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886发布日期:2019-01-08 22:1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机组工作时,先抽取水送入水源热泵机组中加热,加热后的水用于为建筑供热,待水给建筑物供热冷却后,回收至蓄水箱内,循环使用。热泵机组广泛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等中小型场所的中央空调系统。

对于现有的热泵机组降噪装置,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1630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降噪装置,包括机组外壳,机组外壳内壁设置有立体吸声板,机组壳体底部设置有阻尼弹簧减震器,减轻机组外壳工作时的振动。

上述专利使用过程中,热泵机组设置于机组壳体内,机组壳体内部空气流动性较差,热泵机组工作时无法通过周侧空气的流通进行散热,此外,由于机组壳体为便于打开的箱体,热泵机组工作产生的噪音还是会通过壳体上的缝隙,传递至外界环境中,降噪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降噪和散热效果不理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提升降噪效果,且兼顾热泵机组的进风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包括隔声吸音棚,所述隔声吸音棚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隔声吸音棚开口内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容槽,所述容槽内设置有热泵机组,所述隔声吸音棚远离所述热泵机组的一侧嵌设有进风消声器,所述导热块朝向所述进风消声器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导热块靠近所述进风消声器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吸音棉,所述热泵机组上表面嵌设有多个风扇,所述热泵机组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消除噪音的插片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工作,将热泵机组内的热量向外吹,同时,导热块内形成负压,隔声吸音棚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导热块内,实现导热块内的气体流通,增强散热;热泵机组工作,产生噪音,噪音部分通过透气孔进入隔声吸音棚内,被第一吸音面吸收,其余通过插片向外传动,被插片组吸收,实现降噪;通过在导热块内设置热泵机组,导热块易吸收热泵机组产生的热量,并将这些热量传递至周围的环境中,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插片组由多个插片件组成,所述插片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于所述导热块上端开口处,所述支撑框内固定有第二吸音棉,所述第二吸音棉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多孔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吹出的气体从第二吸音棉之间传递至外界环境中,同时,噪音被第二吸音棉吸收,实现降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两侧均固定有滑轨,所述多孔板两侧均固定有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多孔板,将支撑框打开,便于更换支撑框内的第二吸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消声器包括海绵体,所述隔声吸音棚远离所述热泵机组的侧面嵌设有所述海绵体,所述海绵体内开设有进风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声吸音棚内的气体进入导热块内后,隔声吸音棚内形成负压,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进风通道进入隔声吸音棚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通道为折弯形,折弯角度为110~150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弯折形的进风通道时,空气柱产生的振动更易被海绵体吸收,实现降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音棉远离所述多孔板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热块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用于固定第一吸音棉的位置,同时第一吸音棉和导热块的温度易传递给固定板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体与所述固定板位于相同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透过海绵体进入隔声吸音棚内,气体恰好吹向固定板,给固定板降温,固定板再将低温传递给第一吸音棉,降低第一吸音棉的温度,提高第一吸音棉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吸音棚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隔声吸音的支撑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墙用于支撑隔声吸音棚,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透气孔实现导热块内空气的流通,增强散热,第一吸音棉和第一吸音棉吸收噪音,实现降噪;

(2)外界气体通过进风通道进入隔声吸音棚,空气输入过程中的振动被海绵体吸收,提高降噪的效果;

(3)通过固定板固定第一海绵体,并吸收第一海绵体的温度,进入隔声吸音棚内的气体吹向固定板,对第一吸音棉进行降温,提高第一吸音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插片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隔声吸音棚;2、导热块;3、热泵机组;4、容槽;5、进风消声器;6、透气孔;7、第一吸音棉;8、风扇;9、插片组;10、支撑框;11、第二吸音棉;12、多孔板;13、滑轨;14、滑条;15、海绵体;16、进风通道;17、固定板;18、支撑墙;19、支撑架;20、插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热泵机组降噪处理装置,包括隔声吸音棚1,隔声吸音棚1由铁皮制成,其内壁固定有吸音海绵,隔声吸音棚1的两端均固定有用于支撑隔声吸音的支撑墙18,隔声吸音棚1一侧呈开口设置,隔声吸音棚1开口内安装有导热块2,导热块2由镀锌钢制成,用于吸收内部热量,散发至外侧空气中,导热块2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容槽4,容槽4内安装有热泵机组3,隔声吸音棚1远离热泵机组3的一侧嵌设有进风消声器5,导热块2朝向进风消声器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透气孔6用于连通导热块2内部和隔声吸音棚1内部,实现导热块2内部空气的流通,加快散热。

导热块2靠近进风消声器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吸音棉7,热泵机组3工作时,发出噪音,噪音通过透气孔6进入隔声吸音棚1内,第一吸音棉7吸收这些噪音,防止噪音传出扰民。热泵机组3上表面嵌设有多个风扇8,风扇8个数优选为22个。使用时,风扇8工作,将热泵机组3产生的热量吹向导热块2外,同时,导热块2内形成负压,隔声吸音棚1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孔6进入导热块2内,导热块2内的气体实现流动,将导热块2内的热量散出。

如图2所示,进风消声器5包括块状的海绵体15,隔声吸音棚1远离热泵机组3的侧面嵌设有海绵体15,海绵体15内开设有进风通道16,进风通道16为折弯形,折弯角度为110~150度,空气通过进风通道16进入隔声吸音棚1内,海绵体15吸收空气柱的振动,实现降噪。第一吸音棉7远离多孔板12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由钢制成,固定板17与导热块2螺栓连接,从而将海绵体15的位置固定。海绵体15与固定板17位于相同高度,使用时,由于固定板17由钢制成,易吸收第一吸音棉7的热量,外界气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隔声吸音棚1内后,气体吹在固定板17表面,带走固定板17上的热量,降低第一吸音棉7的温度,提高第一吸音棉7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导热块2上端开口处固定有支撑架19,支撑架19内固定有用于消除噪音的插片组9,插片组9有多个插片件20组成,插片件20包括矩形的支撑框10,支撑框10由铝合金制成,支撑框10平行固定于支撑架19内,支撑框10内固定有第二吸音棉11,第二吸音棉11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多孔板12,使用时,风扇8工作,产生噪音,并将气体通过插片传递至外界环境中,噪音在传动至插片组9内时,声波穿过多孔板12,被第二吸音棉11吸收,实现降噪。支撑框10两侧均固定有滑轨13,多孔板12两侧均固定有与滑轨13滑动连接的滑条14。将多孔板12滑动设置于支撑框10的两侧,便于拆装,更换第二吸音棉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热泵机组3产生热量,风扇8工作将热风吹向第二吸音棉11之间,同时第二吸音棉11将噪音吸收,实现降噪;继而导热块2内形成负压,隔声吸音棚1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孔6进入导热块2内,实现导热块2内空气的流通,增加散热;导热块2内的噪音通过透气孔6向隔声吸音棚1内传播,第一吸音棉7吸收传递进来的噪音,实现降噪;通过使多孔板12滑动设置于支撑框10的两侧,便于拆卸更换第二吸音棉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