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9669发布日期:2018-10-02 18:48阅读:1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罐(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制冷系统大量采用的供液方式是直接膨胀式、和低循桶泵供式:

直接膨胀式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合小型制冷系统。缺点是制冷效果差、蒸发器配备较大,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膨胀后闪发气体会占用95%以上的蒸发器空间、具有制冷功能力的液体占有蒸发器空间很小造成蒸发器有效制冷面积浪费,为了制冷压缩机不被液击又要减少供液这又造成回气过热压缩机的效率又会进一步降低;

低循桶泵供克服了直接膨胀供液的缺点使制冷效率大幅提高,但是其制冷系统庞大复杂造价很高同时氟泵耗电又进一步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包括A腔、B腔,接压缩机的回汽管路通过B换向阀分成B1通道和B2通道,B1通道与A腔连接,B2通道与B腔连接,接蒸发器的回汽管路通过A换向阀分成A1通道和A2通道,A1通道与A腔连接,A2通道与B腔连接,接蒸发器的供液管路分成C1通道和C2通道,C1通道与A腔连接,C2通道与B腔连接,所述A1通道和A2通道分别通过供液管与高压贮液器连接,所述A1通道的供液管和A2通道的供液管分别装有电磁阀。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既可像直接膨胀供液一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又可达到满液供液的制冷效果,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包括A腔、B腔,接压缩机的回汽管路通过B换向阀分成B1通道和B2通道,B1通道与A腔连接,B2通道与B腔连接,接蒸发器的回汽管路通过A换向阀分成A1通道和A2通道,A1通道与A腔连接,A2通道与B腔连接,接蒸发器的供液管路分成C1通道和C2通道,C1通道与A腔连接,C2通道与B腔连接,所述A1通道和A2通道分别通过供液管与高压贮液器连接,所述A1通道的供液管和A2通道的供液管分别装有电磁阀。

所述C1通道和C2通道上分别设有单向阀。

所述A1通道的供液管和A2通道的供液管还分别或共同装有截止阀和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满液供液制冷系统,既可像直接膨胀供液一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又可达到满液供液的制冷效果,一举两得。

工作原理:

首先,A换向阀通过A1通道接受蒸发器回气导向A腔,A2通道关闭;B换向阀通过B1通道导向压缩机吸气,B2通道关闭,A1通道连接的电磁阀关闭,A2通道连接的电磁阀打开向B腔供液,闪发气体将B腔压力升高把液体通过C2通道压向蒸发器;

当B腔液体到达下限时,A换向阀、B换向阀和供液电磁阀同时换向,A换向阀通过A2通道接受蒸发器回气进入B腔,A1通道关闭,B换向阀通过B2通道导向压缩机,B1通道关闭,A2通道连接的电磁阀关闭,A1通道连接的电磁阀打开向A腔供液,闪发气体使A腔压力升高把液体通过C1通道压向蒸发器,衣此循环往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