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7159发布日期:2019-01-02 22:1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目前,现有的水冷型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差,冷凝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有效提高了冷凝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冷凝罐,所述立式冷凝罐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层和第二冷凝层;所述第一冷凝层包括两上下水平设置的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部均布有竖直设有的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一流通管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立式冷凝罐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冷凝板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与第一冷凝板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部均布有竖直设有的第二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立式冷凝罐的左右两侧与第二冷凝板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与第二冷凝板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连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层包括两上下设置的第三冷凝板和第四冷凝板,所述第三冷凝板和第四冷凝板之间设有蛇形冷凝管,所述蛇形冷凝管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的内腔连通,所述蛇形冷凝管的外侧设有冷凝套,所述冷凝套与蛇形冷凝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立式冷凝罐的外侧与冷凝套上下两端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三出水口和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和第三进水口均分别通过第二连管与冷凝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且第三出水口和第三进水口均与冷凝套和蛇形冷凝管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立式冷凝罐的侧壁上还设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均与第二冷凝层连通,且制冷剂进口置于制冷剂出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通管与第二流通管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冷凝罐的顶部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冷凝罐的底面中部设有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冷凝罐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不高于第四冷凝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冷凝层采用了上下两个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且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上的流通管交错设置,从而增加了进入立式冷凝罐的气体与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的热交换时间,形成紊流,提高冷凝效率;第二冷凝层中的蛇形冷凝管外套设有冷凝套,且冷凝套内由下至上通入冷凝水,一方面,由于采用了蛇形冷凝管,增加了气体与冷凝套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冷凝速率,另一方面,在冷凝套外还通入有制冷剂,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冷凝套内的液体制冷效果,保证冷凝套的冷凝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立式冷凝罐,2-第一冷凝板,3-第二冷凝板,4-第一流通管,5–第一进水口,6-第一出水口,7-第二流通管,8-第二出水口,9-第二进水口,10-第一连管,11-第三冷凝板,12-第四冷凝板,13-蛇形冷凝管,14-冷凝套,15-第三出水口,16-第三进水口,17-第二连管,18-制冷剂进口,19-制冷剂出口,20-进气口,21-出液口,2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水冷型冷凝器,包括立式冷凝罐1,立式冷凝罐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层和第二冷凝层;第一冷凝层包括两上下水平设置的第一冷凝板2和第二冷凝板3,第一冷凝板2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部均布有竖直设有的第一流通管4,第一流通管4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1的内腔连通,立式冷凝罐1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冷凝板2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5和第一出水口6,第一进水口5和第一出水口6均与第一冷凝板2的内腔连通,第二冷凝板3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部均布有竖直设有的第二流通管7,第二流通管7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1的内腔连通,立式冷凝罐1的左右两侧与第二冷凝板3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二出水口8和第二进水口9,第二出水口8和第二进水口9均与第二冷凝板3的内腔连通,第二出水口8与第一进水口5通过第一连管10连通;第二冷凝层包括两上下设置的第三冷凝板11和第四冷凝板12,第三冷凝板11和第四冷凝板12之间设有蛇形冷凝管13,蛇形冷凝管13的上下两端均与立式冷凝罐1的内腔连通,蛇形冷凝管13的外侧设有冷凝套14,冷凝套14与蛇形冷凝管13之间形成空腔,立式冷凝罐1的外侧与冷凝套14上下两端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三出水口15和第三进水口16,第三出水口15和第三进水口16均分别通过第二连管17与冷凝套14的上端和下端连接,且第三出水口15和第三进水口16均与冷凝套14和蛇形冷凝管13之间的空腔连通,立式冷凝罐1的侧壁上还设有制冷剂进口18和制冷剂出口19,制冷剂进口18和制冷剂出口19均与第二冷凝层连通,且制冷剂进口18置于制冷剂出口19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通管7与第二流通管7交错设置,立式冷凝罐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20,立式冷凝罐1的底面中部设有出液口21,立式冷凝罐1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气口22,出气口22不高于第四冷凝板12。

本发明的冷凝器工作时,气体从进气口20通入到立式冷凝罐1内,气体首先流经第一冷凝层,第一冷凝层采用了上下两个第一冷凝板2和第二冷凝板3,其中,冷却水从第二进水口9流入到第二冷凝板3内,再从第二出水口8流出,经过第一连管10从第一出水口5流入第一冷凝板2内,最后从第一出水口6流出,由于第一冷凝板2和第二冷凝板3上的第一流通管4和第二流通管7交错设置,从而增加了进入立式冷凝罐1的气体与第一冷凝板2和第二冷凝板3的热交换时间,形成紊流,提高冷凝效率;当气体流过第一冷凝层后,未冷凝的气体以及冷凝形成的液体流入到蛇形冷凝管13内,蛇形冷凝管13的冷凝套14,由下至上通入冷凝水,一方面,由于采用了蛇形冷凝管13,增加了气体与冷凝套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冷凝速率,且冷凝形成的冷凝水会顺着蛇形冷凝管13向下流出,保证了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在冷凝套14外还通入有制冷剂,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冷凝套14内的冷却液制冷效果,保证冷凝套14的冷凝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冷凝效率。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