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雪花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352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模块式雪花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雪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式雪花冰机。



背景技术:

雪花冰机也叫雪花机或雪冰机,是一种将料液迅速冻结成冰,并利用刀铲切下形成细腻雪花冰的装置,能够做到雪花冰当即食用当即制作。雪花冰机的主体机构主要由两大单元构成:制冷单元和制雪单元,其中制雪单元通常包括料液瓶、给液装置、驱动电机、蒸发器圆筒、制雪刀组件等结构,其核心部件是蒸发器圆筒,蒸发器圆筒包括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筒和圆筒内部不转动的蒸发器中轴,制冷单元通过冷媒进气管路向蒸发器圆筒内输入的高温高压冷媒,而后通过冷媒回气管路输送回制冷压缩机,因蒸发器圆筒内部热力学工况的急剧变化会导致蒸发器圆筒外表面温度迅速降低至-30℃以下,从而使料液迅速结冰挂结在蒸发器圆筒表面。

现有技术中雪花冰机的制雪单元,其支撑及固定蒸发器圆筒的结构都是钣金件组装固定结构,而钣金件加工精度低、变形量大,不能保证蒸发器圆筒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工作运转精度以及长久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会造成蒸发器圆筒内的旋转密封件、轴承和旋转轴等非正常的不均匀性磨损严重,导致圆筒工作泄漏,降低雪花冰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技术中,支撑并固定蒸发器圆筒的钣金件与雪花机的其它钣金件为一体化设计结构,钣金件之间的关联变形量和关联变形应力更大,不仅进一步影响雪花机的工作寿命,而且装配和维修都非常不便,导致装配和维修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雪花冰机,有效消除了现有技术结构存在的不能保证蒸发器圆筒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工作运转精度及雪花机不能长久稳定可靠运行等缺陷,且装配维修都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块式雪花冰机,包括制冷单元和制雪单元,所述制雪单元包括料液瓶、给液装置、驱动电机、蒸发器圆筒和料液盒,且蒸发器圆筒中的蒸发器中轴通过冷媒进气管路和冷媒回气管路与制冷单元相连,包括框架和固定底座,制冷单元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固定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制雪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制雪单元设有箱体,蒸发器圆筒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驱动侧固定座和冷剂侧固定座,所述箱体一侧与所述驱动侧固定座固连,且蒸发器圆筒同侧轴端穿过所述驱动侧固定座,所述箱体另一侧与所述冷剂侧固定座固连,且蒸发器圆筒该侧轴端穿过所述冷剂侧固定座。

所述冷剂侧固定座上设有一个套筒,所述蒸发器中轴的轴端由所述套筒穿过,在所述套筒上设有防止所述蒸发器中轴转动的定位销。

所述固定底座设有一个底板,所述驱动侧固定座和冷剂侧固定座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箱体包括内侧板、驱动侧板、冷剂侧板、顶板和外侧板,驱动侧板与所述驱动侧固定座固连,冷剂侧板与所述冷剂侧固定座固连,给液装置安装在顶板上。

所述箱体靠近驱动电机一侧设有驱动侧板,所述驱动侧板内侧设有轴承套,所述蒸发器圆筒上的蒸发器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轴承套中。

在所述蒸发器驱动轴靠近蒸发器圆筒的一端设有密封套,所述轴承套和密封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轴承套与驱动侧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轴承套与所述蒸发器驱动轴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

所述给液装置上侧设有料液瓶,在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料液盒,所述给液装置下侧设有下料管与所述料液盒相通。

所述箱体内的一侧底部设有制雪刀组件。

所述制雪刀组件包括制雪刀、刀架和调整螺丝,所述刀架下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制雪刀安装在所述刀架上,且所述制雪刀尖端与蒸发器圆筒的筒壁之间形成间隙L,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调整螺丝,且所述制雪刀下端与所述调整螺丝固连。

所述制雪刀安装在所述刀架靠近所述蒸发器圆筒一侧,所述制雪刀上端靠近所述蒸发器圆筒一侧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单元设计,以实体加工件构造的固定底座支撑制雪单元,框架支撑制冷单元,固定底座与框架连接,有效消除了现有技术结构存在的不能保证蒸发器圆筒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工作运转精度及雪花机不能长久稳定可靠运行等缺陷,并且制雪单元自身形成一个独立可靠的驱动制雪单元结构,其装配精度、运转精度不受雪花冰机其它结构的关联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的制雪单元与制冷单元的装配联接简单可靠,维修也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既有利于系列化产品的开发,也有利于雪花冰机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制雪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E-E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F-F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的制冷单元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制冷单元,101为制冷压缩机,102为冷媒进气管路,103为冷媒回气管路,104为回气管接头,105为热力膨胀阀,106为进气管接头,107为换热器,2为制雪单元,201为驱动电机,202为箱体,2021为内侧板,2022为驱动侧板,2023为冷剂侧板,2024为顶板,2025为外侧板,203为给液装置,2031为料液瓶,2032为料液盒,2033下料管,204为蒸发器中轴,205为蒸发器圆筒,206为蒸发器驱动轴,207为轴承套,208为密封套,209为轴承,210为第一密封件,211为第二密封件,212为第三密封件,3为框架,301为框架横梁,302为框架底板,303为螺钉,4为固定底座,401为底板,402为驱动侧固定座,403为冷剂侧固定座,404为套筒,405为定位销,5为制雪刀组件,501为制雪刀,502为刀架,503为调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制冷单元1、制雪单元2、框架3和固定底座4,制冷单元1设置于所述框架3内,所述框架3上侧设有框架横梁301,固定底座4安装在所述框架横梁301上,制雪单元2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4上,所述制雪单元2包括给液装置203、蒸发器圆筒205、驱动电机201和制雪刀组件5,其中所述蒸发器圆筒205安装在一个箱体202内,且所述蒸发器圆筒205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01驱动旋转,所述箱体202和驱动电机201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4上,如图6~7所示,在所述箱体202内的一侧底部设有制雪刀组件5用于铲下蒸发器圆筒205表面冻结的雪花冰。如图1所示,所述蒸发器圆筒205的蒸发器中轴204伸出至所述箱体202外,并通过冷媒进气管路102和冷媒回气管路103与制冷单元1相连。所述蒸发器圆筒205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如图2~5所示,所述固定底座4包括底板401、驱动侧固定座402和冷剂侧固定座403,驱动侧固定座402和冷剂侧固定座403均设置于所述底板401上,在所述冷剂侧固定座403上设有一套筒404,所述蒸发器圆筒205的蒸发器中轴204即由所述套筒404穿过伸出至箱体202外,如图5所示,所述套筒404上设有定位销405保证装置工作时蒸发器中轴204不发生转动。

如图2~5所示,所述箱体202包括内侧板2021、驱动侧板2022、冷剂侧板2023、顶板2024和外侧板2025,其中位于箱体202一侧的驱动侧板2022与所述固定底座4上的驱动侧固定座402固连,位于箱体202另一侧的冷剂侧板2023则与所述固定底座4上的冷剂侧固定座403固连,所述给液装置203安装在位于箱体202上侧的顶板2024上,内侧板2021则设置于靠近所述制冷单元1一侧,外侧板2025设置于远离所述制冷单元1一侧。

如图5所示,在所述驱动侧板2022内侧设有轴承套207,所述蒸发器圆筒205与驱动电机201相连的蒸发器驱动轴206通过轴承209安装于所述轴承套207中,在所述蒸发器驱动轴206靠近蒸发器圆筒205的一端设有密封套208,所述轴承套207和密封套20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10,所述轴承套207与驱动侧板20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11,所述轴承套207与所述蒸发器驱动轴20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212。本实施例中,所述各个密封件均为0型密封圈。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给液装置203上侧设有料液瓶2031,在所述箱体202底部设有料液盒2032,所述给液装置203下侧设有下料管2033与所述料液盒2032相通。料液瓶2031的料液即在所述给液装置203的作用下经由下料管2033流入料液盒2032中,蒸发器圆筒205不断旋转从料液盒2032内沾取料液并冻结成冰。所述给液装置203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雪刀组件5包括制雪刀501、刀架502和调整螺丝503,所述刀架502下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4的底板401上,制雪刀501安装在所述刀架502靠近所述蒸发器圆筒205一侧,所述制雪刀501上端靠近蒸发器圆筒205一侧为斜面,且所述制雪刀501尖端与蒸发器圆筒205的筒壁之间形成一个间隙L,在所述制雪刀501下侧的底板401设有调整螺丝503,所述制雪刀501下端与所述调整螺丝503固连,旋拧所述调整螺丝503即可微调所述制雪刀501高度,进而调整所述间隙L大小。机构工作时,所述蒸发器圆筒205旋转,所述制雪刀501的尖端保持不动并铲下蒸发器圆筒205表面凝结成冰的料液,从而形成可食用的雪冰。

所述制冷单元1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单元1包括制冷压缩机101和换热器107,另外在所述冷媒进气管路102端部设有热力膨胀阀105,所述热力膨胀阀105上设有与蒸发器中轴204端部上一个接口相连的进气管接头106,所述冷媒回气管路103的端部设有与蒸发器中轴204端部上另一接口相连的回气管接头1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蒸发器中轴204因有定位销404固定而不转动,驱动电机10通过蒸发器驱动轴206带动蒸发器圆筒205转动,与此同时,制冷单元1通过冷媒进气管路102向蒸发器圆筒205内输入的高温高压冷媒在蒸发器圆筒205内部迅速蒸发变成低温低压冷媒气体,而后通过冷媒回气管路103输送回制冷压缩机101,此时因蒸发器圆筒205内部热力学工况的急剧变化,蒸发器圆筒205外表面温度迅速降低至-30℃以下,如此低温的蒸发器圆筒205外圆表面当接触到料液盒2032的料液时,料液迅速结冰并挂结在蒸发器圆筒205表面,随着蒸发器圆筒205的旋转,挂结在其表面的冰离开液面后被冻得越来越硬,其遇到安装在蒸发器圆筒205旁侧的制雪刀组件5时便被切削成雪花冰输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制冷单元1安装在一个框架3上,制雪单元2安装在一个固定底座4上,而所述固定底座4通过螺钉303安装在所述框架3上侧的框架横梁301上,不再是一体化设计结构,装配维修都很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固定底座4上设有驱动侧固定座402和冷剂侧固定座403,蒸发器圆筒205安装在一个密封的箱体202内,所述箱体202两侧则分别与所述驱动侧固定座402和冷剂侧固定座403固连,并且蒸发器圆筒205两侧轴端分别通过所述驱动侧固定座402和冷剂侧固定座403支撑,从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钣金支撑结构,不仅支撑更为牢固,也不会发生变形,有效保证旋转圆筒蒸发器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工作运转精度以及长久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