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719发布日期:2018-06-08 07:52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冰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制冰桶。



背景技术:

在水产品保鲜工艺中,采用碎冰覆盖进行短时间的保鲜仍是主要方法。制冰方法分盐水制冰和快速制冰机制冰,盐水制冰方法制得的冰为块状冰,且冰的密度大,不容易融化;快速制冰机制得的冰为碎冰或颗粒冰,冰的密度小,容易融化。同时,无论采用盐水制冰还是快速制冰机制冰,都必须有制冷工艺和脱冰工艺。缩短制冰时间、缩短脱冰时间及将系统的能量进行合理利用,是提高效益的关键。另外冰桶的结构和冰池中盐水的流道组织也影响制冰时间,目前的盐水制冰,普遍使用的是JB/T7222-2006《大型氨制冰设备》中的冰桶,该冰桶采用薄钢板焊接而成,加工简单,但是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腐蚀,使用寿命短。

在盐水制冰工艺中,冰桶既是用于盛装制冰水和冰块的容器,也是桶内冰水与桶外低温盐水进行热量交换的部件,冰桶的结构直接影响制冰时间、脱冰效率和冰的产量。

实用新型专利201420598513.2一种应用于制冰机的一体式冰桶结构:在金属冰桶桶体外表面于上、下固定法兰之间成型桶体表面槽,桶体表面槽开口处焊装沿着桶体表面槽延伸的金属密封板,金属密封板与桶体表面槽共同围装成密封的制冷剂通道,制冷剂液体直接在通道内蒸发,提高制冷剂的传热效率。缺点是该结构只无法实现热气脱冰。

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08205.0快速制冰冰桶:在原冰桶的底面上开设孔洞,在孔洞的上方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制得的冰为空心冰,在制冰过程中内外传热,提高制冰速度。缺点是同样规格的冰桶,该结构减少了冰的重量,同时冰的形状复杂,增加了脱冰的难度,延长了脱冰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冰桶,提高制冰桶的传热效率、延长制冰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制冰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冰桶体,制冰桶体上端具有长边和短边,制冰桶体的长边以及短边都有开纵向凹陷的弧状沟槽,制冰桶体的短边至少有一条弧状沟槽,制冰桶的长边至少有两条弧状沟槽,制冰桶体表面上分布有直径为d,高度为h的凸点,凸点分布在制冰桶的内表面和/或制冰桶的外表面,制冰桶体具有位于上方的上口以及位于下端处的下口,上口的长边A1大于下口的长边A2,上口的短边B1大于下口的短边B2,制冰桶的上口外侧有一圈高度为H1的加强环,加强环的外缘比制冰桶壁面外缘宽出A的宽度,用于将制冰桶固定在支架上,制冰桶的下口外侧有一圈高度为H2的加强环,加强环的外缘比制冰桶壁面外缘宽出B的宽度,同时制冰桶底壁凹进小口加强环的深度为H3,是用于制冰桶放置在地面时保护制冰桶下口底壁不被破坏。

优选地,制冰桶采用具有良好的抗盐水腐蚀能力的铸铁整体铸造。

优选地,凹陷的弧状沟槽采用内凹或外凸分布在制冰桶体的长边以及短边。

优选地,凸点的形状包括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制冰桶的长边与制冰池内盐水流动方向平行,短边为迎水面的布置方式,能减少盐水流动的动能损失,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果;

2、用制冰桶的融冰水作为冷凝器的冷却水,能大幅度降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3、制冰桶为铸铁整体铸造成形,铸铁能延长制冰桶的使用寿命;

4、制冰桶的特殊结构设计既能增加制冰桶的结构刚度,又能增加制冰桶的传热面积,提高制冰速度;

5、制冰桶表面上的凸点能增加传热面积,同时改善冰桶壁面的水流形态,增强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冰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制冰桶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桶,制冰桶采用铸铁整体铸造,铸铁具有良好的抗盐水腐蚀能力,能延长制冰桶的使用寿命。制冰桶的长边以及短边都有纵向凹陷的弧状沟槽1,关键在于短边有数量不小于1的沟槽,长边上有数量不小于2的沟槽,沟槽可以是内凹,也可以是外凸。关键在于制冰桶表面上分布有直径为d,高度为h的凸点,可以是在制冰桶的内表面、也可以是在制冰桶的外表面,或皆有之。凸点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它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制冰桶长边或者短边上的纵向沟槽能增加制冰桶的刚度,同时增加传热面积;制冰桶表面上的凸点能增加传热面积,同时改善冰桶壁面的水流形态,增强传热效率。制冰桶大口的长边A1大于小口的长边A2,大口的短边B1大于小口的短边B2,制冰桶的大口外侧有一圈高度为H1的加强环,加强环的外缘比制冰桶壁面外缘宽出A的宽度,用于将制冰桶固定在支架上。制冰桶的小口外侧有一圈高度为H2的加强环,加强环的外缘比制冰桶壁面外缘宽出B的宽度,同时制冰桶底壁凹进小口加强环的深度为H3,是用于制冰桶放置在地面时保护制冰桶小口底壁不被破坏。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