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1532发布日期:2019-03-13 23:3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冷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冷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用电器中,若要实现对食品的制冷,一般可采用冰箱;若要实现对食品的加热,一般可采用电磁炉、微波炉、燃气炉等。而同时能够实现制冷和加热功能、且使用方便的家用电器目前还不存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可同时提供制冷和加热功能且能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冷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热器,包括壳体、工作组件、风机、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中空;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热台、冷热元件和散热器,工作组件与壳体连接,所述导热台设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风机设于壳体内,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器,壳体上位于风机的进风路径A上和出风路径B上设有通风口,壳体上位于风机的进风路径A上的通风口以及位于风机的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表面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设于壳体内且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上表面露出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风机、冷热元件和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导热台附近,光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元件为半导体致冷片,半导体致冷片的一面贴合于所述导热台、另一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元件的周缘设有保温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台的周缘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与无线充电线圈电连接的电路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路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鳍片,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出风路径B平行,所述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设于散热器附近的所述壳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涡轮风机。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进风路径A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设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导热台用于放置容器和进行热量传输,冷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台后经由与导热台接触的容器最终传递到食品上,冷热元件产生低温时就对食品进行制冷,冷热元件产生高温时就对食品进行加热,冷热的控制可通过控制单元来实现,而冷热元件在制冷或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器,通过风机对散热器的持续送风向壳体外部发散这些热量,从而保持冷热元件的工作效率,持续对食品进行制冷或加热以达到预定的温度;达到温度后就进入保温阶段,直到使用者关闭冷热器。本申请的冷热器能同时实现制冷和加热功能,零部件数量少、整体尺寸较小,可方便地放置在桌面上使用,特别适用于液体食品中,例如对咖啡、茶饮等进行加热保温,对汽水、啤酒等进行制冷冰镇;

(2)增设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可用于给具有无限充电功能的手机、手表、平板等设备充电;同时,无线充电线圈组件设置在通风路径上,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在工作中发散的热量能够被风机吸入,风机在为散热器散热的同时也带走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热量,有利于延长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热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热器放置了用于冷热器的杯子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热器放置了用于冷热器的杯子后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11、进风路径A上的通风口;11’、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12、按钮;

20、工作组件;21、导热台;22、冷热元件;23、散热器;23a、鳍片;

30、风机;

40、控制单元;

50、光线传感器;60、保温套;70、隔热件;

80、杯子;81、杯套;82、金属内胆;83、底面;

90、无线充电线圈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风机的两个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表面上,并增设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可用于给具有无限充电功能的手机、手表、平板等设备充电。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冷热器,包括壳体10、工作组件20、风机30、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和控制单元40。

所述壳体10中空;

所述工作组件20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热台21、冷热元件22和散热器23,工作组件20与壳体10连接,所述导热台21设于所述壳体10表面;

所述风机30设于壳体10内,风机30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器23,壳体 10上位于风机的进风路径A上和出风路径B上设有通风口,壳体10上位于风机30的进风路径A上的通风口11以及位于风机30的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 11’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表面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 设于壳体10内且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的上表面露出所述壳体10表面;

所述控制单元40分别与所述风机30、冷热元件22和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 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导热台用于放置容器和进行热量传输,冷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台后经由与导热台接触的容器最终传递到食品上,冷热元件产生低温时就对食品进行制冷,冷热元件产生高温时就对食品进行加热,冷热的控制可通过控制单元来实现,而冷热元件在制冷或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器,通过风机对散热器的持续送风向壳体外部发散这些热量,从而保持冷热元件的工作效率,持续对食品进行制冷或加热以达到预定的温度;达到温度后就进入保温阶段,直到使用者关闭冷热器。本申请的冷热器能同时实现制冷和加热功能,零部件数量少、整体尺寸较小,特别适用于液体食品中,例如对咖啡、茶饮等进行加热保温,对汽水、啤酒等进行制冷冰镇;

(2)将风机的两个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表面上,并增设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可用于给具有无限充电功能的手机、手表、平板等设备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线传感器50,光线传感器50设于所述导热台21附近,光线传感器50与所述控制单元40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光线传感器的目的在于感应导热台上是否有容器存在:当容器放上导热台后,光线传感器无法检测到光线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则判断容器放入,启动加热或制冷功能;容器被拿起后,光线传感器感应到光线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容器被拿开,停止加热,这样就可避免容器被取走后冷热元件干烧导热台,导热台的温度过高的话会烫伤误触者,同时也可节约用电。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元件22为半导体致冷片,半导体致冷片的一面贴合于所述导热台21、另一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23。

由上述描述可知,半导体致冷片利用帕尔帖效应来制造高低温,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让直流电通入半导体致冷片的方向产生变化,就会在半导体致冷片朝导热台的一面制造高温或低温,从而对放置在导热台上的食品进行加热或制冷;而半导体致冷片朝散热器的一面则会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并通过风机的运行将这些散热器上的热量散发至壳体外部,确保半导体致冷片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元件22的周缘设有保温套60。

由上述描述可知,为了确保冷热元件的工作效率,设置保温套套设于冷热元件的周缘,可避免冷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沿其周缘逸散而导致能量损失。保温套60可采用保温特性较优的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台21的周缘与所述壳体10之间设有隔热件70。

由上述描述可知,为了确保导热台的热量不流失,设置隔热件套设于导热台的周缘,可避免导热台的热量传递到壳体中而导致能量损失,同时也可确保壳体的温度不会因工作组件的工作而上下波动。隔热件70可采用保温特性较优的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与无线充电线圈电连接的电路单元,所述控制单元40与所述电路单元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具体可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与无线充电线圈电连接的配套的电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23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鳍片23a,鳍片23a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机30的出风路径B平行,所述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11’设于散热器23附近的所述壳体10的侧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每片鳍片的表面都是散热面,鳍片数量设置越多则散热面积越大,鳍片表面与出风的充分接触能利于高效地带走热量,同时将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11’设在散热器附近有助于缩短出风路径B的通行距离,使热量尽快离开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30为涡轮风机。

由上述描述可知,涡轮风机的风压较强,较大的风压可保持穿透散热器后的风速从而更好地带走热量;同时,涡轮风机可平置于壳体内,从壳体上方进风、从壳体侧边出风,有利于减小壳体的厚度,使产品小型化;相对地,若采用轴流风机,虽然也能够达成散热的目的,但由于风压小,穿透散热器后风速衰减较为严重,不利于将热量带出壳体外部,同时轴流风机的出风口要朝向散热器设置则必须将轴流风机直立起来,会导致壳体变厚。

请参阅图3和图4,一种用于冷热器的杯子80,包括杯套81和金属内胆82,所述杯套81上下通透,所述金属内胆82安装在杯套81中,金属内胆82与杯套81之间具有间隙,金属内胆82的底面83用于放置在上文实施例中的冷热器的导热台21上。底面83需完全贴合于导热台21表面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常规的金属杯子具有一定的导热性,也可以应用在上文实施例中的冷热器上,但是,在制冷过程中,金属杯子的表面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影响使用;而常规的非金属杯子则不适用于上述冷热器。

而本方案采用了双层结构,内层金属内胆有利于热量传递以对杯中物进行制冷或加热,而杯套和内胆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冷凝水产生在这部分间隙内,使用者使用时握持在杯套上,不会受到冷凝水的影响;同时,杯套对金属内胆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利于杯中食品温度的保持。

进一步地,所述杯套81采用陶瓷或塑料制成,所述金属内胆82采用铜、铝或不锈钢制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陶瓷或塑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而铜、铝或不锈钢制成的金属内胆则具有最佳的导热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冷热器及其杯子,包括壳体10、工作组件20、风机30、控制单元40、光线传感器50、杯子80、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

壳体10中空,呈扁平状。其上表面设有导热台21、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 的上表面(无线充电线圈组件设有壳体内部)、光线传感器50和一个按钮12,导热台21和无线充电线圈90对称分布,光线传感器50设于导热台21附近,按钮12位于两者中间。壳体10靠近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的侧边设有进风路径 A上的通风口11;壳体10靠近导热台21的侧边设有另一个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11’,其余部分密封。

工作组件20连接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工作组件20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热台21、冷热元件22和散热器23,导热台21位于壳体表面,其周缘与壳体10 之间设有硅胶隔热件70,冷热元件22和散热器23位于壳体10内部。冷热元件 22为半导体致冷片,半导体致冷片的一面贴合于所述导热台21、另一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23,冷热元件22的周缘设有聚氨酯保温套60。

风机30为涡轮风机,风机30的出风口朝向散热器23,散热器23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鳍片23a,鳍片23a的延伸方向与风机30的出风路径B平行。

风机30透过进风路径A上的通风口11从壳体10侧壁方吸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沿进风路径A进入风机30后沿出风路径B被吹向散热器23的鳍片23a 中,空气通过鳍片23a后带着热量出风路径B上的通风口11’排出壳体外部。

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与无线充电线圈电连接的电路单元。

控制单元40分别与电源、按钮12、风机30、冷热元件22、光线传感器50 和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中的电路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主要由一些控制电路构成,用于控制风机的启闭,控制冷热元件制冷、加热和关闭的切换、温度控制,接受光线传感器的传感信息,控制无线充电线圈组件90中的无线充电线圈对外部带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等。此外,还可以在导热台21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通过采集导热台21的温度从而更好地对冷热元件进行控制。

光线传感器50包括折射透镜和感应件,折射透镜设于图1、2中所标记的位置,靠近导热台21,这样设置是为了确保容器放在导热台21后能够遮挡到折射透镜。折射透镜的结构类似于潜望镜,光线从外部射入折射透镜后,通过一次折射将光线传播到位于壳体10内的感应件,从而实现对光的感知。

杯子80包括杯套81和金属内胆82,杯套81采用陶瓷制成,金属内胆82 采用铝合金制成,杯套81上下通透,杯套81的上部设有一安装部,金属内胆 82通过杯口的翻边卡接在杯套81的安装不上从而安装在杯套81中,金属内胆 82与杯套81之间具有间隙,金属内胆82的底面83放置在导热台21上即可对杯中食品进行制冷或加热,底面83完全贴合于导热台21表面可取得最佳导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器及杯子能同时实现制冷和加热功能,零部件数量少、整体尺寸较小;使用光线传感器监控容器是否在加热位置,可避免容器被取走后冷热元件干烧导热台,导热台的温度过高的话会烫伤误触者,同时也可节约用电;同时,将风机的两个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表面上,并增设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可用于给具有无限充电功能的手机、手表、平板等设备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