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两用水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983发布日期:2018-09-11 21:32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水作为冷热传递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冷暖两用柜。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电冰箱其只具备了冷冻冷藏功能,不能进行冷热同时共用,而在停电的情况之下保存冷量的时间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打开柜门取物时,它的冷量散发很快,所以它的柜门开启时间与柜机的耗电量的成正比例的,我们知道刚煮完的食品是不能直接就放入冰箱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冰箱的冷量散发是靠空气来传输的,刚煮完的食品有大量的热量需要散发,所以此时如果把食品放入,冰箱内大量的冷热交换会导致压缩机长时运转从而使其零部件地使用寿命缩短,更会让它的耗电量急剧上升。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以水为介质的冷暖两用水柜,但是市面上的冷暖两用水柜通常采用的是固定等份的制冷区与制热区,在人们需要放置制冷食品多一些或者制热食品多一些时无法放置;另一方面,在冷暖两用水柜两端进行制冷或制暖时,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的另一端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有制冷或者制暖效果,并且会导致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两端的温度差异过大,影响存放食品的效果,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可调节区域并且腔室内温差较小的冷暖两用水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暖两用水柜,包括柜体、门板组件、电热管、制冷组件;门板组件设置在柜体上方;电热管和制冷组件设置在柜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中部设置有中层底板;中层底板将柜体内部分隔为上柜体与下柜体;上柜体侧壁及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U型凹槽,U型凹槽内放置有保温隔板;上柜体一端设置有制冷管,制冷管通过铜管与位于下柜体内的制冷组件连接;上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电热管;上柜体底部的中层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叶,风叶通过驱动轴与位于下柜体内的驱动电机连接;上柜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位于下柜体内的排水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柜体内可以放置份盆或者汤桶,份盆或者汤桶之间设置有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管上设置有防干烧的电磁浮球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板上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组件包括上移门、下移门、左上门、左下门;上移门与下移门、左上门和左下门推拉式连接在柜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机、储液罐;冷凝风机与冷凝器侧面固定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制冷管之间通过铜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外侧的下柜体侧面上安装有散热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水阀、弯头;出水口、水阀与弯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侧板上设置有温控面板;温控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制冷开关、加热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底部设置有带刹车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柜体内设置U型凹槽和保温隔板的设计,可以解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放置制热食品过多或者制冷食品过多时的不便;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在上柜体底部设置转动风叶,可以在制冷或制热时使上柜体内的水旋转循环,从而加快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的制冷或制热效率并使得上柜体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内的水温差较小,提高食品的存放效果,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保温隔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冷暖两用水柜,包括柜体19、门板组件、电热管8、制冷组件10;门板组件设置在柜体19上方;电热管8和制冷组件10设置在柜体19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9中部设置有中层底板21;中层底板21将柜体19内部分隔为上柜体22与下柜体23;上柜体22侧壁及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U型凹槽28,U型凹槽28内放置有保温隔板14;上柜体22一端设置有制冷管20,制冷管20通过铜管24与位于下柜体23内的制冷组件10连接;上柜体22的另一侧设置有电热管8;上柜体22底部的中层底板21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叶25,风叶25通过驱动轴26与位于下柜体23内的驱动电机27连接;上柜体22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位于下柜体23内的排水组件12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柜体内设置U型凹槽和保温隔板的设计,可以解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放置制热食品过多或者制冷食品过多时的不便;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在上柜体底部设置转动风叶,可以在制冷或制热时使上柜体内的水旋转循环,从而加快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的制冷或制热效率并使得上柜体制冷腔室或制热腔室内的水温差较小,提高食品的存放效果,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便利。

所述上柜体22内可以放置份盆5或者汤桶6,份盆5或者汤桶6之间设置有固定架7。固定架可以避免份盆或者汤桶之间相互碰撞倾倒的状况发生。

所述电热管8上设置有防干烧的电磁浮球开关9。避免因为干烧导致电热管的损害,增加电热管的耐用性。

所述保温隔板14上设置有密封条29。增强密封性,避免制冷腔室与制热腔室之间水的流动导致影响制热或制冷效果。

所述门板组件包括上移门1、下移门2、左上门3、左下门4;上移门1与下移门2、左上门3和左下门4推拉式连接在柜体19上方;采用推拉式移门既方便又不影响展示食品,并且通过采用左上门和左下门可以在取放食品时更加方便,并且减小了温度的扩散与损耗。

所述制冷组件10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机、储液罐;冷凝风机与冷凝器侧面固定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制冷管20之间通过铜管24连接。采用铜管可以有更好的制冷效果。

所述制冷组件10外侧的下柜体23侧面上安装有散热面板11。方便散热风机对散热器的散热。

所述排水组件12包括水阀、弯头;出水口、水阀与弯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方便了腔室内水的排出,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所述柜体19侧板上设置有温控面板;温控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3、制冷开关15、加热开关16。方便对制冷组件和电热管的控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减少能源的损耗。

所述柜体19底部设置有带刹车脚轮17。人们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冷暖两用水柜进行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