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444发布日期:2018-10-19 21:0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黄药学名烃基黄原酸盐或烃基二硫代碳酸盐,常用的有乙基黄药、丁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异丁基黄药、戊基黄药、己基黄药等。

黄药用途甚广,橡胶工业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钾作铜、镍等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及比色试剂,冶金工业中用黄药作为从溶液中沉淀钴、镍的试剂,纤维素黄原酸钠用以制人造纤维。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估计全世界用于浮选的各类黄药量每年在数万吨至近十万吨。

黄药带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性,点火燃烧,易吸水潮解,性质不稳定,具有氧化性。合成工艺 有多种,如直接合成法、水溶液法、稀释剂法、部分稀释 剂法、过量醇法、蒸汽法、碱金属醇淦法等。

中国一般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混捏机中完成,将理论比例量的醇与氢氧化钠粉末互相作用,再缓慢加入二硫化碳,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得合成黄药,经干燥得干燥黄药;或者也采用“反加料法”,即先将醇与二硫化碳混合,再慢慢有控制地加入氢氧化钠粉末制成黄药。

黄药的合成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必须进行冷却,防止黄药在高温时分解,整个黄药合成需在低温下进行,反应必须有散热设备和冷媒介质,同时氢氧化钠需要用破碎机破损或再用磨机磨细,输送到反应釜,整个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热烈,也需要通冷媒水进行冷却。

在黄药制备合成过程中多处设备需要冷却,而传统的黄药冷媒水设备蓄冷能力较小,供水量有限,需要配备多台套或者为所需设备独立配备一套冷却设备,增加设备的投入费用,设备分散,不利于管理,增加维护和维修工作量,同时传统的黄药冷媒水设备的冷媒水温度波动较大,而黄药合成过程需要有效的控制合成温度,这需要通过冷媒水来进行调控,冷媒水温度不准或波动较大,不利于黄药的合成,减低了黄药的纯度。

亟待发明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水箱、水泵、螺旋冷却管、反应釜、出水管、回水管、补水管、温度仪、水位仪、出水口、回水口、补水口、电控箱、冷媒水塔;所述冷媒水箱为方形空心箱体,包含顶面、底面和周围四个面,在所述冷媒水箱周围四面其中一面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泵通过出水口与冷媒水箱相连接;所述螺旋冷却管设置在冷媒水箱周围四面其中一面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连接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至少一个;所述反应釜通过回水管连接冷媒水箱回水口;所述温度仪设置在所述冷媒水箱底面;所述水位仪设置在冷媒水箱顶面;在所述冷媒水箱顶面设置有补水口,冷媒水塔通过补水管与冷媒水箱补水口相连接;所述电控箱实现自动化控制,设置在冷媒水箱附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泵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水泵。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泵与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冷媒过滤器,在所述冷媒水箱内回水口位置设置有冷媒水回水过滤网,所述补水口上设置有冷媒水补水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冷媒水出水水压表,在所述回水管靠近回水口位置设置有冷媒水回水水压表。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出水管靠近水泵位置设置有单向阀,在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冷媒水箱设置有水位观察窗。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冷媒水箱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冷媒水塔上设置有加水口,在所述补水管上电磁阀前端设置有供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黄药合成过程中的冷媒水集中式供应,不需要配备多台套或者为所需设备独立配备一套冷却设备,设备集中便于管理和维护,较传统的黄药冷媒水设备蓄冷能力有较大提升,供水量大,供水速度快捷,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跑多个地方进行冷媒水管理的工作量,同时通过温度计、螺旋冷却管能实现了对冷媒水温度的实时监控、调节,减少冷媒水温度波动,进而有效的控制黄药合成各阶段的温度,促进了黄药的合成过程的速度及效率,提高了黄药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的螺旋冷却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的水位观察窗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冷媒水箱,201-水泵,202-联轴器,203-电机,3-螺旋冷却管,4-冷媒过滤器,5-反应釜,601-冷媒水回水过滤网,602-冷媒水补水过滤网,701-冷媒水出水水压表,702-冷媒水回水水压表,801-出水管,802-回水管,803-补水管,901-单向阀,902-电磁阀,10-温度仪,11-水位仪,12-水位观察窗,1301-出水口,1302-回水口,1303-补水口,1304-排污口,14-电控箱,15-冷媒水塔,16-加水口,17-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黄药合成冷媒水供应系统,包括冷媒水箱1、水泵201、螺旋冷却管3、反应釜5、出水管801、回水管802、补水管803、温度仪10、水位仪11、出水口1301、回水口1302、补水口1303、电控箱14、冷媒水塔15;所述冷媒水箱1为方形空心箱体,包含顶面、底面和周围四个面,箱体壁内设置有玻璃纤维保温层,在所述冷媒水箱1周围四面其中一面下部设置有出水口1301,所述水泵201通过出水口1301与冷媒水箱1相连接;所述螺旋冷却管3设置在冷媒水箱1周围四面其中一面上,至少有两个,所述螺旋冷却管3是外径12mm、壁厚1mm的黄铜管绕制成螺旋管作为冷却管,在箱壁上开口,将铜管接口引致箱外部,通-30℃~-25℃低温氟利昂;所述水泵201通过出水管801连接反应釜5,所述反应釜5至少一个;所述反应釜5通过回水管802连接冷媒水箱1回水口1302;所述温度仪10设置在所述冷媒水箱1底面;所述水位仪11设置在冷媒水箱1顶面;在所述冷媒水箱1顶面设置有补水口1303,冷媒水塔15通过补水管803与冷媒水箱1补水口1303相连接;所述电控箱14实现自动化控制,设置在冷媒水箱1附近。

操作人员通过控制PLC电控箱14实现整个冷媒水供应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水泵201抽取冷媒水箱1中的冷媒水向黄药合成过程中氢氧化钠破碎、粉碎设备、风送设备、黄药混捏器等供应-15℃左右冷媒水,循环使用后的冷媒水通过回水管802返回冷媒水箱1,温度仪10实时监控冷媒水温度,当冷媒水高于-13.5℃时,箱内螺旋冷却管3对冷媒水进行制冷,当冷媒水箱1中了冷媒水因使用循环过程中损失时,水位仪11监控到箱内水位下降,操作人员控制冷媒水塔15向冷媒水箱1中补充冷媒水。

所述水泵201通过联轴器202与电机203连接,电机203驱动水泵201,水泵201为齿轮泵,因为供水量较大,使用大功率电机驱动。

所述水泵201与反应釜5之间设置有冷媒过滤器4,在所述冷媒水箱1内回水口1302位置设置有冷媒水回水过滤网601,所述补水口1303上设置有冷媒水补水过滤网602。整个冷媒水供应系统设置了多处过滤设备,充分有效的减少了杂质对供水系统和各生产设备腐蚀、堵塞,减少了设备因冷媒水腐蚀、堵塞停机检修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所述出水管801上设置有冷媒水出水水压表701,在所述回水管802靠近回水口1302位置设置有冷媒水回水水压表702,通过两水压表,能保证整个冷媒水供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所述出水管801靠近水泵201位置设置有单向阀901,在所述补水管803上设置有电磁阀902。所述冷媒水箱1设置有水位观察窗12。所述冷媒水箱1设置有排污口1304。所述冷媒水塔15上设置有加水口16,在所述补水管803上电磁阀902前端设置有供水泵17。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