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2857发布日期:2018-12-11 20:0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粮食行业粮食储存时,平均粮温在 15℃以下称为低温储藏,平均粮温在 15℃ -20℃称为准低温储藏。粮食的低温储藏是公认的绿色、环保、安全、保鲜效果好的储藏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安全和绿色无污染的要求越来越高。谷物冷却机具有确保散装粮降温、保鲜、减少杀虫剂使用等优点,使用数量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制冷量,现有的谷物冷却机一般采用多个压缩机进行制冷,在湿度控制上,一般未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谷物冷却机组出水口湿度在90%以上,而且在出风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湿度是无法进行调节。现有市场有部分产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除湿,电加热安装在谷物冷却机上,由于有大量的凝结水与电加热直接接触,不但有漏电的风险而且能耗很高,同时也增加谷物冷却机的最大功率,使电源功率增大, 推高了安装、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谷物冷干机自身不具有除湿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利用自身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除湿,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排气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节流阀,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第二管道与热盘管连接,所述热盘管通过第五管道与节流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第三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位于节流阀和第三管道与第五管道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三管道和第五管道的冷媒流入所述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的冷媒流向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阀设有感温包,所述感温包感知第四管道上与第一压缩机连接前端的温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将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输送到第一冷凝器和热盘管。因此,根据冷却和除湿的不同需求,调节冷媒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比例,不需除湿时将冷媒全部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第一冷凝器,需要除湿时,可将冷媒部分或者全部经过第二导管进入热盘管进行除湿。在进行除湿的同时并不影响制冷,通过自身的热循环除湿,无需另外增加除湿装置,节能减材,除湿安全可靠。

2. 本实用新型,储液器可以减少冷媒进入第一蒸发器流量的波动,第二电磁阀16打开热盘管道进行入除湿状态时,热盘管道13未进入除湿状态第二电磁阀16关闭,系统中的冷媒总的容积和冷媒的循环量是不一样的,,但参与制冷环循的冷媒的总量就会过多,当冷媒过多时,就会使机组高压过高,导致系统故障,还有可能多余的冷媒不能被蒸发使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很容量使压缩机缺油、失去润滑,压缩机烧坏。

3. 本实用新型,增加气液分离器的防止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特别是本在系统中增加了湿度调的加热盘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两级控温调湿的冷却机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多级控温调湿的冷却机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多级控温调湿的冷却机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多级控温调湿冷却机组主视结构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多级控温调湿冷却机立体结构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多级控温调湿冷却侧视图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第三压缩机,2、第三冷凝风机,3、第三冷凝器,4、第三蒸发器,5、第二压缩机,6、第二冷凝风机,7、第二冷凝器,8、第二蒸发器,9、第一压缩机,10、第一冷凝风机,11、第一冷凝器,12、第一蒸发器,13、热盘管,14、储液器,15、气液分离器,16、第二电磁阀,17、第一冷凝器电磁阀, 18、杯脚,19、控制箱,20、压力表, 22、出风口,23、出风温度传感器,24、出风湿度传感器,25、进风温度传感器,26、离心风机变频器,27、牵引装置,28、推拉手柄,29、底盘,911、第一管道,913、第二管道,1112、第三管道、129、第四管道,1311、第五管道,101、节流阀,1011、感温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时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多级的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包括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和第三冷却系统。所述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9,所述第一压缩机9排气口通过第一管道911与第一冷凝器11连接,所述第一管道91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7。第一冷凝器11通过管道与储液器14连接,冷媒在第一冷凝器11内液化后通过管道从所述第一冷凝器11出口端输出至储液器14内储存,冷媒从所述储液器14出口依次经节流阀101和第一蒸发器12输送到第一压缩机9。所述节流阀101设有感温包1011,所述感温包1011感知第四管道129上与第一压缩机9连接前端的温度。冷媒依次通过第一压缩机9、第一冷凝器11、储液器14、节流阀101和第一蒸发器12形成一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压缩机9排气口还通过第二管道913与热盘管道13输入端连接,所述热盘管道13输出端与所述储液器14连接。所述第二管道913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6。因此,所述第一压缩机9、热盘管道13、储液器14、节流阀101、第一蒸发器12依次连接形成制冷除湿回路。在所述第一蒸发器12和第一压缩机9之间的管道还经过气液分离器15。

在控制湿度时,当湿度高于第一设定值持续5~10分钟时,控制系统开启第二电磁阀16,此时经第一压缩机19压缩后的冷媒一部分进入热盘管13,把湿度高于设定值的空气加热,这样就把出风口的湿度降下来,温升越高湿度就会越低。

储液器14可以减少冷媒进入蒸发器的流量的波动,增加气液分离器的防止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特别是本在系统中增加了湿度调的加热盘管;热盘管道13进行入除湿状态时第二电磁阀16开启,热盘管道13不进行除湿状态第二电磁阀16不打时,系统中的冷媒的总的容积和冷媒的循环量是不一样的,当第二电磁阀16关闭时系统的冷媒环循容积变小,但参与制冷环循的冷媒的总量就会过多,当冷媒过多时,就会使机组高压过高,导致系统故障,还有可能多余的冷媒不能被蒸发使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很容量使压缩机缺油、失去润滑,压缩机烧坏。而增储液器14可以便 多余的冷媒存留在储液器内,液分离器15可以把进压缩机前的液态冷媒分离出来,使液态冷媒不进行压缩机,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的运行及防止上述事件发生。

当湿度高于第二设定值持续5~10分钟时,系统开启第二电磁阀16、关闭第一电磁阀17,将第一压缩机9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全部输送至热盘管13加热除湿,这样就形成不除湿、1级除湿、2级除湿的3种除湿方案。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5、第二冷凝器7、节流阀、第二蒸发器8形成的制冷回路。

所述第三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压缩机1、第三冷凝器3、节流阀、第三蒸发器4形成的制冷回路。

如图5至图7所示,一种多级控温调湿的冷却机组包括所述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第所述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三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有滚轮和脚杯18的底盘29,所述底盘29一端安装有牵引装置27,另一端安装有推拉手柄28。所述底盘29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三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依次安装有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第三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凝器11、第二冷凝器7和第三冷凝器3的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凝风机10、第二冷凝风机6和第三冷凝风机2。所述第一冷凝器11、第二冷凝器7和第三冷凝器3下方的三个安装空间,三个安装空间分别安装有出风口22,热盘管13、第一蒸发器12、第二蒸发器8、第三蒸发器4和进风口30。所述进风口30安装有离心风机31和进风温度传感器25,所述出风口22内安装有出风温度传感器23和出风湿度传感器24。所述支撑架一侧安装有控制箱19,所述控制箱19内装置有控制系统。所述离心风机31通过设置在控制箱19一侧的离心风机变频器26控制。

如图4所示,多级制冷和变频送风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的方式进行能量调节,使谷物冷却机可以调节一个或者多个压缩机来控制制冷量,变频风机控制风量,两者控制协调控制出风温度,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出风口恒温的要求。如图4所示步骤,机组开启,首先启动控温调湿的冷却系统(包含除湿热盘管的系统)开启变频离心风机31和1号冷凝风机,送风口安装温度传感器23与湿度传感器24检测出风口22的温度和湿度并把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设置的需求判断是否要开启第二冷却系统,控制系统检测送风口的温度,相同方法启动第三冷却系统或者关闭第二冷却系统。同时,控制系统根据湿度设置的需求判断是否要开启第二电磁阀16,控制系统检测送风口的温度,相同方法关闭第一电磁阀17或者关闭第二电磁阀16。

本专利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6和第一冷凝器电磁阀17中的电磁阀也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或可比例调节型阀件,采用电子膨胀或可例调节弄阀件,可以根据温湿度值进行连续比例式调节,可以比例控制进入除湿热盘管的制冷剂的流量。这样可以减少温湿度的波动,增加湿湿度的稳定性。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