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用的门封条及冰箱门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941发布日期:2018-07-24 23:0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冰箱用的门封条及冰箱门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冰箱对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冰箱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对冰箱门封条的保温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冰箱在制造过程中,在门封处会出现变形(如图1、2所示),导致门封条贴合不良,从而导致冰箱整机能耗升高。因此如何通过对门封条优化设计,来弥补变形的影响,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冰箱用的门封条,以期能弥补冰箱生产制造中产生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冰箱门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用的门封条,用于密封冰箱的箱体与门体之间的空隙,其结构特点是:

设置门封条本体呈以磁条室为主干、主气囊的右端部及副气囊为两个分支的横置的“Y”形结构,所述主气囊位于磁条室与副气囊的下方、上端中部与磁条室的底面相连,在主气囊的下方设置与门体的倒“Ω”形凹槽相适配的插接部,以所述插接部插设于倒“Ω”形凹槽内以使所述门封条装配在冰箱门体上;

所述副气囊左端与磁条室的右端共面,右端翘起,与磁条室平行线夹角为10°-20°,在副气囊内部设置纵向支撑条,所述纵向支撑条的高度为副气囊内腔高度的1/4-1/2;

在所述主气囊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竖直阻隔条,所述竖直阻隔条的高度为主气囊内腔高度的1/4-1/2。

其中:

所述纵向支撑条是自副气囊内腔底端向上延伸,前、后端分别延伸至与副气囊内腔前、后壁相连。

所述竖直阻隔条是自主气囊内腔底端向上延伸,前、后端分别延伸至与主气囊内腔前、后壁相连。

所述纵向支撑条的高度为副气囊内腔高度的1/3。

所述竖直阻隔条共设有1-3条。

所述竖直阻隔条的高度为主气囊内腔高度的1/3。

所述副气囊的底端与主气囊的上端右侧之间通过缓冲筋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门封结构,所述冰箱包括门体与箱体,所述门体上安装有上述结构的门封条,用于密封冰箱的箱体与门体之间的空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门封条呈以磁条室为主干、主气囊的右端部及副气囊为两个分支的横置的“Y”形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门封条在门箱垂直方向上的补偿性,有效补偿因门体向外部弓起而导致门箱间距变大,可更好地适应门箱间距大小的变化,弥补冰箱生产制造中产生的误差;

2、本实用新型门封条的主气囊内间隔设置多根竖直阻隔条,在冰箱关门状态、主气囊受压缩时,可降低主气囊内的空气热对流,从而提高门封条的保温性能,同时不影响门封条垂直方向上的补偿性;

3、本实用新型的门封条在安装时无需调整冰箱门封条处的任何结构,适用于所有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箱体衬口凸出时(箱鼓状态)普通门封条贴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封外弓时(门远状态)普通门封条贴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门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箱体衬口凸出时图3所示门封条贴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门封外弓时图3所示门封条贴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门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门体;3门封条;4主气囊;5磁条室;6副气囊;7纵向支撑条;8竖直阻隔条;9缓冲筋条;10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冰箱用的门封条3,用于密封冰箱的箱体1与门体2之间的空隙,其结构具体是:

设置门封条3本体为PPE材质,呈以磁条室5为主干、主气囊4的右端部及副气囊6为两个分支的横置的“Y”形结构,该“Y”形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门封条3在门箱垂直方向上的补偿性,有效补偿因门体2向外部弓起而导致门箱间距变大,可更好地适应门箱间距大小的变化,弥补冰箱生产制造中产生的误差;主气囊4位于磁条室5与副气囊6的下方、上端中部与磁条室5的底面相连,在主气囊4的下方设置与门体2的倒“Ω”形凹槽相适配的插接部10,以插接部10插设于倒“Ω”形凹槽内以使门封条3装配在冰箱门体2上;

副气囊6左端与磁条室5的右端共面,右端翘起,与磁条室5平行线夹角为15°,可以使副气囊6更好地与箱体1贴合;同时,在副气囊6内部设置纵向支撑条7,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设置纵向支撑条7的高度为副气囊6内腔高度的1/3,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该纵向支撑条7可在副气囊6塌陷时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预防副气囊6塌陷,并且该高度的纵向支撑条7不会在副气囊6塌陷时挤出至副气囊6外;同时,相较于传统结构的门封条3,本实施例中,设置副气囊6为相对独立的结构,与磁条室5及主气囊4的右端部共同构成“Y”形结构,在箱体1衬口因发泡导致衬口由平变凸时(如图3所示),也可以保持良好的贴合状态,提高了门封条3的密封效果,有利于降低冰箱的能耗;

在主气囊4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3根竖直阻隔条8,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设置竖直阻隔条8的高度为主气囊4内腔高度的1/3。当冰箱为开门状态时,主气囊4内的各竖直阻隔条8处于相对独立、不连接的状态,当冰箱关门后,主气囊4受压缩,上述高度的各竖直阻隔条8可将主气囊4内腔分割成4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且不会抵触磨损磁条室5,当热量从外界向冰箱间室内传递中通过主气囊4时,需要穿过4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相较于传统门封条3主气囊4的1个大空间,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空气的热对流,从而降低热量传递效率,最终实现提高了门封条3的保温性能。

而如果将上述各竖直阻隔条8设置为连接式的结构,虽能够达到上述降低空气热对流的目的,但将会严重影响门封条3截面垂直方向的伸缩性能,降低门封条3垂直方向的补偿性,届时将会造成门封密封不严,致使冰箱间室漏冷。因此采用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竖直阻隔条8,既提高了门封条3的保温性能,也不会影响门封条3垂直方向的补偿性。

具体实施时,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纵向支撑条7是自副气囊6内腔底端向上延伸,前、后端分别延伸至与副气囊6内腔前、后壁相连。

竖直阻隔条8是自主气囊4内腔底端向上延伸,前、后端分别延伸至与主气囊4内腔前、后壁相连。

副气囊6的底端与主气囊4的上端右侧之间通过缓冲筋条9相连接,提高结构强度,并能在门封条3适应门箱间距变化发生变形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门封结构,冰箱包括门体2与箱体1,门体2上安装有上述结构的门封条3,用于密封冰箱的箱体1与门体2之间的空隙。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的门封条3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门封条3的主气囊4中设置1个竖直阻隔条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