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404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料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流平剂是一种常用的涂料助剂,它能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能有效降低涂饰液表面张力,提高其流平性和均匀性的一类物质。可改善涂饰液的渗透性,能减少刷涂时产生斑点和斑痕的可能性,增加复盖性,使成膜均匀、自然。主要是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等。流平剂种类很多,不同涂料所用的流平剂种类也不尽相同。在溶剂型涂饰剂中可用高沸点溶剂或丁基纤维素。在水基型涂饰剂中则用表面活性剂或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等。

现有技术中固体粉末流平剂的生产过程主要采用熔融法,生产过程为:按照配比在已加热和搅拌的熔融釜中加入树脂、填料和液体流平剂,使其熔融、混合均匀、出料、冷却、粉碎,得到固体流平剂。而在上述加工步骤中,混合均匀的物料需要趁热出料到冷却盘中,待物料凝固、冷却后将其倒入陈放场地,陈放24小时以上,使其中填料充分吸收液体流平剂,再进行粉碎处理。

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冷却盘设置在地面上,较为笨重,使用时,需要人工将其搬运到熔融釜出料口,承接混合均匀的流平剂,并在收集满后,搬运到一定的地点等待冷却,并在冷却后再搬运到陈放场地。上述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冷却盘使用时需要来回搬运,不仅费时费力,且劳动强度大,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支柱、轴承、套管、支架、冷却盘、翻转连接件、安装盘、伸缩电机、伸缩杆、拉绳和控制开关,圆形的所述底座上端中部竖直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上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部固定套设有套管,且所述套管顶端高于所述轴承顶端和支柱顶端,所述套管外壁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活动端顶部通过翻转连接件安装有冷却盘,所述套管顶端固定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顶端固定设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顶端设有竖直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部外周通过拉绳连接所述冷却盘侧壁,所述底座侧壁上固定安装控制开关,所述伸缩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翻转连接件包括支撑片、固定片、转轴、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冷却盘下端中部固定设有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支撑片,所述支架活动端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插入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的空隙,所述固定片和支撑片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所述支撑片和固定片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柱,所述翻转连接件沿所述套管径向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风扇组件和防尘网,所述底座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内部空腔中安装有风扇组件,所述底座上下两端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风扇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支架沿所述套管径向均匀设有4个。

优选的,还包括滚轮,所述底座下端设有移动用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沿轴承套管转动的支架结构,并在每一支架上设置冷却盘,从而可是冷却盘转换放置在熔融釜出料口上,方便流平剂导入到冷却盘中,且通过转动转换冷却盘,从而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翻转连接件实现支架和冷却盘的连接,从而可在装流平剂时保持水平状态,等待卸料时,可通过伸缩电机上伸缩杆拉动拉绳,从而带动冷却盘实现倾斜翻转,使流平剂翻倒在陈放场地中,机械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力;并在底座内设置了风扇组件,通过启动风扇组件能够朝向冷却盘排风,提高冷却效率;并在底座上设置了振动电机,可在需要时,启动振动电机,使固体流平剂与冷却盘之间快速分离,并有效减少粘连损耗;设置的滚轮结构,能够提高此冷却装置的移动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底座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部分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部分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柱上端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右视剖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轴承;4套管;5支架;6冷却盘;7翻转连接件;71支撑片;72固定片;73转轴;74定位孔;75定位柱;8安装盘;9伸缩电机;10伸缩杆;11拉绳;12控制开关;13风扇组件;14防尘网;15振动电机;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体流平剂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2、轴承3、套管4、支架5、冷却盘6、翻转连接件7、安装盘8、伸缩电机9、伸缩杆10、拉绳11和控制开关12,圆形的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竖直固定有支柱2,支柱2下端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与底座1的固定,所述支柱2上部套设有轴承3,具体的,轴承3内部通过过盈连接或焊接连接方式实现与支柱2的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外部固定套设有套管4,套管4可通过过盈连接或焊接连接方式安装在轴承3外,因此套管4可相对于支柱2产生相对旋转,且所述套管4顶端高于所述轴承3顶端和支柱2顶端,能够为其他部件的连接提供空间。所述套管4外壁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架5,支架5端部均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与套管4外壁的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架5结构为一个L型结构,所述支架5活动端顶部通过翻转连接件7安装有冷却盘6,在使用时,冷却盘6通过翻转连接件7实现倾斜,从而将其内的冷却凝固的流平剂倒出。所述套管4顶端固定设有安装盘8,安装盘8下端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与套管4顶端的连接,且圆形的安装盘8与套管4同轴线设置,可同步绕其中心轴线旋转,所述安装盘8顶端固定设有伸缩电机9,伸缩电机9下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均能够实现伸缩电机9的稳定安装。所述伸缩电机9顶端设有竖直伸缩杆10,伸缩电机9顶端的伸缩杆10能够在其使用过程中实现上下伸缩作业,所述伸缩杆10上部外周通过拉绳11连接所述冷却盘6侧壁,具体的,可通过在冷却盘6侧壁和伸缩杆10上设置环,拉绳11两端固定在环上,从而实现连接。或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所述底座1侧壁上固定安装控制开关12,控制开关12上集合多个设备的控制按钮,其中所述伸缩电机9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2,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伸缩电机9的动作。

更进一步的,如图6和7,所述翻转连接件7包括支撑片71、固定片72、转轴73、定位孔74和定位柱75,所述冷却盘6下端中部固定设有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支撑片71,支撑片71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与冷却盘6底端的固定连接,两支撑片7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支架5活动端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片72,固定片72下端与支架5顶端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片72插入两个所述支撑片71之间的空隙,所述固定片72和支撑片71通过转轴73旋转连接,从而使冷却盘6能够相对于支架5发生倾斜,在倾斜过程中,将固体流平剂从冷却盘6中向外倒出。所述支撑片71和固定片72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74,所述定位孔74内穿设有定位柱75,因此,在从熔融釜中向外倒出流平剂时,需要使冷却盘6处于水平状态,从而需要在定位孔74内插入定位柱75,使定位柱75穿设在两个支撑片71和一个固定片72之间,从而保持冷却盘6的水平稳定;而在需要卸出固体流平剂时,则将定位柱75从定位孔74中抽出,方便冷却盘6发生倾斜倒出流平剂。所述翻转连接件7沿所述套管4径向设置,具体的,需要使固定片72和支撑片71均沿套管4径向设置,从而在翻转冷却盘6时,也是沿套管4径向向外翻出。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5沿所述套管4径向均匀设有4个,即相邻支架5之间角度为90度。

在自然状态下,冷却盘6的冷却效率还是较慢,为了提高冷却盘6的冷却效果,如图2,进一步设置了风扇组件13和防尘网14,所述底座1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内部空腔中安装有风扇组件13,所述底座1上下两端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具体的,将进风口设置在底座1下端,并将出风口设置在底座1上端,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安装有防尘网14,通过焊接固定使防尘网14稳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起到防尘作用,所述风扇组件13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2。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风扇组件13的开启,从底座1下端进风口吸引空气,并通过风扇组件13将空气从出风口向上排出,吹到冷却盘6下端,实现对冷却盘6内流平剂的冷却处理。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冷却盘6具有一定深度,且冷却盘6内可能存在的部分不光滑位置,容易造成流平剂与冷却盘6的粘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设置了振动电机15,所述振动电机1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顶端,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安装,所述振动电机15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2。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振动电机15的开启,从而对底座1产生振动作用,并沿支柱2、套管4和支架5到冷却盘6,从而在冷却盘6内产生振动作用,使流平剂固体与冷却盘6之间振动分离,提高了冷却盘6的卸料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4,还包括滚轮16,所述底座1下端设有移动用滚轮16。滚轮16均匀设置有3个,优选使用带有顶刹的万向轮,不仅方便移动,且能够通过顶刹结构,实现停留状态时的稳定性,方便使用。

具体的使用原理如下:

使用时,由于底座1底部设置了滚轮16,方便将此设备移动到熔融釜的出料口处,并首先使其中一个冷却盘6设于熔融釜出料口下端,将热的流平剂导流到冷却盘6中,待此冷却盘6装满后,转动与套管4连接的支架5,使冷却盘6依次转动到熔融釜出料口下端并装满冷却盘6,将此设备移动到一定的放置区域,通过控制开关12启动风扇组件13,使流动空气吹到冷却盘6的下端,实现冷却盘6内流平剂的冷却,等待流平剂的冷却凝固;一段时间后,流平剂凝固完成,推动此设备到陈放场地中,并通过滚轮16上的顶刹实现此设备的位置固定,通过控制开关12开启伸缩电机9,伸缩杆10向上伸出带动拉绳11逐渐拉直,在拉直且并未绷紧状态时,将翻转连接件7上定位杆从定位孔74中拉出,随着拉绳11逐渐拉直绷紧带动冷却盘6发生倾斜翻转,此时流平剂会从冷却盘6中倒出,在出现粘连部位通过铲子等工具实现剥离,或在粘连较大时,可通过控制开关12启动振动电机15,使冷却盘6上产生振动作用,使冷却盘6内流平剂得到振动脱离;完成卸料后,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伸缩电机9带动伸缩杆10向下收缩,并在到达一定程度后,将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74中,使冷却盘6处于水平状态,并进一步关闭振动电机15等用电设备,并使此设备投入到下一次的使用中。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风扇组件13、振动电机15和伸缩电机9均通过市电进行供电,为了图面整洁,具体的导线等均未在图中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可沿轴承3套管4转动的支架5结构,并在每一支架5上设置冷却盘6,从而可是冷却盘6转换放置在熔融釜出料口上,方便流平剂导入到冷却盘6中,且通过转动转换冷却盘6,从而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翻转连接件7实现支架5和冷却盘6的连接,从而可在装流平剂时保持水平状态,等待卸料时,可通过伸缩电机9上伸缩杆10拉动拉绳11,从而带动冷却盘6实现倾斜翻转,使流平剂翻倒在陈放场地中,机械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力;并在底座1内设置了风扇组件13,通过启动风扇组件13能够朝向冷却盘6排风,提高冷却效率;并在底座1上设置了振动电机15,可在需要时,启动振动电机15,使固体流平剂与冷却盘6之间快速分离,并有效减少粘连损耗;设置的滚轮16结构,能够提高此冷却装置的移动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