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2142发布日期:2018-08-19 14:21阅读:28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冷冰箱,在蒸发器的化霜的处理上通常使用蒸发器上的化霜加热丝加热来进行化霜。在现有的化霜控制方式中,通过化霜加热丝工作产生热量,提高蒸发器的温度,进而将蒸发器上凝结的霜化成水,再经排水管排出,起到除霜的效果;此方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除霜温度由低变高的过程中,所有的能量消耗都是由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又因为加热管在低温环境中加热到标的温度产生的功率很高,从而导致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利于环保节能的产品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蒸发器腔室,所述蒸发器腔室内设置有蒸发器和加热管,所述冷冻室和蒸发器腔室之间通过冷冻风道连接,所述冷冻风道内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风门,所述冷藏室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蒸发器腔室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的风机;所述风冷冰箱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冷藏风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回风风道,其中所述冷藏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风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设置高度,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设置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所述加热管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冻风道连接蒸发器腔室的一端形成邻近所述风机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位置高度与所述风机的位置高度相对应。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中任一所述的风冷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蒸发器是否需要化霜;

若是,关闭所述第二风门;

检测所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温度,并于所述冷冻室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温度时,控制所述蒸发器停止制冷;

关闭所述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控制所述风机工作以将所述蒸发器腔室内的空气经所述冷藏风道吹送至冷藏室内,进而使所述冷藏室内产生的回风自所述回风风道进入蒸发器腔室;

检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当所述冷藏室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二风门;

控制加热管开启工作,直至化霜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检测所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温度”具体包括:

若所述冷冻室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开启所述第一风门对冷冻室进行制冷,同时检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若是,打开所述第二风门对所述冷藏室进行制冷,于所述冷藏室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二风门;其中,所述第三阈值温度小于第二阈值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冷藏室内的高温回风经回风风道回流至蒸发器腔室内对加热管进行预热,使加热管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加热到化霜温度,节省了加热管在加热时的能量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冷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文: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冰箱10,包括冷藏室100、冷冻室200和蒸发器腔室300,其中,蒸发器腔室300内设置有蒸发器340和用于为蒸发器340化霜的加热管350。

参图1所示,冷冻室200和蒸发器腔室300之间通过冷冻风道600连接并且冷冻风道600内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风门61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门610设置为电子风门。

进一步的,冷藏室100包括有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一出风口120,蒸发器腔室300包括第二进风口310、第二出风口320以及靠近第二出风口320处设置的风机330,同时,风冷冰箱10还包括连通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320的冷藏风道400,以及连通第一出风口120和第二进风口310的回风风道500,其中,冷藏风道400内还设置有第二风门41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风门410也设置为电子风门。

具体的,当冷藏室100内需要补充冷量时,将第二风门410打开,蒸发器腔室300内的由蒸发器340制冷产生的冷风被风机330经过冷藏风道400吹送至冷藏室100内以控制冷藏室100内的温度;当冷冻室200内需要补充冷量时,将第一风门610打开,蒸发器腔室300内的由蒸发器340制冷产生的冷风被风机330经过冷冻风道600吹送至冷冻室200内以控制冷冻室200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0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一进风口110的设置高度,第二出风口320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进风口310的设置高度,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一出风口120分别开设于冷藏室100的不同壁上,第一进风口110开设于冷藏室100的底壁,第一出风口120开设于冷藏室100的后壁;同时,第二进风口310和第二出风口320也分别开设于蒸发器腔室300的不同壁上,第二进风口310开设于蒸发器腔室300后壁的最底端,第二出风口320开设于蒸发器腔室300的顶壁。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可使蒸发器腔室300内的风形成自第二出风口320—冷藏风道400—第一进风口110—第一出风口120—回风风道500—第二进风口310—蒸发器腔室300的闭环循环,使得蒸发器腔室300和冷藏室100之间的空气循环有最优的路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器340靠近第二出风口320设置,以提高冷风送至冷藏室100和/或冷冻室200内的效率,加热管350靠近第二进风口310设置,以使冷藏室100经回风风道500回流的高温回风保持加热管350的温度,避免了加热管350在需要加热时温度过低进而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

进一步的,蒸发器腔室300与冷冻室200之间设置有隔板220,增加了稳固性的同时也减弱了冷冻室200内冷量的流失,提升了节能效率。

同时,冷冻风道600连接蒸发器腔室300的一端形成有临近风机330设置的第三出风口210,第三出风口210的位置高度与风机330的位置高度相对应,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出风口210设置于蒸发器腔室300的前壁,以实现风机330能同时向冷藏室100和冷冻室200内送风,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风冷冰箱10的化霜控制方法,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蒸发器340是否需要化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冰箱10进入化霜模式包括自动选择和用户手动选择,其中自动选择是可根据风冷冰箱10的累计工作时间以及蒸发器340的累计工作时间来进行判定,而手动选择可以根据用户自身需求,随时控制风冷冰箱10进入化霜模式;

若是,关闭第二风门410;

检测冷冻室200及冷藏室100的温度,并于冷冻室200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温度时,控制蒸发器340停止制冷;

具体的,若冷冻室200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温度,开启第一风门610对冷冻室200进行制冷,同时检测冷藏室100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若是,打开第二风门410对冷藏室100进行制冷,于冷藏室100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温度时关闭第二风门410,以保证冷藏室100内的储物能在有效的冷藏温度范围内进行冷藏。

关闭第一风门610,打开第二风门410,控制风机330工作以将蒸发器腔室300内的空气经冷藏风道400吹送至冷藏室100内,进而使冷藏室100内产生的回风自回风风道500进入蒸发器腔室300内;由于蒸发器340停止了制冷工作,冷藏室100内产生的回风温度回升,又由于加热管350靠近第二进风口310设置,所以由第二进风口310进入蒸发器腔室300内的高温回风持续给加热管350进行预热;

检测冷藏室100的温度,当冷藏室100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温度时,关闭第二风门410,其中,第二阈值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以为冷藏室100升温保留适当空间,从而保证高温回风对加热管350的预热充足,同时第二阈值温度为冷藏室100的最高冷藏温度,若冷藏室100内温度高于第二阈值温度时仍然保持第二风门410开启,会导致冷藏室100内温度持续升高进而影响冷藏室100内储物的有效冷藏;

控制加热管350开始工作,直至蒸发器340化霜完成。由于加热管350持续受到高温回风的预热,使加热管350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加热到化霜所需要的温度,节省了加热管350在加热时的能量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本发明提出的化霜方法,通过将冷藏室100内的高温回风经回风风道500回流至蒸发器腔室300内对加热管350进行预热,使加热管350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加热到化霜温度,节省了加热管350在加热时的能量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