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耗化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400发布日期:2018-07-18 01:2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和低温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能耗化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调和低温制冷过程中,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形成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液态的氟利昂被传输给进入蒸发器(室内机)中的制冷管,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此后气态低温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由于蒸发器中制冷管是用于生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因此在空调和低温使用过程中制冷管内往往会凝结有冰霜,为了保证制冷的顺利进行,需要不定时地对制冷管进行化霜。目前在对制冷管进行化霜时通常在制冷管内形成电热丝,以电热丝对制冷管进行化霜,这不仅增加了制造工艺难度和制造维护成本,而且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能耗化霜系统,以解决目前制冷管采用电热丝化霜过程中存在的制造工艺难度、制造维护成本较高,且能耗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能耗化霜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中制冷管的入口连接,所述制冷管的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与主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分支管道,所述主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连接所述制冷管的第一端,所述制冷管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分支管道连接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和主管道的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和主管道的第二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时,利用所述第一减压阀在所述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产生的压强差,对所述蒸发器中制冷管进行化霜。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压阀。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之间还设置有截止阀。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管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管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和第一减压阀,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道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一端,沿着主管道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第一减压阀减压后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二端,可以在制冷管的两端形成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行化霜,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工艺制造复杂度、制造维护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制冷系统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能耗化霜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能耗化霜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为本实用无能耗化霜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无能耗化霜系统可以包括蒸发器110、压缩机120和冷凝器130,所述冷凝器130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110中制冷管的入口连接,所述制冷管的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120与主管道14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管道1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冷凝器130的输入端,所述主管道140上设置有第一分支管道150,所述主管道140通过所述第一分支管道150连接所述蒸发器110中制冷管的第一端,所述制冷管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分支管道160连接所述主管道14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支管道150和主管道140的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160和主管道140的第二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170,所述第一分支管道150和第二分支管道160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51和第二电磁阀161。所述第一电磁阀151和第二电磁阀161打开时,利用所述第一减压阀170在所述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产生的压强差,对所述蒸发器110中制冷管进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在对制冷管进行化霜时,可以首先将第一电磁阀151和第二电磁阀161打开,此时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传输给主管道140,其中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沿着主管道140传输给冷凝器130,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沿着第一分支管道150传输给蒸发器110中制冷管的第一端。沿着主管道140的该部分高温高压气体在第一减压阀170的作用下压强下降,即在主管道140的第二端处气体压强将下降。由于蒸发器110中制冷管的第二端与主管道140的第二端连接,制冷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分支管道连接,而相比于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主管道140的第二端处气体压强下降,第一分支管道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因此在制冷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制冷管内的温度增大,从而可以对制冷管内凝结的冰霜进行化霜。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和第一减压阀,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道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一端,沿着主管道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第一减压阀减压后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二端,可以在制冷管的两端形成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行化霜,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工艺制造复杂度、制造维护成本,而且可以降低能耗。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能耗化霜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与图1所示该无能耗化霜系统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分支管道150和主管道140的第一连接处,与主管道140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减压阀180,该第二减压阀180用于对输入至制冷管150第一端的气体的压强进行调节。在第一分支管道150和主管道140的第一连接处,与所述主管道140的第二端之间还设置有截止阀190,用于避免化霜过程中主管道上的压强过大。此外,所述蒸发器110中制冷管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20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11和膨胀阀112,用于保证制冷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和第一减压阀,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道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一端,沿着主管道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第一减压阀减压后传输给制冷管的第二端,可以在制冷管的两端形成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行化霜,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工艺制造复杂度、制造维护成本,而且可以降低能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