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独立控制流路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0697发布日期:2018-08-19 11: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独立控制流路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三通阀作为在三个方向上具有流体的出入口的阀,主要与控制电动机组合而用作电动阀,在热水供暖装置中,用作对热水的流路进行转换的同时调节流量的自动控制阀。

例如,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20-0018001号公开了流体控制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入式制冷系统,三通阀分别独立地对流体的出入口进行控制,以便开放或者关闭设置于三通阀的三个方向上的流体的出入口。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三通阀分别独立地对流体的出入口进行控制,并且自由地对流体的流动及流量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包括: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其从冷却水供给线或者热水供给线选择性地得到冷却水或者热水中任意一个的供给,并且使得制冷剂吸附或者解吸;冷凝器,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器及所述第二吸附器,并且得到从所述第一吸附器或者所述第二吸附器解吸的制冷剂的供给,使得被供给的制冷剂凝结;蒸发器,其得到被凝结的制冷剂的供给,利用当被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时所产生的汽化热来产生冷水,将蒸发的制冷剂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吸附器或者所述第二吸附器中任意一个;加热冷却器,其得到来自于所述热水供给线的热水或者在所述蒸发器中产生的冷水的供给,从而对空气进行冷却或者加热;以及阀部,其对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冷却器之间流动的冷水或者热水的循环进行控制。

所述阀部可包括流体供给阀,流体供给阀设置于对所述蒸发器的排出侧和所述加热冷却器的流入侧进行连接的流路上,并且将在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水及来自于所述热水供给线的热水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加热冷却器。

所述阀部可包括流体回流阀,流体回流阀设置于对所述加热冷却器的排出侧和所述蒸发器的流入侧进行连接的流路上,并且将在所述加热冷却器中循环的冷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热水回水线及所述蒸发器中任意一个。

所述阀部可包括:第一阀,其从所述冷却水供给线向所述第一吸附器及所述第二吸附器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第二阀,其从所述热水供给线向所述第一吸附器及所述第二吸附器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供给热水;第三阀,其从所述第一吸附器及所述第二吸附器中任意一个向所述热水回水线供给热水;以及第四阀,其从所述第一吸附器及所述第二吸附器中任意一个向所述冷水回水线供给冷却水。

所述阀部可包括:第一阀,其连接于所述冷却水供给线及所述热水供给线,并且向所述第一吸附器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中任意一个;第二阀,其连接于所述冷却水供给线及所述热水供给线,并且向所述第二吸附器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中任意一个;第三阀,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器、冷水回水线及热水回水线,并且将来自于所述第一吸附器的冷却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冷水回水线或者所述热水回水线;以及第四阀,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吸附器、所述冷水回水线及所述热水回水线,并且将来自于所述第二吸附器的冷却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冷水回水线或者所述热水回水线。

所述阀部可包括流体排出阀,流体排出阀设置于对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冷却器进行连接的流路上,并且向外部排出来自于所述加热冷却器的冷水或者来自于所述热水供给线的热水。

所述阀部构成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可包括:阀壳体,其包括第一流出入口、第二流出入口、第三流出入口,第二流出入口和第三流出入口位于同一条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流出入口相交叉;第一阀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出入口,并且对所述第二流出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以及第二阀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三流出入口,并且对所述第三流出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三通阀还可包括:第二传感器端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出入口,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二流出入口的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温度进行感知;以及第二传感器端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三流出入口,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三流出入口的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温度进行感知。

根据本发明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包括: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其使得制冷剂吸附或者解吸;第一阀,其分别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和热水供给线,并且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吸附器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第二阀,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水供给线和所述热水供给线,并且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二吸附器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第三阀,其从所述第一吸附器向冷却水回水线或者热水回水线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第四阀,其从所述第二吸附器向所述冷却水回水线或者所述热水回水线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冷凝器,其连接于所述冷却水供给线,对制冷剂进行凝结,并且向膨胀管供给被凝结的制冷剂;以及蒸发器,其连接于所述冷水供给线和所述冷水回水线,并且通过膨胀管供给被凝结的制冷剂,被供给的制冷剂膨胀并蒸发而使得冷水产生。

所述第三阀的开闭时间和所述第四阀的开闭时间可以比所述第一阀的开闭时间和所述第二阀的开闭时间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可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8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多个吸附式制冷装置分别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和冷却水回水线、热水供给线和热水回水线及冷水供给线和冷水回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控制所述流体的出入口,以便开放或者关闭设置于三通阀的三个方向上的流体的出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控制流体的出入口,并且自由地对流体的流动及流量进行控制。

就根据本发明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而言,针对适合于用于根据吸附剂特性而在吸附器内部进行的吸附及解吸的最佳时间的热水和冷却水,可以通过独立的阀控制而具有时间差地开放或者关闭阀或者控制流量,并且可以节约能源以及使得产品的性能系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独立控制流路的三通阀、包括其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效果并非限定于以上提到的内容,对于一般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以下记载内容明确理解到没有提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的主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的平面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图6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示例性的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附加参照标号时,应留意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表示在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具有相同的标号。另外,在说明实施例时,如果判断对于相关的公知构成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妨碍对实施例的理解,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说明实施例的构成要素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其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或者次序或者顺序等不会因这些术语而受限定。当记载为某个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者“接合”于其他构成要素时,该构成要素可以直接连接或者接合于其他构成要素,但是应理解为又另外的构成要素也可以“连接”、“结合”或者“接合”于各个构成要素之间。

针对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构成要素和包括共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名称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相反的记载,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记载的说明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在重复的范围内省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的主视图,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的平面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100可独立控制分别设置于三个方向上的流出入口的流路。三通阀100可包括阀壳体110、第一阀单元120及第二阀单元130。

阀壳体110可以沿着三个方向延长。在阀壳体110的沿着三个方向延长的端部可形成有第一流出入口111、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流体可通过第一流出入口111、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向阀壳体110的内部流动或者向阀壳体110的外部流动。在此,第一流出入口111、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中至少一个以上可执行流入口(fluidinlet)的作用,剩余的执行流出口(fluidoutlet)的作用。例如,第一流出入口111为流入口,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为流出口的情况,流体可通过第一流出入口111流入至阀壳体110的内部,通过第二流出入口112及/或第三流出入口113向阀壳体110的外部流出。相反,第一流出入口111为流出口,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为流入口的情况,流体可通过第二流出入口112及/或第三流出入口113向阀壳体110的内部流入,并通过第一流出入口111向阀壳体110的外部流出。

阀壳体110延长的三个方向可包括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以第一方向为基准与第一方向相交叉并位于同一条线上。换句话说,第一流出入口111沿着第一方向、第二流出入口112沿着第二方向、第三流出入口113沿着第三方向分别形成于阀壳体110,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可以以第一流出入口111为基准以相互面对的形式位于同一条线上。

第一阀单元120设置于第二流出入口112并调节第二流出入口112的开度(开放的程度),从而可以开放或者关闭第二流出入口112的流路。第一阀单元120可包括第一阀片121、第一阀杆122及第一驱动器123,第一阀片121包括第一孔1211。第一阀杆12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流出入口112的内部并可开放或者关闭第一孔1211。第一驱动器123通过使得第一阀杆122相对于第一阀片121移动而调节第一孔1211的开度,从而可以开放或者关闭第二流出入口112的流路。第二阀单元130设置于第三流出入口113并调节第三流出入口113的开度,从而可以开放或者关闭第三流出入口113的流路。第二阀单元130可包括第二阀片131、第二阀杆132及第二驱动器133,第二阀片131包括第二孔。例如,第一阀单元120及/或第二阀单元130可以是球心阀(glovevalve)、球阀(ballvalve)或者蝴蝶形态的阀。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第一阀单元120及第二阀单元130独立操作的同时,可分别控制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的流路。换句话说,可以选择性地开放或者选择性地关闭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可以同时开放或者同时关闭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并且可独立控制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的开度。

阀壳体110还可包括第一传感器端口114及第二传感器端口115,第一传感器端口114及第二传感器端口115可感知向阀壳体110的内部流动的流体的温度。第一传感器端口114可设置于第二流出入口112,并且感知通过第二流出入口112的流体(例如,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温度。第一传感器端口114可以与第二流出入口112一起以一体型的形式位于阀壳体110的内部。第二传感器端口115可设置于第三流出入口113并感知通过第三流出入口113的流体(例如,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温度。第二传感器端口115可以与第三流出入口113一起以一体型的形式位于阀壳体110的内部。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通过第一阀单元120及第二阀单元130的操作来控制第二流出入口112及第三流出入口113的流路时,准确地感知通过第二流出入口112及/或第三流出入口113而向阀壳体110的内部流动的流体的温度,从而可以准确地控制第二流出入口112的开度及/或第三流出入口113的开度。

图3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包括第一吸附器210、第二吸附器220、冷凝器230、蒸发器240、加热冷却器260、冷却水供给线271、热水供给线272、冷水回水线275、热水回水线276及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阀的阀部。

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可以使得制冷剂吸附或者解吸。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可包括:水分吸附剂,其涂覆(coating)于热交换器的传热导管(未示出)和翅片(fin)的表面或者以颗粒(grain)或者小球(pellet)状态填充于传热翅片(fin)之间;热交换器,其从冷却水供给线或者热水供给线得到冷却水或者热水的供给,从而冷却水或者热水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进行循环。例如,水分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硅胶、沸石或者活性氧化铝等。为了空间效率,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相互独立,但是可以相邻地配置。

冷凝器230可以通过冷却制冷剂并去除冷凝热而使其液化。冷凝器230可连接于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并得到从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解吸的制冷剂的供给,可以使得被供给的制冷剂冷凝。冷凝器230可包括冷却水在内部循环的冷凝器热交换器231。冷凝器230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冷却水在内部循环,从而可通过制冷剂和冷却水的热交换来使得制冷剂凝结。

蒸发器240可连接于冷凝器230并得到被凝结的制冷剂的供给。蒸发器240使得通过膨胀管或者膨胀阀供给的制冷剂蒸发,从而可利用从被蒸发的制冷剂产生的汽化热来产生冷水。为此,蒸发器240可包括为了产生冷水而在内部进行水循环的蒸发器热交换器241。蒸发器240可以向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供给被蒸发的制冷剂。

加热冷却器260可得到在蒸发器240中产生的冷水的供给或者从热水供给线272得到热水的供给,从而对空气进行冷却或者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冷却器260可包括冷水或者热水进行循环的加热冷却器热交换器261及使得空气流动的鼓风机262。

阀部可以对在蒸发器240及加热冷却器260之间流动的冷水或者热水的循环进行控制。阀部可以分别连接于蒸发器240及加热冷却器260,并且可以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热水供给线272、冷水回水线275及/或热水回水线276。阀部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三通阀,并且可包括第一阀251、第二阀252、第三阀253、第四阀254、流体供给阀255及流体回流阀256。

第一阀251设置于对冷却水供给线271和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进行连接的流路273上,并且可以控制第三阀253的流出入口(未示出)的开放或者关闭,以便通过冷却水供给线271而供给的冷却水可以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吸附器。

第二阀252设置于对热水供给线272和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进行连接的流路274上,并且可以控制第四阀254的流出入口(未示出)的开放或者关闭,以便通过热水供给线272而供给的热水可以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吸附器。

第三阀253设置于对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和热水回水线276进行连接的流路278上,并且可以选择性地连接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和热水回水线276,从而可以将从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吸附器排出的热水供给至热水回水线276。

第四阀254设置于对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和冷水回水线275进行连接的流路277上,并且选择性地连接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和冷水回水线275,从而可以将从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吸附器排出的冷却水供给至冷水回水线275。

第三阀253及第四阀254的开闭时间可以比第一阀251及第二阀252的开闭时间延迟。第一阀251将来自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的冷却水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第二阀352将来自于热水供给线272的热水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的情况,第一阀251或者第二阀252向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即第一阀351的开闭时间和第二阀352的开闭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同样,第三阀353及第四阀354的开闭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阀351及第二阀352的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相比,第三阀353及第四阀354的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可以延迟。

根据如上所述的方式,与向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时间相比,从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排出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时间更加延迟,由此,在第一吸附器210或者第二吸附器220产生负荷的同时,冷却水因余热而变化为热水,或者热水变化为冷却水,向冷却水回水线275或者热水回水线276供给的冷却水或者热水的温度变化区间缩短,从而可以使得热效率得到改善。

流体供给阀255可以将在蒸发器240中产生的冷水及从热水供给线272供给的热水中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供给至加热冷却器260。第一阀251可以设置于对蒸发器240的排出侧和加热冷却器260的流入侧进行连接的流路279上。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流体供给阀255对蒸发器240和加热冷却器260的流路进行连接,或者对加热冷却器260和热水供给线272的流路进行连接,因此选择性地向加热冷却器260供给冷水或者热水,从而实现空间效率的同时,也可以用少的费用来提高加热冷却器260的热效率,不仅如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流体回流阀256可以将在加热冷却器260中循环的冷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热水回水线276及蒸发器240中任意一个。流体回流阀256可以设置于对加热冷却器260的排出侧和蒸发器240的流入侧进行连接的流路280上。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流体回流阀256对蒸发器240和加热冷却器260的流路进行连接,或者对加热冷却器260和热水回水线276的流路进行连接,因此可以构成吸附式制冷装置的闭合电路的同时,也可以用少的费用来实现空间效率,同时,对在加热冷却器260中使用的流体进行回收,或者重新供给至蒸发器240,从而节省能源。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向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中任意一个吸附器供给冷却水,从而使得制冷剂吸附,向另一个吸附器供给热水,从而可以使得制冷剂解吸。由此,因制冷剂的解吸而产生的制冷剂流入至冷凝器230,从而变化为液相的制冷剂,在冷凝器230中被液化的制冷剂供给至蒸发器240而被蒸发并对水进行冷却,从而产生冷水,在蒸发器240中蒸发的制冷剂可分别流入至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

图4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向第一吸附器210供给冷却水,向第二吸附器220供给热水的情况,可以在第一吸附器210使得制冷剂吸附,在第二吸附器220使得制冷剂解吸。

图5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向第一吸附器210供给热水,向第二吸附器220供给冷却水的情况,可以在第一吸附器210使得制冷剂解吸,在第二吸附器220使得制冷剂吸附。

图6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切断向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供给冷却水及热水,而向加热冷却器260供给热水,从而可以实现制热。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吸附式制冷装置利用可独立控制流路的三通阀来独立地对向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供给的冷却水及热水的流动及流量进行控制,从而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可具有时间差地得到冷却水及热水的供给,并且可以根据制冷剂的吸附及解吸来控制冷却水及热水的供给量,由此抑制过度使用冷却水和热水,从而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性能系数。

图7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包括第一吸附器210、第二吸附器220、冷凝器230、蒸发器240、加热冷却器260、冷却水供给线271、热水供给线272、冷水回水线275、热水回水线276、第一阀351、第二阀352、第三阀353、第四阀354、流体供给阀355、流体回流阀356及流体排出阀357。

第一阀351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及热水供给线272,并且可以向第一吸附器210选择性地供给来自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的冷却水或者来自于热水供给线272的热水中任意一个。

第二阀352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及热水供给线272,并且可以向第二吸附器选择性地供给来自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的冷却水或者来自于热水供给线272的热水中任意一个。

第三阀353连接于第一吸附器210、冷水回水线275及热水回水线276,并且可以将来自于第一吸附器210的冷却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冷水回水线275或者热水回水线276。

第四阀354连接于第二吸附器220、冷水回水线275及热水回水线276,并且可以将来自于第二吸附器220的冷却水或者热水选择性地供给至冷水回水线275或者热水回水线276。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利用独立实现流路控制的三通阀来独立地对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及第二吸附器220的冷却水和热水的流动及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抑制过度使用冷却水及热水,由此可以实现能源节约。

第三阀353及第四阀354的开闭时间可以比第一阀351及第二阀352的开闭时间延迟。第一阀351将来自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的冷却水或者来自于热水供给线272的热水中任意一个供给至第一吸附器210,第二阀352将来自于冷却水供给线271的冷却水或者来自于热水供给线272的热水中任意一个供给至第二吸附器220的情况,第一阀351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即第一阀351的开闭时间,和第二阀352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即第二阀352的开闭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同样地,第三阀353及第四阀354的开闭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阀351及第二阀352的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相比,第三阀353及第四阀354的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转换时间可以延迟。

流体排出阀357可设置于对流体供给阀355和加热冷却器260进行连接的流路上,并且向外部排出从流体供给阀355供给的冷水或者热水。在此,外部,如类似于客厅、大厅(hall)或者一定规模以上办公室等的空间一样,可以是另外的小的空间。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流体排出阀357作为用于分支管的调节阀,向另外的小的空间可以选择性地供给剩余部分的冷水或者热水,由此,如设置于小的空间的包括通风机(fan)和热交换器的风机盘管(fancoilunit)等一样的终端设备可以操作,并且可以新建可通过流体排出阀357供给至另外空间的其他的线路。

图8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构成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包括第一吸附器210、第二吸附器220、冷凝器230、膨胀管232、蒸发器240、第一阀451、第二阀452、第三阀453及第四阀454,冷凝器230包括冷凝器热交换器231。

膨胀管232可连接于冷凝器热交换器231,从冷凝器230得到被凝结的制冷剂的供给并可以使得供给的被凝结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240。膨胀管232的一端可位于蒸发器240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从冷凝器230得到供给的被凝结的制冷剂从膨胀管232的一端膨胀的同时可供给至蒸发器240的内部,供给至蒸发器240的内部的制冷剂顺着从外部进入至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冷水供给线281和从吸附式制冷装置向外部排出的冷水回水线282流动。在此过程中,在膨胀的制冷剂蒸发的同时可产生冷水,并且可向冷水回水线282供给产生的冷水。

第一阀451可分别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及热水供给线272,并且以从冷却水供给线271或者热水供给线272向第一吸附器210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形式进行控制。

第二阀452可分别连接于冷却水供给线271及热水供给线272,并且以从冷却水供给线271或者热水供给线272向第二吸附器220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形式进行控制。

第三阀453可分别连接于冷却水回水线275及热水回水线276,并且以从第一吸附器210向冷却水回水线275或者热水回水线276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形式进行控制。

第四阀454可分别连接于冷却水回水线275及热水回水线276,并且以从第二吸附器220向冷却水回水线275或者热水回水线276选择性地供给冷却水或者热水的形式进行控制。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也可以在不存在加热冷却器的吸附式制冷装置中使用三通阀。

第三阀453及第四阀454的开闭时间可以比第一阀451及第二阀452的开闭时间延迟。

图9是概略地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构成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可包括多个吸附式制冷装置、冷却水供给线271、热水供给线272、冷却水回水线275、热水回水线276、冷水供给线281及冷水回水线282。

多个吸附式制冷装置可分别包括第一吸附器210a、210b、210c、210d、第二吸附器220a、220b、220c、220d、冷凝器230a、230b、230c、230d、蒸发器240a、240b、240c、240d、第一阀451a、451b、451c、451d、第二阀452a、452b、452c、452d、第三阀453a、453b、453c、453d、第四阀454a、454b、454c、454d及膨胀管232a、232b、232c、232d。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不仅可以在个别的吸附式制冷装置中,而且也可以在由多个吸附式制冷装置构成的模块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中使用三通阀。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需要按所需的数量连接小的输出容量的单一的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作为新的容量的产品可以制造出吸附式制冷系统,并且在要求的负荷变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率运行。此外,与搬运大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相比,当用小型的吸附式制冷装置构成模块型吸附式制冷系统而进行搬运时,空间效率好,因此可以节约空间,并且克服搬入限制。

如上所述,虽然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来对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是在所属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则从所述记载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例如,即使按照与说明的方法不同的顺序执行所说明的技术,以及/或者以与说明的方法不同的形态结合或者组合所说明的系统、结构、装置、电路等构成要素,或者用其他的构成要素或者均等物来代替或者置换,也可以实现适当的结果。

标号说明

210:第一吸附器

220:第二吸附器

230:冷凝器

240:蒸发器

251:第一阀

252:第二阀

260:加热冷却器

cw:冷水

clw:冷却水

hw:热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