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增焓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574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气增焓装置和应用该喷气增焓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低温强热的空调机型大多采用喷气增焓技术来提升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果。其最关键的部件为喷气增焓压缩机,通常在压缩机开设有一与其中部压腔连通的补气口,喷射管连接于该补气口,当需要增强空调的制热能力时,喷射管中的中压冷媒气体从补气口进入压缩机的中部压腔,并与中部压腔内经过初级回气压缩后的冷媒混合,进行再次压缩,以使压缩机产生更多流量的高温、高压冷媒进入冷凝器,提升了空调在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制热效果。

空调系统运行时,在喷射管受到冷媒冲击和压缩机自身振动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更大的振动,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当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较宽时(比如从15HZ~150HZ),对空调系统振动的控制将变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减震降噪效果较佳的喷气增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喷气增焓装置,包括:换热器;至少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喷射管组件,所述喷射管组件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和所述换热器;至少一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回气管组件,该回气管组件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管组件和回气管组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凹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间隔设置,所述喷射管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回气管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喷射管组件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或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所述消音器或过滤器卡接于第一卡接槽,将所述喷射管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回气管组件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或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所述消音器或过滤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将回气管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喷气增焓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凹设有一凹槽,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并环绕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位于所述紧固件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喷射管组件和/或回气管组件设有至少一个配重块。

可选地,所述喷射管组件具有多个第一直管段和多个第一弯管段,一所述第一弯管段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管段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或所述第一直管段靠近所述第一弯管段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

可选地,所述回气管组件具有多个第二直管段和多个第二弯管段,一所述第二弯管段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管段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或所述第二直管段靠近所述第二弯管段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

可选地,所述喷射管组件设有至少一个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喷气增焓装置,所述喷气增焓装置包括:换热器;至少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喷射管组件,所述喷射管组件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和所述换热器;至少一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回气管组件,该回气管组件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管组件和回气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增焓装置通过设置固定件,固定连接喷射管组件和回气管组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避免了喷射管组件和回气管组件之间的振动传递而产生共振,从而大大降低了振动噪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增焓装置具有较佳的减震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气增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气增焓装置100,包括:换热器10;至少一压缩机20,压缩机20设有喷射管组件50,喷射管组件50连接压缩机20的补气口(未标示)和换热器10;至少一气液分离器30,气液分离器30设有回气管组件40,该回气管组件40连接气液分离器30的冷媒出口(未标示)和压缩机20的回气口(未标示);至少一固定件60,固定件60固定连接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

具体地,喷气增焓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喷射管组件50的压力脉动在70~100Kpa左右,是与压缩机20连接的排气管(未图示)和回气管组件40的压力脉动的7~10倍,比如,压缩机20在15~150HZ频率区间内工作时,在压力脉动冲击力的作用下,喷射管组件50会容易产生强迫振动和共振。

本实用新型喷气增焓装置100通过设置固定件60,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避免了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之间的振动传递而产生共振,从而降低了振动噪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增焓装置100具有较佳的减震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换热器10喷射出的冷媒进入喷射管组件50,喷射管组件50中的冷媒从压缩机20的补气口进入压缩机20的中部压腔;气液分离器30通过其冷媒出口输出冷媒至回气管组件40,回气管组件40中的冷媒通过压缩机20的回气口往压缩机20内输送冷媒。

固定件60凹设有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间隔设置,喷射管组件50卡接于第一卡接槽61,回气管组件40卡接于第二卡接槽62。

固定件60的材质可为橡胶、塑料或钣金件等。固定件60通过凹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其中第一卡接槽61的形状和喷射管组件50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得喷射管组件50牢固连接于固定件60;第二卡接槽62的形状和回气管组件40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得回气管组件40牢固连接于固定件60,从而使得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实现相对固定,避免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出现晃动,降低了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的振动,也避免了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的直接接触而产生共振,达到较佳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均与固定件60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结构较为简单。

喷射管组件50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70或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未图示),消音器70或过滤器卡接于第一卡接槽61,将喷射管组件50卡接于第一卡接槽6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喷射管组件50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70,消音器70起到对喷射管组件50进一步减振消音的作用,或喷射管组件50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未图示),过滤器起到喷射管组件50中通过的冷媒进行杂质过滤的作用。

回气管组件40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70或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消音器70或过滤器卡接于第二卡接槽62,将回气管组件40卡接于第二卡接槽6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回气管组件40还套设有至少一消音器70,消音器70起到对回气管组件40进一步减振消音的作用,或回气管组件40连接有至少一过滤器(未图示),过滤器起到回气管组件40中通过的冷媒进行杂质过滤的作用。

喷气增焓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未图示),固定件60的外表面凹设有一凹槽63,紧固件安装于凹槽63内,并环绕固定件60,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位于紧固件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紧固件安装于凹槽63内,并环绕固定件60,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位于紧固件形成的环形空间内,通过该紧固件牢牢绑紧固定件60,进一步使得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62紧固于固定件60中,可选地,紧固件为束紧带等连接材料。

喷射管组件50和/或回气管组件40设有至少一个配重块80。

配重块80的材质可为橡胶、塑料或金属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喷射管组件50设有至少一个配重块80,增加了喷射管组件50的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喷射管组件5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

或回气管组件40设有至少一个配重块80,增加了回气管组件40的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回气管组件40设的振动与应力水平。

或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均设有至少一个配重块80,进一步地增加了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的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喷射管组件50和回气管组件4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

喷射管组件50具有多个第一直管段501和多个第一弯管段502,一第一弯管段502的两端分别与一第一直管段501的一端连接,第一弯管段5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或第一直管段501靠近第一弯管段5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喷射管组件50的第一弯管段5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以增加其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喷射管组件5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防震效果更佳。

或第一直管段501靠近第一弯管段5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以增加其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喷射管组件5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防震效果更佳,同时,将配重块80安装于喷射管组件50的直管段,其安装及拆卸更加方便。

具体地,固定件60还可用于固定喷射管组件50并排设置的两个直管段,并将该喷射管组件50固定于气液分离器30,或用于固定喷射管组件50的一个直管段,并将该喷射管组件50固定于气液分离器30。

回气管组件40具有多个第二直管段401和多个第二弯管段402,一第二弯管段402的两端分别与一第二直管段401的一端连接,第二弯管段4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或第二直管段401靠近第二弯管段4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二弯管段4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以增加其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回气管组件4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防震效果更佳。

或第二直管段401靠近第二弯管段402的外壁套设有至少一配重块80,以增加其自重,在压缩机20运行时,能有效降低与压缩机20连接的回气管组件40的振动与应力水平,防震效果更佳,同时,将配重块80安装于回气管组件40的直管段,其安装及拆卸更加方便。

喷射管组件50设有至少一个电磁阀5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电磁阀51用于控制喷射管组件50中冷媒的流通或关闭,以控制压缩机20的补气,可选地,电磁阀51可具有流量控制的功能。

可选地,电磁阀51包括阀体5102和套设于阀体5102的电磁阀线圈5101,通过电磁阀线圈5101控制阀体5102的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喷射管组件50中冷媒的流通或关闭。

具体地,带有喷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20是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喷气技术,实现增焓效果,压缩机20在中低压时边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然后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20的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通过喷射管组件50往压缩机20的中间压腔的补气口补充冷媒,从而增加压缩机20排气量,室内机热交换器制热的循环制冷的冷媒剂量增加,以增加制热量,可适用于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

具体地,每一压缩机20均开设有排气口(未图示),用于与排气管(未图示)连接,排气管用于输出经过压缩机20压缩增压的冷媒;每一气液分离器30均开设有一冷媒入口31,用于往气液分离器30中输入冷媒。

进一步地,喷气增焓装置100还包括:底盘90、设于底盘90的压缩机固定支架91、及设于底盘90的气液分离器固定支架92;压缩机固定支架91用于支撑和固定压缩机20,气液分离器固定支架92用于支撑和固定气液分离器3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喷气增焓装置100,该喷气增焓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