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器组件、制冷回路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9794发布日期:2018-07-13 20:1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组件、制冷回路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现有冷柜的制冷循环系统是制冷剂经前冷凝器16流经后冷凝器15,过干燥过滤器14再经过毛细管13流经绕管蒸发器11,再到回气管12返回压缩机17。

现有回气管12与毛细管13普遍采用将毛细管13紧贴在回气管12上,然后用铝箔胶带将两者紧紧缠绕,或者是先在回气管12上压出一个槽,然后将毛细管13嵌入该槽中,然后在用铝箔胶带密封。

但是采用上述回气管12与毛细管13的连接方式,存在下述缺点:换热效果依然不理想,造成热量大量损失,增加能耗,并使得回气管温度较低,容易产生凝露。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大大提高回气管与毛细管换热效果以提高回气温度及减少能耗损失的蒸发器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回气管与毛细管的连接方式存在换热效果差、能耗损失大及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大大提高回气管与毛细管换热效果以提高回气温度及减少能耗损失的蒸发器组件的制冷回路,以解决现有的制冷回路存在换热效果差、能耗损失大及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大大提高回气管与毛细管换热效果以提高回气温度及减少能耗损失的制冷回路的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制冷设备的制冷回路存在换热效果差、能耗损失大及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组件,包括:

蒸发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

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位于所述回气管内,且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回气管的第一端后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回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通口伸出后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通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回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通口伸出后与干燥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通口与压缩机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毛细管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毛细管,多个所述子毛细管的管型包括直线型管和/或卷绕型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子毛细管之间均通过中间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子毛细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子毛细管包括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所述中间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的端部分别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内均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在对应的连接部内的伸入长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组件、干燥过滤器及所述的蒸发器组件,所述回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回气管的第二端后与所述干燥过滤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前冷凝器及与所述前冷凝器连接的后冷凝器,所述前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后冷凝器与所述干燥过滤器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所述的制冷回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回气管,回气管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毛细管,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且毛细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回气管的第一端后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通过将毛细管内置于回气管内,这样使得在换热过程中,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的那部分的热量尽可能全部被制冷剂吸收,大大增强了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压机能耗损失;且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回气温度,能有效防止回气管凝露,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换热效果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冷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发器;2:第一三通阀;3:回气管;4:毛细管;5:第二三通阀;6:干燥过滤器;7:后冷凝器;8:前冷凝器;9:压缩机;11:绕管蒸发器;12:回气管;13:毛细管;14:干燥过滤器;15:后冷凝器;16:前冷凝器;17: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回气管,回气管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毛细管,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且毛细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回气管的第一端后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回气管及毛细管,其中,回气管用于使得制冷剂返回至压缩机;毛细管用于将气态的制冷剂经其转化为液态的制冷剂后再流经蒸发器。

具体地,毛细管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回气管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且将毛细管内置于回气管内,这样使得在换热过程中,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的那部分的热量可全部被制冷器吸收,大大增强了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压机能耗损失;且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回气温度,能有效防止回气管凝露,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换热效果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选用绕管蒸发器,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换热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毛细管的第一端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通口伸出后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通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回气管的第一端由于毛细管内置无法实现与管路对接,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具有三个通口,具体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通口用于与毛细管的第一端连接,即毛细管的第一端从第二通口中伸出后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第三通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将毛细管内置于回气管内部,且在回气管的第一端的接口安装第一三通阀,这样毛细管经过第一三通阀后,将第一三通阀第二通口(a)处使用钎焊,第一通口(b)处采用连接环或者电阻焊,第三通口(c)处与管路采用钎焊焊接,加工工艺简便且固定连接效果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毛细管的第二端从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通口伸出后与干燥过滤器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通口与压缩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回气管的第二端由于毛细管内置无法实现与管路对接,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还包括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具有三个通口,具体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通口用于与毛细管的第二端连接,即毛细管的第二端从第二通口中伸出后通过管路与干燥过滤器连接,第三通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将毛细管内置于回气管内部,且在回气管的第二端的接口安装第二三通阀,将第二三通阀第二通口(a)处使用钎焊,第一通口(b)处采用连接环或者电阻焊,第三通口(c)处与管路采用钎焊焊接,加工工艺简便且固定连接效果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毛细管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毛细管,多个子毛细管的管型包括直线型管和/或卷绕型管。

具体地,子毛细管的管型可以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直线型管,第二种是卷绕型管,第三种是直线型管和卷绕型管。一般的,应用于制冷回路上的毛细管的长度较长,在完成制冷设备内的制冷回路的连接时,采用包括多个子毛细管连接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难度;且由于制冷设备内安装空间的限制,且可将一部分子毛细管设为卷绕型管,如此,可以仅对卷绕型管的子毛细管的一部分进行打圈处理,并使得该子毛细管的卷绕型管的一致性较好,降低卷绕型管的差异性给制冷设备的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且也能有效增加其与回气管的换热面积与换热效果,利于进一步地减轻回气管的凝露现象,利于降低能耗损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相邻两个子毛细管之间均通过中间管连接。如此,结构简单,且便于连接两个子毛细管,进而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难度,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子毛细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子毛细管包括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中间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的端部分别伸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内。

在本实施例中,子毛细管的数量为两个,即包括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具体地,将第一子毛细管通过中间管与第二子毛细管连接,具体地,中间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子毛细管伸入第一连接部内,第二子毛细管伸入第二连接部内,如此,结构简单,且便于连接两个子毛细管,进而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难度,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内均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一子毛细管及第二子毛细管在对应的连接部内的伸入长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一子毛细管伸入第一连接部内的长度;相应的,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子毛细管伸入第二连接部内的长度;如此,能保证第一子毛细管和第二子毛细管伸入中间管的长度适宜,以在保证第一子毛细管与第二子毛细管的连接效果的同时,能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限位部可以为一个具有通孔的嵌体结构件,嵌体结构件置于连接部内,以起到有效定位的效果;同时,通孔用于与子毛细管固定连接,并使得中间管与子毛细管连通。具体地,嵌体结构件的形状不限制,只要能起到固定子毛细管及对子毛细管能进行精确的定位即可。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9、冷凝器组件、干燥过滤器6及所述的蒸发器1组件,回气管3的第二端与压缩机9连接,毛细管4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伸出回气管3的第二端后与干燥过滤器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回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9、冷凝器组件、干燥过滤器6及蒸发器1组件,回气管3的第一端连接蒸发器1的出口端,回气管3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9,毛细管4的第一端连接蒸发器1的入口端,毛细管4的第二端连接干燥过滤器6;其中,将毛细管4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伸出回气管3的第二端,一方面便于将制冷剂从干燥过滤器6中流入其内,另一方面便于与干燥过滤器6的安装。

本申请提供的制冷回路,因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蒸发器1组件,因而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具体地,将毛细管4内置于回气管3内部,这样使得在换热过程中,毛细管4位于回气管3内的那部分的热量可全部被制冷器吸收,大大增强了回气管3与毛细管4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压机能耗损失;且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回气温度,能有效防止回气管3凝露,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一步地,为避免回气管3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由于毛细管4内置无法实现与管路对接,还包括第一三通阀2和第二三通阀5。

其中,第一三通阀2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通口用于与毛细管4的第一端连接,即毛细管4的第一端从第二通口中伸出后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的入口端连接,第三通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的出口端连接。第二三通阀5的第一通口与回气管3的第二端连接,毛细管4的第二端从第二三通阀5的第二通口伸出后与干燥过滤器6连接,第二三通阀5的第三通口与压缩机9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凝器组件包括前冷凝器8及与前冷凝器8连接的后冷凝器7,前冷凝器8与压缩机9连接,后冷凝器7与干燥过滤器6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地提高制冷效果,冷凝器组件包括前冷凝器8和后冷凝器7,其中,前冷凝器8的第一端与压缩机9连接,前冷凝器8的第二端与后冷凝器7的第一端连接,后冷凝器7的第二端与干燥过滤器6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所述的制冷回路。因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回路,因而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回气管,回气管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毛细管,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且毛细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回气管的第一端后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通过将毛细管内置于回气管内,这样使得在换热过程中,毛细管位于回气管内的那部分的热量尽可能全部被制冷剂吸收,大大增强了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压机能耗损失;且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回气温度,能有效防止回气管凝露,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蒸发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换热效果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