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371发布日期:2019-02-15 20:0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柜。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717894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冷柜及其风道组件”,所述冷柜包括:壳体和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面板,所述风道面板具有第一出风口;以及风门,所述风门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尺寸,所述风门被构造成能够在使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打开位置和使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被所述第二出风口隔开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具体的,结合说明书第41段~43段,风道b位于风道组件100的外侧,制冷室形成在风道组件100的内侧,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21位于回风口a处设有风机400,蒸发器300位于出风口和回风口a之间,制冷室内的空气经回风口a回流到风道b内,并经蒸发器300换热冷却后经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21流向制冷室内,照此循环以实现制冷时内的储存物的持续冷却。这样,当风门20处于关闭位置时,经回风口a进入风道b的风先流经蒸发器300并与之换热,之后经第二出风口21流向第一出风口11,由于第二出风口21的尺寸小于第一出风口11,风速以及风量在第二出风口21处被均被降低,人体感觉不到冷气的释放,冷柜1000处于无风模式;当风门20处于打开位置时,经回风口a进入风道b的风先流经蒸发器300并与之换热,之后直接流向第一出风口11,由于冷气的流速和流量较大,进而使快速制冷效果更好,而且人体能够感觉到冷气的释放,冷柜1000处于有风模式。但是,这样结构的冷柜及其风道组件,由于风道整体的结构为封闭式,只在回风口和出风口处与冷柜内部相通,当冷柜内部容量超过一定容积时,例如超过500L时,则回风口a处需要配置更大功率的风机才能满足当风门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时,冷柜内部快速的制冷效果。这样,能耗必然过大,不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更低的冷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柜,包括:

内部设有收纳室的柜体以及覆盖在所述柜体顶部的柜门,所述的柜体包括周向侧壁以及底壁,所述的周侧壁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

用于给所述的收纳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所述的制冷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柜体上,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以及膨胀阀;

设置在所述收纳室内部的循环风系统;

所述的循环风系统包括风道以及贯流风扇,所述的风道经过所述的蒸发器,所述的风道包括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以及介于所述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风道本体,所述的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均与所述的收纳室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的风道本体内部以及第二开口端依次连通,所述的第一开口端位于所述左侧壁内壁面的中部至上部之间的任意位置处,所述的第二开口端位于所述右侧壁内壁面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道沿着所述左侧壁、底壁以及右侧壁的内壁面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风道包括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的风道板,所述的风道板临近所述左侧壁、底壁以及右侧壁的内壁面分布并且所述的风道板与所述左侧壁、底壁以及右侧壁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所述的风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底壁下侧设置有一安装室,所述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室内,所述柜体的底壁包括左侧底壁部分、位于所述左侧底部部分右上方的右侧底壁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左侧底壁部分和右侧底壁部分的垂直过渡部分,所述的安装室位于所述的右侧底壁部分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风道板包括沿所述左侧壁的内壁面上下延伸的第一垂直段、沿所述左侧底壁部分的内部面左右延伸的第一水平段、沿所述垂直过渡部分上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段、沿所述右侧底壁部分的内部面左右延伸的第二水平段以及沿所述右侧壁的内壁面上下延伸的第三垂直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风道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的风道本体内部相通的贯通孔,所述的贯通孔分布在所述风道板的第一垂直段与/或第一水平段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贯流风扇临近所述的第二开口端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的内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收纳室的容积大于等于500L。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中,风道内的空气与蒸发器冷量交换后从进风口处进入收纳室内,然后冷空气在收纳室内下沉,并从第一开口端进入风道内,依此循环,这样的半开放式的风道结构特别适合大型冷柜,其循环风道内只需设置小功率的贯流风扇即可满足收纳室内的冷风送冷需要,因此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柜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沿A-A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柜的柜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0、冷柜;11、柜体;111、周侧壁;1111、左侧壁;1112、右侧壁;1113、前侧壁;1114、后侧壁;112、底壁;1121、左侧底壁部分;1122、右侧底壁部分;1123、垂直过渡部分;113、收纳室;12、柜门;13、安装室;2、制冷系统;21、压缩机;22、蒸发器;23、冷凝器;24、膨胀阀;3、循环风系统;31、风道;311、第一开口端;312、第二开口端;313、风道本体;3131、贯通孔;314、风道板;3141、第一垂直段;3142、第一水平段;3143、第二垂直段;3144、第二水平段;3145、第三垂直段;32、贯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与附图1中所示的冷柜的位置关系相对应;“横向”为沿上下延伸的方向。

根据附图1~附图3所示,冷柜100包括柜体11、柜门12、制冷系统2以及循环风系统3。

其中,柜体11为一体保温材料经发泡制成,柜体11内部设置有收纳室113,柜体11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柜门12覆盖在柜体11的顶部。在本例中,冷柜100为大型冷柜,其收纳室113的容积大于等于500L,主要用于冷藏食品和保鲜类物品等。柜体11包括周侧壁111和底壁112。其中,周侧壁111包括左侧壁1111、右侧壁1112、前侧壁1113以及后侧壁1114。底壁112包括左侧底壁部分1121、位于左侧底壁部分1121右上方的右侧底壁部分1122以及连接左侧底壁部分1121和右侧底壁部分1122的垂直过渡部分1123。

制冷系统2用于给收纳室113提供冷量,制冷系统2设置在柜体11上,制冷系统2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压缩机21、蒸发器22、冷凝器23以及膨胀阀24。柜体11的底壁下侧设置有一安装室13,安装室13位于右侧底壁部分1122的下方,压缩机21和冷凝器23安装在安装室13内;蒸发器22安装在右侧壁1112的内壁面上。

循环风系统3设置在收纳室113内部,循环风系统3包括风道31和贯流风扇32。

柜体11内部安装有风道板314,风道板314临近左侧壁1111、底壁112以及右侧壁1112的内壁面分布并且风道板314与左侧壁1111、底壁112以及右侧壁1112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风道31由该间隙构成。具体的,风道31经过蒸发器22,风道31内部流过的空气能够与蒸发器22进行冷量交换。风道31包括第一开口端311、第二开口端312以及介于第一开口端311和第二开口端312的风道本体313,第一开口端311、第二开口端312均与收纳室113相连通,第一开口端311、风道本体313以及第二开口端312依次相连通,为了便于收纳室113内的冷空气较为容易地进入风道内参与循环,第一开口端311可以设置在左侧壁1111内壁面的中部至上部之间的任意位置处,第二开口端312设置在右侧壁1112内壁面的上部位置。本例中,第一开口端311位于左侧壁1111内壁面的中部位置,第二开口端312位于右侧壁1112内壁面的上部位置,风道31沿着左侧壁1111、底壁112以及右侧壁1112的内壁面分布,使得整个风道31看起来呈U形。

风道板314包括沿左侧壁1111的内壁面上下延伸的第一垂直段3141、沿左侧底壁部分1121的内壁面左右延伸的第一水平段3142、沿垂直过渡部分1123上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段3143、沿右侧底壁部分1122的内壁左右延伸的第二水平段3144以及沿右侧壁1112的内壁面上下延伸的第三垂直段3145。结合附图4所示,为了便于收纳室113内的冷空气更加高效地进入风道内参与循环,风道板314的第一垂直段3141和第一水平段3142上均开设有连通收纳室113和风道31的贯通孔3131。贯流风扇32固定设置在柜体11的右侧壁的内壁面上且临近第二开口端31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垂直段3141和第一水平段3145中的一个上设置上述所述的贯通孔3131。

这样,通过第二开口端312进入收纳室113的冷空气能够自然下沉,下沉的冷空气将通过第一开口端311和贯通孔3131进入风道31内参与循环,这种“半开放式”的风道结构很适合大型冷柜,只需在风道31内或第一开口端311处或第二开口端312处设置一小功率的贯流风扇32,即可满足收纳室113的冷风送冷需要,能耗更低。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