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7125发布日期:2018-06-05 19:5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冷藏处理的物品越来越多,故此冰箱的容积也越来越大,但在冰箱的容积增大的同时会带来以下问题:在冰箱的搬运过程中,大容积的冰箱不易于搬运,在冰箱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等损伤冰箱的情况。另外,在冰箱的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家庭外出野外游玩,如需将冰箱内部的物品以冷藏状态转移至远离冰箱的其它地点,往往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容置间室的箱体及供所述冰箱制冷的制冷组件,所述冰箱配置成:具有装配状态,所述冰箱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箱体沿高度方向层叠装配,上下相邻两箱体中的下层箱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上下相邻两箱体中的上层箱体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对接以连通相邻两箱体的容置间室;具有拆卸状态,所述冰箱处于拆卸状态时,至少一对上下相邻的箱体分离,且分离后所述下层箱体的第一连通口与所述上层箱体的第二连通口均自动闭合。

进一步,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单元,所述第一制冷单元设置于最底层的箱体内,处于装配状态的冰箱运行时,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对位于最底层箱体的容置间室制冷,并能通过对接的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向上层箱体的容置间室转移冷量。

进一步,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制冷单元,最底层箱体上侧的全部箱体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制冷单元,所述第二制冷单元供各自箱体的容置间室内部制冷。

进一步,所述第一制冷单元为蒸发器,所述第二制冷单元为半导体制冷片。

进一步,上下相邻的两箱体拆卸后,所述上层箱体可收容于所述下层箱体的容置间室内部。

进一步,所述上层箱体与所述下层箱体通过滑动装配,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弹性滑动板组件,所述弹性滑动板组件包括可在所述第一、第二连通口内部横向滑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第二连通口的滑板,所述第一、第二连通口侧壁横向形成有供收容所述滑板的收容腔;所述弹性滑动板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供自动弹出所述滑板以闭合所述第一、第二连通口的复位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一侧面以供将所述滑板横向推入所述收容腔的推杆,所述上层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供嵌套所述下层箱体中所述滑板上推杆的下凹槽,所述下层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供嵌套所述上层箱体中所述滑板上推杆的上凹槽,所述上层箱体与所述下层箱体滑动装配时,下凹槽或上凹槽分别通过所嵌套的推杆将相应的滑板推入收容腔内以打开所述第一、第二连通口。

进一步,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进一步,所述上层箱体与所述下层箱体之间还设置有供固定上下相邻两箱体的扣合组件。

进一步,所述扣合组件包括钩体部及钩体配合部,所述钩体部与所述钩体配合部分开的设置于上下相邻两箱体相抵接的两表面上,所述钩体部自两表面中的一表面向外突伸形成,所述钩体部远离该表面的端部具有向一侧横向延伸设置的钩状结构,所述钩体配合部包括形成于两表面中另一表面上的凹槽及自该凹槽侧壁横向凹陷形成的容纳槽;所述上层箱体与所述下层箱体滑动装配时,所述钩体部伸入所述凹槽且相对所述凹槽滑动以使所述钩状结构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通口或所述第二连通口位置处设置有供上下相邻两箱体之间进行冷量交换的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冰箱装配后能够实现冰箱大容积的需求,而拆卸后的单个箱体又由于具有密封功能,其能够作为用户以冷藏状态转移物品的载体;此外,由于冰箱是通过至少两个箱体装配形成的,在搬运冰箱时,单个箱体的搬运难度大幅降低,可有效降低冰箱搬运过程中的损伤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冰箱层叠装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冰箱拆卸后自收容的状态示意图;

图3所示为第二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上下相邻两箱体装配前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上下相邻两箱体装配过程中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上下相邻两箱体装配完成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冰箱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容置间室的箱体及供冰箱制冷的制冷组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三个箱体,即第一箱体100、第二箱体200及第三箱体300。三个箱体100、200、300具有装配及拆卸状态。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箱体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计,例如:冰箱可仅包含两个箱体,也可以包含超过三个箱体。

本实施例中的冰箱处于装配状态时,三个箱体100、200、300沿高度方向层叠装配,具体的,第一箱体100、第二箱体200及第三箱体300自下向上依次设置。

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下层的第一箱体100顶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位于上层的第二箱体200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口2。当第二箱体200层叠的装配于下层箱体100的顶部时,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对接以连通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容置间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层叠装配关系可参考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装配关系,具体不再作过多描述。冰箱层叠装配后,上下相邻两箱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实现容置间室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实现冰箱内部冷量的传递。

本发明所涉及的冰箱还具有拆卸状态,冰箱处于拆卸状态时,至少一对上下相邻的箱体分离,且分离后下层箱体的第一连通口1与上层箱体的第二连通口2均自动闭合。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之间可相互分离,分离后的各箱体相对层叠装配的冰箱更易搬运。

本发明中,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单元400,第一制冷单元400设置于最底层的第一箱体100内,处于装配状态的冰箱运行时,第一制冷单元400对第一箱体100的容置间室制冷,并能通过对接的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向第二箱体200的容置间室转移冷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箱体200也可以向其上方的第三箱体300容置间室内转移冷量,从而实现冰箱层叠装配后的制冷工作。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层叠装配后的冰箱在运行过程中,如需要将冰箱内部的物品以冷藏状态转移至其它远离冰箱的位置,只需要将物品放置于最上层的第三箱体300容置间室内部,然后取下第三箱体300,并将装有物品的第三箱体300转移至指定位置即可。在此过程中,第二箱体200顶部的第一连通口1与第三箱体300底部的第二连通口2均自动闭合,从而使得下层的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可以继续通过第一制冷单元400制冷;同时,第三箱体300可以保持较好的密封状态以防止其容置间室内部原有冷气的泄露。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箱体200也可以从第一箱体100顶部取下单独使用。

为提高本发明中最底层箱体上侧的全部箱体单独使用过程中的冷藏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制冷单元500,最底层箱体上侧的全部箱体内均设置有第二制冷单元500,第二制冷单元500供各自箱体的容置间室内部制冷。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侧壁均设置有第二制冷单元500。

本发明的一种最优的实施方式为:构成制冷组件的第一制冷单元400为蒸发器,构成制冷组件的第二制冷单元500为半导体制冷片。其中,采用蒸发器作为第一制冷单元400可以为整个冰箱制冷,效率高;而半导体制冷片体积小、重量轻,使得最底层箱体上侧的全部箱体均具有相对较轻的质量,从而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的侧壁内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口501以供与外部电源线相连。在第二箱体200与第三箱体300单独使用时,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实现各自容置间室内部的制冷,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源插口501可以为USB接口。当用户将第二箱体200或第三箱体300暂时作为车载冰箱时,可以将上述USB接口连接到汽车的电源插口内,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上层箱体从下层箱体顶部取下后,仍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能够长久保持相应箱体的内部冷藏环境。

另外,考虑到冰箱制作完成后的运输及存放空间,本发明冰箱的箱体可以按以下方式设计:上下相邻的两箱体拆卸后,上层箱体可收容于下层箱体的容置间室内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第三箱体300可收容于第二箱体200内部,第二箱体200可收容于第一箱体100内部,如此能够有效的降低冰箱在未使用时的占用空间。

本发明中,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之间的一种具体配合方式及连通方式详述如下:

参考图3、图4、图5所示,其展示的图2中A-A′、图3中B-B′位置处的剖面结构配合示意图,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通过滑动装配,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弹性滑动板组件。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下层箱体顶部的弹性滑动板组件包括可在第一连通口1内部横向滑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一连通口的第一滑板11,第一连通口1侧壁横向形成有供收容第一滑板11的第一收容腔12;弹性滑动板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收容腔12内供自动弹出第一滑板11以闭合第一连通口1的第一复位弹性件13以及固定于第一滑动板11上侧面以供将第一滑板11横向推入第一收容腔12的第一推杆14,上层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供嵌套下层箱体中第一滑板11上第一推杆14的下凹槽25。

本实施例中,上层箱体顶部的弹性滑动板组件包括可在第二连通口2内部横向滑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二连通口的第二滑板21,第二连通口2侧壁横向形成有供收容第二滑板21的第二收容腔22;弹性滑动板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收容腔22内供自动弹出第二滑板21以闭合第二连通口2的第二复位弹性件23以及固定于第二滑动板21下侧面以供将第二滑板21横向推入第二收容腔22的第二推杆24,下层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供嵌套上层箱体中第二滑板21上第二推杆24的上凹槽15。

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滑动配合过程中,参考图5所示,下凹槽25套在第一推杆14端部,上凹槽15套在第二推杆24端部,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相对滑动一定距离后即可将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同时打开。第一连通口1与第二连通口2打开后,第一滑板11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2内部,第二滑板21收容于第二收容腔22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本发明中的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之间还设置有供固定上下相邻两箱体的扣合组件。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5所示,扣合组件包括钩体部3及钩体配合部4,钩体部3与钩体配合部4分开的设置于上下相邻两箱体相抵接的两表面上。具体于本实施例中,钩体部3设置于下层箱体的上表面,钩体配合部4设置于上层箱体的下表面;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钩体部3设置于上层箱体的下表面,钩体配合部4设置于下层箱体的上表面。

于本实施例中,钩体部3自下层箱体的上表面向外突伸形成,钩体部3远离该上表面的端部具有向一侧横向延伸设置的钩状结构30,钩体配合部4包括形成于上层箱体的下表面上的凹槽4及自该凹槽4侧壁横向凹陷形成的容纳槽40。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滑动装配时,钩体部3伸入凹槽4且相对凹槽4滑动以使钩状结构30嵌设于容纳槽40内。钩状结构30嵌设于容纳槽40内即可实现上下相邻两箱体之间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下相邻两箱体容置间室之间的连通及箱体之间的固定均通过一次滑动装配即可实现,过程简单方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下相邻两箱体之间包括多组扣合组件。另外,本发明中扣合组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固定上下相邻两箱体的结构。

为优化上下相邻的两箱体间的冷量交换效果,第一连通口1或第二连通口2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供上下相邻两箱体之间进行冷量交换的风机(图中未标示)。优选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两相邻的箱体间风机数量可不止一个,且至少有两个风机运行时吹风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在冰箱的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冰箱内部的气密性,故在以上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连通口11与第二连通口2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图中未展示),以保证箱体连接位置处具有较好的气密性。此外,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是相对图1中所示方位结构提出的概念,例如:第二箱体200与第一箱体100为上下相邻的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第三箱体300与第二箱体200为上下相邻的上层箱体与下层箱体。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