,以使每个第一送风口223可为沿水平纵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送风口。每个第一送风口223内也可设置分隔板,使送风口为多个送风小孔。每个第一送风口223可设置于盖板221上。每个第二送风口231也可为沿水平纵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送风口,每个第二送风口231可设置于第二前盖230上。进一步地,后壳210的下端具有向前延伸的回风风道壳213,回风风道壳213具有一条或多条回风风道2131。回风风道壳213先向前延伸然后向下倾斜延伸,以与箱体100下部的压缩机仓相适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壳211的后壁2111可包括中下壁部分、上壁部分和连接壁部分。中下壁部分处于上壁部分的前侧,连接壁部分连接中下壁部分的上端和上壁部分的下端。这样设置可为蒸发器等的放置提供较大的放置空间,以及便于出风装置300的安装,设计特别合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盖板221上也可设置多个开口超前的第三送风口,每个第三送风口可与一个相对应的第一风道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任一位置处连通,也就是说,一些第一风道不仅可在其末端与储物间室连通,还可在其的其它位置处与储物间室连通。同样地,第二前盖230上可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前的第四送风口,每个第四送风口可与一个相对应的第二风道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任一位置处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出风装置300还包括风机360,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周壁部310内。风机360优选为离心风机。出风装置300内风机360的设计可进一步使冰箱的结构紧凑,可有效扩大储物空间的体积。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出风装置300还包括调节部350,相对于周壁部310可转动地设置于周壁部310内,以在不同的运动位置处,对每个第一出风口311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从而调整多个第一出风口311各自的出风面积。调节部350的设置能够对储物空间的送风量进行统一控制,可合理分配送风量,提高冰箱的制冷效果,以及保鲜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周壁部310优先呈筒状,其可与第一轴向端部320和第二轴向端部330中的一个一体成型,另一个可卡接于周壁部310。周壁部310、第一轴向端部320和第二轴向端部330的整体结构也可被称为出风装置300的壳体。多个第二出风口321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优选为均匀地依次设置。当然,多个第二出风口321也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也可为不均匀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轴向端部320包括中央部和处于中央部外侧的外围部,为了便于出风,每个第二出风口321设置于外围部。风机360可安装于中央部。优选地,每个第二出风口321可呈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段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周壁部310的处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出风口321之间的周壁区段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风口311。这样设置可充分利用进入周壁部310内的气流,可保证进入第二出风口321的气流量,也可保证出风顺畅,防止进入第一出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321的气流产生严重的干涉,防止如较大噪音等不良现象产生。

为了使每个第二出风口321尽可能地进行轴向出风,即每个第二出风口321配置成轴向出风,外围部可设置成包括平板部和至少一个引导部322。平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32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引导部322从一个第二出风口321的临近周壁部310的边缘处向第一轴向端部320内侧且朝周壁部310的轴线倾斜地延伸出。引导部322可呈板状,也可被称为引导板。进一步地,每个引导部322的两端也可设置引导遮挡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引导部322从一个第二出风口321的远离周壁部310的边缘处向第一轴向端部320外侧且朝远离周壁部31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地延伸出。引导部322可呈板状,也可被称为引导板。进一步地,每个引导部322的两端也可设置引导遮挡板。引导部322的倾斜角度可为30°至60°,优选为40°、43°、45°、47°、50°等。中央部可呈平板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引导部322也可仅为引导气流流动的引导面,以简化第一轴向端部320的结构或便于第一轴向端部320的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3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351,以及至少一个流通部352。遮挡部351和流通部352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一个或多个遮挡部351与至少一个流通部352围成一筒状结构。而且,调节部350设置于周壁部310的内侧,在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使一个或多个遮挡部351对每个第一出风口311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使气流经由至少一个流通部352进入被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的第一出风口311。

具体地,遮挡部351可为遮挡片,每两个相邻的遮挡片之间的间隔、缺口或孔洞可为流通部352,特别地,当遮挡部351只有一个时,则相应的流通部352也只有一个。例如,调节部350可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遮挡片。再例如,调节部350可包括一筒状件,且筒状件上开设有多个流通部352。筒状件的两端均可设置基部,以提高强度。进一步可选地,基部可用于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向端部320或第二轴向端部330。例如,第一轴向端部320或第二轴向端部3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基部上可设置有与环形凹槽对应的环形凸起,以插入环形凹槽便于转动。还可选地,基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周壁部310的一端,当周壁部310与第一轴向端部320一体成型时,基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周壁部310的靠近第二轴向端部330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装置300还可包括电机370和传动机构。电机370可设置于周壁部310的径向外侧。传动机构配置成将电机370输出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调节部350。例如,传动机构可优选为齿轮传动机构,调节部350的基部上设置有齿圈380(齿圈380可与基部一体成型),电机370的输出端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圈380啮合,从而可使电机370带动齿圈380旋转,进而带动调节部350转动。进一步地,周壁部310的外侧可设置有电机容纳部,以容装电机3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具体地施例中,出风口二、出风口一和出风口三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顺时针方向(以观察者从第一轴向端部320看向第二轴向端部330的视线为基准,即前后方向观察的视线为基准)依次间隔设置。且,出风口二与另外两个第一出风口311之间的距离均可为一个第一出风口311的长度。调节部350中,遮挡部351和流通部35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遮挡部351分别为第一遮挡部、第二遮挡部和第三遮挡部。三个流通部352分别为第一流通部、第二流通部和第三流通部。遮挡部351和流通部352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均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一个大小的第一出风口311的区域。第三遮挡部配置成允许其至少完全遮蔽两个大小的第一出风口311的区域,如第三遮挡部可遮蔽两个大小的第一出风口311的区域。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之间的流通部为第一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个大小的第一出风口311的区域。第二遮挡部和第三遮挡部之间的流通部为第二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个大小的第一出风口311的区域。第三遮挡部和第一遮挡部之间的流通部为第三流通部。在工作时,调节部350转动可使不同的第一出风口311处于打开状态,例如当第一遮挡部遮挡出风口一时,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可处于打开状态;再例如,当第二遮挡部遮挡出风口一时,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均可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出风口一与另外两个第一出风口311之间的距离均可为一个第一出风口311的长度的1/7至1/10。调节部350中,遮挡部351和流通部35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遮挡部351分别为第一遮挡部、第二遮挡部。两个流通部352分别为第一流通部、第二流通部。遮挡部351和流通部352沿第一轴向端部32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遮挡部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一个第一出风口311。第二遮挡部配置成允许其至少完全遮蔽两个第一出风口311,如第二遮挡部可遮蔽三个第一出风口311以及每两个第一出风口311之间的周壁部310的连接段。第一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个第一出风口311。第二流通部配置成可完全暴露三个第一出风口311。在工作时,调节部350转动可使不同的第一出风口311处于打开状态,例如当第一遮挡部遮挡出风口一时,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可处于打开状态;再例如,当第一流通部导通出风口一时,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三均可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出风口311中任意两个第一出风口311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多个第二出风口321中任意两个第二出风口321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